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與佛教的聯繫與區別是什麼?

本人以前對宗教了解不多,去年游訪了釋迦摩尼誕生地,尼泊爾的蘭毗尼。在那段時間裡,目睹了印度教與佛教兩大宗教的聯繫與衝突,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的疑問和不解。

據我的微薄知識,最早在印度半島,包括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等,主要信仰為佛教,後來發生了伊斯蘭教滅佛事件,僧侶蝸居斯里蘭卡。印度教趁此機會崛起。

這於是產生了疑問,佛教和印度教根據教義來看,的確為兩個宗教不假,但是孰先孰後?

在一個佛教與印度教似乎有相生的方面,比如說釋迦摩尼在印度教中為大神Krishina的十個分身之一,佛教故事中的孫悟空也在印度教中成為了神,代表了力量。這具體又是怎麼回事呢?

再一個疑問,我和尼泊爾人交談的過程中,他們說中尼兩國友好的歷史源遠流長,並講到中國的"神"釋迦摩尼誕生在尼泊爾(其實在漢傳佛教概念里佛與神是兩個概念),尼泊爾的神濕婆Shiva誕生在西藏。如果濕婆誕生在西藏,那麼印度教的誕生又和中國有什麼聯繫呢?

還有許多疑問,以後會慢慢添加。原諒我宗教外行的身份,希望各位宗教愛好者學者能給予指導解答。


作為一個業餘信佛的人,還是勉強來梳理一下佛教的歷史和印度教(古代沒有狹義的印度教,以婆羅門教的形式存在)的關係:

首先,糾正一個看法,印度從來就不是真正意義的「佛國」,然而佛教是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在古印度,印度教(古式婆羅門教)一直都是佔有統治地位的(然而並不是世界性宗教),(即使在佛教最為繁盛的阿育王時代,信眾也不超過總人口的20%,印度教(古式婆羅門教)則在印度歷史中一直佔據統治地位,一直到伊斯蘭東擴,其中)直到今天。佛教和印度教從根本的哲學意義上是相互違背的,所以兩教之間,歷史上一直衝突不斷,大多數時候,印度教還是佔上風。

其次,佛教誕生於古印度著名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是對婆羅門思潮的反思,所以說從一開始,佛教「天生」就是反對印度教大部分觀點的。古代的婆羅門教就是現代印度教的基礎,在印度社會中佔有統治地位,以《吠陀文獻》為主要的經典(廣義上講還包括著名的《奧義書》),一直主宰著印度主流思想。然而,公元前六世紀到5世紀沙門思潮是各個宗派的哲學對這種宗教思想一次反思,其中不僅僅有生活派、不可知論派等等也有很多別的宗教和修行團體出現,佛教就是沙門思潮中一個典型代表,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印度教在思想上存在一些不可調和的觀點衝突。

佛教繼承了一些印度教的元素,比如轉世輪迴、業力報應等等,然後都進行了自己的闡釋,而這些都是與印度教完全相反的。比如,講轉世輪迴,卻一直否定印度教中的「我」,即「阿特曼」的存在(「阿特曼」就是相當於通常理解的靈魂,即人在輪迴中的主體),輪迴主體問題一直是佛教探討的問題,與之相關的有五蘊等理論。

佛教的核心理念和印度教是矛盾的。印度教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梵我合一」,這一點佛教給予完全否定。佛教的三法印(即判斷是否是佛法的標準),大家都知道:

1.諸行無常;

2.諸法無我;

3.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對應的佛教核心觀念就是萬物不斷運動、運動,而不變的只是變化本身。然而婆羅門教強調的是世界萬物是一元的,就是「梵」,超越一般經驗認知,超越各種形式的存在,組成世界的本源。而人的輪迴主體「我」(即「阿特曼」),兩者統一,是典型的一元論觀點,而將存在和運動割裂,和佛教完全相對立。諸法無我則是對於「我」(即「阿特曼」存在的否定),認為輪迴主體並不存在,人的輪迴是五蘊聚散,也是肯定運動本身,與梵我同一的婆羅門教世界觀相違背。所以,兩教之間衝突不斷,有些甚至超越了論戰,成為流血衝突,比如佛祖釋迦牟尼傳法時候,被被石子砸傷。

