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領域的「用戶研究」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謝邀。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是很崩潰的,因為我不是做這個的。
但是呢這個題目好像還挺有意思的,所以就打開了google。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大牛指正。1. 眼動研究(eye tracking)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攝像頭追蹤用戶看屏幕的位置,比如下面的熱圖顯示用戶在使用iPhone瀏覽facebook的時候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左中和左上角的位置(由紅到黃到綠到藍表示注意力從強到弱),使用iPad則是中間偏上,網頁版則是左小角一小塊(這裡有個人頁面、消息、群組等),中間欄(news feed),以及右上,而通常網頁版顯示廣告的位置是不太能引想用戶的注意力的,基本是藍綠色。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要把廣告有機的跟news feed結合起來,以至於每年產生近20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移動端佔大概80%,而移動端是沒有右側廣告欄的)圖片來源:http://www.cnet.com/news/what-facebook-and-every-other-site-can-learn-from-eye-tracking/2. 六度分隔理論六度分隔理論(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間人就能夠建立起聯繫的理論。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於1967年根據這個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要5個中間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5%BA%A6%E5%88%86%E9%9A%94%E7%90%86%E8%AE%BA
2011年,facebook聯合米蘭大學研究表明任意兩名facebook用戶之間的距離並沒有傳說中的6度那麼遠,而是3.74度。36kr有一篇很好的文章介紹這個:Facebook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了1.26度_36氪
2015年facebook月活達到16億,3.74度成了3.57度,僅限於美國境內的話是3.46度。
不知道如果微信搞一個類似的算一下會是多少。來源(需要翻牆):https://research.facebook.com/blog/three-and-a-half-degrees-of-separation/3. 「知乎完美情侶」在 @丁堯 的這個回答下面:有哪些網站用爬蟲爬取能得到很有價值的數據? - 知乎用戶的回答簡單來說就是答主找到一批高質量(僅就回答、贊數、粉絲數而言)的用戶,然後開始數據式虐狗,找到「知乎完美情侶」。通常來說,一個用戶如果只關注了一個人,那麼很有可能這個人對他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但是要考慮到有些用戶是新用戶或者不活躍用戶,那麼他可能只是懶得關注人。所以,接下來的分析,選取只關注了一個人,且粉絲數大於1000的用戶,一共161個。
那麼,被這161個人所關注的人,是不是也只關注了一個人,並且他們兩個人之間是互相關注的呢?對這161個用戶進行分析,篩選出符合以下條件的用戶組:
- 兩個人之間互相關注,且都是只關注了對方一個人
- 其中至少一個人在這161個用戶樣本中
另外順便安利一下同一問題下 @何明科的答案也是挺有意思的。
有哪些網站用爬蟲爬取能得到很有價值的數據? - 何明科的回答先寫到這裡,接著加班去了,回頭看情況要不要再更。案例一:iphone兩種狀態下的來電顯示。對用戶使用場景的研究
第一種是正常使用手機狀態下。第二種鎖屏狀態下。
正常狀態下:手機在用戶掌控中,這時不易誤操作,為了讓用戶操作快捷,快速觸達,選擇點選式。鎖屏狀態下:用戶這個時候往往是不可控的狀態(通常是口袋裡),防止誤操作。所以選擇滑動式。/補充:拒絕直接操作鎖屏鍵深入的對用戶使用場景進行研究案例二:個性化推薦試想一個場景:隔壁老王打開一個淘寶APP收到,紙巾的推薦,深深被吸引,發現家裡紙巾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於是迅速下單購買。付完款,隔壁老王感覺哪裡不對。『為什麼要推薦給我紙巾?』這推薦也太神了吧。
