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自負/自戀的人獲得的機會會多於同等能力或稍強於他的人嗎?

希望能結合身邊的例子。我身邊,裝逼的人明顯會得到更多機會,還有一種容易獲得機會的就是特二又盲目自信的。如果這是一種普遍現象,是否應該系統學習?


社會心理學上說,我們在遇到一個可能會和我們發生關係的人時,會不由自主地做兩方面評估:

1. 此人的意圖(intention):他會跟我合作/互利共贏,還是想要傷害我?

2. 此人的能力(competence):他有能力實現他的意圖嗎?

在這兩條中,隱含著這樣一個關係:只有當能力強的時候,意圖才有意義。換言之,一個弱者,不值得強者側目。因此,一個人能力強弱,往往成為初次見面首先被關心的問題。強者(無論真的強還是假的強)的意圖更受關注,也就更容易受到重視,甚至信任。

研究顯示(Anderson et al., 2001),當一組人初次見面形成團隊時,「外向」這個性格特點往往更能影響領導權的歸屬。外向並不能意味著能力強,但外向的人往往看起來比較自信,因此會比較容易地被認為有能力(perceived competence),而不一定是真正有能力。與之相關聯的三個增加被認知的能力perceived competence的行為傾向有:發言時間更長、肯定語氣(言之鑿鑿)、切題的信息。其中,較長的發言時間和言之鑿鑿更體現自信,而切題的信息部分反映實力(有可能只是略微知曉,但沒有深度)。也就是說,在初次見面的時候,自信往往會使人對你的能力有正面評價,而自負則容易使人高估你的能力。

有些「聲勢浩大」的自戀者(題主說的裝逼犯),往往更喜歡吸引別人注意,以此來凸顯自己。自戀、自負的人,往往喜歡搞一個大新聞,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在Chatterjee Hambrick 2007年對CEO們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公司收購的金額大小與收購方CEO的自戀程度正相關,但自戀與公司的業績並無明顯關係。也就是說,自戀的CEO更容易弄出一個大數字,上頭版頭條,但這種收購不一定對公司有幫助。

有研究顯示,自戀甚至對團隊表現有害。在一項研究中(Nevicka et al., 2011),研究人員讓一個小組的成員分別與一個人訪談,這個人給大家一些共有信息,同時也給每一個人一些獨有信息。研究人員發現,自戀的人較少地與他人分享信息,因此自戀者的同夥往往得到的信息不夠,在隨後的團隊表現中成績不好。為什麼自戀的人較少分享信息呢?心理學家認為,自戀者希望通過減少信息分享,增加自己在關鍵時刻的獨特性、權威性,以此來獲取控制權。與上一段結合,他們這種行事方式,往往導致更激進的行動方針,因此給團隊造成更大風險。

總而言之,過度自信者(自戀者、裝逼者)往往會被誤認為更有能力,他們引人注目、擺弄權謀,因此有時能在一開始獲得更多機會和權利。但若從長遠來看,隨著周圍人對這個人的能力有更深刻的了解,他的「魅力」帶來的效果會下降,而真正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多地決定他的口碑。因此,當我們初遇一個人,且以後有可能和他繼續合作的時候(比如在面試的時候),最好著重於更能體現實際能力的方面(比如數學考試成績,過往真實的銷售業績),有條件可以詢問他以前的同事或同學,而不要被表面的「魅力」所迷惑。

哦對,謝邀@丁若水,真心好問題~


單次博弈的狀況下是可以這麼說的,

但是有一個持續博弈的格局,這種人就會因其夸夸其談透支信用,跟其選擇合作的人就會在評估風險上產生障礙,不知道他的底氣是真的有還是偽裝出來的。

而一個本分的人,人們覺得你提供的信息是真實的,決策也是穩定可預期的,所以就會因此樂於合作。

所以,視情況而定吧。


裝逼可能是對過分自戀者表現自己時所用的貶義詞。不過我不太想用這個詞來描述自戀者,我更願意用誇大來形容他們。

問題是:誇大的自戀者能不能(比同等能力的非自戀者)獲得更多的機會?

