新聞人連續不斷的追問是否是符合職業道德的?

這個問題起因是這樣的:今天是我們高三畢業班最後一天課,某省內知名節目到我們班錄像採訪。由於就要分別,一些女同學比較感傷的哭了,該節目主持人開始詢問某位女同學她」為什麼哭「並引導她回答「有什麼不舍」。並且在女生泣不成聲的情況下不斷追問。班裡的同學對此感到十分憤怒。

我意識到這樣的追問似乎是柴靜常用的手法,通過連續不斷的追問,向受訪者施加壓力,然後通過記錄受訪者的神態而不是回答向觀眾傳達信息。

這樣是符合職業道德的嗎?連續不斷的追問所施加的壓力使記者獲得他(她)想獲得的信息,但是可能給受訪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傷害。這種手法在非敏感事件的調查中濫用(甚至在敏感事件中使用)未免不符合道德。

如果這樣行為符合道德,那麼狗仔隊跟蹤明星所施加的壓力也是符合道德的嗎?造成的某王妃車禍某明星自殺也是符合道德的嗎?


個人學新聞學,也採訪過一些對象。所以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你說到柴靜,我們就說說柴靜和這位記者的追問性質是不是相同,目的是不是相同,然後我們討論職業道德的問題。

畢業我個人來看,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以至於要做一個痛哭流涕或者怎樣深度的報道。不太清楚記者的目的,所以從一般情況下判斷,這樣追問的目的在於煽情,並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個追問是可以有,也可以無的雞肋。

而柴靜採訪一般都是具有代表性或者是影響重大的事件。比如 家暴事件、虐貓事件、環境污染、強拆等等很多方面。在這些選題上,一般負面居多其實追問是非常必要的。記者追問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否則,做了一個不痛不癢的新聞,也是雞肋一樣的。挖不到重點。

還有,要分情況。

有一種情況是,受訪人,她可能只是說到了動情處,自然的情感流露,而記者也並不是追求煽情,這樣情況下,受訪人並未失控,採訪過程中,和採訪完也沒有要求刪掉或者說重新錄製之前的畫面,我覺得這樣的情況下追問也是合情合理的。

最後解決你說這個不斷追問,向受訪者試壓獲得記者想要獲得的信息,給受訪者帶來傷害,否和職業道德嗎?

很簡單,不否合。

但並不是你說得柴靜採訪這種情況。我必需說,柴靜是記者之中,非常具有人文關懷的一位。

不斷追問,向受訪者施壓,以此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還給別人造成傷害當然是不道德的,也不否合記者的職業道德。

你的用詞是,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還給別造成傷害,這兩個自然不道德。

記者做新聞,採訪都不是證明題,只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為了探索、追求事件的本身、真相或者其他。記者沒有資格在還沒採訪之前,就做判斷。然後,寫報道寫的都是自己的判斷。這不是一個專業的記者做的事情。

第二,給受訪者帶來傷害。

記者不斷追問,施壓都是要看情況的。而不是為了新聞報道不擇手段,你之前說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可能是這個。

很多記者是真的會在採訪之中給受訪者帶來傷害,甚至是二次傷害。這種一般發生在重大事件,或者敏感的事件當中。受訪者一般都是被新聞事件之中的家屬等等。採訪他們,有可能會帶來傷害。

不斷的追問,在此類事件之中自然有其必要性,但是,但是,採訪追問需要注意技巧,還有就是對方如果情況狀態很差的話,採訪是可以放一放的。而不是如狼似虎的撲上去。

總的來說,不斷追問,施壓,不一定符合職業道德。要分情況的。

記者的職業道德,最起碼的一條是,不給受訪者帶去傷害。


作為剛畢業的高三黨,你對新聞和記者如此多的關注和了解已經很了不起了。

對於你的問題我是這麼覺得的,你從身邊的一個例子談起,然後綜合這麼多現象,思考記者的追問行為,然後想知道是否違背職業道德。在這裡我有幾點想要告訴你:

1.中國目前沒有新聞法。

2.道德是自省式的行為規範和準則,沒有強制性。

3.追問是一種行為方式,道不道德要看用在什麼事件上。就像吃豬肉一樣,在慶豐包子鋪和回族自治區絕對是兩種行為。

然後具體說說你的了解。

你的經歷:

1.班級畢業,採訪的是電視媒體。講究聲畫對位,一方面記者想要表現出畢業的不舍,這是記者的預期。畫面和採訪盡量生動感人,這是觀眾的需求。而中間的就是採訪對象了,記者適當的引導一是追去畫面感,出效果,二是希望能儘快採訪完畢,不然這位同學說不好,又要採訪下一位。所以採用連續性的追問。是技巧層面的運用,被採訪的對象也就是你同學說不說的權利一直在自己身上,記者並沒有剝奪,至於壓力之說,更是無從談起。她要問你傷不傷心,你說不傷心,這個有什麼嗎?她再問為什麼不傷心,你就說沒有為什麼,這何來壓力啊?