是的,在互聯網時代,個性化推薦、演算法、標籤能將流量價值利用到極限。隔壁老王以往的購物記錄,演算法對其購買評價金額、評價次數、評價文本、年齡、偏好都有所記錄。隔壁老王:單身、多次搜索單身情趣用品、上一次購買紙巾還在3月前、愛日本動漫、消費水平一般等客戶標籤/畫像:單身屌絲、宅男、消費水平單次在100元以內、春天到了紙巾可能用的比較快。通過映射關係,隔壁老王看到了紙巾,並下單購買。
在商業環境中,用戶並非天然抵觸廣告。真正抵觸的是:人們在目之所及之處,無用的廣告太泛濫,導致用戶經常有被干擾的困擾。
顯然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精準推薦是多麼的重要
案例三:天貓雙十一舉國上下人民看到這個日子來的時候,內心只有一個呼喊:
案例四:QQ隱身功能——對用戶心理的研究每個人都有窺探其隱私的慾望,這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性的這個弱點。我隱身,我能看到她在線,我能偷偷去查看她資料,我能看到她幾點上線,什麼時候忙碌,幾點離開,猜她可能在做自己的事情。這時候恰好她發消息給我:『在嗎?還沒回家呀?』過了10分鐘……
我:『恩,剛回來』殊不知我等她這一聲『在么』,等了整整一天在電腦的那段,她從白天開始『在嗎?……』這句話,在輸入框中輸入了,又刪除,輸入了再刪除了無數次。後來還延伸出一個產品:彩虹QQ是為了滿足想窺探隱身用戶是否有在隱身的心理需求。從功能的角度出發,QQ用戶登錄狀態的功能完全沒錯。用戶使用場景基本都考慮到了。用戶狀態有:在線、離開、忙碌、離線、隱身,等各個狀態。
這場景如果用在職場社交更合乎情理,我來公司報道顯示我是在線狀態。我離開了一會,狀態改為離開。避免溝通時不及時帶來困擾。但QQ作為一個熟人間的日常社交產品,這樣的功能是有所矛盾的。試想一下,QQ和微信,你分別去找一個人時。在QQ上,我是要先看對方在不在線。如果是了解他經常隱身的還好,如果不是,我壓根不會主動找他。在微信上,我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發消息過去的。對用戶心理進行研究謝邀 @鄒昕
本來其實想寫兩個部分,第一個是關於傳統的消費者洞察理論,也就是Consumer Insight的研究理論發現,如Self identity, Family Life Cycle, Brand community等等。這些是不管線上線下,都可以用來概念化區分用戶的理論,這算是基礎。
但後來我怕自己黑燈瞎火寫東西審不清題,就勞神又看了一遍,居然定義在互聯網的範圍內!我思忖了半晌,覺得還是不要賣弄學術了,就講一個故事: 為啥FACEBOOK,(FACEBOOK哦!) 要讓你看到隔壁老王去參加海淀區人大代表投票的消息。
請記住一個詞叫SOCIAL PROF: 社會確信。社會關係中的強連接,也就是你的朋友圈中經過騰訊自動篩查過沒有被屏蔽且經常與你互動的『密友們』當然會對我們的行為造成影響。弱連接則比如,我和你就是個點贊之交,或者我們就僅僅是Facebook的好友,你的行為,會對我造成影響么?2012 年Nature 的study確實證明了利用代表強連接的FB好友宣傳確實能夠起到實際的政治效果(Political Mobilization) , 但是! 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以下就是Nature的試驗中控制組和受試組看到的內容差別,其實沒啥,就是你知道你的朋友中誰在選舉日中投票了,就這麼一丟丟差別。碼農童鞋覺得應該很好寫出來嘛,於是在MKT組同事的威逼利誘下寫下了這個自動生成的消息提醒, 暫且把這個改動叫做PASSIVE-BROADCAST的, 那ACTIVE-PERSONALIZED是什麼呢,其實就你想vote,但是你還得親自點下那個邀請的按鈕,告訴你的朋友說,『隔壁老王,我要去實行我的選舉權,投票海淀區人大啊,你要不要來嘛~~』但是,重點在於,就這麼一點點改變,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這種自動生成的好友參與活動的消息,提高了246% 的同伴影響, 而主動邀請的信息卻只有98%的提升。we designed and conducted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involving the
1.4 million friends of 9,687 experimental users on Facebook.com. We find
that viral features generate econometrically identifiable peer
influence and social contagion effects. More surprisingly, we find that
passive-broadcast viral features generate a 246% increase in peer
influence and social contagion, whereas adding active-personalized viral
features generate only an additional 98% increase.
