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丑」的人不能合力顛覆社會的審美觀?
感覺對人的審美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比如裹腳這種東西現代人看來就是變態,但是古人很喜歡,西方的束腰也好不到哪裡去,就算現在,也有把脖子抻到一米多長以為這才叫漂亮的奇特民族。唐朝流行以肥為美,現在被稱作死胖子。高跟鞋和絲襪最早是男貴族的裝束,後來變成女性的時髦,如果現在哪個男的這麼就穿會讓別人生理不適。喇叭牛仔褲這種東西現在看也是丑爆了,但是曾經非常流行。
那麼既然對人的審美並不是固定的,而多是灌輸的結果,大多數人只是在從眾,那麼為什麼丑逼們不能齊心合力制定新的審美標準,把那些妖艷賤貨都弄死踩扁呢,畢竟醜人才是占多數,應該有這個實力才對
所以你認為,現在社會真的在審「美」?
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認為美醜是主觀的,其實對於人類來說美醜是客觀存在的,它有著內在的運行邏輯,說到底是自然選擇的產物
我們人類從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必須得不斷挑篩選出優良的基因才能實現
人類本能總是會趨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你喜歡胸大,我喜歡胸小,你喜歡個子高,我喜歡個子矮的,都沒有問題
但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審美都幾乎趨於一致呢,無外乎女性胸大,皮膚好,男性的肌肉線條,個子高,頭髮濃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特點能讓我們的祖先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畢竟活下來才有話語權
我們就拿女性舉例,長的美其實可以量化成幾個方面, 比如個子高,胸大,腿長,頭髮黑,皮膚好等,個子高代表能早於別人發現危險,胸大意味著哺乳能力強,後代活下去幾率大,腿長意味著奔跑能力強,及時逃避危險,頭髮黑代表營養吸收好,皮膚好代表身體代謝健康等,這些都是我們繁衍下去的必要條件,不喜歡這些特點的個體,將無法適應環境,大自然會毫不猶豫地清除這些基因,審美觀念自然也沒法作為文化傳承下來
說到底我們現在的審美特點最終都指向繁衍能力,活下來才能表達觀點,人類的繁衍本來就是一場巨大的倖存偏差
所以對於美醜的評判是刻在我們的基因里的,就跟人類的味覺一樣實在,是一種人規避危險的本能,你不能把苦的食物說成甜的然後號召大家去吃,大家覺得真甜一樣
以上其實是可以的。你認為不可以,是因為「丑」的人內部也互相看不順眼,難以形成合力。你也不可能高呼「長得丑的人跟我團結起來」,大家都不會承認自己丑到需要鬧革命……
但是為什麼說「可以」呢,只要換個理由,比如把某一群長得具有某些共同丑點的人,以「民族」,或者以「XX族裔」的形式歸納到一起,大家自然就凝結起來了。。。說句不好聽的大實話,大部分丑的人比美的人更挑剔別人的長相,更愛踩比他更丑的人。
先談談現代中國審美的歷史根源
首先,遠古新石器時代前期,中華大地上存在這樣幾個族群:古羌(華夏),東夷,苗瑤,百越,東胡
這幾個族群的主體的人長相截然不同,各自有各自的審美,彼此看不順眼:
古羌(華夏):瓜子臉,白皮膚,高鼻樑,淺眼窩
東夷:長臉或長方臉,高鼻樑,深眼窩,面部立體
苗瑤:短圓臉,大鼻子,鼻樑不高
百越:低鼻樑,大鼻孔,厚嘴唇,顴骨突出,皮膚黑
東胡:大餅臉,眯眯眼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開始,古羌人華夏族群逐漸打敗了古中原苗瑤,打敗了百越,打敗了東胡,不斷的向這些族群輸出自己的文化,審美,所以華夏的長相成為了中國審美的主流
現在,除非你能聯合廣大苗瑤百越東胡後裔,創立一種比華夏文化更強大的體系,組織起軍隊,然後打敗華夏後裔(然而這在中國屬於非法結社,顛覆國家政權罪哦),否則就沒有可能改變中國審美了
好吧,就算你真的深入學習毛澤東思想,打了勝仗了,內部又會產生分裂了,苗瑤百越東胡,這三類長相截然不同,究竟以誰為美呢?於是又爆發內戰,華夏趁機重掌政權
最後,審美又回歸華夏體系,但是卻生靈塗炭。。
因為(外貌)美的標準主要來源於對生存優勢和社會優勢的判定。
每一個時代,地域或種族都有不同的美的標準,這一標準通常與生存或社會優勢相契合。也就是說,健康,富有,高社會地位的這些人群的外表定義了當時社會美的標準,因此丑的人總體已處於社會的劣勢地位。你以為沒有顛覆過嗎?
