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與港人的「陸港矛盾」是否可能在5-10年內在韓、日、歐、美等外國重演?
01-12
隨著國人的消費能力高速提高,以及越發不景氣的外幣,中國旅客、水客的覆蓋廣度與密度都不斷提高,對旅遊地點當地人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代購即使在遙遠的歐美也早已不限於奢侈品。題主注意到在德國的dm超市已開始有針對奶粉的限購令,在題主所在城市常看見中國面孔代購將嬰幼用品貨架一掃而空的情況。
香港是大城市,但跟美日韓德比只是小地方,承載能力不在一個量級;深圳戶口去香港實在太方便,比去上述任何一地都方便得多,加上大陸其他地方來玩的人,香港絕對流量應該是最大的。僅從負載平衡的角度看香港的矛盾也該最重,再加上有其他糾葛才能有最近的表現。反正我去幾次下來已經膩歪了,感覺局促和逼仄的一個地方,每次回到深圳都有一種憋好久出來放風的感覺。
德國那個奶粉好像是政府有補貼在裡面,搞點限購也合情理。
等阿里亞馬遜物流暢行地球,地球村裡所有人肯定是得花點時間適應的。謝邀!
可能性不大,因為那裡沒有北京當局的話語權。基本不可能,這些地方從來不嫌錢多,誰有錢歡迎誰來消費,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沒有跟錢過不去的。
可能性較低,第一對當地人影響不大,第二有錢不賺?(如果每一個香港人從旅客身上得到的不是怨氣那麼香港人應該會是歡迎來自任何地方的旅客,而且本身香港人就是意見多多的人)
每日都接待如此龐大的旅客量,但普羅大眾並沒有得到半點甜頭,還要與人擠逼
反觀內地出境數
大陸本月中再開放多個城市的居民到臺灣「自由行」,但臺灣每天維持最多九千人到當地,一年最多有大約330萬人赴臺,當中每日四千人是「自由行」,其餘一定要跟團。
申請到臺灣的簽證前,必須通過背景及經濟審查,到臺灣「自由行」最少要排隊一個月。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北京辦主任楊瑞宗說:「我們重質甚於重量,甚至透過配額的排隊當中,他就是自然篩選,更高更優質的遊客到臺灣來旅行。我們不能無限制的接待客人,而且回頭來講,臺灣接待的旅客不是只有(大)陸客。」
倘若香港政府再不立法管制一簽多行(旅遊人士怎麼個喜歡這個地方也不會三天兩頭就往那跑),相信關係會更惡劣
個人覺得可能性很低。誰會和錢過不去呢?香港因為地域和政治的關係,出現了個別人反對大陸遊客的情況,但是日韓歐美怎麼也不會達到如香港般便利的自由行等情況。
推薦閱讀:
※香港代購和澳門代購有什麼區別?
※如何看待新發布的《米其林指南 香港 澳門 2015》?今年的榜單里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餐廳?
※國泰航空或港龍航空對講普通話的乘客是否會表現出較差的服務態度?乘坐這兩家航空公司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