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日語的很多非音譯生物學名詞要用片假名而不用漢字表記?

最近看了一些日本拍攝的自然科學紀錄片,發現很多生物名詞不用漢字書寫,而這些名詞大多不是音譯自外文,一般都是日語固有詞和漢字詞。比如「輪尾狐猿」(環尾狐猴)要寫作ワオキツネザル;「蛋白質」要寫作タンパク質。這是為何呢?感覺用片假名書寫,雖然準確表示了讀音,但是減少了名字的辨識度啊。

比如「梟鸚鵡」,普通人看到這三個字就知道,這大概是一種長得像貓頭鷹的鸚鵡,體型也很大。而看著它的和名フクロウオウム,恐怕一下子反應不過來這是啥東西吧。


這個問題比較小眾,答了也沒多少贊(這個罪惡的世俗世界啊),但是我還是想回答一下。

我在日本學的專業偏生態學,多多少少也接觸到很多動植物的名字,尤其是在查閱各種動植物圖鑑的時候。當時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查閱了一些資料,也諮詢了周圍的日本學生和boss,暫且把我了解的說下。有不足之處,還請大神們補充。

首先要說明,不是所有的像動植物名字這樣的生物學名詞,在所有場合下都用片假名來標記,大家一定不要誤解。

像平時說 猿、虎、象、貝、 魚、松、竹、菊這種大類別的動植物的名字時,正式場合還是寫漢字比較多一些。當然,平時個人寫的話,用平假名,片假名標記也都無所謂。

根據題主的描述,像那些生物學,分類學上具體到 科,屬,種的動植物的名稱,在當今的日本社會那幾乎鐵定是用片假名來標記了。無論是做學術,還是普通的日常生活,比如電視節目之類。

當然,這也有其歷史演變的過程。
二戰前,論文等學術性文章,是用漢字和片假名混和著來寫的,為了與其他說明性文字區別開來,很多像動植物的學名這樣的和文都用平假名來標記。二戰後,伴隨著日本的國語改革,學術性的文章變為用漢字和平假名來寫,同樣為了與其他文字區別開來,動植物等的學名開始變為用片假名來標記。

起初的目的,說直白點就是,為了比較清楚地標識出 這些動植物的名稱,讓其看起來顯眼,與其他文字不同而已。說的再直白點,就是:讓閱讀的人能比較迅速,比較清楚地知道,從哪個字開始,到哪個字結束,是動植物的名字(學名)。

其實,在歐美國家,也有類似的習慣。經常閱讀英文文獻的人可能知道,動植物的學名,都是要首字母大寫,然後斜體來標註的。究其原因,其實也差不多一個道理。

所以,慢慢地,媒體報紙刊物,乃至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都沿用這個習慣,約定俗成地用片假名來標誌這類動植物的名字。

當然,除了這個官方記錄的原因,還有其他原因可供參考:

* 很多動植物的名字根本就沒有對應的漢字,尤其是在日本沒有或者稀有的物種。這類動植物的名字大部分都是直接從其他語言音譯過來,直接用片假名來標記的。所以,為了統一標記方式,不至於產生混亂,全部採用片假名來書寫。
*很多日本本土常見的動植物,由於其名字是從阿伊努族的語言轉化而來,或者乾脆就查不到詞源,也沒有相對應的漢字。為了統一書寫格式,採用 片假名。

*日本人的漢字水平不敢恭維,絕大部分人2136個常用漢字都寫不全。日語漢字的讀音還分音讀和訓讀,沒有完美法則能區分什麼時候讀音讀,什麼時候讀訓讀。
比如 三文魚「鮭 」這個字,算是相對常見的漢字,很多場合也直接用漢字來標記。但仍有很多日本人看到這個字不知道應該讀「サケ」。
所以,更不要說那些具體到科屬種,比較少見的動植物名稱了。那些名稱即使有漢字,也是生僻字,極其繁瑣複雜,不易熟記辨認。
很多動植物的名字雖有漢字,但都是假借字,沒有發音規律可言,一般人難以讀寫。 比如,鴛鴦一詞,日本人一般寫作 オシドリ。但其對應的漢字是假借字 :鴛鴦。 你讓日本人怎麼寫,怎麼讀。。 再比如: 蜉蝣(昆蟲):日語是 カゲロウ  對應漢字:蜉蝣; 石蛾(毛翅目昆蟲)日語是 トビケラ,對應漢字是:飛螻蛄。  赤頸鴨(鴨目) 日語是 ヒドリガモ 對應漢字是:緋鳥鴨
這些都是生僻字,假借字,你讓日本人怎麼讀,怎麼寫。不僅不方便,反而麻煩。既讀不了,更寫不出來。

*在當今日本社會,用片假名來標註動植物的學名,給人的感覺是更有學術性,專業性,讓人感覺更正式,規範。

我也曾想過跟題主一樣的問題:用片假名書寫,名字本身會不會缺少辨識度,也不容易聯想,不容易記憶呢?
我就這個問題問了日本人。
他們說 從小看的電視節目,書籍上,都是這麼寫的,也是這樣記憶的,與漢字相比,好像也不缺少那種熟悉親密的感覺。
不過,他們也說,用片假名來寫,確實不容易聯想。但是習慣了,也沒什麼違和感。。。