其實,局部還是有的,比如韓流導致的單眼皮審美,
我記得最遲在90年代末,單眼皮還是一個帥哥美女小小的遺憾,比如呂方和林憶蓮,大家都說林憶蓮的單眼皮有個性一般不會說好美呀,單眼皮!
但是這兩年的綜藝,哪怕是杜海濤郭德綱一樣水平的,只要一看見他有單眼皮,就會發出一陣驚叫,哇,這個男生好帥~~~~長得好像韓國人~~~~
別攔我,我先去吐吐美大多是千篇一律的,丑卻有幾乎一萬種不同。
你是想把死魚眼,朝天鼻,大暴牙,兔子唇,馬蹄嘴,麻子臉,駝背等團結在一起顛覆審美?不存在的
改變別人的審美觀,首先要有一個統一標準,如果丑的人集合在一起,麻子臉和大餅臉互相看不上,芝麻眼和死魚眼互相看不上,馬蹄嘴和兔唇互相看不上,你怎麼統一標準?這群人在一起只能呼籲大家消除歧視好么?怎麼改變別人的審美嘛只要有商業利益加持,沒什麼不可以的。
你以為為何以前女星各有各的美,現在卻越發地趨同了?
用畫面元素綁架場景和感受,沒什麼做不到的。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見到大人只要抽煙就得一個人偷摸著去廁所、去戶外;一個人在別人面前抽根煙就被人指責被人嗆;抽煙抽多了被人嫌棄牙齒黑和痰多,一定覺得抽煙是一件很矬很矬的事情。
如果一個孩子,見到一個有責任心,擔當重任,內心深邃的人抽著煙,吐著焦慮;見著一個帥氣的人穿著披風,智慧內斂,洞察一切又不急於發聲,只徐徐抽一口煙,順手一指就指到了兇手……那這孩子就會覺得抽煙是一件很帥很男人的事情。
早以前的影視劇多體現吸煙者的帥氣和深邃,因此新增煙民特別多。後來控煙了,矬的場景開始增加,帥的場景開始減少,新增煙民明顯減少了。
這其實沒啥奇怪的,因為我們觀察事物時一般是總體感知,並沒有把多重感受和多重事物先剝離開再一一對應。比如說「帥」的是這個角色而非他抽的煙啦,比如說這個人很有魅力是他性格很出彩而不是因為他個子高(現在某些影視劇里,矮個子配角常常連完整的人格都沒有)……
現實中,把自己要兜售的中性元素包在一堆甜美的素材里,只要場景多了,往往能兜售成功。
再舉個例子,我其實是不反對同性戀的,有的人天生就是這樣,確實不應該壓抑他們的本性,他們也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但我不太喜歡過度宣揚同性戀,因為目前已經把gay和很多酷酷的、叛逆的、自由的標籤結合在一起了。照目前的狀況再這樣下去,我們之後一代難免會覺得同性戀是一件很酷很潮很有個性的事情,一說到gay彷彿整個人都變帥了,整個品味都提升了,甚至讓人聯想到他家境可能都很不錯……這樣就不純粹了,就會有一些無謂的模仿。況且現在商家也故意在消費這個標籤,就把一件本來很純粹的事情變得很奇怪。
再說回來,關於網紅臉和網紅身材,其背後的產業鏈,加工產線,從整容到走紅,從唱歌到演戲、接廣告,背後的商業利益何其巨量。它已經顛覆過至少一次審美了,並且形成了更大的利益鏈,再要顛覆這個審美觀,就需要更大的商業價值做支撐。(不說那麼遠的,連腳趾頭塗指甲油你都不敢說丑,還顛覆啥啊顛覆……)
況且,現在的審美觀出於對自身地位的鞏固,本身就會在保障商業利益總量的前提下,接受來自美學觀點的遷移。這也會使得,一個沒有一定美學基礎的「丑」,在發起挑戰時本身理由就不夠充分。當然了,比起美學,商家更善於利用人的裝飾心理。關於這個,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因為丑的人各有各的丑。
確定沒有顛覆過?