其實一想,這也挺好理解的嘛。隔壁老王正在和媳婦兒吵架跪搓衣板呢,你突然就給我發去投票人大代表這麼一邀請,我是裝沒看見不回你呢,還是拒絕你之後還得請你吃頓鹵煮呢?隔壁老王如果真突然關心起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了,正猶豫呢,看見喲呵,你這娃都去了,得,我也投一個參與參與。
~哈哈~
===Reference:1. A 61a 61-million-person experiment in social influence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9/n7415/full/nature11421.html2. Creating Social Contagion Through Viral Product Design: A Randomized Trial of Peer Influence in Networkshttp://pubsonline.informs.org/doi/abs/10.1287/mnsc.1110.1421?journalCode=mnsc微博早年還很開放的時候,經常抓微博的數據玩兒,有兩個有趣的發現
1)跟蹤了一堆投資人,根據他們的最新關注,八九不離十知道他們最近在約談的公司或創始人
2)發現某已婚的男性朋友在一個異性的微博下留言,然而他沒有關注該異性,不過這個異性卻關注他。(我默默地關上了電腦,不敢多想)————————————————————更多文章關注我的專欄: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BAT各家的博客上都有很多好東西,但最讓我吃驚的是下邊這個...
來源:2015年中國青年生活形態調查報告...是在下輸了另外,關於眼動:解讀眼動的12個誤區 只能說沒那麼簡單的...Google搜索結果頁的位置與單擊率的關係——為什麼SEO很重要。
互聯網最大的特徵是數據驅動,過去十幾年的數據經驗產生了很多網站設計的「行規」,比如說:
1、第一視覺區
第一視覺區是進入網站後的第一印象,基本要求就是「吸引使用者留在網站繼續瀏覽」,四個重點為:1、僅保留精華內容,以節省高度;2、設置頁面標題,協助用戶快速理解頁面內容;3、讓用戶理解頁面下方內容;4、運用圖片增加畫面吸引力。
以Amazon網站首頁為例,第一視覺區中滿足了上述四個元素,放置了最重要的信息、圖片,並讓用戶感覺網頁下方還有內容,增加往下瀏覽的意願。
(設計原型)2、「接近律」、「封閉律」
這兩個概念來源於格式塔心理學。接近律值得是運用人類視覺會將鄰近的東西分成同一組的特性,所以在網站上如果想要將一群元素讓用戶視為同一群體,可以增加和其他元素之間的空間,並將同元素之間的距離拉近;封閉律則指的是運用線、圖或標題分割區域,讓看的人更能理解區域間的差別。
任何像樣的網站都符合這個規律:
3、心理暗示的文字引導網頁之間靠超鏈引導,點擊率帶來轉化率,因此用字要讓使用者易於聯想,增加點擊意願。例如租房網站,在首頁時如果沒有按鈕,用戶只會通過簡單的價格、地段和簡單描述判斷,但加入按鈕以後,打開查看詳細信息的比例大大提升。
傳統網站:
改良網站:4、擬物化雖然現在扁平化是主流設計風格,但對於基本的按鈕設計並沒有改變原則,也就是能點的東西應該「看起來可以點」。
?在藍色文字下方加上底線是沿用到今天的基本手法。由於後來開始重視文字的易讀性及整體設計,網頁逐漸不使用藍色底線,但「藍色」現在仍然是讓用戶辨認出是鏈接的重要因素。通常按鍵也會加入層次或陰影,或使用帶有圓角的矩形,使之帶有按壓感。
5、視線引導
眼動儀就是輔助這方面工作的。一般來說引導視線流動的方式有:定位視線起點、運用強化元素引導視線、運用阻礙元素阻擋視線。
1)定位視線起點
看到下面這個網站時你會先從哪裡看起呢?是不是先看到了左側的分類,然後是上面的導航條,顯眼的「立即選購」以及下面的「他們都在用」區域?
