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時,北方的技術是如何融合到南方的?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命題,大致是說北方戰亂與不穩定促成人口大量南遷,在帶去大量勞動力點同時,也帶來了生產技術,這促成了南方經濟的發展,那麼在中國這個農業社會 ,生產技術自然主要是指農業生產技術,可是北方的農業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澤地為主,這兩個千差萬別的地理生產環境,其生產技術自然也不同,那這北方技術是怎樣融合到南方的?而北方帶來的技術又主要是什麼技術?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討論。
一是水利工程。自先秦始,中國的主要農業區一直在黃河中下游。這裡氣候較為乾旱,雨量多集中在夏季,還常有暴雨出現。華北農民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一是夏季暴雨造成的黃河水患,二是春、秋、冬三季農作物的灌溉。生活在黃河兩岸的人們在經過漫長的遷移後,逐漸找到了可以避免水患的居所,部分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因此,解決灌溉問題,就成為了華北水利工程核心功能,主要方式是挖渠引水。
自永嘉之亂起,北方人口逐漸南移,農業重心也陸續轉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這裡地勢低洼,河湖密布,排洪成為了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隋唐時期,南方發展了塘浦系統,即挖溝開渠,疏通積水,使得田地成為棋盤狀,並在低洼地區的田地四周築堤,堤上設閘,乾旱時期開閘放水,其餘時候閉閘防水。另外,在河湖較多的地方也出現了圍湖造田的行為,也就是把湖泊的淺水地區圍起來,開發為農田。
長江以南的地帶,是低山丘陵地區,農業種植同樣面臨引水灌溉的問題。這裡的水利工程主要是築堤堰引水,鑿塘蓄水。
二是農田上的精耕細作。華北地區主要的農業模式是旱地耕作,在戰國前,為了保障土地的肥力,通常使用熟荒耕作的方法,也就是一塊地耕種幾年後,休息一段時間,等肥力恢復後再耕種。
戰國時期,人們發現糞便可以令土地保持肥力,因此就不需要休耕,並且又在施肥的基礎上實行了土地連作制,也就是在同一塊地上連年種植同一種作物,使得土地利用率得到明顯提升。同時,人們也開始對土壤進行辨別、分類,對不同土壤的質地和肥力都有了一定認識,並依此安排農作物種植地帶。在作物育種方面,也逐漸發展了挑選良種的標準。
西漢時期,為保持土地肥力,又發明了代田法:以兩年為周期,在農田上交互開溝、作壟,形成溝-壟-溝的樣貌,第二年重新開溝、作壟,形成壟-溝-壟的樣貌,溝里種植作物,壟地得到休息。
南方農業區的精耕細作不僅繼承了北方的技術,更涵蓋了水、旱兩套生產模式。自北宋末期開始,江南一帶開始實行稻麥一年兩熟制,九月種冬小麥,隔年四月收穫,五月水稻插秧,八月收穫。由於小麥是旱地作物,水稻是水田作物,在收穫水稻後需要將水地轉為旱地,處理不好則將面臨小麥爛根的風險;同樣,在收穫小麥後需要徹底清理田間麥茬,不然會影響水稻的生長。
人們還發明了水田耕作中的靠田技術:在暑時把田裡的水放干,讓太陽暴晒土地,待稻子的根苗穩固後,再還水入田,以此提升收成。
歷史時期的咱不熟悉,說點「上古史」乃至史前時期的事兒吧。
新石器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面臨的主要問題,可能主要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那時候的生產形態,從漁獵採集為主、種植為輔向種植為主、漁獵採集為輔發展。前一個形態,一旦自然環境變化,或者人口繁衍過多,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密度下降,人類要麼就要遷徙、要麼就要滅亡。
後一個形態,種植農業主導,是否就能避免這種局面呢?依然不能。當時農業的產量低下,並不足以提供全部的食物,採集漁獵雖然為輔,但是仍然是必要的。首先,當時的人類利用資源的能力有限,大概只能利用步行一日(20公里)左右的資源,這意味著一個聚落可資利用的土地是有限的。那時候,人類為了發展農業,就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把聚落周圍的土地大量修整為農田——這意味著要砍伐森林,這還不算燒制陶器建築陶窯等對空間的佔用和對森林的消耗,但是森林一旦消失,動物植物也就隨之消失,採集漁獵也就難以為繼。南方的很多考古學文化,在晚期的時候都出現了動物骨骼數量下降,丰度不及中期,這就很可能說明當時社會經濟已經瀕臨崩潰了。
人類是如何應對這個問題的呢?答案是發展生產力。用輪作、深耕、選種、水利設施來提高農田的單產,馴化動物降低肉食獲取的難度等等。可以想像,為了可持續發展,當時的人類幾經反覆,失敗的代價就是一種考古學文化的衰落。最值得一說的可能是良渚文化的衰落,良渚文化生產力之發達、遺物之精美,控制範圍之大,都是當時中國地理範疇之內首屈一指的,然而這樣繁盛的文化最終也消亡了,考古學家對消亡的原因做出了多種推測,其中一種就是農業作物結構單一——幾乎都是稻作,這時候一旦稻米的傳染病流行導致產量下降,人力資源結構跟不上這種變化(專家推測良渚文化脫離生產的神職人員比例很高),社會就會崩潰。
