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故事會》?


傳說中的「農民工返鄉必備雜誌」

是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僅有114個頁碼、32開本的雜誌,曾經是中國最通俗的民間文學小本雜誌。

這個雜誌之前的文章內容還是不錯的,有武俠,有警匪,有情感,有都市,偶爾也有諷刺,名人軼事,鬼故事什麼的。

它不僅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是個識字的就能看懂,關鍵在於故事的可讀性非常高,情節是跌宕起伏,並不以搞笑為主要目的,這畢竟是《故事會》不是《笑話會》。不同文章的文筆也是不一樣的。

而現在墮落了,這本雜誌的發行量已經大大減少。原來是家家都有的,大人小孩都愛看,現在農民工兄弟都不買它了,可見連最基礎的受眾都沒了。

有的人說,那是因為現在網路段子流行,故事會幹不過了。實際不是這樣的。網路的流行對於編輯部來說是個好事情。因為《故事會》的文章主要來源於投稿,如果投稿的質量不高,可以在網上尋找合適的文章作為補充。

為什麼說現在這本書很糙呢,現在的故事會主要有以下幾個欄目,我隨便搜了幾篇文章,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大家自行體會感受:

笑話故事:

與當下時代與流行均沒什麼關係,因為要照顧老年人的感受,所以笑話看起來像是遠古時期來的,好比一個小伙去超市說嘿老頭我來買糖然後老頭說你沒禮貌吃口香糖吧你

這種讀來甚是尷尬的段子。

舉個例子:丈夫下班回家,見到正在打扮的媳婦,就恭維道:「老婆,今天我去一個單位參觀,發現那個單位里的女人都沒有你年輕漂亮!」

老婆一聽,十分開心地說:「真的?這麼多年了,你終於又像結婚前一樣欣賞我了……對了,你去參觀的是什麼單位?」

丈夫說:「敬老院。」

百姓話題:每次圍繞一個百姓關心的話題展開,話題要有時代氣息,貼近百姓的生活,故事短小,但是要有較好的故事核,可讀性強,耐人尋味。 (一般故事背景都是鄉下,老王和老李還有村長支書上鏡率較高,如果是在都市,一般就是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懂新名詞鬧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讀來甚是有如同春晚上郭達口中的的網路流行語一般的感覺)

舉個例子:

捉鬼

阿毛生病了,看了好幾家醫院都查不出原因,只能在家裡休息。他娘遠在農村,聽到消息可急壞了,連忙從老家趕來。看見躺在床上的阿毛,老娘又是心疼又是著急:「娃啊,咋不上醫院瞧瞧呢?」

阿毛有氣無力地說:「看過了,都沒轍,我只能硬扛了。」老娘想了想說:「看來只能用老辦法了。」說完,她起身回老家了。

沒過兩天,老娘又來了,一起來的是個花枝招展的老婆子,老娘對阿毛說:「娃啊,這是咱村最厲害的神婆,快讓老神仙瞧瞧。」

阿毛見了哭笑不得,不過自己卧病在床,也不好爭辯,就說:「那就麻煩老神仙顯個神通,不過我們這小區不準燒火,也不能弄太大的雜訊,請多多包涵啊!」

神婆微微一笑,拿出一台平板電腦,打開後,指著桌面上一個圖標輕輕點了下去。這一切把阿毛看得目瞪口呆,神婆得意地說:「你說的那些個法事都過時了,現在咱用應用軟體捉鬼,看見沒,就是這款軟體,我花了高價才買來的呢。」

阿毛側目看去,那是一款名叫「捉鬼神器」的軟體。只見神婆點開軟體,不停地在屋裡徘徊,嘴裡還念叨著:「這裡,沒有;這裡,也沒有,到底在哪呢?」

看來神婆這是在尋找屋裡的小鬼啊,阿毛看了無奈地苦笑著。突然,神婆走到阿毛身邊,大喊一聲:「找到了,就在這兒!」

阿毛不禁一怔,難道我身邊有鬼?嚇得他差點從床上掉下來,顫抖地問道:「不會真是鬼上身吧?」

神婆指著屏幕上的圖標說:「別緊張,我這款軟體呀,需要聯網才能用,你這個位置的Wi-Fi信號最強了。」

我的故事: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故事,「我」為故事的主人公,要求具有真實感,情節有特點。(文筆勝似小學生作文,偶爾寫的好的可以媲美初中生作文)

