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對宗室參加科舉有什麼規定?是否禁止取宗室為殿試一甲?那麼覺羅呢?


據光緒《會典事例》卷329記載,簡要歸結如下:

  •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准許宗室旗人與滿洲諸生一體鄉試,旋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以「宗室朕數加恩,何患無官」停止。
  • 雍正二年(1724年)疏通宗室銓選,准許閒散宗室考選宗人府筆帖式,又選宗室擔任宗學教長等職務。乾隆初,一度准允考選中成績優異者參與殿試,又改為與八旗翻譯科之貢士一體引見、賜進士,以宗人府主事用;其習漢文者,仍與天下貢士一體殿試。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皇帝以宗室考試之制非康雍二帝本意,諭永行停止。「宗室內如果有學問優長者,自施恩錄用也。」
  • 嘉慶四年(1799年),准許自辛酉科(1801年)起宗室與生監一體鄉試。並定例:宗室先由宗人府、兵部試其騎射,合式之人送順天府鄉試;會試與八旗一律辦理。取中額出欽定。盛京閒散宗室一體考試。稱為「推恩」。此後陸續制定相關條例,大抵與八旗差別不大,但宗人府插手較多而已。
  • 嘉慶六年首次開科,與考者六十三人,欽定每九人取中一名。

並未見到有不許宗室為一甲的規定。

覺羅並無科舉特殊規定,應與普通旗人一致。


相關制度, @無端人口司馬亮 已經說的的差不多了,我來狗尾續一下

1.宗室科舉,原有專題專缺,時間是嘉慶六年到咸豐十一年。這一階段宗室在報名總數之內自行錄取,只有殿試才和旗民進士一起錄取。咸豐十一年開始,宗室鄉試、會試均併入旗人鄉試、會試系統。

2.宗室和覺羅「出身」不同。清代宗室本身有天生的「官身」,所以宗室是不需要考生員的,默認他們有官員身份,可以直接參加鄉試。覺羅則不然,覺羅沒有這種天然官身,必須從生員開始考。

3.整體而言,清代宗室科舉數量比覺羅要高不少。有學者統計過,清代宗室男性科舉比例是千分之八。

4.關於宗室是否可為殿試一甲,並無明文規定,但是根據清代不成文之習慣,例應規避。

《蕉廊脞錄》內有《梁鼎芬詼諧》一節,講述此例尤明。

是科殿試讀卷大臣復命,折彌封,第二名宗室壽耆。慈聖諭諸臣曰:「宗室曾得鼎甲否?」副都張佩綸對:「蒙古崇綺得狀元,漢軍楊霽得探花,今宗室得榜眼,可謂熙朝盛事」。諭曰:「既如此,即定壽耆第二可也。」時副都眷倚方隆,奏對尤敏。意園祭酒盛稱於梁節庵,節庵曰:「不然。倘我得奏對,壽子年必不得矣。道光戊戌,宗室靈桂列一甲三名,成廟諭曰:『我家子弟不必與寒士爭此一名。』乃改為第四。」節庵熟於掌故,好詼諧,嘗以之語余雲。

這裡可以看出。其一,宗室得居一甲,主要還是沾了崇文山的先例。按例,旗人原不可入一甲,但是既然狀元和探花的例都已經破掉了,壽耆這個例子也就自然「援引之」了。其二,此例之前,旗人及宗室均不入鼎甲,均是不與民人相爭的考慮。

5.覺羅進士本身人數不多,印象中也沒有特別知名的。他們和宗室進士一樣,是從旗人例的,所以一樣是要規避鼎甲。


初步查了一下,不計算順治年間的滿榜。

進入第一甲的,有一個蒙古人阿魯特·崇綺,原為蒙古正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同治四年狀元。

有一個宗室,壽耆,正藍旗,光緒九年榜眼。另外,他父親松森,同治四年二甲第四。

其他進士出身的也有不少宗室、覺羅。


一般旗人不需要去考進士的,有了舉人身份就可以立即補官而受大用。


推薦閱讀:

清朝時伊徹滿洲和佛滿洲的待遇具體有哪些不同?試舉例分析。?
宗室中過繼承祧兩房到底什麼意思?是什麼樣的形態,有禮制規定嗎?
清朝時滿族平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尤其與漢人平民作對比?

TAG:清朝 | 滿族 | 八旗 | 滿洲 | 愛新覺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