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觀看喜劇的過程中人們共情 empathy 心理沒有發生作用?
我看很多喜劇時總有種怪怪的感覺,一方面笑,一方面心裡又不好受。
正如看《美人魚》時,八爪魚人的腿被煎、炸、送進絞肉機,滿場笑聲我卻隱隱覺得驚悚,這太疼了這;再比如看《小黃人大眼萌》,小黃人們很萌,但是開頭那段歷史陳述中,說小黃人必須要認個大壞人為主人,這個設定細思極恐,雖然電影中留下的都是搞笑,但這樣做歷史背後將會有多少血腥;更別說有的喜劇嘲笑一些不得已的弱勢人群。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很多笑點來源於優越感的體驗,或是嘲笑。這點在如何理解陳佩斯所說的「喜劇都有一個悲的內核」? - 生活這個問題下有很多很好的解答。雖然喜劇會有很多表現手法不讓觀眾直接看到笑點底下的滿面創口,但我依然好奇,這種時候,人們為何會只感到好笑,共情(empathy)的能力為何沒有被喚起?雖說劇情都是虛構,但虛構的悲劇依然會喚起眼淚和同情,而僅僅一個表現的側重面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同樣的悲劇為何就成為了笑料?還有個問題一直藏在我心裡,看悲劇內核下的喜劇,我在發出本質實為嘲笑的笑聲時總覺得心裡很過意不去,喜劇本身道德嗎?
有關empathy的理論認為,empathy 有兩個維度。一個是觀點採擇能力,這是認知上的;一個是情緒上的反應,所謂感受到別人所感受到的情緒(cf. sympathy)。
所以題主,我想你有一個誤解,就是人無時無刻都會自動對所有人和事物共情。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從進化的角度上說,empathy是會消耗人的認知資源,並且情緒反應對於人也是有(積極或消極)影響的。所以empathy,或者說任何情緒的觸發都是有條件的。
Appraisal theory的研究認為,empathy 這類對他人情緒狀態反應的情緒,一個首要條件就是對他人所處狀態的評估和認知。換句話說,只有當你覺得小黃人的狀態需要你進行共情的時候,這種共情才會發生。這個評估的過程可以是有意識的,比如你看到一個可憐的人,努力地想要理解他的處境,然後發生了共情。也可以是無意識的,比如看小黃人電影的時候,觀眾已經無意識地認為沒有共情的必要。為什麼沒必要呢,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由於所處的社會情境/背景(social context),在喜劇的context下,對於主人公的誇張境遇,大家可能會認為是戲劇化的不真實處理而不去關注。這是導演和編劇對於作品焦點的處理導致的。
而且,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在一些喜劇情境中,觀眾會犯「尷尬症」,忍不住把自己帶如主角所在的尷尬情景中。這實際上也說明了empathy並不是沒有發生在喜劇觀賞中,當情節所發生的情景與自己高度相關,比如很可能發生在或者已經在自己生活中發生過的情節,觀眾也會不由自主地帶入其中,從主角的角度感受他的情緒狀態。
最後關於喜劇本身的道不道德的問題。我想反問題主對於道德的定義是什麼?道德最質樸的定義就是關於對錯,什麼事情我們認為是對的,就是道德。道德是主觀而不是客觀的衡量標準。所以題主你的問題其實是在問,看喜劇發笑對不對?
這其實牽涉到另一個情緒——喜悅——的觸發條件。人們在看到不合常理的,對現實荒誕、誇張的演繹的時候就是會發笑。這個過程在影視劇作品中也是被操縱的,人們大多數時候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對其背後的悲劇內核有意識上的認知。但是可能在之後的回想與分析中,會體會出荒誕後的矛盾,以至於題主所說的共情。這兩個過程本身可以在不同時序下發生,甚至在對比中產生出整個作品的藝術美感。既然是喜劇,大多數人都會發笑,說明它的內容確實能引起人們的愉悅體驗。而這種愉悅體驗確實可能來源於優越感。但是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反應,是human nature。這就好像在問,糞便這麼骯髒,我們每天排便是不是道德呢?