在這一歷史階段,大溪文化(核心區域在今重慶巫山縣)採取了新的策略——引入北方作物,粟米。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南方似乎都是水田,北方似乎都是旱田,但是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一個考古學文化領域內是水田旱田並存的,也許長江下游平原水田比例會高一些,但是在長江中有的山地丘陵地區,水田的比例就沒有那麼高了。考古學家在發掘大溪文化遺址的時候,既發現了稻米,又發現了粟米,這樣就能高效利用旱田來生產糧食。而且生產粟米的人力投入要低於稻米,而二者在當時的農業技術下產量相差並不大。而且這種糧食體系二元化還能提高社會對災害的防禦能力。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大溪文化以後,這一地區的狩獵經濟就趨於式微,再也不是社會生產的重要領域了~而在手工業則出現了一個新的領域——玉器製造,這也很可能是引入粟作之後,能支持的人口更多,社會形態更趨複雜,社會人力資源配置配合社會意識形態變化所形成的。
本答案並非題目的充分回答,但是可以從一個側面詮釋「北方的農業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澤地為主,這兩個千差萬別的地理生產環境,其生產技術自然也不同,那這北方技術是怎樣融合到南方的?而北方帶來的技術又主要是什麼技術? 」的部分問題。從北方的角度看,至晚到龍山時代,北方也開始普遍的種植稻米,這種經濟形態的交流在何種程度上推動了物質和意識形態的交流,也是頗可研究的領域。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能夠突破一個個歷史上社會發展的瓶頸,都是交流融合的結果,當下中產階級式的、基於地域的鄙視鏈,在歷史的大原則面前,實在是偏執的難堪一擊。
古代南方的農業生產技術,包括的範圍很廣,這個問題要回答的詳盡,內容將會非常的宏大,時間與篇幅的關係,這裡圍繞古代南方稻種耕田技術的發展粗略聊一下。
除水利系統外,南北的農業技術是有所不同的,從秦漢六朝開始,北方技術大量向南方的傳播,南方開始使用北方技術並改進而本土化,而到了唐宋,南方的農業技術基本脫離北方的發展方向。
對於古代的南方的農業記錄,較早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有提及:「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贏蛤,不待賈而足,地孰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砦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這裡的火耕水耨的當時的南方地區普及採用的粗放稻作生產方式,這種的耕作方式基本上從春秋一直延續到六朝末期。火耕水耨有兩層意思,火耕即是直接火燒掉叢林雜草進行開荒,或是放火燒掉上年乾枯的稻桿與雜草,起到除草、施肥、防止病蟲害的作用。水耨,火耕之後是下種,待苗長大後,再灌入水,把田裡之後長出來的小草淹死。火耕水耨再配合陂塘灌溉、牛耕、除草、施肥既是當時主要生產技術/。當時的南方農業經濟的發展,更多體現再湖泊與山林的開發利用上,體現為耕地面積的擴大,而不是耕作技術本身。
農具方面,戰國時出現了牛耕,南方較晚,到了東漢才開始牛耕。東漢史料中明確記載南方牛耕的材料有兩條:一是《後漢書·王景傳》記載,王景「遷廬江(今安徽舒城)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餘而食常不足。……教用犁耕,由是墾闢倍多,境內豐給」。
西漢時期,發明了直轅犁,使用二牛或多牛抬杠,直轅犁笨重缺乏靈活性,調頭困難,並不適合南方水田勞作,屬於純粹的北方旱地農具。南方當時使用的是蔚犁,嶺南地區使用短轅犁,皆是直轅犁的進化版,是唐代著名的江東犁(曲轅犁)的前身。
灌溉方面,傳統的人工灌溉工具是桔槔。桔槔利用槓桿原理提水,可以事半功倍。也有使用翻車,即是龍骨水車,可以灌溉,亦可以排澇。唐宋時期還出現是高筒水車。整地工具又有方耙、礪礋、磟碡。
作為基建狂魔的祖先,水利系統的興建當然少不了,不過重視程度並沒有唐宋大,加之六朝民力財力有限。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引《錢唐記》載:「防海大塘在縣東一里許,郡議曹華信家議立此塘,以防海水。始開募有能致一斛土石者,即與錢一千,旬日之間來者雲集。塘未成而不復取,於是載土石者皆棄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錢塘焉」。
龍骨水車
桔槔
直轅犁
南朝時期,南方多出現種麥的現象。因水利不足,每遇大旱、稻作因缺水難以進行時,朝廷都會敦促種麥,又加上南方多是永嘉後遷移而來的北方人,熟悉旱作,水旱兩作盛行。當時的旱作的推廣,又促進了山地的開發。為後來稻麥輪作的可能性打下了基礎。當時的嶺南地區,還出現了一年兩熟與三熟,東晉人俞益期《 與韓康伯書》 記載說: 「名白田, 種白谷, 七月火作, 十月登熟; 名赤田, 種赤谷, 十二月作, 四月登熟,所謂兩熟之稻也。 」晉人郭義恭《 廣志》 載: 嶺南「地氣暑熱, 一歲田三熟, 冬種春熟, 春種夏熟, 秋種冬熟。 」當時的南方已經初具天下糧倉的雛形。