心理學研究說明美醜是有一些固定標準的。比如對於女性的要求基本就是要看上去年輕——當然也不是年輕到兒童階段,那個就是變態趣味了。是要年輕到少女or少婦階段(這個中間喜好會有波動。)。就是看上去能生出健康漂亮的孩子。
男性波動較大。但是基本宗旨是看上去能維持一個高質量生活的家庭。我不是傳播性別歧視,只是審美觀的基礎確實如此。
比如題主你說的脖子長,其實世界主流審美一直就是脖子長為美 尤其是女性。緬甸某族只是一種過於誇張的表現而已。另外,服飾的流行潮流,說到底只是服飾而已。美人就算穿個麻袋做的衣服,照樣很多人喜歡。關於胖瘦。影響審美觀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地位。也就是說能顯出社會地位高的,就是美。社會地位低的,就是丑。中國歷史上,一向以高大白胖為美。(當然也不是胖到沒脖子的病態)因為當時社會上層是高大白胖,下層是矮小黑瘦,這是關聯度很高的。現代以苗條為美,那是因為現在營養普遍過剩,而且體重嚴重超標者太多,胖到病態太多。體態是否肥胖與是否有錢的聯繫越來越弱。對於女性而言,體態過度發胖一直是中老年婦女的特徵(想像一下大媽的普遍形象),這個跟審美觀的基本原則有抵觸。所以胖就不流行了。但是白卻依然佔據審美高地,因為黑一般和戶外體力勞動聯繫在一起,一般有錢人不做這事(某些運動員例外)。所以審美觀可以改變,但是原則不會被顛覆。如果正好長得不符合原則,那麼。。。只能說抱歉了。何況,改動一句名言「美麗的人都有相似的美麗,醜陋的人則有各自的醜陋」。就算丑的人可以顛覆審美觀,這麼建立新的審美標準呢?估計他們也談不攏吧。。。上層建築,政治、科研、文學、美術、音樂等,從來都是靠個人,人海戰術沒用的。審美也一樣。不過要提高社會審美還是要做大眾工作,比如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免費,比如多辦畫廊、走秀和展覽等。這些我們都在做,相信以後會慢慢好起來的。哪天把一清那種畫撤下來,就說明我們的社會審美能力提高了。
丑的方向不一樣。
丑的方向一樣的,就自己組成民族自己玩去了。
這個社會不是已經被網紅臉顛覆了半壁江山了嗎
題主自己都舉了那麼多例子,不都是被認為是「丑」的在某種條件下逆襲成為「美」嗎?
沒有發生?這種事已經發生過好多次了。你現在看到的審美標準也是一批醜比顛覆社會審美的結果。結果呢?