這本不應該涉及道德的判斷。謝邀。親,「共情」在所有心理學分支中,大概是心理諮詢中是應用最多的,因為對於心理諮詢師有共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心理學基礎研究中,似乎這個成分有些過於複雜,正有學者提議說以後我們不要用這個概念了,要用別的概念代替它。這篇文章2014年發表在SCI高達21多分的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作者這樣說:「Morality and empathy are fundamental components of
human nature across cultures. However, the wealth of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and social neuroscience demonstrates a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morality and empathy. At times, empathy guides moral judgment, yet other times empathy can interfere with it. To better understand such relations, we propose abandoning the catchall term of empathy in
favor of more precise concepts, such as emotional sharing,empathic concern, and affective perspective-taking.」原文可自行搜索,詳細信息:Decety J, Cowell J M. The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morality and empathy[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14, 18(7): 337-339.對於你的這個問題,限於我目前的能力沒辦法做更進一步的回答了。感覺似乎可以從越軌行為角度去做一些研究,其實反叛一直是人類心理中重要的一個元素,但沒有整合地進行研究,可能反社會行為中有部分。但是,其實越軌本身也不能完全劃入反社會行為,這裡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浧清。星爺的電影引人歡笑,在後現代理論中也分析得比較多,反叛,重新設定,是其中的關鍵詞。再想想,希望有幫助。要想知道為什麼大多數觀眾沒有產生共情體驗(如果只關心這一點,可以從第二段開始看起),必須先明確什麼是共情。共情翻譯自英文empathy一詞,它又譯作同理心、移情、神入等等。它是一個社會性現象,至少需要兩個情感主體(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動物或虛擬形象,比如題主說的電影中的小黃人)。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領域,通常把產生共情的主體叫做observer,把被共情的對象稱作target。在題主的例子中,題主就是observer,人魚或者小黃人就是target。從廣義上來說,共情泛指一系列相近但又有明確區分的現象(如,Batson區分過8種現象。這裡不贅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引用1)。狹義來講,當一個人產生的情緒體驗滿足如下五個條件,那麼就可以認為他對別人產生了共情(2,3):
- 個體(observer)產生了一種情緒狀態;
- 這種情緒狀態是由觀察到的或想像到的他人(target)的情緒狀態引起的;
- 與他人(target)的情緒狀態相似;
- 是指向他人(target)的;
- 個體(observer)清楚地知道他人(target)是這種情緒狀態的來源;這需要對他人(target)情緒狀態的認知評價能力,包括:觀點採擇、人己區隔以及對於自我和他人情緒狀態的因果分析能力。
那麼,影響共情的因素又包括什麼呢?主要包括五點:熟悉度(familiarity)、相似度(similarity)、學習(learning)、過往經驗(past experience)和突顯性(salience)(4)。共情隨著這五個方面的增強而提高。
- 熟悉度,就是observer與target的熟悉程度。越熟悉就越容易產共情。比如,我們很容易對熟悉人(比如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等)的悲喜感同身受,但對陌生人的情緒則不太關心。要不然,怎麼會有路人這個詞呢。
- 相似度,是指observer和target在性別、年齡、種族、興趣愛好、人格特質等等方面重合的程度。二者越相似就越容易產生共情。與之相關的有個很有意思的內群體現象(ingroup effect),比如說我們看到內群體(比如同一種族)的痛苦自己也會感受到痛苦,而看到外群體的痛苦則反應很淡漠(5,6)。看到敵對群體的痛苦甚至會產生幸災樂禍的感受,比如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還有人做了研究(7)。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哈哈!