對於自戀者來說,展示和誇大自我是他們的本能,並且外顯為行為習慣。他們傾向於忽略自己的缺點,誇大自己的優點,從而讓他們「看上去」比別人更好。

自戀者在誇大自我的同時,很容易使別人相信他們是好的,是有能力的。因為大多數人只能看到表面的東西,如衣著打扮、學歷職位、身份標籤等。而且大多數人的觀點也很容易被別人的言論和行為所影響,當聽到自戀者談論自己的本事時,明知裡面可能有吹噓的成分,還是很容易認可他們「很厲害」。

商人從來都是說自家的東西好,就是為了抬高自家商品的價值。自戀者的潛意識裡蘊含著商人的營銷思維。

所以小學課本里「賣柚子的小姑娘說自己的柚子苦」的橋段,看看小姑娘的善良就可以了,千萬別學她做生意。

然而,自戀者的自我雖然可能包含誇大的成分,但內心確實是自信的。因此他們往往能夠勇於展現自我,不太容易受到自我情緒和外界評價的影響。尤其在需要臨場發揮的場合,譬如競技,演講,表演,辯論等,自戀者更能發揮優勢。因為此時需要競爭者在短時間內表現自己,自戀者擅長的就是這個。

另一方面,站在觀察者——也就是機會的提供者的角度來看,如果觀察者並不了解自戀者,那麼他會以實際表現來決定將機會給予自戀者還是他的競爭對手。如果觀察者對參與競爭的自戀者很了解,並且這個機會可能考慮到自戀者本身的自戀特性,那麼他會從長遠角度做出平衡的選擇。

此外,還有一個不太容易被注意的點,就是很多機會,並不是因為能力強而獲得的,而是因為身在其位,能謀其政。一個人所處的位置賦予了他自身額外的能力加成,使得他更容易成功。

因此,自戀者通過?裝逼?得來的機會,很有可能會讓他擁有更多?裝逼?的資本。這可能會引起進一步的反應。

至於之後的反應是好是壞,就看自戀者的造化了。

回歸觀點,自戀者,只要在合適的場合和時機?自戀?得到位,機會確實是會比一般人要高一些的。

如果要用例子去作證這個觀點,我覺得可以試試把知乎上說自己牛逼的人找出來,看一下他們獲得別人關注的機會是否比普通用戶更多。

至於是否要系統地學習,我想說的是:

聰明的鳥兒憐惜自己的羽毛,卻總能在關鍵的時刻和場合展露出來。


這個問題其實問的是老闆的識人的能力。

一個智者怎麼會看不出一個人是在「裝逼」?怎麼會看不出一個人是真正的自信還是自負?真正的有智慧的領導是不會被那些小把戲忽悠的。題主說的「我身邊,裝逼的人明顯會得到更多機會」,原因多半在於你的老闆不會識人,被表面現象忽悠(會看人的老闆畢竟是少數)。其實真當一個有能力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時,他就需要慎重的考慮是否需要離開這個老闆了!

至於你說的第二點「還有一種容易獲得機會的就是特二又盲目自信的」,這種人更多是因為無知而無謂,這個時候他的勇氣就體現出來了,勇氣帶來自信,而有勇氣的人是值得冒險一用的。

順便說一句:自負、自戀並不是「自信過了頭」;自信來自內心,來自深刻的自我認知和判斷力;而自負的人往往骨子裡不自信,然後他就試圖通過學習和模仿自信者的表現來讓人覺得他很自信。


如果從授予機會的人(上司領導老師等)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就很好理解了:當我手上有一個機會,考慮人選時,首先看能力,能力差不多時,自然看誰態度更積極地想得到這個機會。

能力方面。自戀自負的人,往往喜歡自我表達,姑且不論他說的水準如何,至少別人接收到了更多關於他的信息,對他更多了解。而和他能力相仿甚至更高的人,仔細想想別人有途徑知道你的能力到底怎樣嗎?正如最高票答案所說,自戀/自負的更容易讓別人覺得他們有能力,特別是不太熟的情況下。

