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選擇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聽老人們說祖輩是山東登州府闖關東來到吉林的,想知道當時是什麼情況,一路走過來還是有什麼交通工具?坐船過渤海灣嗎?還是從天津那邊繞過來?


現代社會,交通的便捷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果大家現在想去今天的東北地區,不用說空運海運,就是修通的鐵路線就有十幾條。從中原地區前往東北,高速列車最快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然而古代的交通通達度要比現在差得多,出門遠行經常需要耗費數月時間。如果在途中遇到一些地理阻隔的話,旅途就會變得更艱難。古人想要進入東北,首先要跨過華北北部的廣袤山區。

打開現在的中國地形圖,可以在上面清楚地看到巍峨的燕山山脈橫亘於中原東北之間,形成了一道險峻的地理阻隔。早在北宋時期,就有詞人蘇軾寫下了「燕山長如蛇,千里限夷漢」的讚歎之詞,體現了燕山的崎嶇陡峭,難以逾越。歷史上這一地區不僅是北方游牧漁獵民族南下和南方農耕的中原王朝北進的障礙,也使得東北與中原這兩個氣候差異並不大的兩個地區出現了風格迥異的民族、文化區別。 從遠古時代到明清時代,無論是中原政權想要經略遼東地區,還是北方政權想要南下中原,都要經過這一片範圍廣大的山區。清代之前燕山地區的主要交通道路,主要為盧龍道、古北道、傍海道三條路線。分別對應了今天的唐山的喜峰口方向、北京的古北口方向、秦皇島的山海關方向。這三條路線的自然條件差別較大,且興起發展的時間不一。下面將簡要敘述一下這三條道路。

1.唐代以前的主要道路:盧龍道

今天河北省喜峰口一帶的隘道在漢魏時被稱為「盧龍塞」,盧龍道也因此而得名。盧龍道的路線是出盧龍塞沿灤河左岸北行,再沿著灤河支流北上,直到翻越燕山山脈,沿著老哈河上游西岸折而向東,沿著大凌河前往東北地區。

盧龍道可謂歷史悠久,在歷史上曾長時間是中原前往東北地區的主要道路。這條道路的長期興盛也帶動了一批城市的興起,例如薊城是盧龍道的必經之地,因而薊城在漢唐近千年時間裡長期不衰,一度成為了整個燕雲地區的核心城市。盧龍道的長期興盛,也讓遼西地區的人口與經濟長期領先於遼東。西漢右北平和遼西兩郡的設治和統治重心都在盧龍道上,遼西地區的大凌河谷也成為了事實上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中心。

2.遼代的主要道路:古北道

隨著奚與契丹唐代後期在燕山以北的西拉木倫流域崛起,古北道突然異軍突起,擺脫了原來的崎嶇險阻的狀態,漸漸地取代了盧龍道的原有地位。尤其是契丹在佔據燕雲十六州之後,如何發展燕山地區的交通,加強對燕雲地區的控制,成為了契丹統治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古北道的發展正是起於這一時間段。古北道起點在遼南京析津府,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經過今天的順義縣、密雲縣,北渡潮河穿過古北口,在灤平縣東北渡過灤河,東向平泉縣,與原有的盧龍道相會。但在一路向北到達赤峰附近後,又沿著老哈河北上,到達遼中京大定府。也可繼續北進,直達遼上京臨潢府。

如同盧龍道帶來了薊城快速發展一樣,每一次交通要道的變動,都會引發一批城市的興起與衰落。而原有交通要道的樞紐,就有可能由於交通要道的轉變而走向衰落。最具有代表性的地點就是柳城,柳城在地理上位於盧龍道的咽喉位置,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在唐朝是遼西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的統治中心的所在地,在遼代大規模開發了古北道之後,原來的盧龍道的要隘柳城的地位就逐漸下降。直至今天,柳城所在的遼寧朝陽地區依舊是遼寧省交通發展水平較為薄弱的地方,而這也是當年的交通線改道對於今天這片地區的影響。