兩者有著非常鮮明的階級利益屬性,其中存在一定衝突。婆羅門教最為著名的就是種姓理論,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教主要是為了維持婆羅門階層,即祭司以及僧侶貴族的利益。佛教主要爭取的是剎帝利(釋迦牟尼本人就算剎帝利)階層以及吠舍階層,即行政貴族以及軍功貴族和自由民階層。所以,兩者從階級屬性上面也是有衝突的,種姓制度畢竟是婆羅門階層最大的利益,而對於其核心教義的爭論也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兩個從階級利益上面也存在衝突。

佛教在印度最終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同化有一定聯繫。印度佛教在公元7世紀後開始密宗化,隨後急劇衰落。主要此消彼長。印度教改革後,在公元8世紀之後融合民間信仰,迅速擴大自身影響力。而佛教的密宗化卻是一個巨大敗筆,走向不歸路。所謂密宗化,就是語密、身密、意密,同時吸收大量印度教神秘學的元素,齋戒、儀式都極為嚴格而且不對公眾開放,影響了佛教的發展。同時,佛教生於與印度教的對立,每每與之相反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密宗化之後,印度教元素滲入,而自身影響力遠遠不如印度教,所以才會有被同化的結局。密宗化之後,應神佛(即歷史上存在的人物,如佛祖釋迦牟尼)信仰變為法身佛(即虛構人物,如大日如來),此後印度教基本一家獨大,直到19世紀佛教的信仰人數不到2%,密宗則大多被印度教同化。

不斷更新中~

小弟理工狗,文史外行,如有不妥之處,求輕噴,歡迎愛好者一起討論~


佛教徒,利益相關,不請自來。

之前的答主也提及到,關於佛教和印度教最大的教義衝突,常常被認為是Atman(有我),與Anatman(無我)之間的爭論。但這裡並不是【奧特曼】和【一隻奧特曼】的關係那麼簡單,首先我們先要弄明白,印度教有「我」有的是什麼,佛教無「我」無的是什麼。

首先說印度教的「有我」,很多人把atman等同於soul, 但soul又是什麼呢,柯林斯詞典的解釋是「Your soul is the part of you that consists of your mind, character,

thoughts, and feelings,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your

soul continues existing after your body is dead 」,簡單說就是soul靈魂包含了一個人的思想感受性格意識,死後受苦升天轉世的玩意。但 John Plott 在1977年出版的《Global

History of Philosophy》中說,「Hinduism considers Atman as

distinct from the ever-evolving individu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zed with

Ahamkara, habits, prejudices, desires, impulsiveness, delusions, fads,

behaviors, pleasures, sufferings and fears」,而Karen Pechilis

《Soul: Indian Concepts》中寫道「atman is

not stamped with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y of a given person; rather, it is

the agent that holds together the individual"s personality」印度教裡面的Atman,與一切行為、習慣、感受、自我意識、性格、情感無關,人的性格種種會隨著輪迴與業力而發生改變,但atman如同一個永恆不變的容器承載了這些不斷變化的事物。

而佛教的「無我」,實際上說的是「無自性」,是觀「緣起」而明「性空」。事物的名相用都是緣起所起,非有一個不變的實性,因而曰「色即是空」,以其沒有獨立的自性,因而遇緣則能起,空性以色的形式展現出來,因而曰「空即是色」。例如一張白紙,是雲雨風露,天地孕育,人力雕琢而成,而非從無始以來便有一獨立事物名「紙」,是我們假名曰紙,因而說沒有「紙性」,其是空性。而雲雨風露亦是由其他因緣產生,因而說一切色皆是空;另一方面,如石頭有形狀,因而難以隨其他因緣而改變,水沒有形狀,因而易隨環境而改變。紙沒有「紙性」,因而能遇諸多因緣而起,於是乎其空性以色的形式展現了出來,是以說真空生妙有,空即是色。而所謂的靈魂亦是如此,任何有情眾生,都是物質與精神要素的聚合。從物質的角度上來說是由地火風水空識六大構成(亦有說地火風水四大),從精神,即靈魂的角度上來說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構成。靈魂(atman)亦是因緣所生,因而不能說實有,又其隨緣散而散,因而不能說恆有。

