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聯網思維來開客棧,是不是扯淡?

又談互聯網思維,是不是太扯淡?

但傳統的客棧,和互聯網思維能碰撞出啥火花么?


首先,來看看

互聯網思維究竟怎麼運作的呢?

傳統煎餅果子的文案是這樣的:

但一直煎餅也可以有互聯網夢想,比如它的文案是這樣:

傳統的鮮花是這樣售賣的:

互聯網思維下每一束花都是有故事的。

傳統的辣條促銷照片是這樣的:

互聯網思維下的辣條是鏡頭下的藝術品

傳統的水果包裝是這樣的:

互聯網思維下的水果包裝是這樣的:

傳統街頭小吃的創始人是這樣的:

互聯網風格下的創始人是這樣的: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用互聯網思維來開客棧?

1、滿足多層次的需求

所有的商品都是為了滿足需求而存在的,既然我們要用互聯網思維做客棧,怎麼可能只滿足單一的需求!?

過去的客棧滿足的需求是這個:

傳統的酒店住宿往往只能基於生理和安全需求,這樣的需求滿足的太單一了吧?

而我們互聯網思維經營客棧,是這樣的:

2、匠心:打造極致產品和服務

床墊是睡過上萬張床以後,精心挑選的床單是經過是經過數十道工序消毒,再吸收著陽光中的味道,枕邊的玩偶是老闆自己縫製,牆上的畫是曾經留宿的畫家留下的故事...

「在這裡,你所得到的一切都獨一無二,這樣的酒店一般都是至少1000元一晚上,而我們如此奢侈的品質,只要300元一晚!」

如果,上面的裝逼產品及價格策略結束,但是仍然覺得「少了點什麼」,仍然不足以提高消費者的信心。

應該怎麼辦呢?

3、情懷:打動人的故事

程序猿不做碼農做歌手,資深產品經理開客棧年輕十歲..學著點高冷范兒,段子手秋褲黨李健那骨子裡的情懷,再提煉點標籤讓人提起你的客棧就有關鍵詞馬上蹦出來,就像想起快餐就想到肯德基,提起選秀就想到湖南衛視一樣。

再有,學會營造氛圍。時不時一個地下樂隊的專場演出勢必能引起小女生的尖叫,當然還有足夠深入人心的文案,才戳中文藝青年的內心,最好還有經驗豐富的大叔能夠和顧客談談人生和理想,說說走川藏,爬珠峰,人生必須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故事。

極致的住宿環境有了,濃厚的人文情懷也有了,是不是還缺點什麼?

3、互動:玩兒的就是圈子

對,你還得找點旅遊達人,試睡評測人給你評測!

為此,中國還可能出現「客棧發燒友」,形成專屬的「粉絲團」!他們在天南地北討論著你家的客棧如何帶你任性帶你飛,一大波死忠粉在互聯網上發布對你家客棧的喜愛熱情,「如何搶到史上最有逼格的客棧」,「預訂XX客棧秘籍」,「XX客棧房那個夜晚」...

4、逼格:bigger than bigger

好了,現在你有了粉絲團,但是仍然有個問題沒有解決:提升產品逼格,讓購買的人有尊嚴。畢竟人購買一個產品,經常要考慮的是「拼憑什麼住你的客棧要比我住五星級酒店有逼格呢?」

憑什麼?因為任何「逼格」的本質都只是「同類中高價」。

比如如果你給一個女生送禮物,下面兩種選擇你覺得那種有逼格?

A,1000元的手機

B,500元的當代藝術家限量版手機背貼

我想所有人都會覺得B更加有逼格,即使A選項你花了更多的錢。

同樣,你的客棧雖然300元一晚,但是已經是同類中最講究的一個,最有特色,最有故事的一個,這足以提升逼格了。況且,你還在前面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做「評測」,做「粉絲團」,已經逼格滿滿了。

但是你仍然不滿足,仍然覺得更有逼格一點,怎麼辦?

5、代表:我的夢想你買單

你的客棧不該是老闆、前台、店長、小二,而是一個創業創業團隊,創始人自己的故事,創始團隊有自己的觀點比比如「我不是為了賺錢,我就是認真」。

你可以說:

旅行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

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

你也可以說

我這輩子,最自豪的就是

敢於聽取內心的聲音,並敢於去實現。

你可以發

資深產品經理自述

我為什麼寧願開客棧,也要離開BAT

為什麼站在選秀台上的那些人都在談夢想,談挑戰,談逆襲,讓粉絲為他的夢想買單,因為他們代表了大多數人去實現夢想或者表達觀點。而如果你能夠代替一部分人實現夢想或者表達觀點,你就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

好了,用互聯網思維開客棧,扯淡么?

或許真的扯淡,或許對你有點用處,本文受公眾號【李叫獸】《如何用互聯網思維來賣辣條》一文啟發,扯淡點互聯網思維的事兒。至於是否有效,請各位客棧老闆自己去嘗試


別動不動就說互聯網思維。怎麼不說用電話思維做銷售呢?如果是30年前可以說,而跳過30年以後再看你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如此弱智。

客棧也好酒店也罷,是服務,買的是空間硬體和服務。


推薦閱讀:

1k粉絲能否養活一個個人自媒體?怎樣操作?
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拍電影?
誰能客觀的跟我說一下到底什麼是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有哪些弊端?
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進入哪些行業還有巨大機會?

TAG:客棧 | 互聯網思維 | 酒店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