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的tag功能如何使用最有效?
雖然是Evernote的重度用戶,但一直對tag標籤功能的使用不很清晰,不知各位可有成熟有效的方法供借鑒?
寫在前面
以下是我的evernote使用方法的目的- 知識(筆記)要轉化為行為才有用(actionable),杜絕read it never
- 簡化(筆記本數量,標籤數量,簡化搜索流程)
- 啟發,來自siri與context 在gtd 里的應用
即 當你搜索自己想做的事情,或目前的(精力)狀態 反饋 對應的todo清單筆記 .
注:這篇文章所推薦的evernote 使用方法 主要基於mac版evernote的 TAG 與搜索 功能.(windows 也可以採用如下方法,只是在使用上有所局限,可以試用後根據自身使用習慣調整)
相對於筆記本的分類方法 Tag擁有:交叉.靈活,多維度 等優點.
在介紹Tag系統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筆記本列表
1@inbox 作為搜集箱 收集未處理的筆記
我的處理流程(根據GTD)是將2分鐘可以完成任務轉入 Action Inbox.
其他的actionable的轉入waiting projects .除此以外的筆記轉入reference,以tag作為區分.(在下面的內容里會講到)
注:(project 筆記中
10000小時長期 筆記 是長期需要努力以達到10000小時為目的任務
Active Projects 即當前的項目
Waiting Projects 非激活狀態的項目)
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因為大多數人的筆記本會以筆記的領域細分,如
但這樣分類,有以下幾個缺點:
- 在這樣龐雜的分類面前我們的筆記只會越積越多而難得再去重新整理內化.
- 不夠靈活,eg 如果一篇文章 即是關於商業的又是關於人文的,我們應該把它放入哪本筆記本,商業,還是人文?
所以這裡我想通過搜索和Tag的應用解決以上的幾個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優化evernote知識管理
使用前提:tag的應用在mac下,當你點擊標籤頁面的時候,與其相關的標籤就會,高亮(說明有一個以上筆記同時擁有 "點擊的標籤"與"高亮標籤")如:
注:tag命名盡量用英文,拼音字母,或者以數字開頭,便於搜索.
通過Tag 設立一下幾個組標籤
1.1優先等級系統
1.2精力管理系統(主要的搜索反饋的行動系統)
1.3評分系統(給筆記資料分級評分)
1.4記憶系統
1.5地點
1.6常規分類(如 音樂 電影 ,菜譜,心理,商業etc)1.1優先等級系統
如:
當你把筆記按標籤排列的時候,筆記自然按輕重緩急的順序排列
在你處理批量任務的時候,這個特點可以幫你很好的由最重要緊急的任務開始做.1.2精力管理系統這個精力管理的啟發源於Aaron Swartz(這裡向其英年早逝表示默哀)的一篇文章
高效的真正秘密在於傾聽身體的聲音。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累了就休息,做有趣的事情。這看起來如此簡單,沒有任何花哨的言語,也不需要堅強的意志力,更不像那些人生導師的忠告。聽從內心看起來就像常識,但社會的羈絆使得我們都誤入歧途。
英文版:HOWTO: Be more productive (Aaron Swartz"s Raw Thought)
中文版:提高效率的秘訣 這裡我把精力 分為精力充沛到low(低氣壓),我們可以把看書,學習等需要主動投入的todos 放入第一個標籤里,在自己精力充沛的時候學習,效果最好.看電影等可以被動享受的放入第二個標籤作為學習工作後的獎勵.而把可以幫助你擺脫"低氣壓"的文章或是方法(比如,跑步等)放入 "LOW" 這個標籤下
這樣我就可以通過對自己的精力狀態的感覺,在搜索欄輸入 c 或者 l ,選擇這幾的狀態,以選擇可以做的事情
1.3評分系統(給筆記資料評分)
如 這個可以給文章資料評分,也可以給音樂,書籍評分等等.跟其他標籤一起使用會用意想不到的效果~
1.4記憶系統
如:
如果碰到需要記憶的筆記內容,第一天背完以後放入mem1,第二天背完放入mem2,到了第六天背完放入mem6 並分別設定提醒.