以上是commonsense的內容。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更深層次的意義上,大乘佛教佛教唯識宗提出了阿賴耶識這個概念,作為輪迴的主體。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所謂異熟指的是由善惡業所薰習,以業種子為增上緣而招感異熟果,故稱異熟識,異熟果簡而言之就是來世報,今生的一切業,一切行,一切因,並非立刻產生果報,而是儲存在異熟識中。阿賴耶又名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和執藏這三個功能。裡面藏的是一切法的善惡無記種子,由前七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熏習而成,也就是說就是宿世所作所為,都儲存在了阿賴耶中,熏習了阿賴耶時。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中作偈云: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浩浩三藏不可窮」,指的是阿賴耶識本如同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大海一般,無有窮盡,而色、聲、香、味、觸、法諸境如風,境風鼓動,生起七識波浪。受熏持種指的是一方面第八識阿賴耶為前七識所熏,現行熏種子,另一方面,又能變現出根身器種種境遇,種子生現行。最後一句「去後來先做主翁」代表我們七識生出前,阿賴耶識便已經來了,當我死亡時,前七識依次而滅,阿賴耶識方記錄一切經驗與業力,方才離開舊身隨中陰身重新進入另一胎中。至於來生,到機緣成熟的時候,又根據裡面所藏的一切業力種子,結出新的的果實,變現出種種新的境遇。因此從唯識的角度上看,不能說不存在一個輪迴的主體。

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其中法身佛是理積聚,積聚真如妙理為身。方便地說,法身佛代表宇宙虛空間一切規律。法身是圓滿清凈,遍一切處,法身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圓滿十方。華嚴經裡面說,「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能,力無畏亦然。」一切諸佛共一法身,因為一切諸佛本身便與覺正凈相應,與道相應,與智慧相應,或許因為因緣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化身報身度化眾生,但其體是一致的。

而阿賴耶就是如來藏,與法身本質上無異。《大乘密嚴經》中說:「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諸佛覺之成清凈藏,異生執之為阿賴耶,如果將如來藏比作真金,那麼阿賴耶就是真金因諸多因緣而成的指環,其分別在於迷與悟之間,如果將真如比作浩淼大海,那麼阿賴耶便是海上的波濤,眾生證得法身,便是覺悟阿賴耶與真如的一體不二。經又云:」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凈。出過於世同於涅盤。譬如明月現眾國土。世間之人見有虧盈。而月體性未嘗增減。「明月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因為人視角的不同而產生盈虧,盈虧就是二元,是生滅,是凈染,是增減,但月亮本身是未曾增減的,正如真如本自清凈本無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超脫於二元的對立。

於是說阿賴耶識,即輪迴的主體,與如來藏,即清凈法身,一體不二,但因為眾生無明,才有了分別,而因為分別妄想執著,在阿賴耶識上產生了一個假有的我,迷於輪迴當中。

阿賴耶識自無始以來便存在,不因諸緣而生,只因諸緣而轉,非假有,非妄有,而是實有。其是諸法的實體、自性,它不是虛妄的、暫時的存在,而是超越二元對立的存在。阿賴耶識誠然沒有自性,因為無論是好性、壞性、凈性、染性、生性、滅性,都是二元的,都是不究竟的,都是與真如有異的,如同之前所作例子中月的盈虧。而阿賴耶識本身是如來藏,是法身,是超越二元超越自性的。如六祖慧能在開悟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而很有意思的是,印度教中亦提出了相似的概念。印度教中的ultimate reality究極存在,被稱作Brahman,梵。Brahman是宇宙的終極規律,是非人格化包含一切的存在,是絕對的智慧。與佛教中法身真如類似,亦是圓滿清凈,遍及虛空的。Karen Pechilis 說Brahman is 「an ontological absolute, an unchanging ground of being

that supports and pervades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而Atman,輪迴的主體,實際上被認為是humankind"s 「hidden connection」 to Brahman, 是與Brahman同體的。在奧義書Brihadaranyaka Upanishad中記載「That Atman is indeed Brahman.」梵是浩瀚的大海,而atman便是大海中的每一滴水。印度教中涅槃,Moksha,的關鍵在於通過karma-yoga、 Jnana-yoga、Bhakti-yoga種種瑜伽修行,尋找到Atman與Brahman之間的聯繫,讓在無盡輪迴中漂泊的水珠,回歸那片浩瀚的汪洋大海。