3分鐘典藏故事:比如什麼小和尚挑水啊,老和尚背姑娘過河小和尚過了幾里地還沒放下啊之類的。

情感故事:官方要求是描寫愛情、親情、友情的寫實故事,要求故事以情動人,感覺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其實基本故事情節類似於《小二黑結婚》,萬變不離其宗,情節內容別無二致)

阿P系列幽默故事:曾經寫的確實很好,而現在基本就是阿P捉弄了誰誰誰,或者被誰誰誰捉弄了,大致就是碰上了什麼騙局,或者給誰布置了一個騙局,內容也沒什麼深度和新意,強行幽默。

舉個例子:殘疾人沒有殘疾人證上公交被司機要求補票,然後阿P挺身而出,要司機交出「男人證」證明司機是男人

東方夜談:講各地的奇聞異事,沒有感情摻雜,也沒有細節闡述,簡單交代一個事情便沒有了下文。

舉個例子:

一段詭異的錄像,一樁離奇的命案,一個始料不及的結局……

劉健酷愛登山,常常獨自攀登險峰。幾個月前,他在一次登山途中失足墜崖,被人及時發現送進醫院,才算撿回一條命。事故過後,他失去了墜崖前的記憶,還偶爾會頭痛、頭暈。

劉健出院後,照舊登山。這天黃昏時分,劉健攀上一座山峰。此時,山中起了薄霧,周圍的景物如夢如幻,令人迷醉。

劉健趕忙拿出數碼相機,捕捉著醉人的美景。他一口氣拍了好幾張照片,這時遠處一對年輕男女進入鏡頭,男的帥、女的美,親昵的樣子應該是一對情侶。劉健覺得這位帥哥有些面熟,細想之下卻只感到陣陣頭痛。

劉健在山頂又呆了一會兒,才開始返回。他邊走邊翻看剛才拍的照片,當看完最後一張照片時,一段錄像跳了出來。

劉健嚇了一跳:他明明記得自己沒拍過錄像,難道是不小心錄下的?可細看內容,他更驚得目瞪口呆!

這是剛才那對情侶的錄像,不僅畫面清晰,連兩人的對話也能聽得一清二楚。開始兩人有說有笑,帥哥還體貼地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女友披上。可每當帥哥避開女友視線時,他眼中都會閃過一絲凶光。最後,帥哥竟趁女友不備,從背後猛推她一把,女友就如斷線的風箏一般,掉入山崖……

劉健確信,這絕不是自己拍的,見鬼了!劉健被嚇壞了,他逃也似的衝下山,直到遇上幾個山民才稍稍緩過神來。

劉健向他們打聽這裡是否發生過兇殺案。

幾個山民面面相覷。

半晌,其中最年長的山民才回答說:「兇殺案倒沒聽過。不過前段時間,有個年輕的姑娘從山上摔下來,死得可慘了!唉,可惜警方到現在也沒查出來她究竟是怎麼摔下來的……」

劉健回到家,一遍遍地看著那段錄像,半夜裡他做了一個夢:被推下山崖的女孩出現了,她要劉健為自己主持公道,將害死她的那個人面獸心的傢伙繩之以法。

女孩告訴劉健,男友想去追求市長的女兒,他為了徹底擺脫自己才下的毒手。女孩不想便宜這個壞蛋,所以才還原了那段錄像,要劉健去為她討回公道。

劉健不想這渾水,他戰戰兢兢地說:「你為何不自己去找他復仇?」

女孩說:「陰間規定,鬼是不能主動害人的,所以我必須要藉由你的幫助去復仇。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冒風險的,只要你能幫我復仇,我便要求晚托生三年,換你多得三年陽壽。」