雲服務的用戶多數對技術比較熟悉,但對服務方公司的業務內容不是很熟悉,常常抱持著模糊的印象造訪,所以在設計上刻意引導視線到業務說明的區域。另外,導航條使用灰色的背景色弱化色彩對比,可以更自然的強調主要內文區域。而對於明確目的的消費者,直接引導到選購按鈕上。餘光掃及的客戶列表,則是作為服務的宣傳背書。那麼,我們來看看糟糕的例子,很多視頻網站都很亂……
不過還好,老用戶都習慣了……2)運用強化元素引導視線
引導視線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吸引人的元素吸睛(如圖片、按鈕、對比色等),用阻礙的元素隔絕(灰色、縮小的文字等)。網頁上的吸睛元素有以下幾種:
? 圖片或照片的吸引力強過文字
? 對比的顏色容易被看見 ? 使用粗體字、紅字、放大來產生強調的效果 ? 按鈕或超連接 ? 使用阿拉伯數字上述「顏色的使用」及「文字強調效果」是很多網站設計師會犯錯的地方,設計師為了增加版面的豐富度,常會運用很多色彩在背景色或文字上,但色彩越多越沒有重點,反而弄巧成拙。吸睛的原則就是:強調重點,不重要的東西就盡量刪掉,避免濫用過多的設計元素。
A 的吸睛力遠大於 B 和 C3)運用阻礙元素阻擋視線
「灰色系的背景色」與「廣告橫幅」是常見阻礙視線的元素,灰色系的背景色會弱化內文的重要性;而廣告橫幅則容易被使用者忽略,常有將重要專題的入口設在廣告版面的情況發生,但幾乎沒有人點選瀏覽,效果不佳。
此外,區隔線條顯示上下內文沒有關連性,常用來阻礙或改變使用者的動線:適當的使用橫線可以引導使用者視線到特定的目標,但是在想要讓使用者看到的區域上劃一條橫線反而會阻礙了他們的視線。
以上這些很早就已經是網站設計的常識,也都得到了數據的驗證。而APP時代,又產生了很多新的設計原則,不過核心思路沒有本質變化。
但獵豹移動的產品總監曾經提到,對數據的理解唯有通過下一個版本的修正才能獲得真實的用戶使用驗證,這是在現今快速變動的APP世界裡生存的不二法門。而數據也有黑暗面,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收手,不單純只是看數據的起伏來決定產品設計的好壞。但更多的產品經理會因為一昧的追求提升數據而走上魔道:
「如果用戶不願意點擊這個通知欄,那我們把文案改的聳動一點……」
「如果用戶不想停留在這裡,那我把退出按鈕做很隱晦……」「我一定要用戶安裝這個,那我不要給用戶退出的出口……」當一切為數據論時,你會看到很多很讓人目瞪口呆的設計。恐嚇或誤導用戶走向能夠滿足產品經理自身數據提升的路上。可是用戶不是笨蛋。當某個產品經理開始動用「魔道」方式提升自我KPI時,產品的另一些指標一定會反應出來。如何在數據與產品體驗中間得到平衡一直都是很考驗每個產品經理、總監、VP,甚至是 CTO、CEO 的事情。女大學生,公務員,城管,醫生,農民,女司機,這些職業做標題會引起比較高的點擊和評論。
女大學生→天真無邪,經常被網友騙錢。
公務員→貪污腐敗,欺壓百姓。城管→暴力執法,欺負小商小販。醫生→收紅包,服務態度差。農民→弱者,要多關心,錯了也不能說。女司機→又把油門當剎車踩啦。當然,作為一個無良的小編,標題黨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比如:
《驚人!一對年輕男女竟然敢在路口乾這樣的事!》
就是倆人騎電動車闖紅燈。「那一天我被兩個男人夾在中間」…
就是一輛摩托車上坐了三個人。《不要臉的姦夫淫婦在超市發生行為》
其實是兩隻大蒼蠅在果蔬區一個西紅柿上交尾。再來一些。
快看速刪!絕密馬上封!女人和男人床上的故事!國家機密!看完就刪!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故事!夫妻之間按摩的穴位!這樣的標題往往有個情色的圖片,點進去神毛關係也沒有!互聯網廣告,也能算互聯網吧,強行答一個,背後的原因大家自己想,我就不多做分析了。1. 所有在座的,自認為對互聯網有一定了解的人士,都不是bat的主要受眾。中國小白用戶才是主流,這也是某廠敢於作惡的一個直接理論基礎。2. 網頁上美觀的東西點擊率不一定高,bling bling吸引眼球的(比如綠底紅字)、假按鈕、美女帥哥點擊率最高。而美女類圖片的眼動儀測試表明,大家主要關注區域在臉。3. 大部分人在瀏覽網頁的時候存在習慣性跳過行為,符合一定判定模式的區域,無論內容是什麼,都會被某些用戶直接跳過。