態度方面。自戀自負的人毫無疑問會表達自己有資格,並想獲得機會。這是一種積極自信的態度,並會傳達給別人。我媽是搞銷售出身,上學時她總批評我不愛表達自己,她常說的一句話是: 你心裡有什麼態度什麼想法,你以為對方理所當然會知道,但事實上,你不說別人怎麼知道?當年我一直不以為然,覺得有真本事的人不用耍嘴皮子,現在卻越來越意識到,清晰有力地表達自己想法,並確保對方完整正確地接收到你的信息,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能。

我國傳統文化,總是教導人"敏於行訥於言""少說多做""滿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固然有其道理,但與現代社會不符。

回答題主最後的問題:要不要學習自負自戀裝逼?要學。當然不是學他們吹牛逼滿嘴跑火車,而是學積極主動表達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怎麼學呢?拿手機錄自己說話,聽自己發的語言微信,可能會大吃一驚:原來我說話這麼囗齒不清/顛三倒四/乏味無趣!


一舉一動動靜很大的整天咋咋呼呼的是凡品,你的實力真到那個程度還需要刻意包裝嗎?葛優穿背心褲衩拖鞋照樣是影帝,坦坦蕩蕩,什麼奇裝異服都不用。平淡從容才是真,飽滿的麥穗低頭向大地,整瓶不響半瓶晃蕩。只看別人一時的風光得出的結論不可靠。


簡單的來說,答案為:是。

絕大部分爬到組織機構金字塔頂端的人,確實都有自戀的傾向。比較著名的例子有:斯蒂夫·喬布斯,唐納德·特朗普等。

要詳細的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參考這篇文章:這世上有沒有好的自戀狂?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前面有童鞋已經回答的很好了,不再贅述

2、裝逼犯、愛表現的人,未必就徒有其表

3、一個有能力的人,需要學會自我營銷,現代社會不像過去,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不像過去,有人會三顧茅廬,酒香就怕巷子深。

4、自我營銷就要求你想辦法展示自己,但是你要學會掌握那個度

5、我認為自我營銷,要掌握時間點,不是時時刻刻都適合去「曬命」,抓住關鍵節點,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譬如部門總結會上,你精心準備了一個講稿從而獲得老闆的青睞。平時沒什麼事,做回一個謙謙君子即可。

6、不要等到自己準備到100%才去做事,有六七成把握,通過自我營銷,先把機會拿到再說!

7、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伯樂難求,不要奢望別人能看出你那隱藏能力,懂得相術的人也鳳毛麟角。對於一個面容憔悴,衣著邋遢的人,我們很難想像他有什麼本事,他能對你有什麼幫助。

總的來說,你要內外兼修,有本事,又會經營自己的口碑,又知道怎麼把握時機,你就成了!


有實力叫裝逼,沒實力叫作死。在搭訕學中,有句話叫做只有平凡能吸引平凡,你必須與眾不同,才能得到交配權,一個成功的裝逼者一定是低調的奢華類的,他們一不小心露出自己的擅長處吸引到注意,藉此表現自己的實力得到崇拜,比如與人聊天時取出件亮騷的帽子,對方一定會問,藉此可以說這是啥時候旅遊得到啦。。。再引出自己旅遊經驗。一句話有實力叫裝逼,沒實力叫作死


我最喜歡別人對我說「 u can u up」了,這種情況下我一般都會回答「i up,u see。」

當然,在貴國,做事牛逼說話也牛逼的人往往是不討喜的,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反正i就can了,u只能see。


我很喜歡同自戀的人相處。從我的觀察中,自戀且有一定能力的人確實會獲得的更多更好的機會,也更容易相處。

1. 自戀的人時刻散發正能量,做事充滿信心,更容易獲得別人關注和肯定

2. 自戀的人沒有「玻璃心」,你可以有話直說,不需要顧慮那些「脆弱的神經」

3. 自戀的人很少妒忌,很少惡言相對,因為他們不需要通過貶損他人,來獲得自我認同和優越感

自戀的人,獲得更多關注,認識更多朋友,得到更多機會;更多機會,也意味著自身能力提高更快;不斷成功,於是更自戀,獲得更多關注,結識更多朋友 ....