總而言之,佛教中無的「我」是「假有的我」,是眾生所執著的我,這種對「假我"的執著導致了無止息的輪迴,但其並非輪迴真正的主體,也不是究竟的存在。而印度教中有的「我」,實際上類似於佛教中的「真我」,或說真如,都是與道、終極智慧、宇宙規律相統一的。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佛教與印度教的關係,前面答主已經講得很詳細了,具體孰先孰後的問題,一般來說,是先有原始吠陀教,再有婆羅門教,再產生佛教,最後受佛教耆那教等沙門思潮的刺激,婆羅門教發展為現今所說的印度教。

婆羅門教是印度教的早期階段,不強調偶像崇拜,吠陀經是經典。在梨俱吠陀中記載:「Forth from his

navel came mid-air the sky was fashioned from his head. Earth from his feet,

and from his car the regions. Thus they formed the worlds」 (Rig Veda, book 10,

hymn 90), 千頭千眼千手的Purusha(原人)被眾神犧牲,用來maintain the Rita,即宇宙法則,其身體變為了世界,其口中生出婆羅門,其雙臂生出剎帝利,雙腿為吠舍,雙足為首陀羅。與自我犧牲的盤古不同,原人是被諸神所犧牲。婆羅門教祭祀的諸神主要為雅利安與原始宗教的結合,主神是因陀羅,諸神之王(後被佛教吸納為護法帝釋天),而濕婆神,性力女神等,亦被認為是從早前階段的諸神中逐漸演變形成。後來在Second Urbanisation階段,出現了沙門思潮(即與婆羅門教對立的思想流派),佛教、耆那教乃至於不可知論,順世論者都在這一時期出現。為了應對沙門思潮的衝擊,婆羅門教自身在諸如商羯羅大師等的領導下發生了一定革新,逐漸演變為我們如今所說印度教Hinduism,主神由神王因陀羅被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創造神Brahma大梵天,秩序的維護之神Vishnu毗濕奴,與毀滅之神Shiva濕婆替代. 創世輪從「原人犧牲」變為了梵天從蓮花中誕生,創造了諸位生主(造物主)。在這一階段開始出現系統的偶像崇拜和更完善的神話體系。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Works cited

Pechilis, Karen. "Soul: Indian Concept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 Lindsay Jones. 2nd ed. Vol. 12. Detroit: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5. 8544-8550. Gale Virtual Reference Library. Plott, John C., James Michael. Dolin, Russell E. Hatton, and Robert C. Richmond. Global History of Philosophy. 1st e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7. Print.


在印度教中,佛陀是毗濕奴的十個化身之一,慫恿妖魔和惡人渺視吠陀、棄絕種姓、否認天神,引導他們自我毀滅。


最淺顯的區別是佛教中沒有神,而印度教是圍繞神而建立的。

佛教中的佛的字面意思是「覺悟了的人」。

所謂「覺悟」即是從人生這段苦旅中脫離而出,擺脫感情(有禁慾的傾向),擺脫文字的束縛,從有限的人生踏向無限的彼岸。那些踏入無限的彼岸而繼續前行者逐漸成為小乘佛教,最重「智慧」。而在彼岸邊緣卻回頭說道「一人未得渡,眾生都未得渡」的人被稱為大乘佛教,核心的思想是「慈悲」。佛教中後來出現的很多神佛輪迴都是大乘佛教(因為和世俗相關得更多)中慢慢演化出來的。