劉健聽了,既害怕女孩來報復自己,也想多活三年,躑躅再三,終於答應了女孩的要求。

第二天,劉健就帶著照相機去當地警局報案。

警察局長是個大胖子,他一聽是命案,馬上讓劉健呈交證據。

劉健打開照相機,但奇怪的是那段錄像不見了。胖局長覺得受了戲耍,大發雷霆,他還明確告訴劉健,報假案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回家後,劉健不甘心,又拿過照相機查看。真是怪了,這回錄像又清晰無比地出現了。劉健又趕緊跑回警局,可只要胖局長接過照相機看,錄像就像著了魔似的,再次消失了。

劉健灰頭土臉地回到家,喝了幾口悶酒就上床睡了。

很快,那個女孩又來夢中了,劉健趕忙問她:「這錄像究竟是怎麼回事?」

「錄像是我動了手腳,」女孩嘆口氣說,「那個胖局長和兇手有私交,如果讓他知道真相,恐怕不僅無法為我洗冤,還會連累你。所以我想,暫時還不能靠正常的法律手段來懲治兇手。」

劉健聽了,嚇得渾身發冷,他哆哆嗦嗦地問:「那我該怎麼辦?」

女孩告訴劉健,一個星期後,兇手要為他的新女友慶祝生日,地點選在他們最常去的「玫瑰香」酒吧。到時兩人會宴請很多親友,如果劉健能買通酒吧老闆,當場播放錄像內容,那麼定能懲治兇手,讓他身敗名裂。

「玫瑰香」的老闆正好是劉健的老同學。劉健醒來後,將錄像拷進一個U盤,到「玫瑰香」酒吧找到老同學,請他幫忙。

當然劉健怕計劃泄露,沒有把U盤內容告訴老同學,只說要給壽星一個驚喜,還叮囑老同學一定要保密。

一個星期後的下午,劉健接到老同學的電話,對方氣急敗壞地說:「你小子腦子進水了?為什麼讓我放那樣的錄像?」

劉健知道事情終於解決了,於是說:「這事沒法向你解釋清楚,不過你放心,兇手落了網你也算有功之人,沒人敢報復你。也許你還能領到獎賞呢。」

哪想到老同學的語氣更急了:「我當然沒什麼事,我說的是你!要是你真想死,我啥也不說了;要是你現在腦子還正常,趕快抓緊時間跑路吧!」

對方掛了電話,劉健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心想:我為什麼要跑路?

這時候,房門被人推開了,走進來好幾個警察。

為首的警察出示了證件,說:「有證據證明你參與一起敲詐勒索案,跟我們走一趟吧。」他們不由分說,帶上還沒反應過來的劉健就走。

劉健並沒有被帶去警局,而是去了「玫瑰香」酒吧。剛到門口,便遇上戴著手銬、被押送出來的那個殺人犯。此時他面孔已經扭曲,一見劉健就大罵:「王八蛋,你這樣搞老子,對你又有什麼好處?瘋子!」殺人犯還想撲上來,但被警察制止了。

劉健被帶進一間包房,只見裡面還有兩個警察,正面容嚴肅地看著那段錄像。令劉健目瞪口呆的是,女孩墜落山崖後,錄像並沒有終止,而是在繼續,畫面顯示照相機被擱在了地上……一個人走進了畫面,此人非別人,正是他劉健。錄像里,劉健走向兇手,以報警相要挾,索要重酬。最終,兇手答應以五十萬的價格買他守口如瓶。劉健剛得意沒多久,就被兇手一腳踢下山……至於照相機後來又如何回到劉健手裡,估計也是拜那墜崖的女孩所賜吧。

在被押向看守所的路上,車子一路顛簸,劉健又迷迷糊糊睡著了。他再次見到女孩那張熟悉的臉,她一臉憤怒與嘲笑。劉健質問她:「我又不是你的仇人,你為何這樣害我?再說我也是你這起案件的受害者啊!」

女孩聽了,更加氣憤地說:「你親眼目睹兇案,竟只想著藉機敲詐,像你這樣的人與殺人兇手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當時我摔下山去,半途被樹枝阻擋,所以我只是昏迷並未喪命。如果你有良知,完全可以報警救我一命。」

