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古典音樂時,應該如何說曲目名稱才能準確表達自己在說哪個曲子,同時又不會顯得在掉書袋?


說一下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的習慣吧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貝五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貝五鋼協(在特定環境下也可能直接簡稱貝五)

貝多芬第17號鋼琴奏鳴曲=貝17鋼奏

莫扎特第一號圓號協奏曲=莫一圓協

小提琴協奏曲=小協

中提琴協奏曲=中協

大提琴協奏曲=大協

其他同理

對於浪漫主義時期大部分固定曲式的作品我們是這麼叫的

像拉赫馬尼諾夫這類鋼協比交響曲出名的 一般拉一拉二就直接指鋼協了

還有些名字不太適合簡稱的 比如埃爾加這種 叫成埃一聽起來總覺得哪裡不對

至於nickname 悲愴 四季這種比較多 命運 英雄之類的不太說

再說說作曲家簡稱 大部分都是取中文首字 比如馬=馬勒 布=布魯克納

不過也有少數撞車的

比如舒伯特和舒曼 肖邦和肖斯塔科維奇

肖斯塔科維奇我們一般叫老肖 肖邦叫小肖

舒伯特和舒曼的話 就拿交響曲來說 因為舒曼只有四首 而舒伯特編號到九 所以舒五開始的簡稱就沒歧義了 至於舒一-舒四 有時候就直接說作品編號 因為舒伯特有專門的D開頭的作品目錄 所以很容易區分

至於碰到簡稱比較麻煩的 有時候就直接叫作品編號(看多了自然記住了)

比如莫扎特單簧管協奏曲K622我就不太喜歡叫單協

還有一些別的格式化的簡稱 例如

莫安魂=莫扎特安魂曲

威安魂=威爾第安魂曲

海變奏=海頓主題變奏曲(勃拉姆斯作)

此外還有大量自帶名字/標題的作品 有些也有簡稱

縮寫類:圖展=圖畫展覽會(穆索爾斯基)

懶癌類(誤):哥德堡=哥德堡變奏曲(巴赫)

內涵類:十字箴言=音樂的奉獻+賦格的藝術(巴赫)

最後來個餘興節目 說說那些音樂家們的綽號

卡廚=拉麵=卡帝=卡拉揚

切利=大嘴=噴子(劃掉)=羅馬尼亞老爺爺=切利比達克

紅太陽=阿爹多=阿巴多

阿姐=放鴿子狂魔(誤)=阿格里奇

內田阿姨=顏藝大媽(誤)=內田光子

芭比蘿莉=蘿莉=爵爺=巴比羅利

大熊=蒂勒曼

墓地=穆蒂

香腸嘴=比契科夫

毒打妹兒=杜達梅爾

殭屍=客輪=克倫佩勒

姨母=巴倫勃依姆

剃鬚刀=吉列爾斯

李禿=李赫特

岳父母=約胡姆

思維=斯韋特蘭諾夫

費力拆=弗里喬伊

砍呆狸=坎泰利

伯母=伯姆

裂紋=普列文/列文

疼死太特=騰斯泰特

基佬=伯基佬=伯恩斯坦

洋蔥=楊送死=蔥絲=楊松斯

最後的最後

這些簡稱純粹是圖方便 如果有人認為掉書袋 那我只能說書讀太少想太多 另外 這些起的綽號也是出於尊敬+喜愛 外加一些娛樂成分 絕無惡意

以上


這種問題,我就閑聊白扯一下。正而八經地答只需一個人就夠了(@Lawrence Li )。@采銅不是說要答非所問么。

好像九一年還是九二年,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在廣州舉行,那時候廣州街頭有一些表示歡迎和預祝的大廣告牌。有一個香港的親戚過來玩,問:為什麼到處都在歡迎女人的腳?原來是女子足球的簡稱「女足」他沒搞懂。

什麼叫「消防三合一」懂么?聽起來好像是正確的事情,以為是三種措施。結果發現是壞東西,是三種不符合消防規範的做法。鬱悶的是,「消防三合一」是一個常識了,見於各大消防教育知識競賽中。只有我這種落後分子天天在電視上聽到什麼「打擊消防三合一行為」還要納悶半天,洗髮香波了還。

「拉柴」在粵語里是死掉的意思。我大學下鄉的時候,團隊里遇上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因此跟他大聊特聊。大家都是廣州人,當然是講粵語了。結果旁邊有個人忍不住插話說,你們怎麼整天「拉柴拉柴」,還要重重複復地倒數三二一?原來我們整天「拉三」、「柴一」的說多了,旁邊的人聽不全,直接就聽成「三!二!一!拉柴!~~」