曾經做過關於『一部文藝電影究竟是推薦給文藝片受眾 or 電影主演粉絲』的實驗。
主演是很大牌的那種,我們以為大部分去看的應該是主演粉絲。
結果發現,這幫電影宅們比所謂主演粉絲的忠誠度高多了。
有些人口上說喜歡,但真正買單的,是那些熱愛的人啊!Facebook聯合康奈爾大學、UC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員在2013年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發表了一篇名為「社交網路中大規模情緒擴散的實驗證據」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assive-scale emotional contag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的論文。論文的中心思想是,即使沒有和真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當用戶的社交網路信息流里出現比較多正能量的信息時,用戶也傾向於分享正能量的信息;反之,當用戶看到的都是負面信息,那麼用戶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從而生產負面情緒的內容。所以,面對面的交流並不是人們互相影響情緒的必要條件;在社交網路上,情緒的影響和擴散同樣能夠通過看貼子來做到。
乍一看似乎不是什麼特別難以想像的結論,但是這篇論文發表過後,立刻在互聯網界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理由是,Facebook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實驗,而且「實驗對象」達到了驚人的689,003人。也就是說,Facebook不聲不響地改變著這些用戶新鮮事里出現的信息內容,並且成功地操控了將近七十萬人的感情狀態。
雖然似乎並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是FB的做法被公認為不妥,甚至是不道德(Unethical)的。不少用戶在聽到FB實驗的消息之後非常憤慨,並且認為這是一種對個人隱私乃至對於人權的侵犯。在大學的實驗室里,任何實驗都要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准(例如本校的Research Ethics Board, REB);但是一家商業公司,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實驗,可謂前所未見。康奈爾大學之前聲稱實驗的贊助者之一甚至有美國軍方,但是在之後改口稱實驗並沒有收到任何外來贊助。
這件事真正的矛盾點在於以下Facebook對自己的辯護:「(The research) was consistent with Facebook』s Data Use Policy, to which all users agree prior to creating an account on Facebook, constituting informed consent for this research.」
在你同意使用Facebook的服務,並且創建賬號之前,你已經同意了所有相關協議,准許Facebook使用你的數據來進行數據分析、測試和研究,所以,這個鍋還是要你們用戶來背——誰叫你們之前點了「我同意所有條款」呢?
這場被稱為The Facebook Experiment的風波,激起了一些公司對於用戶隱私的重新思考(亦或是營銷手段):現在海外很多互聯網公司每當自己的用戶隱私條款改變的時候,會主動發郵件或者通知聯繫用戶:「我們的隱私協議已經改變,請您過目」。
問題是有幾個用戶真的過目了呢?幾千字的用戶條款,真的去讀的人有多少?