當然,自戀的人常常會有一些缺點,比如

1. 自私,不願分享信息

2. 狹隘,容易高估自己

3. 不能接受批評

4. 不會反省自己

能克服這些缺點,自戀但不至自負自大的人,是極具魅力的。其獲得的機會要遠遠多於常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

Peng


自負和自戀的人獲得的機會較多,決斷的經驗也較多,不容易妥協,容易讓人為了大局按照他們的意願行動,但我碰到這種心理陰暗的人一般會不問理由直接反對或者拆台。


我一直覺得自戀起來其實挺累的--曾經我是個很自戀的人。因為自戀是過度關注自己,然後不斷希望表現生怕別人認為自己是啞巴。這樣挺累的其實。真正的牛人關心的是自己和周圍人的關係和如何讓自己在這關係中最得益


作為一個特二又盲目自信的人,我表示有些機會隱藏在撕掉臉皮之後。


說一個實例。

我在北京讀大學,今年大四。前段時間在輔導員辦公室幫忙的時候,碰巧看到我們年級全部同學(約120多人)大一入學時登記的一個表格,內有一欄:「對學生工作職務的預期」,有不少同學填了:學生會主席、學生會副主席等。我仔細對照了一下,這麼寫的童鞋大多自我感覺良好(自戀型),剛入大學時非常積極地爭取各種機會:如年級長、班長等,但是幾年後他們中並沒有誰在學生會等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

反而,那些開始時低調、有自知之明、踏實肯乾的同學,在年級、在學生會贏得了更多的威信,取得的成績 高於他們自己的期望。

所以,回答樓主的問題:自戀可能會帶來快速效益,但是在一個團隊中,日久見人心,能力、威信、回報通常是匹配的。


有一種情況是這種所謂自負或自戀的人更善於自我推銷,而自信和自我推銷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對一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往往依靠外在來判斷他人的能力。而有些人雖然專業能力很強,但是不善於表現自己,甚至不屑於表現自己,而機會又不會自己送上門。所以自我推銷是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的技能,與自戀自負無關。


自信與自負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但是我永遠為我自己說出的「狂言」負責,也一直為我說出的「狂言」而努力著,所以我不停得在挑戰新的領域,過著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是這種霸氣一定要體現在對工作的態度上,切不可盛氣凌人~~機會多不多,就看你是空自負還是..........


自負和自戀在一定程度是自信的表現,只不過這種對自己能力的自信超過了實際能力。但是,自戀和自負並不代表對事的態度。如果這種自戀讓他認為自己什麼都能做,所以都搶著做,那他獲得的機會自然高於不去爭取的人。但是並不絕對,有的時候自負的人認為事情太過簡單而不屑一顧,反而失去機會。


但是我想說的是,通常自負的人都更敢於表達自己,更以自我為中心也更有個性。我有個同學就是這樣,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看人都是用鼻孔在看。雖然對她印象不是太好,但你不得不承認,她有種氣場,讓你在所有人中獨獨記住了她,甚至覺得她這麼傲是不是真的很強。所以我認為自戀自負的人會比自卑的人有更有優勢。


我自認是個比較自戀和有點自負的人,但同時狗膽不大。。。所以也沒獲得多少機會。我身邊獲得機會多的是那種勇於表現且自身確實不錯的人,但也有我覺得是自以為是其實實力並沒多強就是自負的又愛表現的人什麼都愛插一嘴,她有去主動爭取機會可是事實證明確實不咋地,事後罵她做的爛的人多得是。所以主要還是看自己的實力吧 有時候再適當的表現一下主動爭取一下比較好吧、你說的那些人得到了機會也不一定看的好,而且往往被人鄙視,有什麼好學習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男士皮鞋可以推薦呢?
準備度蜜月,有同事聽聞紛紛列了清單喊我代購,如何婉言拒絕?
為什麼每天都有關於「馬航失聯」的不實報道?
明顯感覺被人輕視時,你們的態度?為什麼明明自己被輕視過,卻還要輕視別人。?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