新的審美標準被建立起來,依舊有一批丑一批美,依舊有一批醜比高喊打到妖艷賤貨。
社會沒有新鮮事。
美,是大腦對於感知事物的反應
美的評判標準是主觀的,人感知某個事物在大腦中引起了美的反應,我們就認為是美。
不同的人對美的感知有一定的差別,所謂口味不同。但是整體上差別是不大的,比如說,一個美女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她是個美女
生物的一切性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基因的存續
比如說人在自然狀態能體驗到的最強烈的快感是性快感,人都渴望性,因為基因的存續的途徑是繁衍,繁衍離不開性
審美是人為了自身基因存續而進化出來的一個重要的性狀
人對於成人的審美,主要在於健康。健康態審美,我們必須認為健康的人是美的,這樣,我們喜歡和美的人(健康的人)在一起,會更有利於自己基因的存續
人的審美有很強的一致性,比如好看的人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好看
美是健康的反映,如果身體各項機能都非常健康,那麼這個人的長相就接近馬夸特臉,馬夸特臉是人們普遍認同的最美面孔。長相越接近馬夸特臉越美。這一點是有點殘酷的,因為美是健康的體現,一般來說,美的人不光美,還健康;丑的人不光丑,一般還不如美的人健康。的確不公平,但是世界從來就不是為了公平而存在的。
對於嬰兒的審美,我們必須覺得嬰兒可愛(尤其是生育後必須這麼感覺),嬰兒可愛不是因為他們長得可愛,而是因為我們必須感覺他可愛,能激起我們的保護欲,儘可能不會早夭,存續基因就是通過繁衍下一代存續的,有利於基因的存續。
男人對女人的審美,面孔的話就是需要其健康,接近馬夸特臉,身材要求胸大屁股大才感覺到身材美,因為這樣有利於生育撫養後代,即基因的存續。
審美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我們必須認為那些有利於我們基因存續的人事物美,也就是有利於我們生存繁衍的。基因存續途徑就是先生存下去,再繁衍。
可以試想,很久很久以前有兩種人,一種人的審美趨向有利於生存繁衍(基因的存續),另外一種人的審美趨向不利於生存繁衍。所以,第二種人在自然選擇中被淘汰了
所以現在存在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審美正常的
也就是說,美只是人腦的一種反應,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繁衍(基因存續)而進化出的一種保護機制。
沒有人,美這個概念就沒有意義
美的人都一樣,丑的人各有各的丑
因為美,只是接近最健康狀態,馬夸特臉
丑是偏離馬夸特臉,接近的互相很接近,而偏離的互相差別更大說這麼多,只是想說,人的審美取向,由基因主要決定,由很強的一致性,後天影響微乎其微
曾經有人為了驗證文化環境是否影響了人的審美,用嬰兒做過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給嬰兒展示不同的面孔時,嬰兒注視美的面孔時間更長
綜上
美是健康的反映,是為了自身基因更好存續進化來的一種保護機制
審美主要是天生的,後天影響微乎其微
美的人都一樣(符合馬夸特臉),丑的人各有各的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吳彥祖,孫紅雷,成龍,黃渤,杜旭東(演龐統那個)這五個人按長相分別代表了美,還可以,大眾臉,不咋地,丑(只是舉例方便,沒有褒貶意思,粉絲勿擾)那麼吳彥祖拋開,孫紅雷的標準看黃渤,黃渤就是丑逼,成龍黃渤的標準看杜旭東,杜旭東就是丑逼,成龍看黃渤,就是不咋地,比我次點那麼當說丑的人來我這集合的時候,吳彥祖一定不會來,孫紅雷覺得我比黃渤好看多了,沒我事,成龍覺得黃渤沒我好看啊,我也不去,黃渤心想,雖然我長得不咋地,但是別人說丑逼集合我這去了多尷尬啊,而且又不是啥好事,反正有杜旭東比我丑呢,我就不去了然而像杜旭東那樣的人畢竟少之又少,所以即便真的想集合造反,也只是寡不敵眾而已
連我這個丑逼都覺得美女那麼可愛。。。自己剝奪沒得享受。。。。連自己都騙得有多狠心。
推薦閱讀:
※知乎上的「同性戀支持者」對同性戀的態度是真的支持嗎?
※怎麼看待知乎總有一些高贊的講故事回答?
※為什麼人們很難向具有「權力感」的人發出對抗?
※「過去人混得好鄰里替他高興,混得不好大家同情;現在混得好遭人妒,混不好遭人鄙視」。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有一種人,很多時候都在考慮著別人的看法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