從結果上來看,互聯網界用微乎其微的道德成本,換取了對用戶數據和信息的任意操控。畢竟不按下同意的按鈕,你也沒有辦法給朋友們點贊。Facebook用戶的新鮮事是從平均1500件之中挑選出來的;你不可能一次看完所有,所以這種信息操縱幾乎每天都在進行,也許朋友很少的人除外。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信息也好,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帶有情緒的新鮮事會鼓勵用戶創造內容。而作為一家公司,FB當然想要鼓勵自己的用戶多多創造內容,所以進行這種微妙的心理操縱可以說是必(zhuan)然(qian)之舉。
References: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Facebook"s Secret Mood Manipulation Experiment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assive-scale emotional contag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s用戶喜歡看人的臉。
用戶容易被臉所吸引。所以網頁設計時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放在臉的旁邊。
圖片來源 7 Marketing Lessons from Eye-Tracking Studies #CRO
費茨法則
MT=a + b * log2(D/W + 1)
MT 表示從原點到目標的時間D 表示原點和目標的距離W 表示目標的寬度簡單的說就是用戶能快速點擊較大或接近滑鼠指針的目標。
這就是為什麼用戶界面設計里,很多常用元素都被放在屏幕邊緣和角落裡。應為屏幕邊緣是無限大的,滑鼠不管怎麼移動都不會超出邊緣,所以人只有下意識的把滑鼠一甩,就能點到目標。還有就是為什麼Pop up 菜單出現在游標旁邊。人類在網上尋找信息的過程遵循生物學中的最佳覓食理論(Optimal foraging theory)
最開始的時候,公司有個工具類APP,有兩個版本,一個收費的,一個免費的,兩個版本的產品,除過產品首頁,其他一模一樣。(我就是想看看收費會是什麼效果)
然後,很多啟動率很高的免費用戶,很多在線時長也比較長的的免費用戶,跑去下載了收費版本。他們和她們大概以為:收費的更好吧。
後來,下載量起來了,我們專門升級了一下收費版本。盲目順從用戶,盲目追求產品數據和KPI,只能死路一條。
前幾天,我參加喬治亞理工學院張晗教授的《大眾點評研究》主題沙龍(大眾點評,是指商品的用戶評論)。2010年,他們對App Store 上的40417個有效App(20個分類的前500名、評論數≥1)進行統計研究,發現以下幾個特點:
- 打分與總平均分相近的評論更容易獲得「有用」點擊。
- 第二人稱的評論比第一人稱的評論更容易獲得「有用」點擊。
- 高能量情緒(如憤怒)的評論比低能量情緒(如沮喪)的評論更容易獲得「有用」點擊。
以前在做圖片項目的時候,拿不同的圖片測過用戶的視覺熱點圖。放一個美女圖片給用戶看,女用戶的視覺熱點全在臉上,男用戶的視覺熱點一半在臉上一半在胸上。
最好笑的還是有些美女圖片是那種半露胸的,結果男用戶的視覺熱點集中在美女胸部可見部位的邊緣,整張熱點圖呈現一種「望眼欲穿」之感,很有意思。標題中含有「女大學生」該關鍵詞的新聞平均點擊量超出同類無該關鍵詞新聞點擊量的1336倍。
大多數官方客戶端功能冗雜強行插入廣告讓精神潔癖者感到非常痛苦,所以要果斷開發綠色無廣告體積小清新簡潔MD風格的第三方客戶端( "?-?)?――◎ 我就玩玩悠悠球
比如我在某沒良心度搜索了某個關鍵詞之後打開其他頁面 網頁廣告會自動顯示我之前搜索的類似產品廣告我要是搜索了情X用品 豈不是很尷尬~
推薦閱讀:
※為什麼看巨幅人像畫時會有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看,畫中人的眼睛都在盯著你的感覺?
※人們做慈善的動力是什麼?
※如何看待女朋友瘋狂追星?
※2017 年,孩子成長過程里的哪些小事,最讓你感到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