這個1 2 6 15 30 天的記憶設置符合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加以調整. 這個系統有待完善,如有好的意見,請不吝賜教.
1.5地點 如英國中國上海等等
等等這個選項主要是配合我的旅行類筆記使用的,比如我有:"where to eat"這個標籤來記錄各地好吃的餐廳….(吃貨)…,平時看到想要去嘗試的可以標上where to eat 標籤和地點如"上海"標籤,扔到reference筆記本里.當我到了某地,比如上海,點擊標籤欄里的shanghai,travel 和where to eat 標籤就會高亮……然後我就知道去哪裡吃了...
1.6常規分類(如 音樂 電影 ,菜譜,心理,商業etc)
當你在標籤里而不是在筆記本中設置分類,這時標籤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當你點擊 "psychology心理"這個標籤的時候,如圖
高亮的"Entrepreneur 企業","case 案例",與"電子商務"三個標籤高亮,說明擁有這三個標籤的筆記里有與心理相關的文章. 這時按住 command鍵.再點擊"Entrepreneur 企業".我就找到了與企業相關的心理學應用的case.如果evernote對tag進行改進,這個tag就可以想腦圖一般進行頭腦風暴了
windows用戶目前還沒有標籤高亮的功能,可以嘗試通過搜索一個或多個標籤達到類似的效果.這是我這幾年使用evernote的心得,歡迎指正.
我的理解:筆記本(目錄)是筆記物理存儲的組織結構,一個筆記只能存在一個筆記本中;標籤是邏輯上的組織結構,一個筆記可以有多個標籤。標籤和筆記本同樣可以是樹狀,但evernote的設計中,標籤可以有多層嵌套,筆記本組只有2層,我覺得evernote的設計思想是引導用戶在做複雜分類時多用標籤。
我在日常使用中是這樣做的:- 用少量筆記本對筆記做唯一的歸類,比如工作中的項目跟蹤、日常生活信息記錄、網路資料收集、個人思考等,這些是互相沒有交集的領域,分不同筆記本,互不影響。
- 標籤因為上述的靈活性,我用來做主題分類。主題可以是:
- 知識結構體系:這個類似知乎的「話題」,實踐中每個人關注的重點肯定不一樣,不可能設置成知乎那樣的大而全,比如我很關心IT,我的「IT」標籤下,還可以有子標籤「社交網路」「電子商務」「mobile」等等,「社交網路」下又可以分子標籤「微博」「微信」等等;但對我不那麼關心的領域,比如體育,可能記錄了包括跑步、打羽毛球、健身等等方面,但也只記錄了十幾條筆記,也就沒必要細分子標籤了。這是可以隨著筆記的長期積累不斷調整的。
- 臨時性主題:比如要寫一篇文章,做一次活動,需要收集很多資料,這些資料同時也是上述知識結構體系里的,這時用標籤就很靈活。舉個例子,做一個去青海湖的騎行攝影計劃,涉及青海湖當地旅遊信息、收集的遊記、自行車維修保養相關知識、西部風光攝影技巧等等,這些分別都用標籤或筆記本分類記錄過、或是即將按這些分類去收集,用「2013青海湖騎行計劃」標籤對整個活動相關筆記打標記、並不影響上述相關筆記固有的分類結構。
- 時間管理:比如標註重要性,GTD相關的屬性等等。
這些是我根據自己需要做的設置,肯定還有更多可能性,就當拋磚引玉吧。
我個人的Tag使用習慣是1)剛開始用的時候只預設了幾個Tag(Information,Personal)2)在將內容自動加入到Evernote的時候,按照大腦的第一反應來加標籤3)隔幾個月來Review一次Tag,看到太沒有意義的標籤,拼寫錯誤或者太少內容的標籤就修改,合併到其他標籤中
從有道到為知再到EverNote,就筆記軟體的使用也可謂老手一枚了,經歷無數次糾結痛苦,思考檢驗,最終得到以下5條關於如何高效使用TAG功能的感悟,與君共賞:
- 標籤的全部價值在於方便全面快速檢索,標籤的總體框架與個人的三觀與身份密切相關。
- 標籤命名應使用提煉主題的辭彙,鼓勵靈活與創意;分類則務求邏輯互斥,宏觀套微觀的多級分層模式,避免一級標籤暴增;raw material標籤貼心又給力。
- 同一條筆記具備多重屬性妥妥添上多重標籤,這樣日後無論在哪個標籤下檢索都能找到,要知道標籤內並不會因多一條筆記而顯得格外冗餘!