3.元明清時期的主要道路:傍海道

傍海道顧名思義,就是自北京城出發,一路向東經過山海關進入東北,這條路線直至今日還是我們進出東北最主要的通道,山海關的重要性也在金元時代開始凸顯。東北地區在近現代還有一個稱呼,叫做「關東」。時至今日,山海關依然是東北地區的咽喉所在,這也是解放戰爭中錦州的戰略地位凸顯的原因。在唐代之前由於長期積水且植被茂密,傍海道的開發很少。直到金代之後,遼西地區的人口與經濟中心才隨著後來的傍海道的逐步開發從朝陽地區轉移到了遼西走廊地區。不僅使那裡成了重要的產糧區,還成了北方重要的產桑區。而現在遼西的錦州名字也正是由來於此。 明朝時期,遼西走廊的作用凸顯,由於明朝後期邊患由正北方向轉移到了東北方向,因而原有的宣府大同的邊防壓力轉移到了遼東地區。明朝政府在遼西走廊地區設置了「軍屯」,設置了都司衛所,使得士兵眷屬在此長期定居。同時這裡便利的交通條件還吸引了大量的移民來此居住。長期的農墾開發,讓這一地區原有的低洼積水的情況得以改變。明末時期,錦州、廣寧、寧遠城的得失,更是直接關係到了明王朝的生死存亡。清軍佔領山海關後,大軍便能長驅直入,直面華北平原。

清朝入關之後,在東北地區實行了封禁政策,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清代末期。由於東北地區在19世紀中期之後受到了沙俄的巨大威脅,加之河北山東等省饑荒嚴重,因而當時的清政府准許大批中原百姓在清末進入數千年來很少開發的廣闊無垠的白山黑水。這一移民大潮歷史上稱之為「闖關東」。這次大遷徙直接改變了東北地區的民族比例,這片原為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土地上,漢族人口比例快速上升。而這一支移民大軍的遷移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是經過山海關沿原有的傍海道前往東北,另一條就是乘船渡過渤海,進入東北地區。1912年京奉鐵路通車之後,這條鐵路線與原有的傍海道重合,大大促進了遼西地區的發展,讓這一地區繁榮了起來。以沿海的交通發展起來的東北地區公路網鐵路網,對今天的東北地區交通與城市布局也有巨大影響。

縱觀燕雲千年變遷,可以看出這幾條交通線對中原東北兩個區域有巨大影響。這些交通線促進了兩地之間的經濟聯繫,讓海鹽和牛羊得以通過這些交通路線運送至中原乃至南方地區,還讓遼西和遼東地區的人口快速膨脹。這三條交通要道還具有巨大的軍事價值,無論是農耕民族還有游牧民族,想要翻越燕山基本上只能通過這三條道路,因而只要在宋遼時代之後只要扼守住這幾處重要的關隘,便能夠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易守難攻之勢。古北口、喜峰口、山海關,都成為了天下聞名的雄關險隘。

城市的發展水平與交通發達程度關聯性也很強,即使交通要道的興起與衰亡經歷了近百年的漫長曆程。因而百年的交通興衰也是百年的城市興衰。其實不僅是古代的交通線,哪怕是現代的鐵路線,高鐵線,這些交通線都會改變一個城市的地位與發展前景。近代每一次的興修鐵路,都會帶來所在地的城市級別與規模的大洗牌。參考文獻

1.辛德勇:《論宋金以前東北與中原之間的交通》,《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中華書局,1996年7月版