2.柴靜。調查性記者。「通過連續不斷的追問,向受訪者施加壓力,然後通過記錄受訪者的神態而不是回答向觀眾傳達信息」——這裡我問一句,被採訪者如果不回答呢?就像我上面說的,採訪對象永遠有閉而不答的權力。

如果這些問題涉及國計民生,公眾利益,無法迴避,但是官員就是不回答,要不要追問?該不該追問?壓力不是來自記者,而是來自於問題,來自於被採訪者的失職,違法,甚至犯罪。這是壓力很大。

3.黛安娜事件。

由於狗仔的追拍,導致車禍。具體事件可百度,導致英國媒體界的反思與自省。但是這個是職業屬性的結果,記者追逐名人,無可厚非,只不過過了頭難免出事。

以上,記者是個蠻有意思的行業,希望你能繼續關心。

另外:「班裡的同學對此感到十分憤怒。」以後這樣的話少表述,會很傻。


當今的「新聞人」為什麼越來越缺乏認知?

從人類的發展起源來看,人的本性當中有一種告知欲,就是人類需要把自己已知的事件傳播給他人,因為在人與人交流之間,本能使然。這種慾望不受其他條件的控制,因為只有這樣,人類才發展到現在的文明程度。在原始社會的史前狀態,不在於自然界尚未開發,而是在於人類對這種狀態的毫無所知。但是人類並沒有固守頭腦的混沌,而是對一知半解感到很不滿足。要生存,就要探索,就要知曉人們不能理解的事物,對他人報告的消息有一種天生的關切感。這就是人類需要新聞的原因。

當人們需要新聞時,就會出現傳播新聞的新聞主體。這種新聞主體往往以新聞工作者為核心,新聞工作者中又以記者編輯為中心。記者編輯是人的存在,以人的本性為先決條件,具有主體性存在。在現實新聞工作中,記者編輯又獨立於事實之外。新聞中不許有「我」的存在,導致了記者編輯就是「時代的記錄者」。這不能怪記者不負責任,因為記者根本「不在其位」,當然「不謀其聞」了。領導怎麼說,他就怎麼報道,就算得到一手素材,也需要報備,獲得領導的批准,也不能怪他們不關心新聞的真實性了。導致了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工資,自己新聞的銷量。

作為新聞的受眾群體,我們是有認知和分辨能力的,但是我們也是「弱勢群體」,這種弱勢體現在對新聞的真實性考察。雖然有時候去懷疑真實性,但是,我們也無從考證,因為我們的來源取決於媒體人的消息。這樣就會造成新聞的無價值化。我們知道,科學是是對世界和人的認知、探索和創造,而哲學是對世界和人的認知、反思和追問,那麼,新聞是對世界和人的認知、表現和傳播。當這一來源摻雜利益因素,那麼消息的失真,使得人們的認知能力受到了影響。然而,今天的新聞人,普遍站在「被剝離出來」的「新聞概念」基礎上認識新聞,越來越鑽進一個「只看到自己腳尖」的死胡同裡面。

新聞初始的責任很明確,就是普及人們的認知能力,並且通過這種社會啟蒙來讓大眾認識世界觀念,並且傳播新事物、新知識、新思想,讓大眾獲得新能力。因為從人類原始的採集者和狩獵者就可以看出,這種信息的傳遞是十分必要的,當前的文明、文化也是這樣一步一步發展的。但是,不知道在哪一點就變了味道。原子先生認為就是在政治機構的參與,才使得新聞變了味道。還有就是利益的摻雜讓新聞出現了娛樂化,摻雜了權力與慾望,變成了政治的工具。

當然,新聞記者個體必須存在於集體當中,因為分離化,也會導致信息的失真。但是,新聞中必須有「我」,是一種真實的我、立體的我、清晰的我、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我。記者不僅僅只是傳聲筒,不僅僅是記事本,不僅僅是複印機。新聞記者只有從「我」出發,才能真實的構成人與世界的關係,沒有「我」的「邏輯先在」,就構不成作為主客體關係的人同世界關係。也只有這樣,新聞記者編輯才是一種真正為人們發生的群體,而不只是工具。