- 每條新建筆記都須高亮加黑變色等二次編輯以突出精華所在,下次瀏覽時才能簡明扼要。時間衝突的話可加上前述raw標籤,有空時直接到raw material標籤下打開筆記將這項工作補上。
- 定期清理,做好「筆記」的減法。剔除那些失去營養的過時筆記,別讓EverNote整體變得越發雍腫。
文件分類是縱向結構化的思維,標籤管理是為了能做橫向聯繫。
- 簡單的說,標籤的設置的思路,應該是:文件雖然分了類,但各類別之間(或該類別裡面)依然有橫向聯繫,故需要設置一組便簽來建立這樣的橫向聯繫。
- 另一個關鍵點是,文件分類最好是事前做,能有層次的做簡單分類即可。即先分類,再往裡面放內容。即使調整也不會有大調整,如果後期覺得整個結構化分類的思路是錯的,再想重新架構的話那會非常麻煩。而標籤的分類設置則可以事中或事後,剛好補充文件分類的弊端。如果想清晰分類,應該應用標籤來進行,而非大範圍的更改文件分類。
便簽設置分兩個類別,一是為項目開展而設定,二是為項目開展的資料收集整理所設定。
1、第一種為項目開展而設定,可結合GTD進行。這是用GTD的理念讓工作開展發生橫向聯繫,而不用太在乎文件分類,因為你一天的工作就是為了完成這些todolist的項目。(具體參考怎麼同時充分利用 Evernote 和 GTD 類的軟體?)2、第二種為項目開展的資料收集整理所設定,可按照歸納和演繹的套路設置。這類標籤設置相對複雜點,但掌握基本規則後會發現其實也很簡單。一般情況下,任何將大量資料應用於某個具體項目開展的過程,都可以按照歸納和演繹的套路進行。所以標籤設置也可按照此思路進行。
例如,我為了寫一份」社交網路的商業模式分析, 設計與創新」的報告,專門分類設置了文件「社交網站的商業模式」,用來存放相關的資料,但如果我不把資料清晰分類的話,後期的撰寫工作將會非常麻煩。而另一個問題也來了,如果我按照文件分類命名的思路,將死得非常慘,一是非常複雜,二是資料收集是隨時進行的,我可不想花太多時間在不停新建文件分類上。如何做?
1)歸納----可按共同屬性找資料間的橫向聯繫來設置標籤。
歸納的過程是將事實和觀察得出一般性結論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怎樣在各種資料的特殊性之間建立橫向聯繫,以方便後期從資料中提煉出一般結論,辦法就是找不同資料的共同屬性,然後歸納整理出各種材料的特殊屬性。 具體辦法是: *共同屬性用「標籤組分類」完成,而特殊屬性是用「分類下的標籤」標註各種資料,即在資料上留下標籤的是辨識這個資料特殊性的關鍵詞。 **標籤組分類」只是結構化分類整理,可提前按共同屬性設置,類似文件名分類命名,不在資料上直接標註。而「分類下的標籤」則是隨時添加和調整,可直接標註在各種資料上。【便簽組分類】以「社交網站的商業模式分析」資料文件為例
」社交網站的商業模式分析「立足點都在現有各網路社交應用類產品,但每個企業,每個產品,每個產品功能都各有特性,既然是做商業模式的分析,即需要圍繞某個企業的產品甚至產品功能來展開,這樣才能自成邏輯,也需要將所有網路社交類產品做橫向比較。所以辦法是依據企業、社交產品、產品功能三個維度來設置」標籤組「(有個技巧是:在」標籤組「的前面需加上數字或字母,方便錄入和查詢)2)演繹--可按啟發思維(或啟發行動)的關鍵詞進行。 演繹推理是從一個或幾個一般性前提中得出具體的,符合邏輯的結論過程,換句話說,是從一般到具體的過程。一般情況下,項目開展的資料收集是為了資料劃歸到一個框架流程中,並應用某個結構化的工具開展。 具體辦法是,找到合適的工具用於開展項目,例如,項目管理的5大流程和9大知識模塊。還是以」社交網站的商業模式分析「為例,我是以商業模式畫布的9大模塊進行撰寫,所以這些資料應該都將啟發我將資料劃歸到商業模式的9大模塊里。 