2.陳業新:《「載縱載橫」與無遠弗近—秦漢時期燕薊地區交通地理研究》,《社會科學》, 2010年第8期

3.辛德勇:《秦漢直道研究與直道遺迹的歷史價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第1輯

4.柳寧:《從考古資料看兩漢時期遼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5月

5.劉莉:《東北近代行旅交通的演變及特點》,《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6期


有鐵路之後當然首選鐵路,但有鐵路之前……前面已經有人提到了海路是主力,這說對了一半。鐵路出現之前,陸地行百里比水路走千里還難——注意我說的是水路而不限于海路。東北平原是一個半封閉的盆地,即便坐船到營口,也只是走到了人煙稠密的平原邊緣,要想深入東北平原,到真正人跡罕至的荒原上獲得一塊無主土地(或是地租廉價的土地),還要深入幾百上千里。如果到海邊就換陸路的話,勢必要拖家帶口穿越村寨間距很大、土匪遍地的廣袤邊區,就算青壯年過得去,老人孩子也多半要扔下。清朝中期,我先祖從山西榆次向東北移民,夫妻挑著兩個孩子走陸路,在內地走的還算順利,剛剛出長城就意識到前路艱難,為了不扔下孩子,寧可停在長城外幾十公里的承德市平泉縣種山坡地,進而決定了我的籍貫。

這個階段真正的移民快速道是渤海、日本海、遼河、鴨綠江、黑龍江及它們的支流(如松花江),從地圖上看,東北大多數地區可以坐船到達。即便在鐵路出現之後,船票還是比車票便宜。

山東移民渡海闖關東:常因海風變化被吹到日本

據史料記載1902年至1931年間,由青島乘船去東北的山東農民共計約70多萬人,這些山東農民從高密縣等地步行至青島登船,也有青州等縣的大量農民乘膠濟鐵路至大港車站下車,換乘海輪,而沂州如郯城、諸城等縣的農民則步行至膠東灣西紅石崖港,在那裡乘小火輪至小港,再至大港換大輪去東北,如此輾轉,對闖關東的山東農民來說那是拼了性命,拖家帶口的遷徙,其目的只為活命。

雖然海路相對於其他闖關東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會安全一些,大批難民也多選擇這種方法,但是浮海北上並非絕對安全,意外情況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遼河入海口是營口(牛庄),黑龍江入海口……很早就丟了。但中國移民只要買票,也可以溯黑龍江而上。下面是一篇定量研究的論文:

清代山東移民東北述論

數字很清晰,移民到達的地點不僅僅是海港,更是各條大河的河口。其中去營口的最多,每年龍口煙台登州合計要有十七萬人,這是經遼河北上的,所以今天遼寧人最多;到安東(今丹東)的合計八九萬人,這是利用鴨綠江北上的;到大連的4萬人,這是有錢買火車票的;另外就是海參崴5萬人,除了一部分留下打工,大多數還是再南下到了黑龍江吉林。闖關東,闖崴子

自從公元1860年,一紙《中俄北京條約》把「海參崴」劃歸沙俄出去。當年中國膠東半島地區一帶的破產農民流傳一句俗語:「死逼梁山闖關東,走投無路闖崴子」。在《哈爾濱與紅色之路》一書中披露:「辛亥革命以後,中原地區的天災、兵禍連年不絕,大批農民經山海關或從山東經由海路,闖關東到了東北地區謀生。據當時有報道說,僅山東一省每年就『出佣滿蒙俄領』的苦力就有35萬人。山東省尤以「登州」、「萊州」二府最多,「青州」、「沂州」、「膠州」次之。到東北的農民除了一部分留下外,其餘大部分出國到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據1908年1月官方統計,海參崴的華工36700人,臨近的俄羅斯的「雙城子」(又名烏蘇里斯克)、伯力(又名哈巴羅夫斯克)、廟街(又名尼古拉耶夫斯克)等也有35000多人。可見當時的「跑崴子」的規模與聲勢之大。

總之,東北移民的主體走的是水路,而不僅僅是海路,在鐵路出現之後這一點也沒有改變。

相關回答:

侵華戰爭時的日本真心想建設中國東北嗎? - 馬前卒的回答

為什麼俄羅斯可以佔領所謂的「漠北」和西伯利亞並進行有效統治而中國不能? - 馬前卒的回答

地球上還有人類沒到過的地方嗎? - 馬前卒的回答


根據季壽山同志的回憶錄——《高加索的烽火》記載,他是從山東煙台坐船偷渡到大連的。

上船後他還被查到沒買票,於是被打了一頓又關進了廁所里……

(見下圖)

