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哪些技術才能讓產品經理的設計更靠譜?
PM和RD溝通,不靠譜的想法會讓RD對PM越來越厭煩,那麼PM可以從哪些方面提高,讓自己的設計在技術層面易實現
------------------------------------------------------------------------------------補充描述:2014.04.01也許RD更在意需求是否有價值,但是我想知道從PM個人出發怎麼提升自己的把控能力,有哪些資料可以學習
-----------------------------------------------------------------------------------描述更新:2014.03.31 「原型更現實」不貼切,改成 「設計易實現」
很多RD介意的不是「pm提了個做不出來的東西」,而是介意「要折騰一個月的事兒你tm唧唧歪歪又不給排期,關鍵是老子千辛萬苦做出來的東西看起來壓根沒用啊,而且你丫很多事情都沒想好讓老子怎麼下手,萬一弄好了以後你又隨口一句改需求折騰好些天怎麼辦?」
所以說跟技術啥關係都沒有,正常邏輯思維和基礎知識就夠了,前後端還有聊不到一塊去的時候呢,你不打算做全棧的話有點技術也用不上,還不如多花心思讓自己的產品看上去物有所值或者細心點一鎚子定好需求,別沒想好後面又輕易變。
瀉藥。
先通知一下 @黃濤 ,Mobile網頁版的草稿同步得考慮考慮了,那邊打了一堆,不光沒同步,還沒保存。題主的提問有一個邏輯錯誤,就是錯誤的把自己的認知定義成了解決方案,其實這個問題比較清晰的提問方式應該是:【產品經理在溝通和需求確定的過程中,如何讓研發感覺靠譜,從而順利的合作】
關於這個問題,知乎上已經有一些非常好的答案,幫你整理一下,不再續貂。
IT行業產品經理(尤其是創業的)需要懂技術嗎?懂到什麼程度?
如何做出靠譜的產品來?
什麼是「偽需求」?能否舉例說明?產品經理如何與強勢的技術溝通?
有那些與人溝通的小技巧?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77633 (如何提高表達能力)怎麼定義「想清楚了」?
大學生應該破除哪些認知局限?怎樣一次性地將事情做好,從而避免返工和重複?如何訓練思維的深度和縝密度?
什麼是商業邏輯?
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暫時先羅列這些吧,回頭再補充。1.想法是否靠譜和原型沒有任何關係,原型不好可能只是交互效果差點而已,同時個人任務重點產品經理的重點還是在這個需求本身考不靠譜,而不是原型本身上。
2.多去用別人的app,觀察和學習交互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自然你就逐步清楚不同的需求場景過來最適合哪種交互模式。如果是做偏向前端的產品,那麼關注下:色彩設計、布局設計、行為心理、js、css、html 就差不多了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部分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團隊 環境不同,實際應用也不同哦。
我覺得,個人想法是否靠譜是有前提的;前提一,產品經理可以天馬行空,需要有很多想法;列如針對一個事件的出現,你必須要有3個以前的解決方案,這個時候可以完全不想交互的東西,待到你覺得自己已經無方案可出的時候,在諮詢下身邊的人是否還有更好的;如此一來,既開拓了自己的思維,也提出了最優的解決方案;反倒是,靠不靠譜,我覺得題主是站在技術和業務流程的角度來提出的該問題;如若真的如此,只要有好的創意,靠譜的事情,倒是完全交給交互人員或者其他人即可;因此,我覺得產品經理是最辛苦的工作,因為這個是要求不斷思考的,我自己也是產品經理哈
首先一個好的產品要懂技術。哪怕不懂技術的細節,在技術的邊界上一定要有清晰的認識。什麼能實現,什麼不能實現,實現起來需要多少資源。這些PM都是要有大概的概念的。不能提出一個目前技術明顯無法實現的需求。這是產品立項之前的工作。
然後,在一個產品的初期,請先不要急於直接與RD講解原型。在立項之前,請先從產品定位本身與RD達成一致。所謂求同存異,產品的大方向是同,實現的方式是異。如果產品方向都不能達成一致,即使現在不出問題,後續版本的升級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統一。
最後,產品定位確定之後,產品的基本功能也不難確定下來。這時才是考慮交互細節的時候。除了少部分以交互取勝的產品外,大部分產品的交互只要做到80分,不拖產品的後腿就可以了。這部分除了靠多觀察多積累多體驗以外,也可以去看看蘋果和谷歌出的設計規範。感覺還蠻有幫助的。所以我廠打磨需求的時候必須拉上RD
有效及時的溝通+專業高效的文檔
產品設計初始本來就不能考慮技術實現,真遇到問題了雙方再去妥協比較好。
無法。前面的回答鄙人都覺得不靠譜。
PM的想法靠譜與否,與PM本人的性格,知識水平,三觀有很大關係。平庸產品做平庸產品。技術是可選項,學好溝通和互相尊重就差不多了。沒想透徹前拉上技術說明產品想法,技術幫你想想方案。這個少不了平時多和開發磨肥皂。避免出現產品吊的不可一世不鳥開發同學情緒,除非你理由和經驗告訴你這樣干就一定是風險最小的。當然開發也不要吊的認為我就等著你想方案我來實現,互相作為整體參與者的角色。
推薦閱讀:
※Quora 和 Stack Overflow 在名譽體系的區別是什麼?
※互聯網會對裝修行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為什麼 bgm.tv(Bangumi 番組計劃) 作為一個帶有豆瓣模式的 ACG 交流網站在人氣上會不及快餐化的彈幕視頻 AB(AcFun、BiliBili)兩站?
※為什麼技能銀行火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