」標籤組「:設定一個框架流程(或結構分析工具),本例是用」商業模式畫布「,用於標籤分類,不標註在資料上。 」分類下的標籤「:具體的細分模塊或思維啟發,標註在資料上。1、tag 的出現原意是為了用來體現信息的多種屬性,更加精確的組織信息2、tag如果是有系統自動維護當然很有用:資源管理系統對文件的採用不同角度的查找就是tag最佳的典型應用;但是tag如果由用戶來維護,時間久了,你將會發現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原因就在於每條信息都要打上可能的標籤,但最終也沒有什麼用3、我使用tag一般就是來區分信息的優先順序別
以一篇文章的不同維度去做標註,我目前使用如下幾個維度:1、關鍵性描述名詞(使用較為實義化、具體化的名稱,可以有多個);2、保存時間點(精確到月,如:「201210」,可以用於日後批量做複習總結,也方便做一些閱讀的歷史的統計查看);3、標註重要性(目前我對於一篇文章只有兩種方式,五星或者不加這個tag),標註五星的含義表示我必須要努力消化,我認為會是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知識。對於有這個TAG的內容表示要精讀,仔細消化;第一條是可以反覆根據自己的喜歡習慣去優化的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打上多個標籤,因為一則筆記可能即是 「會議」又是「創意」又是「GTD」,目錄或筆記本組無法解決分類問題。但是可以通過多個標籤來標識這則筆記。當你在查抄其中任意一項時都能定位到該筆記。
tag 均為動詞文件夾均為名詞
1、做幾個功能性tag,如備忘、會議、TODO、臨時記錄、摘抄、攻略等,用起來很順手;2、然後就是根據內容打標籤了,如互聯網、戶外、創業、照片等;
tag這個東西,真的說不清。每個人的用法都絕對會不一樣,因為專業方面,關注領域方面,認知領域方面各不同。
甚至是星座不同,天生不擅長整理的星座遇到這個 tag也是頭大無比,比如我射手- -
換句話說,千萬不要以為別人妙用得不錯就開始模仿,別人的方法是絕對不完全適用的。尤其是看起來比較好看的那些符號和自創獨門秘籍。
要想弄好,必須把所有筆記底朝天翻個幾次才行。一來是為了複習剔除,二來是為了增加標籤層級和標籤密度。
你會發現:
第一次弄好後,你會發現標籤根本體現不出一張網的感覺。
第二次,標籤過於膚淺。
第三次,標籤和所想的不統一。
一直要直到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之後,當部核心分筆記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標籤後,你就會發現你的標籤系統KO了。
之後,便是通過習慣的力量不斷強化自己的系統,創建各種高大上的符合和代號。比如數字鍵盤上的那一堆~!@#¥%……*《》:「」{【;『。』】。一星,兩星,三星,一萬英尺兩萬英尺三萬英尺,目標,緊急,重要度,項目,日程,待辦,地點,時間,特殊名字,人名以及......
對的,就是這些個了。千變萬化,無奇不有。一切盡在知道標籤系統並不斷實踐中。
加油,題主!
推薦閱讀:
※如何應用 Kindle Paperwhite 搭配 Evernote 印象筆記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將Evernote國際版筆記轉移導入到印象筆記?
※印象筆記未響應反應慢怎麼解決?Windows電腦客戶端
TAG:分析能力 | Evernote使用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