(說個題外話,這位季壽山同志傳奇的一生。

從破產農民到闖關東苦工,再到旅俄華工,接著在十月革命時參加赤衛隊,緊接著轉入蘇俄紅軍。戰爭期間還擔任過基洛夫的衛士。

打贏蘇俄內戰後,他又加入了蘇聯共產黨,並負責警察工作,在中東路事件中再次參加蘇聯紅軍,結束後再次退伍。

接下來,在政治學院進修後,他便參加了各種政治工作。

在衛國戰爭中,他再次入伍,並參加了解放東北的戰鬥。

最終,他於1954年回國。積极參加了新中國的建設工作,並於82年去世。

在他去世時,《人民日報》還在顯著位置鄭重地發布一則「我黨優秀黨員、國際主義戰士季壽山同志逝世」的訃告。文中熱情而嚴肅地稱頌他在蘇聯的國內戰爭、衛國戰爭和戰後的建設中,曾多次立功受獎。回國後,積极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作風正派,艱苦樸素,為共產主義奮鬥了一生。)

參考資料《深深地懷念季壽山》: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2bc6cad0102dvoj.html?vt=4


很多人對「闖關東」有一個誤解:認為是魯、直等人多地少的內地省份向關外的移民,主要是走陸路。

其實不然,從山東向關外移民的主要途徑、最可靠的途徑,也是歷史比較悠久的途徑,是海路。位於膠東半島北岸的蓬萊、煙台和威海三地,是泛海移民最主要的出發集結地。在這三個地點裡面,又以蓬萊最為重要——在民國以前的出關移民史,蓬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1、先從航海的技術角度和具體海況出發去論述。

雖然中國人很早就把指南針運用到初期的海上導航,但是海上氣象多變,再加上其他一些願意,導致單純靠指南者並步特別可靠。另外,人類出海,都有一種對大海的天然恐懼感,具體表現就是如果出海稍微遠點,當陸地從海平面遠處的海天交界處消失,就會感覺某種「如同失去靠山一般的焦慮」。在茫茫大海上,海天一色,目及之處完全沒有參照物,只能依靠看天上星星和指南針導航時,心理總是擔憂的。

因此在航海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出海都希望貼著陸地海岸線走,輕易不讓陸地從自己的視野里消失。

蓬萊古時候叫登州,包括《水滸》等小說都提到過這個地方。至少從北宋時代開始,登州就是重要的軍民兩用港口,修氣水師城堡,駐紮水軍。光說不好理解,但是找張地圖,看一下就立即明白了:

從地圖可見,登州距離遼東半島最近,位於二者之間的渤海海峽才105公里。而且在海峽中,還有呈南北走向的廟島群島等幾十個島嶼,讓渡海的船只能輕鬆以島嶼為參照物,不會迷失方向。

如果本著吹毛求疵的態度,給這條闖關東的海上航道挑點毛病,我想最明顯的不足,來自於海流。還是繼續看圖——

渤海是個非常封閉的內海,幾乎三面半被大陸包圍,只有東邊有渤海海峽這個出口,導致渤海與黃海的水體交換不暢,而且渤海沿岸有遼河、灤河、海河、黃河等河水注入。那麼,在渤海海峽,海流大致是東西走向的,而到了冬半年,渤海內還會形成順時針運動的閉合海流,因此,船隻從登州下海北上,基本遇不到「順流」的情況;而且到冬季,不僅是逆風,還要逆流。

不過,比起渤海海又短又安全,如此便捷的整體條件,海流這點簡直就是小問題了。

2、說完了和地理、航海有關的技術內容,再來說說歷史淵源。

在中國歷史上,從登州出發、連通遼東,有兩次大規模持續應用時期和一個短時期。分別在北宋初年、北宋末年和明清兩朝的500餘年間。

A、在北宋初年這次,不是山東人渡海北上遼東,而是遼東和更邊緣的長白山地區的女真族南下,泛海到山東。

在北宋初年的太祖趙匡胤時期,當時宋、遼兩國還不是敵對狀態,遼國對遼東地區的統治也不強,在遼東、朝鮮半島北部和更北的長白山地區,分布這許多女真部落,這些女真部落盛產馬匹,還有當地貂皮人蔘東珠等土特產,他們就從蘇州(今大連)泛舟南下,在登州上岸,再前往東京汴梁朝覲,向宋太祖進貢,同時做貿易。