劉健低頭不語,半晌才喃喃地說:「所以你才策划了這場鬧劇!我是自作自受啊!」

然後故事就沒了,故事的價值觀和邏輯也有點混亂,感覺是硬扯的,簡直莫名其妙。

我想鳳凰網簽約作家主筆羅玉鳳女士,如果現在還在讀《故事會》的話,估計不僅不會宣揚她博覽群書熟讀知音故事會,可能還會深以為恥的。之前的文章無非是受眾面俗了一些,而現在的則是弱智了許多。從頭到尾,都在強行打破頭充風趣,摒棄了「故事性」,僅僅是為了追求所謂的「幽默」。而且幾乎所有文章都像是一個人寫的,同樣的語氣,同樣的文筆和風格。

唯一和以前的故事會沒有變的,大概有兩點

第一,雜誌的封皮,

除了將偶爾後面的彩鈴遊戲下載槍支彈藥銷售換成了這些美女,別的格局基本沒有變

第二,故事的繪畫插圖:

畫畫的同志我真的很想認識一下,這麼多年了,風格一點沒變,估計是編輯部里元老之中的元老了吧。

倘若是傳承的前人的衣缽,那麼這個傳承的是真棒,城鄉結合部的畫風,真的是一點沒變啊。

最後還是真的希望這個雜誌能夠重回巔峰,畢竟陪伴了這麼多人這麼些年,大概再沒有一本雜誌,能達到這樣的知名度吧。


故事會的編輯都去網易雲音樂,知乎了。人才都走了怎麼能不沒落...


我從能把大部分字認全的時候就開始看故事會,一直看到高中。因為爺爺常年訂閱,所以我看過不止我長大的這幾年的故事會,(我現在19)還看了很多出生之前的,甚至幾本七十年代的。


所以看見這個問題,姑妄評之。


首先,外表上。


一直有一種樸實無華的風格。還不是彩色封面的時候,用的是版畫(不知道具體怎麼說),後來用照片,但照片里的人景物都是組合的。再後來用完整的照片,旁邊配上一句話。後來開始少量運用電腦作的圖以及一些民族風的畫子。


幾乎是跟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群眾審美的變化。


然後,內容。


整本書分成許多個欄目,每個欄目視發展狀況存留。短的有隻有一兩年的(我記得是…),長的是十幾年。


欄目內容根據時代發展而變化。


再次,插畫。


我覺得是故事會的一大特色,不同欄目不同作者的插畫,有的插畫傢具我記憶,應該在故事會作畫幾十年了。


然後,開始評價。

很多人覺得那些故事只是一種消遣,但其實每個故事都反應了現實社會的一種現象,表達了一個態度,傳達了一種價值觀。


對社會黑暗的披露與諷刺,對不公的期盼,對人情世故的感慨。如果,你以一個白紙一般的心態,認真看故事的話,我相信你會接收到端正的三觀,較高的道德標準,以及一顆赤子之心。

(寫完發現自己寫的很不好T_T 其實對於故事會有很多想法與感激與感慨,但表達能力不好,希望是拋磚引玉吧!)


初中的時候有時會買,家裡有十幾本吧,也買過小攤上舊版故事會。

05年以前的質量高一些,做到了故事基本的可看性要素,有一個故事後來被改編成春晚小品,是郭冬臨牛莉演的。為了順應讀者群需求,也會有包二奶這種俗氣的話題,但總體故事比較有意思。有一些中篇故事寫得很不錯,有碟戰商戰緝毒各種精彩話題,但不會太燒腦,穿插親情愛情友情線很接地氣。阿P故事和東方夜談也是我喜歡的欄目。

從五六年前起感覺質量大大下滑,登載的故事一期雜誌里都看不到一篇像樣的,情節鬆散邏輯硬傷,中篇故事完全是瞎編硬湊字數。搜羅了大量網路段子和一看就知道瞎編的小故事來填充版面。主要靠有獎互動來維持人氣。

不過你想,這個年代大銀幕上的電影都是這個德行,何況這本定位為基層老百姓的雜誌呢。

如果編輯聰明點,應該知道要改革雜誌了。雜誌要做時代引領者,不要被時代吞沒。即使你的讀者群不是知識分子,也不能疏忽故事的質量。


編導專業藝考考研必備讀物,真的,我發現電影學院編導專業的人寫劇本編故事沒有故事會厲害。

僅限於藝考


我只想知道它上面登了好幾十年的迷藥氣槍賭博作弊工具廣告這些為什麼就一直沒人管?