- 學習,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通過外顯地或內隱地對於社會規範的學習來提高共情。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都會被直接教導,或者通過獎勵或懲罰來強化其親社會行為。這種學習,會促進人們的共情能力。當然,學習並不是單向的,經過幾輪老太太摔倒訛人事件,中國人對街頭老太太的共情應該是顯著下降了。
- 過往經驗,就是observer自己也有過相同或類似的情感經歷,當他看到target的境遇時,很容易就產生共情。比如說,看到他人打針時,我們也會產生痛苦的表情(8)。
- 突顯性,就是刺激的強度,是target情緒的激烈程度。一般而言,observer感受到的情緒越強,越容易產生共情(此點尚有爭議,但涉及到未發表成果的學術保密,不多做討論)。
回到題主的問題來。題主對八爪魚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可能更多與突顯性相關,它遭遇了煎、炸、絞等經歷,這種遭遇太過強烈,以至於引起題主自身的不適感。而對於其他觀眾而言,他們與八爪魚人既不熟悉,也不相似,而且從未經歷過這麼痛苦的遭遇,並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知道這是電影——喜劇電影,所以他們不會產生負性情緒體驗。可能會有人問,題主也與其他觀眾類似,與八爪魚人既不熟悉,也不相似,沒有相似經歷,知道這是一部喜劇電影,他怎麼就產生痛苦體驗了呢?這是跟題主的人格特質有關的。從題主的描述來看,你是一個共情特質(trait empathy)很強的人。通俗點說,就是你是一個容易共情的人。
在共情研究領域,共情特質通常用問捲來測量,比較常用的有 IRI(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9),BEES(the balanced emotional empathy scale,10)等。其中IRI把共情分為觀點採擇(perspective taking)、共情關心(empathic concern)、fantasy(幻想)和個人煩惱(personal distress)四個成分。其中fantasy就是專門指對書籍、影視作品等塑造的角色的同情。看題主的描述應該是這個維度上的得分較高。另外題主很容易就產生不適感,應該是personal distress這一維度上比較強。 另外,性別也是影響共情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女性的共情能力比男性強。這可能與其催產素(oxytocin)水平高於男性有關。催產素是促社會性的激素,當然也能顯著提升人們的共情水平(11)。而男性的睾酮(testosterone)水平明顯高於女性,這種激素和暴力、攻擊性行為有關(12)。所以說,我們說一個人愛心泛濫是聖母,而非聖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猜題主是位姑娘。綜上,影響共情的因素中與題主最相關的就是共情特質和性別。可以初步判斷,題主是個共情能力很高的女士。共情能力是情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共情能力高有助於題主快速準確地識別和理解別人的情緒,並進而作出適當的反應。但是,如果因他人情緒引起很強的個人煩惱的話則反而不是一件美事。這跟上文提及的共情的第五個方面有關。所以題主應該在以後與別人交往時,應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區分,不要過多地將自我捲入其中。
- Batson, C.D. (2009) These things called empathy. J. Decety, W. Ickes (Eds.),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MIT Press, Cambridge, MA.
- Singer,
T., Lamm, C. (2009).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Ann N Y Acad Sci, 1156(1), 81-96. Walter, H. (2012).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Concepts, Circuits, and Genes. Emotion
Review, 4(1), 9-17.Preston,
S. D., de Waal, F. B. M. (2002). Empathy: Its ultimate and proximate
bas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5(1),
1-+.Avenanti A, Sirigu A, Aglioti S M. Racial bias reduces empathic sensorimotor resonance with other-race pain[J]. Current Biology, 2010, 20(11): 1018-1022.
Xu, X., Zuo, X., Wang, X., Han, S. (2009). Do you feel my pain? Racial group membership modulates 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26), 8525-8529.
Bruneau, E. G., Dufour, N., Saxe, R. (2012). Social cognition in members of conflict groups: behavioural and neural responses in Arabs, Israelis and South Americans to each other"s misfortunes. Phil. Trans. R. Soc. B,367(1589), 717-730.
Sun, Y. B., Wang, Y. Z., Wang, J. Y., Luo, F. (2015). Emotional mimicry signals pain empathy as evidenced by facial electromyography. Scientific reports, 5.
Davis, M. H.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 Pers. Soc. Psychol. 44, 113–126
(1983)
Mehrabian A. Manual for the Balanced Emotional Empathy Scale (BEES) Monterey, CA: Author; 1996.
Ma, Y., Shamay-Tsoory, S., Han, S., Zink, C. F. (2016). Oxytocin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sights from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Healthy and Clinical Populati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2), 133-145.
Crespi, B. J. (2015). Oxytocin, testosterone, and human social cognition.Biological Reviews, 000-000.
謝邀!