很大一部分常聽的古典音樂其實是「應用文寫作」,主要是體裁作文。少數命題作文(如舒曼的那些),就大大地省去了提問者的煩惱。也有一些是後人加的,雖私下不同意,但也直接用了例如「命運」、「田園」這種,否則明明放著「田園」不說非要說什麼「第六交響曲」,還真擺脫不了掉書袋之嫌了,誰讓這些小引號這麼流行呢。但還是有很多部分沒辦法省。體裁到底要說到多完整才行?以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聖·桑只有一個小提琴協奏曲,後來發現我聽的是第三。後來跟跟別人提的時候,我說聖·桑第三小提琴協奏曲,別人恰好也以為他只有一首,聽到了還反問我:哦?那還有第一和第二嗎?當時,我只能說「想必是有的」,可我都沒聽過。那就很尷尬:好吧,就你知道還有第一和第二。你聽都沒聽過就顯擺了,在那兒強調什麼第三,掉書袋……當然,現在我是聽過了,有一個很冷門的人拉過,那CD是大橙顏色的。

就更不用說那些調性了。也許有些彈琴的,習慣記調性。你說的是他的哪首奏鳴曲?——b minor那首!彈起來超彆扭。掉書袋極了。

人名,我覺得麻煩的都是俄國人。或者說錯不在俄國,而是在於坑爹的外國人名普通話譯法慣例。明明英語念起來很快完成的詞,譯成中文之後一板一眼吐出來一大串。肖斯塔科維奇,維尼亞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拉赫瑪尼諾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奧依斯特拉赫……於是相比之下感覺肖邦、巴赫、李斯特等名字好使,至少長得像中國人名。瑞典的首都,普通話譯成斯德哥爾摩,英語就是Stockholm。梁啟超把這個地方記為「士多貢」,粵語念起來,跟英語極為相似,又十分簡練。

最掉書袋的要數那種像古龍小說那樣在人名前面加一堆帽子的,有交響曲之父稱號、圓舞曲之王稱號、小提琴中的肖邦稱號的誰誰誰。有一些完全是國內不靠譜媒體杜撰之後以訛傳訛流行起來的謬稱(還「之父」,那我還是交響曲他表舅舅呢)。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吧:

1. 這完全是看受眾和場合的。同樣的說法不同聽眾的效果就不一樣。

2. 你也控制不了別人怎麼看你。你簡寫了別人也可以說你故意講「黑話」。你因為別人不知道的原因說得很清楚,別人只會覺得你多餘。

3. 自己沒有掉書袋的心態就好,自己真誠就好。也確實有自己想掉書袋的情況,這個不排除。


就直接說啊,我覺得沒什麼。我比較不喜歡「拉三」這類的簡稱。

有一種辦法是在不會產生歧義的前提下省略某個環節,通常是樂器。例如不說「普羅科菲耶夫第八鋼琴奏鳴曲」而說「普羅科菲耶夫第八奏鳴曲」。不過我真沒覺得說全稱會顯得掉書袋。


話說聊天一方是白丁的話你掉書袋也得有人聽得出來啊。

如果談論的是耳熟能詳的曲目,,面對白丁,你可以直接哼唱一段,比說曲目名靠譜多了。

如果面對愛好者,最好能把編號說出來,不容易混淆,比如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你可以說我在聽巴赫的大無,BWV1007(請注意不是BMW,謝謝!)


如果是其實在學校的古典圈的話我們一般都用【外號】的,越接地氣越好。比如說拉赫瑪尼諾夫的g小調前奏曲(op.23-5)我們都心照不宣地稱之為"咚噹噹當"。作曲家與鋼琴家名字同理。


有些矯情了

如果聊天對象和你一樣聽古典音樂的話,就直接說曲子名稱

如果對方不聽,你覺得直接說曲子名稱可能讓對方你是炫耀的話,那就直接說「有首曲子」,因為如果對方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的話,說不說具體的曲名對於他是一樣的


如果裝逼點就說英文》。。

開掛了的話,就開始用俄文說Rach 2, 用法文說Faure..

用英文說Copland。。etc...


報號碼。


這問題太好解決了~

和有同樣愛好的人聊,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即使你說簡稱,對方也能聽懂並且不會覺得你掉書袋。

對於不了解的人,不過你怎麼說,對方都不會太明白。舉個例子,不管你是說「柴可夫斯基 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還是說「柴小協」,對方都不會太清楚到底是哪一段旋律。

至於是否覺得你在掉書袋,是對方心態的問題,和你沒有關係。

我一般會這樣說:「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旋律大概是這樣的……」,然後輕聲哼一段旋律。


不用在意別人怎麼評價,套用情感類問答爛大街的評語之一:想吊,你得先有個書袋才行。

真正想聊古典音樂的人才不會在乎你怎麼稱呼呢,人注意力在你說的具體內容上。

一般我上課時會非常正式的說原文,德國人名字就說德語,因為大陸翻譯的太惡了,bach(重音是ba,ch是清嗓子的那種聲音,帶過就好,明明是巴哈,卻翻譯巴赫。)更誇張的是chopin剛翻譯過來時不是肖邦,是血盆!後來才改的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本來翻譯就不靠譜,就上課時裝裝蘿蔔就好了,聊天時想叫啥叫啥。

比如柴一勃一肖一貝一h1n1什麼的。

人命我最愛黑話,阿格里奇叫阿姐大家都知道了,霍羅維茨叫老霍,還有老拉,老肖什麼的。

李雲迪呢,當然就是李姐姐啦嚶嚶嚶o(`ω′ )o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古典 | 社交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