所以佛教可以說是沒有神的,更多的教義傾向於哲學而非神學。

而印度教的神明多而繁雜。大梵天,濕婆,毗濕奴是三大主神,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小神。但是印度教也並非傳統意義的多神教,它更多的是把一個無處不在無形無體的神明變化成更多的小神,其實教徒心中相信這些小神都只是一位神明的支流,真正的神明只一個而已。而印度教並不反對娛樂和慾望這種東西,它認為這些事是人生中必經的過程。但是僅僅這些也不是人的終點。人的慾望無窮,而通過修行將自己與神連接在一起,通過神的無限,達到無限的快樂和完整才是人的意義。這些修行就是瑜伽。此處的瑜伽並不是健身操什麼的,而是內心的修鍊。瑜伽又分為四種:知的瑜伽,愛的瑜伽,業的瑜伽,修的瑜伽。通過這四種瑜伽,人可以將生活神聖化,完成對肉體和靈魂的絕對控制。

印度教是有神明的概念的,而且印度教相信 人的救贖和喜樂,在於與神明的正當關係。


大多數中國人對於印度教和佛教都不清楚,認為是同一個宗教,這個很正常,因為大家覺得佛教是從印度來的,印度教和佛教基本一樣,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但是兩者確有緊密聯繫。

先說說區別吧。

現在的印度教其實是新婆羅門教,是公元六七世紀改革後的婆羅門教。印度教發展至今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新婆羅門教)。

一個宗教的發展有興盛有衰敗,婆羅門教發展後期因為種姓壓迫各種不平等,出現了「沙門思潮」,各種各樣的宗教興起,其中以佛教和耆那教最為興盛,他們反對婆羅門特權地位(婆羅門是印度四大種姓最高等級,主掌神權),反對種姓壓迫,倡導平等。

就是在這一時期佛教興起婆羅門教衰落,公元六七世紀婆羅門教自身改革形成了印度教,佛教自身也開始存在問題,所以佛教開始衰亡印度教興起,成為印度主要宗教,直到現在。

再說聯繫,

佛教所倡導的一些宗教理論來源於婆羅門教,而之後經過自身改革的印度教又吸入了佛教部分理論,所以二者相輔相成此消彼長。

再說說題主提出的一個問題,印度教有一個神猴哈努曼(產生於印度兩大史詩其中之一的《羅摩衍那》),可以說是孫悟空的原型,因為史詩《羅摩衍那》產生於公元前四世紀,比孫悟空出現的時間早兩千多年。

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題主如果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在網上找找印度教方面的資料看看,回答的有疑問之處敬請提問指正。


一。印度教是雅利安牧羊人入侵印度的時候創立的

一。後來到佛陀時代 印度教沒落掉了 那個時候除了佛陀還有很多外道 基本就跟百家爭鳴差不多 佛陀相當於墨子哈

一。後來佛教牛逼起來了 為啥呢 因為佛陀你知道他是王子就是剎帝利出身的嘛 所以他的教派基本就代表了剎帝利的利益 是反婆羅門的 所以佛教的崛起是因為他有階級立場 迎合了剎帝利統治者的利益 那時候戰國時代 剎帝利老牛逼了 早看婆羅門不順眼了

一。後來佛教一路牛逼 然後穆斯林打進來了 穆斯林是扶植印度教的 因為印度教其實是代表一種莊園經濟的(相對的 中央集權的政府比較喜歡佛教) 就是說不是全國性的那種東西 所以跟佛教那種全國性結社不一樣 穆斯林征服者比較放心 所以就滅佛教扶植印度教

一。後來佛教就完蛋了


都是東方宗教

印度教說有「我」,佛教則說「無我」;印度教說「梵」為宇宙之體,佛教則說諸法因緣生滅的本體是空;印度教嚴格區分階級制度,佛教則提倡一切眾生平等;後期印度教的派別中出現以苦行或樂行的修持,佛教則主張「中道」為修行原則,

關於印度教的評價,馬克思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19世紀英國外交部宣布:無法對印度教作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它既是有神論的宗教,又是無神論的宗教,既是多元論的宗教,又是一元論的宗教;既是禁欲主義的宗教,又是縱慾主義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

相比佛教:

佛教與印度教同樣都產生於以婆羅門階級為中心的印度,因此,許多人誤以為印度教就是佛教。事實上,印度教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夾帶著濃厚的神權色彩;佛教卻否認印度教原有的萬能之說,主張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現實人生的考察,著重實際的修持與體證。於是,兩教不同的訴求方式,形成各自獨特的思想體系。