《舊唐書》卷《韓愈傳》載:愈貶潮州刺史, 至潮州, 間民疾苦, 皆曰惡溪有鱷魚, 食民畜產且盡, 民以是窮。可以看出,唐的氣候比現在還要溫暖一些,這時期溫暖的氣候為唐江南農業的發展特別是水稻的種植提供了極好的天利。唐中期開始,南方的經濟一舉超過了北方,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唐非常重視水利建設,單單江南道水利工程就有八十六項,灌溉面積過百頃者三十五項。
在農具上,江東犁的出現,勞動力大為減輕,可讓大量的勞動力去做興修水利與墾荒。當時記載有:「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萬二千頃」,「驅江波六十里,……辟荒梗數萬畝」,「歷信州刺史,勸民墾田二萬畝」……僅僅江南道灌溉面積就接近十二萬頃!龍骨水車也是在這個時期得到大範圍普及,人力水車、畜力水車、水力水車搭配使用,加上南方雨水比較充沛,與北方傳統農業經濟相比,南方的經濟開始很大程度上擺脫北方農業完全靠天吃飯的情況。
唐朝除了嶺南一年兩熟外,江南出現了稻麥複種式,見於白居易《答劉禹錫白太守行》這首詩中「去年到郡時,麥穗黃離離。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史上記載,唐後期南糧北濟最高年額300萬石,北宋近700萬石,因此《宋史· 范祖禹傳》說「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江東犁(曲轅犁)
宋,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南方經濟發達達到有史以來的巔峰。正因為如此,宋的軟實力也達到了巔峰。古代南方農業經濟的發展開發到宋一朝,也算是完結了。
宋時引進了占城稻,兩熟區域從嶺南往北推進。宋時常用高轉筒車,高轉筒車將車水至較高處,可提高到六七丈以上,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文明創造。
宋時大力修建圩田、湖田、梯田。國土面積雖小於唐朝,可耕地面積卻大於唐朝!總體來看,宋喜建圩田,圩田出現於唐朝,可大興修建是在宋朝,終宋一朝,宋都在不停的建圩田。宋朝廷大力鼓勵圩田的興建,有官圩,也有私圩。官圩設圩長,政府全資興建,私圩政府可開借貸。范仲淹:『』江南舊有圩田,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閘門。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澇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田美利。"宋最大的圩田是萬春圩,萬春圩寬18米,高3.6米,長42公里,夾堤植桑數萬株,共計127000畝。而規模稍小的圩田,在江南比比皆是。灌溉排澇的時候,千萬架水車同時運動。
關於對宋代江南稻米畝產量的估測,海內外眾多數學者的意見傾向於畝產為2石。對於環太湖流域的核心區而言,畝產2石則為比較保守的數字,如蘇、湖、秀州應在2.5石左右。而對於嚴州、婺州及鎮江等地,即東西部的丘陵山區而言,則又似乎偏高。這些地區似以1.5石的平均畝產為宜。皖南圩田區亦在2石左右,故全區以平均2石為妥。
江南地區約略同時的人口戶數為224" 7201戶,約佔當時全國人戶的14.44%,其墾田面積則約佔當時全國總數的II.59%。這1.07億石的江南稻米總產量,如按上述江南人口2247201戶平均,則戶均為47.63石;如以當時全國1092640戶平均,則每戶可得米9." 76石。如果進一步考察,每戶以5人計,每人日食米為1.5升,則每戶年消費口糧約為27石。如果將交換經濟最發達的該地區非農業人口估計為25%,則意味著江南每個農戶可以養活2.35個五口之家。
看到有答主提到了農具,我補充一下。農具是農業生產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古代的農具,根據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的不同作用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耕地整地工具
耕地整地工具用於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業。經歷了從耒耜到畜力犁的發展過程。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耕、耙、耖等,這套耕作體系在宋代已經形成。晉代發明了耙,用於耕後破碎土塊,耖用於打混泥漿。宋代出現了耖、礪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於打混泥漿。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
2.灌溉工具
商代發明桔槔,周初使用轆轤,漢代創造並製作人力翻車,唐代出現筒車。筒車結構簡單,流水推動,至今我國南方丘陵河溪水力豐富的地方還在使用。
3.收穫工具