後來到了太祖趙匡義時,北伐遼國,戰爭失敗了,幽雲十六州沒能打下來。事後,遼國為了斷絕女真泛海想北宋輸入馬匹的貿易路線,對遼東和長白山地區的女真部落發動征討,把這些部落趕離沿海地區,這條海路就暫時中斷了;

B、到了北宋末年,有個著名歷史事件發生了——完顏阿古打在松花江來流水(今黑龍江省拉林河)起兵反遼,建立金國。隨後不久,遼國南院光祿卿、漢人馬植帶著這一重要情報潛逃入宋,向北宋君臣建議趁機派人北上聯絡女真,宋金雙方結成針對遼國的軍事同盟。

以宋徽宗為首的統治中樞立即接納了這個提議,隨後幾年,北宋多次以登州為基地,派出使者泛海北上,雖然中間過程很波折,但最終還是與金國取得聯繫並達成協議。這就是我們歷史書上講到「靖康事變」中,必然要提到的「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的路線,就是從登州下海,渡渤海海峽北上,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旅順登陸。

C、到了明朝初年,就是最持久、規模最大的一次「闖關東」開始了,前後持續500餘年,一直到民國依然如此。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年號「洪武」。同年八月初二,北征的徐達攻佔沒有組織抵抗的元大都。

隨後數十年,明軍勢力繼續向遼東和蒙古地區北進,與北元殘餘勢力在當地形成拉鋸。洪武二十年,馮勝率領的明軍在金山(今遼寧昌圖一帶)取得對納哈出的勝利,並招降了納哈出。明軍在遼東就算建立較為穩固的統治。

這個時候,中原王朝對遼東地區的統治,已經中斷幾百年了(從唐朝末年開始,直到元朝,至少400餘年)。遼東當地的人口,主要是女真、蒙古和高麗人(元朝迫使高麗向其稱臣後,有數代高麗國王尚蒙古公主為妃,雙方保持密切關係,從元朝中期的高麗歷恭王開始,元朝允許並鼓勵高麗寧怡君等王族遷往遼東居住,這些遷居遼東的高麗貴族又帶著數萬部曲隨從)

明軍進入遼東後,發現當地不僅殘破荒涼,而且當地人口也是「五方聲腔,雜胡並處」,農業基礎也特別薄弱,在當地駐守的明軍所需要的糧餉物資開銷,全都要靠內地供給;同時,為了改變以胡人、高麗人為主的人口結構,也開始了官方組織的大規模移民(主要是軍戶)。

這些調往遼東的物資、戍守的軍人和軍戶,主要是靠從登州到遼東半島南端的這條海路,在今天旅順登陸後,延復州、蓋州、海州這一線北上,前往廣寧、遼陽、瀋陽、開原等重鎮。

這裡面又涉及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主要倚靠海路呢?

這是因為,儘管從華北通過遼西走廊的幾條陸路通道也早就有了,但殘元勢力一直存在,並不斷南下襲擾,陸路很不安全。由此導致明朝主要靠海路向遼東移民和運輸物資。明朝中期,從事長途販運的徽商黃汴著有一冊《天下水陸路程》,詳細記載了各地要交要道和長短里程,在第四卷第一章《開原城由山海關至北京路》中就寫到「……遼陽至山海,常有零星虜賊,登台有匪。北有角山,南盡海洋,因名『山海關』。」