PS: 現在有一部分動植物圖簽上,會在片假名後面或者其他地方標註上漢字,輔助記憶聯想。正好桌子上有一本帶漢字名的圖鑑,僅供參考。

PPS: 其實,平時的話,隨便你怎麼寫,沒人管的。。。。

PPS: 其實,平時的話,隨便你怎麼寫,沒人管的。。。。
以上。

http://weixin.qq.com/r/PDvQyNXEvojBrZGr924u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是這樣的。日語是日本人的日語,生物的標準和名只要能讀得出來,無論是寫成片假名還是平假名,對日本人來說都不會很難理解。倒是太複雜的漢字,日本人要麼不知道怎麼讀,要麼不知道怎麼寫。

對於學術上的規定,原因倒不同了。生物和名一律寫成片假名是為了醒目。二戰前,日語論文一般以漢字和片假名混書,為了方便認出生物和名,以平假名書寫。戰後隨著國語改革的推進,日語學術論文變成了漢字和平假名混書,同樣是出於辨認需要,又將和名改為以片假名書寫。(國語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去漢運動」,變成全用漢字是不大可能的了。)與此同時,外來語生物學名也以片假名書寫,和得到承認的標準和名一起,以片假名形式表記的標準日本語學名固定下來。

隨便搜的書影:《植物學講義》 著書年不詳 矢沢米三郎(1868-1942)

行文為漢字片假名混書,生物和名為平假名。

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

片假名表記的標準和名有其長處,除了上文說到它容易辨認以外,它也有語義或語境區分的作用。比如「人」指一般意義上的人,「ヒト」專指學名「Homo sapiens L.」對應的生物物種意義上的「人」。另外,統一的片假名學名也有利於提高信息處理和檢索的效率。

當然片假名和名也有其缺點,比如大量的同音意義語,如「シマ」(島 / 縞)、「チョウ」(鳥 / 蝶)「キ」(木 / 黃)等,可能會造成歧義。和名中包含音讀的話,無法對應回正確的漢字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也就是說,片假名和名可能會丟失了漢字所隱含的更多信息,屬有損轉換。因此,凡是原本有漢字表記的,有關名錄一般都會把和名原本的漢字標註上。

總之,在嚴謹的場合要寫成片假名,但是在一般的場合,寫平假名、漢字都隨意。別人能懂就行。

謝邀。

——————

Ref.

生物名表記

日本魚類學會

和名

國語施策情報=舊「國語施策情報システム」(文化廳好像更新了網站架構=_=,具體的規定沒有找到,有空的時候再找找看)


你是中國人所以你會覺得漢字易認易別,實際上在會寫個薔薇都可以小炫耀一下的日本,很多詞就是片假名用得多更好認。不用蝋燭而用ロウソク,不用菠薐草而用ホウレンソウ,早就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了。環尾狐猿 梟鸚鵡這兩個詞你拿給100個日本人,估計九十幾個要愣一下才能反應過來怎麼念(還是連蒙帶猜,慢慢的那種,所幸這兩個詞的念法很好猜),至於要寫那估計不會寫的就更多了。總而言之,有時對於日本人來說,假名比漢字更好認。


你犯了一個很多中國日語學習者常煩的一個錯誤,那就是把中國人的「正常情況」,當作日本人的「正常情況」。

比如「梟鸚鵡」,普通人看到這三個字就知道,這大概是一種長得像貓頭鷹的鸚鵡,體型也很大。

這裡的「普通人」指的是什麼人?是中國人嗎?中國人當然能看懂這些字的意思,可日本不一定啊。沒錯,日語里確實有漢字。但日語終究不是漢語,漢字的重要性並沒有那麼高,語法也不一樣,這使得相當一部分日本人並不知道這些漢字本身的含義。

所以,中國人會嫌日本人元素周期表都是片假名,很難記;日本人反而嫌中國的元素周期表都是漢字,長得還特別像,難以區分呢。然後中國人會覺得這些日本人 too naive,不懂得漢字偏旁部首的靈活規則。而日本人大可直接表示自己確實不懂

是啊,他們是日本人,又不是中國人,為什麼要懂中文?


日本本來就是崇尚西方化的國家。術語寫成片假名,降低了閱讀難度,這種習慣的選擇是偏向學習西方語系證據。而中文方塊字是象形字,初期好學,看字明白意思,後期學術上出現了各種生僻字不便學習和閱讀。這種片假名習慣還是比較靠近實用主義的語言習慣。


推薦閱讀:

幼貓為什麼會嘔吐沒精神不吃飯?
幹細胞移植 女患者體內就有xy的細胞了 腦洞足夠大 都會有什麼影響?
國內有哪些好的生物資訊網站?

TAG:日語 | 辭彙 | 生物學 | 實體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