人生中第一次被騙錢。

故事會後面,背面印的賣刀劍武器的,曾幾何時我贊了一學期的錢,郵過去了無音訊。


小學家裡沒網,喜歡看。有網的時候網上的故事比故事會好看多啦。尤其是分享先編經歷的b忽乎,你故事會新傳說欄有b乎一個個抖機靈幾百種身份好看嗎。

而且,故事會的題材太老舊了那些版塊不適合青年人。古今奇談就是些蛇妖,狐怪怪力亂神。

要麼就是那個主人公會個絕活做菜,捏人"總之會絕活並因此和官府結怨最終依靠絕活逃脫的。就我記著的一個是給慈禧做尿泡#當菜的。

給朱元璋上珍珠翡翠白玉湯的給軍閥刻冰雕,給乾隆刻佛的。來來去去都是那麼幾個故事大同小異,套路文。一次兩次新鮮,看多了沒意思。

我也投過稿,一篇寫老兵晚景凄涼的,不知道犯禁還是就是文筆不行,過了三審在最終討論下去了。

不是因為這個黑故事會啊,就是感覺題材限定了。故事會編輯老說題材要新才會用。然而每一期都是那些個鄉村寡婦,古今奇談的真沒看見新題材。

感覺一面是想要創新提高銷量,一面又怕不寫鄉里的寡婦失去廣大的鄉村讀者,屬於敢提要求不敢幹的類型,搞不清定位不完都怪了。

和故事會一樣結果死了或者半死不活的還有一個出版社,台灣的角川。一方面舉辦大賞想要提高逼格大獎選了些看起來很文藝,實際出書銷量也就那樣的書出版,一方面又想賺錢結果就是干不過老老實實就是選不文藝但是有趣搞笑的書籍出版的尖端出版社。

搞清定位,腳踏兩隻船也不怕踩翻嘍。戰略上的失敗。


大學的時候,和喜歡寫文字的同學A聊天,這人水平很差,但經常有稿費。

混熟之後,他和我說:他的文章分兩種,一類是瞎編亂造的故事或心得,寄到故事會或意林之類;一種亂編新聞寄到報社,比如老爸匿名約炮遇到匿名女兒之類。

極為震驚,想想現在有什麼東西不能瞎編亂造的呢。


10年前的時候把,看這個特別上癮,爭著向家裡的親戚借,印象最深的是開篇的幾張笑話,還有就是老百姓講故事專題,每刊一個話題,講的都是身邊事,特真實,好看,可惜我那時智商太低,沒看懂其中諷刺的萬千世象,只當笑話看的。後來aP系列,確實感覺有些小幽默,但是不如我學前班時媽媽給我念的故事會的幽默故事好笑。民間傳奇,很多都是帶有感人色彩的,中篇故事,都是帶有黑社會,警方元素的,那時看的那個叫刺激啊。再說現在,很久沒看,偶爾看看,感覺也是看到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可能是因為長大了,不像小時候那麼好奇了吧。


05年以前《故事會》還能看,05年以後的就漸漸不行了。

網路的興起將雜誌的空間逐漸擠掉,尤其是這種與新聞、理論無甚關聯的純文藝類雜誌,受到的衝擊最大。在網路剛剛興起沒幾年,比如新千年初,是這類雜誌發展最新的頂峰。網路為雜誌提供了大量素材,而大多數「貧下中農」又沒什麼機會接觸,正好二者互補,不少快節奏的笑話、圖畫,新鮮的題材、新穎的創意,使讀者嘗足了鮮。這種高潮不僅是覆蓋《故事會》,而且覆蓋了整個雜誌業。