黃汴著此書的時間是在嘉靖初年,已經是明朝中期了,遼西局勢依然如此,也由此導致海路繁盛。

從此再往後,一直到清朝中葉,山東登州—遼東旅順的海路,一直是移民闖關東的首選路途。

一直到晚清光緒時期,因為修建了京奉鐵路、津浦鐵路(北京馬家堡或天津,到南京浦口,京滬鐵路前身),鐵路在交通與物流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光是取代了大運河,而且給移民的陸路通道提供了便捷和指向——當時很多山東貧苦農民通過陸路到京津和關外謀生,他們買不起火車票,但都採取沿著鐵路走的方式——同鄉里很多出去闖蕩的人互相傳誦,沿著火車道走,就能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和關外去。50年代著名勞動模範、掏糞工時傳祥是山東德州人,德州正好是津浦鐵路線在黃河北岸的最近的一個大站,1929年年景,莊稼歉收。時傳祥被迫離家逃荒,村里長輩就告訴他沿著火車道走。

在民國時代,延京奉鐵路出關的路線逐漸熱鬧起來,即便如此,海路也沒有衰退。要知道,1945年抗戰勝利,我黨和國民黨爭奪東北,爭相往關外派出部隊。山東八路軍是我軍搶佔東北的主力,6萬多山東八路軍,在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的羅榮桓的帶領下,於當年10月,從蓬萊(登州)和龍口啟程,渡海前往遼東。

最後補充點關於登州的內容。

至少從北宋初年開始,登州就是膠東半島一個重要港口,聯繫遼東的要地,這種地位一直維持到晚清的咸豐年間。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兩軍要求在清政府在中國北方沿海地區增設的新口岸名單里,就有登州。但是登州港口的水文條件並不算好,港不闊水不深,這點對於古代排水量不大的木質帆船無所謂,對於沿海漁民渡船那種幾百噸、千把頓的機帆船、漁船也無所謂,但對於排水量再大的海輪和軍艦就凸顯出來了。

後來,發現煙台的芝罘灣和威海衛的港口自然條件都比登州強,因此改為開設煙台為對外通商口岸;又辟威海衛為北洋水師的重要軍港。從此之後,煙台和威海的地位就逐漸上升,取代了登州。


一般都是走,由古北口,喜峰口,冷口,山海關進入;後期有火車,火車有專門的難民車廂,一般都是經由京奉線;最後是海路,直接從山東坐船去大連,有的跑的遠的直接就去外東北地區了,比如海參崴、伯力等。


我姥爺,山東泰安肥城,闖關東陸路途經北平,趕上石景山煉鐵所招工(抓壯丁?),留下了,解放後變成首鋼工人,以上


祖父,青島即墨人,漁民;水路到大連;後遷至丹東。


@MaEnLieSiMao 謝邀。在下祖籍招遠,祖先走的是海路,電視劇《闖關東》裡面文他娘母子趕帆船,那已經是清末封禁開放的時候了,聽爺爺說,我家祖先是「闖崴子」那批,大概在19世紀中葉,那個時候只能劃小船偷渡,別看渤海灣直線距離最近也就一百多公里,可那是風雲莫測的大海,有多少同行者船毀人亡,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我家祖先顯然是幸運的,可能在海上只飄了三兩天就靠岸了,之後一路闖到了現在的海參崴,那個時候還是清朝地界。為什麼闖那麼遠?主要還是怕被官府抓起來,清政府封禁東北可不是說著玩的。海參崴那地方,人煙稀少,天高皇帝遠。「崴」指小山包一樣的地形,而海參崴其實並不產海參,淘金、打漁、做買賣什麼的倒是主業。後來清朝割地,住在這裡的老百姓大部分都被趕走了,大約就有我的祖先,再後來就落戶到了中俄邊境的一個小山村,直到偽滿時期遷村並戶。