印度教吸收了許多佛教的習慣和信仰

兩者有批判繼承的關係

如果想深入了解請看 佛教和印度教(轉)

以及百度百科


同意丑劍客與匿名用戶的回答

其實佛教與印度教的恩怨情仇,搜索一下有很詳細的介紹,不過若是沒有大體的概念,很難直觀感受——畢竟我國有佛教傳統,審視二者關係的時候容易產生偏差。

我大概說一下我的理解吧,比較淺薄,但願能給你直觀的感受。

印度教前身是婆羅門教,拜的是毗濕奴和濕婆【自動無視老幹部梵天】。毗濕奴乃遍入天,擁有千名,馬甲眾多,比較重要的是十大化身,《羅摩衍那》的主角聖君羅摩就是其第六化身。你提到的奎師那,則是他的第八化身,這也是相當重要的化身之一——在黑天派眼中,奎師那抬到了至高神的位置,畢竟《薄珈梵歌》的地位太崇高。

而佛陀,就是毗濕奴的第九化身。雖然婆羅門們惡毒的揣測這個化身是要把妄圖動搖婆羅門階級統治的壞人們往地獄裡帶的「欺騙」化身,但「源於婆羅門教又有理論創新」這點來說,佛陀不過是另一個激進版宗教改革領悟的雅度王子(奎師那)罷了。

至於濕婆的住所,確實是西藏境內的岡底斯山,景色很美,莊嚴肅穆。

佛教典籍里沒有孫悟空,齊天大聖是以羅摩愛將哈努曼為原型,經過中國歷代民間傳說豐富,由吳承恩等文人整理創新出來的形象。不過佛教確實把印度教里的諸天、阿修羅等重新安置了一番,毗濕奴的座駕迦樓羅也成了佛陀的專機金翅大鵬鳥——你說這裡沒貓膩誰信啊!


佛教來源於印度教,釋迦牟尼即是婆羅門種姓出身,他不可能不受到印度社會文化的滋養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對印度教傳世經典《奧義書》的繼承與發展

公元前6世紀,由於白匈奴的入侵加上祭祀成風,民怨沸騰。於是興起了以反對祭祀萬能為主的沙門思潮,其中釋迦牟尼即是典型的代表。佛教對印度教四大法旨的攻擊誕生了自己的三大法印,奠定了佛教的理論基礎。

社會的長期動亂以及令人窒息的種姓制度,佛教當時很受下層民眾的歡迎,更有孔雀王朝的加持,印度教一度式微。自從印度教中興改革家商羯羅出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聲,佛教當初是怎麼攻擊印度教,他就怎麼攻擊佛教,讓佛教在印度從此一蹶不振,成為徹底的異教徒和少數派。

當然,印度教也吸收了佛教的一些東西,只是不在理論方面,比喻學著佛教修建寺廟。倒是大乘佛教的創始人龍樹(此人原來是印度教教徒)在理論建設方面對印度教有著一定的影響,受龍樹的啟發印度教開始把梵一分為二,提出上梵和下梵的學說。

總的來說,兩者的關係是正-反-合,在鬥爭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回答完畢,僅供參考

(在我的同名微信公眾號千曲知聲quzs1020裡面有更詳細的介紹,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查閱)


印度教是有神論,佛教是無神論。其實就這麼一點區別,佛教的教義基本被印度教吸收,成了其中一部分。但是隨著印度教的發展,當初吸收的佛教教義,在後來的印度教里遭到了不少攻擊,主要還是消化不了。佛教在骨子裡反對種姓制度反對神,其教義處處透著無神和平等,只要吸收了一部分,最後必通往無神和平等,所以印度教最終還是吸收不了,印度教內部宗派由此而起不少爭鬥。


兩次去印 一次尼泊爾 關於印度教與佛教的基本歷史是:當你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兩家發生了戰爭 ---最後佛教臣服,印度教里的第九個神位 就封給了釋迦牟尼 ---佛教大學的教材上很多事情是真實發生的 但是很遺憾 沒有,很多歷史真相要到源頭去 才會找到答案!