收穫工具包括收割、脫粒、清選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桿的鐮刀、短钁等。脫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為主,北方以碌碡為主,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4.加工工具
加工工具包括糧食加工工具和棉花加工工具兩大類。糧食加工工具從遠古的杵臼、石磨盤發展而來,漢代出現了杵臼的變化形式踏碓,石磨盤則改進為磨,礱。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碾。元代棉花成為我國重要紡織原料,逐步發明了棉攪車、紡車、彈弓、棉織機等棉花加工工具。
5.運輸工具
擔、筐、馱具、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6.播種工具
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劉秀時期,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7.中耕除草工具
中耕工具用於除草、間苗、培土作業,分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兩類。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以上引自百度百科,手機沒法兒標引用,明天再改,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除了樓上諸位說的,還有一點是氣候變化。古代北方很可能比現在更加溫暖濕潤,類似現在南方的氣候。請回顧小學課本上黃河象的故事。
就農業科技而言,正是北方鐵犁牛耕技術的傳入,才解決了南方因為氣溫高、雨量大、土層淋溶嚴重,距地面20-30cm即易形成富含鐵核的澱積層的制約發展問題。同時北方糞肥技術傳入南方一改南方落後的刀耕火種,這些科技大大激發了南方本就可觀的農業發展潛力。-個人觀點小小補充
不請自來,答一個工業的吧。
景德鎮的陶瓷工業發展,大抵是宋朝興起,元朝青花出現,官窯鼓勵了整個景德鎮陶瓷行業的發展。
然而景德鎮本身的陶瓷技術在青花之前並沒有特別獨一無二的存在,迎來大發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北方戰亂,大量工匠逃難聚集在江西東北山區的一個小鎮裡面。充足的人才供應也造就了景德鎮當今世界瓷都的地位。我總覺得景德鎮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早就萌發資本主義經濟狀態的城市了正如題主所說「 在中國這個農業社會 ,生產技術自然主要是指農業生產技術,可是北方的農業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澤地為主,這兩個千差萬別的地理生產環境,其生產技術自然也不同」
然而,一,就農業而言,南方和北方絕大多數作物都是相同的,最典型的就是水稻。而水稻界,南方當之無愧第一名顯然是袁老的雜交水稻,而北方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必須是東北大米(需要冬天零下20度左右的環境);
二、釀酒技術。建議題主調查茅台這些酒類的技術歷史;
三、建築(軍事)技術。建議題主調查客家圍龍屋;
四、麵粉技術。在南方多水稻的環境下,產生的自然是大家都知道的——米粉,最典型的是桂林米粉,建議題主調查桂林米粉歷史;
五、麵食文化。
沙縣小吃,不用多介紹了吧,絕大多數都是麵食;
重慶小面,不用多介紹了吧;
成都牛肉麵,不用多介紹了吧;
武漢熱乾麵,不用多介紹了吧;
溫州拌面,不用多介紹了吧;
宣威火腿,不用多介紹了吧;
海南伊面,不用多介紹了吧;
廣東點心、牛腩面、燒賣、老婆餅,各種早茶不用多介紹了吧;(湯麵反而少,蒸、烘烤烹飪做法多。同樣廣東人民也非常喜歡麵包、蛋糕類甜點)
台灣雲吞,不用多介紹了吧;
江蘇小籠包,不用多介紹了吧;
實際去過南方的人都知道,由於南方大米不好吃,口感很差,因此南方雖然盛產大米,但南方人普遍更喜歡吃麵食
而北方則恰恰相反,由於北方大米口感好,入口香醇,反而北方人普遍對大米更加青睞。
(個別省份除外,比如荷蘭和陝西作為北方為數不多的兩個省,由於沒有水稻種植,屬於例外。其中老陝是由於沒有黃河,是北方為數不多的幾個不能種植水稻的地區 )
經濟重心南移並不是北方衰落,確切地說是南遷人口增加帶來南方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快速發展無外乎自然條件好
中原人口南遷之前杭州已經孕育良諸文明,或者說良諸文明與中原文明並行發展不分強弱,人口增加倒逼生產力提高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文「坦克」一詞選擇了音譯?
※王選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對於我國的意義有多重大?
※如果中國從未受西方文明影響,中國的「科技樹」會有怎樣的發展?
※瓦特只是改良了蒸汽機,並沒有發明蒸汽機,為什麼能作為工業革命的代表人物?
※關於科技史的紀錄片或電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