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網路不可逆轉地佔據了人們業餘生活的主體地位,人們在《故事會》上的精神訴求和網路上的精神需要實在是太重合了。這種事也沒什麼好多說的,時代總是要變。

鳳姐的一番言論把《故事會》黑到現在,但我要說05年以前其中故事的質量,真心值得模仿和尊重。小時候也沒什麼娛樂手段,一本雜誌我能來回看個幾十遍,佳詞好句直到現在都能背下來。比如有一篇文章叫《60歲的浪漫》,講的是一對農村老夫妻晚上睡不著瞎折騰的故事,基本上沒有情節。但作者能把這段過程、小動作寫的妙趣橫生,可以說已經超脫了依靠跌宕起伏的敘事奇觀來吸引眼球的水平,達到了寫意的層面。這種老道豁達的文筆和生活哲學,絕非故作姿態的段子手和顧影自憐的小資寫手所能達到的。讀這種文章,我們甚至會體會到一個沉默的作者在文字的背後望著你。

至於05年以後嘛,都是套路。一般的故事就是要麼是古代奇人異事,要麼高手在民間。文字上看,好多作者甚至都還未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也就中學畢業的水準。有時整本刊物的水平,甚至都不如它的模仿者《新故事》。可以想像人才流失有多麼嚴重,反正我到現在,基本上是不買了。真心希望作者們多一些真誠,少一點套路。


我就直接複製黏貼最新一期文章

—————————

此時正是旅遊旺季,飯店生意特別好。可是,老闆王大樂卻愁眉苦臉,為飯店缺幫工而發愁。

這天,王大樂正在飯桌旁,見外面進來一個美女,看樣子像是找人。但王大樂久在生意場混,一眼就認出是個蹭飯的,他突然靈機一動,招呼道:「美女,上這邊來。」

那美女過來問:「帥哥,你叫我?」王大樂不好意思地說:「我朋友有事來不了,飯菜都點了,你能不能陪我吃?」那美女爽快地坐了下來。

王大樂吃得快,吃飽了就站起來對美女說:「我去買單。」美女看著他走到服務台,把錢交給了服務員,才放心地接著吃。

當美女吃完飯往外走時,卻被服務員攔住要500元飯錢。美女忙說,已經有人付過了。服務員說:「那個帥哥先把錢給了我,後來又說他有急用,我就退給他了。」美女一聽,知道自己上當了,氣得大叫:「就算他沒有買,也不可能這麼貴,宰人呀!」服務員很淡定地說:「飯菜105元,後來帥哥又拿了兩條煙。」

本來是想蹭頓飯吃,沒想到被人狠宰一刀,美女自然不幹,吵吵嚷嚷就是不掏錢。服務員說:「你不交錢走不了,吵下天來也沒用。要不,我給你出個主意?」

服務員把美女領進廚房,指著兩大盆沒有洗的碗說:「你把這些碗洗出來,不光不要你的飯錢,還給你100元工錢。」美女想了想,覺得挺划算,就接受了服務員的建議。

過了幾天,服務員進辦公室找王大樂,說:「老闆,門外有個美女正猶豫要不要進來。」王大樂心想:太好了,今天的碗又有人洗了。原來王大樂是為找不著洗碗工發愁。(全文完)

—————————

這麼反智不動腦筋的故事,上面扯再多情懷,利益相關的作者修飾的多麼好多麼高大上,(其實是說的比做的好聽,在給自己變相貼金,點進頭像一看,都是帶著故事會捆綁式自吹自擂的回答,吹的這麼用力也是心疼),但事實很殘酷…

這也叫有趣有料的故事??????你確定啊????


小學開始接觸,當作素材去讀,寫作能力開始培養,近幾年消遣讀物,不可置否,質量確實變差,但有些知友張口閉口就是垃圾。你們真的懂老閱讀者的感情?還是爽爽一時口舌之快?