但是,在整個新聞人當中,有好有壞,整個人類也是這樣,因為如果都好必然還是有壞,因為,一切的好壞都是在比較中存在。但是,原子先生認為,整體新聞人應該要進步,不能放任自己,覺得有的人那樣,自己為什麼這麼拼,或者說是為了利益而不去還原事情的真相。當然,這裡還有一點,就是記者本人可能認為他傳播的是正確的消息。所以記者的差別在於新聞資源的層次化。

第一層次的新聞記者遵循「客觀實際」,在新聞實踐中,就人寫人,就事寫事,這也是每天充斥著媒體上的,這也是記者們每天的本職工作。但是有的記者只沉浸在這一個層面上,把這樣的「客觀實際」當成了唯一的信息渠道,思維就僅停留在淺顯的意識層面當中。這些表象造成了記者把「照搬」、「複製」當成了自己的工作,還有的連「照搬」、「複製」都做的不到位。這就使得這類層面的記者們患上了新聞資源「貧血症」。我們往往在媒體中看到的「傻瓜」新聞,就是這些人的傑作,他們也僅僅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工資為做媒體,不負責任的標籤被他們展示的淋漓盡致。

第二個層面就是記者的「感受」與「感想」,記者去採訪,必然有所見所聞,必然會產生感想。但是這種感想有時不會自然湧現,需要主觀的挖掘,把個人生活中的主觀感受結合起來,就會形成生動的報道,但是很可惜,很多記者們意識不到這一點,就造成了這些資源的白白浪費掉。

第三個層面就是「感覺」,這個層次往往就比較難了,需要記者具有超高的「敏感度」,這就考驗了記者的悟性和智慧,能舉一反三,由一變多的本領。當然,這種人不會很多,因為整個新聞環境和制度使得這類人很難存在,要麼被打壓的要死,要麼就是有著一身圓滑的本領,每次都小心謹慎的打著太極。要麼就是傻白甜不是道什麼時候會「死去」。這種人往往處於要「離開」的邊緣,註定職業生涯的短暫。

第四個層面就是「理念」,這種人應該在新聞人中屬於鳳毛麟角的級別了。幾乎不會存在,但是從新聞的意義來看,正是需要這類人,新聞行業才會得以發展。現實的記者們早已被利益侵蝕的不成樣子,早已經忘記了當初進媒體的願望,人們說這是成熟的標誌,但是,這種成熟真的是對的么?

作為大眾新聞讀者,我們不需要背後的新聞價值,只需要得到真實的消息。別忘了:新聞姓新,新聞的本質是新的認知,建立在求真、求實的基礎上,這決定了新聞的生命力。記者們在編輯信息的時候首先要問問自己,真的考慮的這個新聞的真實性了么。不要覺得在傳媒行業就以為獲得的消息比別人權威了,人們信任你們,有時候信任的是你的人,並不是你所在的傳媒行業。你所散發出的消息證明這你做人的「誠信」。當然,每件事情真假難斷,如果往深層次沒有辦法探討了,制度使然么。

新聞記者作為個體主體,也不能脫離新聞媒體的集體主體,在這個社會關係體系中要學會運用「我」來處理消息,這才是每個新聞人該做的,切莫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

原子先生語錄:作為新聞人,應善於把客觀事物變成客觀理念,善於從「我」出發,培養自己的認知,才能散發出好的新聞。

原子先生

筆於2015.12.26北京


既然要被採訪,就應該做好被詢問很多事情的準備了吧。

這種做法很多見,

一者採訪者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來做採訪的。她一定是想讓被採訪者說出自己心中想要的話。

二者,學生本來就是弱勢群體,她這麼問也正常。


我提供一個觀點

這是個工作,記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要借用別人的嘴,所以暗中引導受訪者是很普遍的做法


推薦閱讀:

有哪些公司在IPO前的緘默期遭到輿論打壓?
網站轉播引用電視節目有無版權問題?如何解決?
現階段巴以衝突的時候法塔赫在幹什麼?
日本媒體是如何報道江歌案的?日本媒體報道中和劉鑫說的有哪些異同?
"xxx起源於韓國","xxx是韓國人"這樣的說法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TAG:媒體 | 新聞 | 記者 | 職業道德 | 媒體從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