百度百科上看到的,關於印度教三相神之一的毗濕奴的分身之一,不知道是不是扯淡


印度教和佛教是對立的。

雅利安人侵佔印度後,古印度文明先有印度教,創造了種姓制度,但由於階級壓迫太嚴重,下層人民開始反抗,而佛教就是支持下層人民的。

後來反抗勝利了,佛教得勢,這時候印度建立了佛教為主的盛大王朝-孔雀王朝。

再後來,佛教不思進取,不斷僵化,而印度教不斷改革,適應時代變化,最終又打敗了佛教,並且基本上消滅了佛教。

後來印度北方殘存的佛教勢力又被伊斯蘭教消滅了一波。

就這樣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印度信佛教的非常少了,不足1%。


簡單地回答。印度教,佛教,都是起源於印度次大陸的婆羅門教。原始佛教來源於印度大陸的婆羅門教,是印度大陸一種重要的宗教,印度教也是來源於婆羅門教,印度教也是婆羅門教的後續發展,印度教與佛教在公元一世紀到公元八九世紀之間相互影響,後穆斯林侵入印度大陸,佛教完全融入印度教。原始佛教是無神論,大乘佛教密宗受印度教影響逐步有神論化,婆羅門教印度教一直就是有神論,印度教的神靈多到上千個,但印度教的主神有三個,

  1. 1 大梵天 梵天本來是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體現,。他是從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來的。
  2. 2 大自在天(濕婆)「濕婆」這個名字是在印度教時代出現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認為是吠陀時代的風暴之神魯陀羅。濕婆,又譯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徵著「昌盛」和「吉祥」,同時又象徵著「毀滅」。,擁有毀滅和再生的力量。
  3. 3 妙毗天(毗濕奴)毗濕奴的形象通常被描述為一位祥和的青年武士,,是仁慈與善良的化身,具無所不能的力量,保護並維持著宇宙的次序,整一個「高大全」的完美神祇。

佛教大師感興趣的重點在於理論研究,佛教延續佛陀的理論,不斷發展空性的思想,主要用於研究人的心理狀態和意識發展,佛教的主要理論核心就是緣起性空。


假如以華嚴經立場看。其實都是一回事。問題是華嚴經很難讀取證更難。所以嘛你懂的。


我來回答「為什麼說濕婆神誕生在西藏」。印度教中的神仙住在須彌山上,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濕婆神就住在岡仁波齊山上(岡仁波齊屬於喜馬拉雅山脈),因此說濕婆神在西藏。事實上,岡仁波齊是印度教認為的世界中心,每年都會有印度教徒前來朝拜。印度教誕生在印度,中印之間隔著喜馬拉雅山,古代交通非常不方便,不可能有大規模的文化交流,印度教的誕生跟中國沒有任何關係。


上面的說法很多。我也來說說吧。

1.印度教的神很多,是有神論。很多這個概念,大概據說能有好幾億。

2.印度教的神是泛神論,而且有人格和神力。

3.印度教的體系是完整的,無論是印度教的「三位一體」,創造,維持,毀滅

或者說,印度教滿足宗教的基本特點——創世+生死

1.佛教在我看來,是印度教的旁系分支。

一個沒有創世論的宗教,總的來說是很奇怪的。

在佛教體系里,創世的部分和很多佛陀修行過程是有印度教的梵天參與的。

——————————————————————————————————————————

創世是一個宗教的起點,生死是一個宗教的終點

而之間的一切都是宗教維持均衡的體現。

因此總的來說,印度教大概是無法超越的部分。


管他什麼教。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本地化,不然就發展不起來。佛教你高逼格搞無神論,什麼無我有我都賺不到香火錢。還是得弄個法身大日如來給群眾一個膜拜對象。末法時代如是我聞。那麼從這個角度看,兩教就沒多大區別了。


印度教說佛是某位神的化身,佛教肯定不承認啊。


推薦閱讀:

隨著社會進步和教育普及,宗教會不會最終完全消失?
各種宗教對於異教徒的態度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王竑錡?
從佛學角度講,救助貓咪會不會造成對其他小生命的傷害?
佛教徒怎麼看經書的不確定性?

TAG:印度 | 佛教 | 宗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