故事會我只看1999年—2003年的,這段時期的故事十分接地氣,大部分是諷刺官場腐敗的,每一期有一個百姓話題,還有一些古代的民間故事,黃全昌老師畫的插畫也特別有味道,我比較愛看,有很多寫以前農村的生活的特別有意思,傳達的價值觀也比較正能量,還有很多流傳的笑話段子和心靈雞湯都可以再故事會裡面找到原型。

99年以前的紙質不是很好,顏色枯黃,故事質量也沒那麼好,所以我覺得不太吸引人,自從改版後變成彩頁之後基本可以丟掉了,失去了靈魂。


以前還可以,現在這幾年真.垃圾,當廁所讀物都不配。

而且抄襲風氣嚴重,又打擦邊球。個人認為不好看,不是因為故事類型的關係,你看劉震雲好多故事,不也是村民題材嗎。不好看怪讀者裝逼清高?不好看明明就是質量本身的問題,內容敷衍了事。


我家當時看這個是免費的,因為一些關係,出版方會每月給我家郵一本,拆開那個印有故事會的牛皮信封,靜靜地度過接下來的兩個小時。

也因為是免費的,我不會像大多數讀者那樣覺得會有什麼花這個錢值或不值的想法, 所以看故事都是一種最純粹的好不好看的客觀角度。

說實話因為看的太多了,真地是記不清了具體的東西了,只記得最先看的都是笑話,很無聊,無聊到一定程度。

接下來的正文題材則非常廣,愛情,驚奇,懸疑,神鬼,紀實,歷史,無所不用。

毫無疑問裡面有好故事,但大多數也確如過眼雲煙,看過就忘,很快餐,不過當時讀下來也很讓人安心,一本下來,有些淡淡的餘音供你回味。

於我來講,在當時,是一本清新寧人的讀物,是閑寂下來一所不錯的小港灣。

-----------------

留學的時候一般華人超市也都有買,令我沒想到的是,我一個台灣的朋友比我還痴迷這個,我還是去她家玩的時候發現的,每次必買,國外快合20元RMB一本了。很有意思


感覺它反映了一般中國人的三觀。

這麼說比較含蓄。

說直白一些吧。

感覺它就是垃圾。

但是,

是與垃圾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垃圾。

所以,還是有存在的基礎的。


我爹以前很愛看,那時候一本故事會才兩塊錢,我也還小,六七歲吧。我很愛看裡面的笑話和後面的幽默故事,還有民間故事,有的中篇故事帶點兒懸疑色彩,還把我嚇的。後來初中看到歷史書上那個說書俑發現和幽默故事模塊的標誌一樣,更喜歡故事會了。

四年級暑假去爹媽開的飯店停,我爹有一箱子故事會,我全看完了。那時候中篇故事還分上下,看到關鍵沒有了,我很急。現在還記得當年那個故事現在都沒有看到下篇,因為當時我爹沒有買到下一期。

後來故事會慢慢漲價,從兩塊到兩塊五再到三塊然後是現在的四塊。我覺得零幾年時候故事會還是很好看的,就這幾年越來越不好看了,我也不再買了,以前都是在書店見了就隨手買上,回去和我爹一起看的。

我爹也慢慢不愛看了,以前都是不吃飯先看書或者邊吃飯邊看書。前兩年我上高中,學校有新華書店,總是每期都買,等我爹媽過年回來時候,攢了一沓書給我爹看,我爹只是瀏覽瀏覽就去玩手機了,說現在的不好看了。我深以為然。

不管怎麼說,故事會也算是陪伴了我的童年,希望它改革改革,越辦越好吧!


就本人來說,九十年代農村小學生幾乎唯一的課外讀物(排除在學校里能看到的一些雜誌)。在家庭間傳閱率極高,因為不貴,借了都不想也懶得還,很多都不知道購買者是誰。


它是我童年時最重要的讀物,我小時候最喜歡去我小姑家,因為她家有很多很多很多故事會。

現在看來是爛俗了一些。口水話。但是不能否認它曾經帶給我的快樂。


推薦閱讀:

可改善男生著裝的雜誌有哪些可推薦?
《世界軍事》停刊,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創辦雜誌需要做些什麼?
周刊雜誌里通常都有很多圖片,這麼大量的圖片採集是如何完成的?

TAG:雜誌 | 文學 | 中國文學 | 《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