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國史書上說是粟末靺鞨所建,它與高句麗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靺鞨人便是高句麗的一大兵力來源。

古代部族,由於生產方式的不同,所以就出現了一些在族群上的簡單分工。比如北朝時期大夥都知道的,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以及上古中亞地區羯人當兵、粟特務農;中古中亞地區的突厥、蒙兀兒、吉爾吉斯當兵;薩爾塔務農。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在高句麗非常常見。

高句麗建國之初,是東胡後裔、來自北方的操蒙古語的夫餘人征服了東北地區的農耕原住民穢貊人,然後夫餘人便被穢貊人同化了,就連穢貊人的語言也被現代學者冠以「夫余語」。這點就很像操欽察語的烏茲別克人,征服了中亞的察合台突厥人,然後就被察合台突厥人同化了,然而最終察合台突厥人的語言卻被冠名為「烏茲別克語」一樣。

關於最初的夫餘人,史記中便將夫余和烏桓同列入《貨殖列傳》,《魏書》中列出的另一個夫餘人國家豆莫婁,據記載和室韋人、庫莫奚人、契丹人語言相同(古代蒙古語的一種)。最初征服穢貊人建立高句麗的,是有五個部落的部落聯盟,這五個部落分別為:消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即夫婁部、高句麗王族所屬部落)。

剛開始的高句麗,就是依靠這五個夫余部落打仗,所有的文武大臣均出於這五個夫余部落,基本上可以說,最初的高句麗就是個蒙古語游牧民族對穢貊人的壓迫政權。

《三國志》就記載,此時的高句麗只有三萬戶人口,為什麼人這麼少呢?不正常啊……

的確不正常,因為這三萬戶都只是夫餘五部的戶籍,穢貊人被列入不計數的下戶,掛靠在夫餘五部的「公民」戶頭下,地位等同奴隸。

然而……

大夥知道。

高句麗立國後就不安分,一直挑釁漢朝,然後屢遭漢朝暴揍。

曹魏毌丘儉把高句麗滅了一次,而且是像犁地一樣屠滅的,雖然高句麗又復國了。

前燕又重創了高句麗一次,高句麗非常受傷。

就這麼折騰下去,最終高句麗不得不開始依靠穢貊人,夫餘人要麼是被消耗光了要麼是早就被穢貊人同化成農民了。

也就是在這種夫餘人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高句麗不得不開始倚重穢貊人,高句麗的夫餘人也開始逐漸被穢貊人同化乾淨了。原先的夫餘五部,都從部落轉變成了行政建制,隨著夫餘人最終被同化,穢貊人對高句麗政權也逐漸認可,最終高句麗民族基本形成。

而一個新興民族的初步形成,爆發力是驚人的。

就在這一時期,依然屈服在慕容氏燕國淫威下的高句麗,在穢貊人逐漸成為高句麗民族的時候,高句麗歷史上最牛逼的大王——好太王,出現了。

好太王的全稱是「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正式的簡稱是「廣開土王」,不過我們一般稱他為「好太王」,因為好太王聽起來萌。

好太王就這麼領導者卧薪嘗膽多年的高句麗人,假意屈服後燕,把周邊各路小國各暴打一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殘了百濟(朝鮮半島西南部、依然是夫餘人征服建立,當然被朝鮮族的祖宗們給同化了),吞併了北方夫余各國,擊敗了原先的爸爸國後燕……走出吉林奪下遼寧殺入朝鮮,開始了高句麗的大國崛起之路。

然而嘛。

以穢貊人為主體的高句麗族,歸根結底還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民族最重要的行為便是農業生產。長期的擴張戰爭與軍事訓練勢必與農業生產相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農業定居帝國總是給人一種「不善戰」的錯覺的原因。

所以,就像很多農業帝國一樣,高句麗也開始發展僱傭兵了。

高句麗人用通古斯語游牧民族、漁獵民族為僱傭兵,由來已久,早在西晉時期,高句麗西川王就在擊敗肅慎(古代女真)後,遷六百家肅慎人為兵。而在肅慎人衰亡、靺鞨(新崛起的女真祖宗)人興起的時代,統一而集權的高句麗,對各部落各自為戰的靺鞨的優勢是壓倒性的。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在隋唐時期,被高句麗擊敗並奴役的靺鞨人,就有這麼幾個部落:

粟末部、白山部、拂涅部、鐵利部、越喜部、伯咄部、安居骨部、號室部等等……

這些靺鞨人,根據隋書的記載,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農業,日常生產是以蓄養豬和狩獵為主,住的都是洞穴。生產能力遠遠不如擅長農耕的高句麗人(穢貊後裔),但用作打仗的炮灰,豈不妙哉?