關於另一條旱路,了解得不算很多,我姥爺年輕的時候從山東過來,算是比較新的一代遷移者,據他講,沿天津、山海關一線過來的,長途跋涉幾個月,充滿艱辛。


坐標魯西,聽我爺爺說走著去的,走前剃頭,等到手快能把頭髮提起來就快到了....魯西離海太遠坐不了船


這個要看具體到達東北的時間。清末東北招墾是煙台威海上船,到旅順再北上長春,然後才分方向,這就導致了今天的吉林西部前郭白城一帶口音和黑龍江西部高度接近。這一撥人是到達以後還發墾荒銀子的。張作霖就是火車往東北拉人了,大體是膠濟線津浦線京奉線。一直到日據東北時期還是有零星逃荒的,那走的什麼路線就不知道了。但也不會有太大區別,要不就山海關錦州要不就北出無終道到遼寧朝陽西遼河。但從內蒙東四盟的飲食口音上看,他們還是黑吉西部的移民是一撥。


對陸路了解的不多,說一下海路的情況。

大連並非一開始就是主要的登陸地點。。

闖關東持續了幾百年,海路並非是一直不變的。

在闖關東早期,從登州渡海而來的移民並非在現在旅大一帶登陸,大多是在現在的皮口,庄河一帶登陸。這可能是現在庄河口音(屬膠遼官話登連片煙威小片)較大連市區口音更加接近與煙台口音的原因。

到了清末民初,大連港建成(1899年)以及南滿鐵路(今哈大線)通車,大批移民從龍口,煙台,石島,青島,天津等地乘輪船到大連,再乘火車輾轉到滿洲各地。此時大連才真正成為海路到東北的中轉站。

利益相關:山東裔大連人。

外祖母是青州府諸城縣人,在民國時期經陸路到青島港,再乘輪船至大連。

父親90年代初從臨沂經陸路至煙台,再乘船到大連。


應該是海路居多吧,當年到青島,煙台,趕上順風,一夜就吹到了大連,然後下船往北走。


祖籍山東濰縣(現在叫濰坊)人,聽爺爺說是坐馬車到煙台,再坐船到大連,再坐火車到黑龍江的!但他的經歷應該是少數,主要是他舅舅在老家實在活不下去了,就跟著別的流民一起闖的關東(當時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十多年後才跟姐姐.姐夫有了聯繫(也是他僅存的親人)正敢上爺爺家當時也活不下去了就投奔他了!


可以直接過,不遠


文登坐船到大連,再走到吉林。

我姓於,水泊於。


這個要看出發地點,還要分時候,還要分習慣,像我祖上在魯西北,據說是兄弟四個(我爺爺的爺爺他們兄弟),應該算上去是1900年前後?村裡有的人走陸路,有的人走海路,全憑信得過的帶著走的人走什麼路。我們家是老大一直沒走,他們三個闖關東都是走的海路,因為老四最先在外頭闖,據說跑到了海參崴,託人給家裡來信讓走海路,最後他們兄弟三個的後人分別安家在了哈爾濱,瀋陽和秦皇島。老四家後人與我們關係不好,據說是因為老四單身闖東北,老婆孩子在家,大家庭沒徹底分家,兄弟三個也沒給好好照顧,等到都到了東北老四的老婆就說了家裡人的不好,哥幾個就分家了。

我們家到了我爺爺的時候被抓了當兵,逃跑了之後不敢回家,最後流落到海島給人打魚為生,也算是闖了關東了。建國後很多年回老家才都聯繫上,重新建立聯繫,爺爺去世後送回山東安葬的,後來他的最小的倆兒子,也就是我的叔叔和爸爸還都回了老家做生意定居了。


不清楚我家是怎麼走的,據我爺爺說,是逃荒來的,水路還是陸路已經不清楚了

只記得在遼寧建倉呆過,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又遷到黑龍江,到綏化停下了。


我家在錦州,我姥爺家是在錦州附近的錦縣。據我大姑姥二姑姥說,她們的老祖就是從山東走到錦州的,中間走到山海關生下個女兒,叫關姐兒。


提到闖關東就吐槽一下東北的一個習俗(陋習?):

在大街上燒紙。

是大街,車來車往,人來人往的大街


陸路看守森嚴,只能走海路……


推薦閱讀:

地圖上亂山子村北邊這些巨大的圓圈是什麼?
沒有 GPS 的時代,國土面積是怎麼精確丈量的?

TAG:歷史 | 地理 | 交通 | 中國近代史 | 東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