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奧文化下多產古典音樂大師,這與德語語言的特性有關么?
有。
德語是很有邏輯性很嚴謹的語言,語法遠比英語複雜得多得多得多,何況還有男有女……古典音樂也是很嚴謹的東西,講究前後有邏輯。一定程度上,這種語言邏輯性孕育了古典音樂中最有邏輯性的部分——復調、和聲、曲式(配器這方面和語言關係沒有和繪畫關係大,從柏遼茲到拉威爾到梅西安杜迪耶,法國作曲家配器技能Max)。
同時,德語中「冒泡」的輔音很多,動不動就什麼ch什麼sh什麼s的,這也讓這門語言變得不太適合於歌唱(你看莫扎特一般用什麼語言寫歌劇,德語歌劇是後來的事情了)。所以,德奧作曲家對旋律相對於其他作曲家並不那麼重視。聽聽貝多芬勃拉姆斯布魯克納這票人的曲子裡面的旋律,再聽聽同時代義大利人、以及民族樂派的旋律,你就會對這種不重視有所體會。甚至,旋律可能是他們考慮的最後內容。我們這些人讀譜子從上往下讀,他們讀譜子,很多都是從下往上讀的——因為沒有通奏低音,就沒有古典音樂,這個習慣一直流傳到現在。低音太重要了,低音比旋律更能反應音樂的走向。
當然啦,義大利和法國作曲家也很牛,那票人對早期音樂貢獻極大。但是,在整個古典音樂體系發展最迅猛並最終完成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從18世紀初到20世紀初,說德奧是中心沒有什麼不妥。
——————————————————————
下面有人提到,為什麼當代德奧作曲家不再是中心了呢?很簡單,交通發達了。以前從魏瑪去維也納的時間,如今可以到紐約了。這與國家分裂與發現美洲有關
不然,為什麼此前和當今的德國音樂都並不那麼特別突出地發達了呢?
且聽分解
那個群星燦爛的年代,正好是德意志分裂的年代,每條適航的河流都會有世家強人設卡建國,處於要道上的,過路費收得多的,無疑就是大公國了,地處偏僻收得少的,也能捐個伯爵國玩兒玩兒,高興了,可以跟選美似的,選個皇帝噹噹,雖然那皇帝啥也管不了。
那時的歐洲列強,哪一個不是在加勒比、南北美和亞洲非洲,忙著畫地征服,掠奪黃金,開採礦物,賺個盆滿缽滿呢?突然誰都顧不上萊茵河以東,奧得河以西的那些說德語的破碎山河了,而且恰好留給他們去抵禦土耳其人、斯拉夫人和其它爛人。
在那樣一個田園牧歌的時代里,德語區的王公貴族和主教們在陰黑潮冷的天氣里,宅在小破古堡或集體宿舍似的王宮裡,既沒有QQ可聊,又找不到無碼資源,居然不得不培育出了管弦樂的愛好來,其實也沒多好這一口,就是假裝不那麼無聊。
所以就丟出幾個克盧采,繳人從後門遞給巴赫家的,去給弄些曲兒來,或者喝幾個莫扎特家的進來弄幾段兒,偶爾吆貝多芬來篩篩酒。
天才什麼年代都有,就看機會夠不夠,這不,就成了這個局面了。
所以說,德語區古典音樂璀璨的代價是,錯過了地理大發現的紅利,當然輪也沒輪到他們。而同時期的其它歐洲天才們在幹嘛呢?
佛蘭德斯的,忙著給發了點兒小財的土豪畫風俗畫呢;英格蘭的,忙著交易股票管理銀行順便寫寫經濟學原理;法蘭西的,寫寫小說練練嘴皮,順便搞搞陰謀、謀個宰相;義大利的,跑路去荷蘭再裹挾著去倫敦,倫巴第街為證;俄羅斯的,喝酒喝酒喝酒喝大酒,天兒冷啊,小部分在阿拉斯加擼皮毛;西班牙的,曬太陽曬太陽曬太陽,女人玩兒煩了,順便玩兒她們的男朋友。
看懂的點個贊,這就叫路徑依賴,換句話說,環境限制也別浪費了咱那點兒才華,哈哈謝邀!
德奧音樂家多,只是一段歷史時期而已,而且實際上李斯特、肖邦、德沃夏克、西貝柳斯等,都不是德奧而是東歐北歐的,更不用提柴可夫斯基等一眾俄國音樂家了。
我個人覺得歐洲大陸,尤其是東歐北歐一段時期內出產古典音樂家較多的原因,是因為歐陸歷史上,宗教保守時代比較久遠,同時這些地區國家長期處於和中東近東文明衝突的前沿,更容易產生文化衝撞,所以文化思維比較活躍;此外,歐洲大陸,尤其東歐北歐的傳統貴族比較集中,更願意花錢在文化上進行攀比,而19世紀之前,音樂劇主要依靠貴族的資助才能謀生,然後才能繼續發展創作。推出作品。而法國大革命後,這種貴族專斷的格局被逐步打破,民間力量崛起,也就改變了這個局面。
有一種普遍說法是說這與德意志人的民族嚴謹性相關,比如德意志在古典音樂、哲學、數學這三個理性領域非常強勢,而在文學創作感性領域明顯不如法國與俄羅斯,大文豪歌德寫浮士德更多的也是一種哲學探討。這個說法是不是從結果找原因我就不深究了。
我聽腓特烈大帝譜的曲子就覺得很好聽,但據說巴赫曾經說腓特烈的曲子就一般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