所以新唐書就記載了,高句麗的作戰時「每戰,靺鞨常居前」,而這些依附高句麗的靺鞨人首領,自然也會被高句麗封一些官職。

比如大祚榮的爸爸乞乞仲象,就是粟末靺鞨的首領,帶著靺鞨人給高句麗當炮灰的炮灰長。

而渤海國的建立,大祚榮的確也有打著光復高句麗的旗號,畢竟高句麗是東北那嘎達第一個大帝國,不打這旗號打啥呀?後來朝鮮族王建建國,不也打高句麗的旗號,定國號為「高麗」嘛。

人家靺鞨人至少是高句麗的炮灰,怎麼也是皇協軍部隊嘛。


現在的朝鮮半島說渤海國這類政府是北新羅

和自己是南新羅


渤海國是高句麗貴族及遺民所建,所以是有繼承關係的。雖然渤海國的統治者是粟末靺鞨,但其國民主體則是高句麗遺民(粟末靺鞨也屬高句麗遺民),至少立國初期是廣泛受到高句麗遺民擁護的。

高句麗王族自稱黃帝之孫顓頊帝高陽氏後裔,故姓高氏(南北朝後燕高雲、北齊高洋高歡則其後裔),或莫氏(顓頊帝在河北鄚邑建立鄚陽城的子孫,高句麗莫離支官職的來源,室韋氏各部首領稱號莫賀咄的來源)。西周末年,又有周宣王次子姬望封在鄚邑,建立鄚國,這姬望應該就是與東周第一代王周平王「二王並立」的周攜王。周攜王在河北聯合上古黃帝族(居涿鹿之阿,今河北涿州市)、顓頊高陽氏、唐堯虞舜遺族稱王,故被晉文侯殺於鄚國虢邑(今河北滄州地),死後賜謚攜王。到漢初,周攜王姬望後人姬振封鉅鹿侯,食采於鄚州鹿台而有鄚氏。其後,族人東遷或南下兩廣(因無記載,不便胡說。推測秦始皇滅六國時東遷、征嶺南時被發配南下,故《史記》有鄚邑名醫扁鵲,又名秦越人,居世數百年,可能是以其族人而概稱的假名字。鮮卑族慕容氏則記為秦漢之際被匈奴所敗,分保大鮮卑山,祖帝嚳,與周人同祖)。

高陽氏及姬望(周攜王)後裔原居河北鄚州(含今河北高陽縣、任丘市鄚州、望都縣),秦滅六國時期族人遷居遼東以抗秦軍,最後演化為鮮卑族慕容氏(祖先莫護跋)、邢莫氏(周公旦第四子所封邢國及周攜王鄚國的子孫)及高句麗(高陽氏的子孫)。鄚陽城及莫氏也是其後室韋氏各部首領稱號莫賀咄的來源。靺鞨,漢音莫河,其本義也應該是莫河、漠河,漢人王朝貶稱之則為靺鞨。莫河本指黑龍江,顓頊居北方,稱黑帝或北帝,色尚黑,以黑龍為帝王象徵,《山海經》記東北扶余山有顓頊及九妃陵墓。莫則指北方,又叫廣莫之野,北風則叫廣莫風,門向北開則叫廣莫門。

唐滅高句麗之後,高句麗遺民重建政權則為震國,後受唐朝封為渤海郡王,故又改稱渤海國。其實,渤海國距中國渤海灣有千百里之遙,其國名顯然是來自環渤海灣的河北高陽氏及鉅鹿侯姬振後裔。雖然《新唐書》記錄為「震國」,但《舊唐書》、《冊府元龜》、《資治通鑒》等重要史料及新羅崔致遠的《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均寫為「振」,可見渤海國的最初名字應該叫「振國」。韓國人稱「振國」之名源於公元前4世紀的朝鮮古國辰國,其實大錯。個人認為,「振國」之名應是源於周攜王的後代姬振,漢初封為鉅鹿侯。

怎麼證明渤海國與莫氏、高氏的淵源呢?那就是渤海國內的鄚頡府。鄚頡府境內扶余山有顓頊帝陵墓,轄鄚州、高州,主體居民為高句麗時期的鄚氏高氏。靺鞨即莫河、漠河,鄚州即鄚氏居地,高州即高陽氏的後裔居地。高句麗後期權臣蓋蘇文自號莫離支,其長子亦嗣立為莫離支。唐玄宗晚期,安祿山陣前大將軍蓋陀(東胡人)歸降唐朝張巡,改漢名莫英,後自願捐軀以解將士之飢。可見「蓋」字在高麗語中可譯作「莫」。《說文解字》:「蓋,苫也,從艸,盍聲」。本意是指用草席、草帘子遮覆,後引伸為覆蓋、掩蓋、全部、大概之意。《說文解字》:「莫,日且冥也,從日,在茻(mǎng)中,茻亦聲」,表示太陽被草叢、樹叢覆蓋之意。所以,蓋與莫在上古或高麗語中可以通用。淵蓋蘇文並非姓淵,淵是泉水之意,紹顓頊帝的水德,作為族屬文化來源而已。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喊麥振興東北,快手養活三省這句話?
龍煤的問題說到底是不是體制的問題?

TAG:東北 | 高句驪 | 大東北 | 東北歷史 | 渤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