題主說的片子我沒看過,但是從empathy來說,受眾得有「這根弦」才能「共鳴」地起來...而視覺包括聽覺的整體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受眾群體的感受經驗的限制。所以在一些地區,同樣在其他地區可以引發某種情感的畫面或者音效,就未必能起到同樣的作用。這個音樂起很大的作用。
喜劇音樂就是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逗你玩,認真你就輸了!恐怖片也是如此給經典恐怖片僅僅換個音樂,就變成搞笑的鬼畜片了99%的幽默都是嘲諷,快樂建立在痛苦之上,幸福帶有罪惡感,勝利者的喜悅對應著失敗者的失落,美食對應著辛勞和殘殺,存在即原罪
是悲是喜取決於各自的立場,屁股決定腦袋
謝邀。
從喜劇理論講,喜劇肯定有悲劇的內核。但是從喜劇創作來講。怎麼讓喜劇有別於悲劇呢。或者你做一個喜劇,你怎麼讓人笑呢?所以,所以喜劇創作者必須讓他的東西有辨識度,能讓觀眾知道,這是假的,讓觀眾覺得可笑。但反過來,喜劇所表達的內核到底是存在的,能讓觀眾笑過之後再去思考。不同於悲劇的直接表達,喜劇的表達必須這樣迂迴,讓人們回過頭來才能感到悲的意味。當然了,如果誰的藝術水準高的看喜劇時都直接看悲劇內核了,連笑都不笑了,那還是直接看悲劇去好了。謝邀,這個是要看情景是否能與你的感受到處境吻合。
共情的產生一般有三種:過去類似的經驗,當下正在發生,對以後的預測。很多喜劇都是以比較完整的生活階段作為情境鋪墊,你要有過或者現在就有著類似的經驗,自然感同身受。如果你沒有,因為給你比較完整的背景,你可以推測預估出來,共情就產生了。
還有一種是純粹為了喜劇而喜劇的喜劇片,就像你聽個黃段子,你不需要過去現在未來的個人情感要素,段子式的笑話只需要關注內容和裡面的梗就好,這時候就沒什麼共情可言。現在很多喜劇片就是這類的,用好多個不相關的段子粘接而成,自然塑造不出一個引發共情的連續情境。笑是非常邪惡的一種精神狀態,除了微笑都是嘲笑。。回想一下自己大笑的段子和細節,大多是別人倒霉的時候。。把自己的觸手煎炒烹炸這件殘酷的事卻有很多人大笑。。不就是最好的證明么?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
保持好和觀眾的距離很重要距離太近,觀眾會很容易發現違和的地方,容易尷尬
距離太遠,觀眾又會覺得不夠打動人,代入感不強故事講的好的電影,應該做到,該遠的時候遠,該近的時候近。如何逗弄觀眾,是一個好導演的功力。拉遠和觀眾的距離常見的方式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時代,荒誕的劇情。(陌生化)
都可以讓觀眾更傾向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電影。喜劇大多和觀眾的距離拉的比較遠。
因為距離遠了,觀眾也就不容易代入,也就能更好的欣賞劇中角色的悲劇,還能笑的很開心。喜劇中加入悲劇的內核或者令人深思的話題證明該喜劇是很良心,可稱之為戲劇藝術的優良之作。共情發生是有前提的,就是人們有共同心理反饋,但共同的心理反饋需要有共同的認知程度、相似的心理經歷等。因此,不是每個心理想像都會讓受眾有共同的心理反饋的。此外,電影市場的規律是要受市場影響的,觀眾是希望看到讓他們緩解工作壓力,引起他們快樂情緒的電影,這是市場需求,當初某盜拍攝的《1942》可謂藝術之作,這是票房反映上讓該導傷透了心,這就是完全悲劇的電影在市場上的反饋。周當初《大話西遊》剛開始大眾口碑不也是喜劇電影,但之後再慢慢經過人們發酵,大家慢慢看出該電影喜劇背後所反應的悲劇內核,反而讓該電影在數年後又站在的話題的巔峰,這是純喜劇做不到的。所以我認為題主的問題在於與大家的心理反饋不同是個人關注點與大眾存在分歧,其實,這也恰恰說明樓主是一個喜歡深入思考的人。君不知很多類似電影人們看完之後人們很少進行深入思考,大部分人心理認其為喜劇電影而已,而已。電影想做到的可能是老少兼宜,深入淺出。獲得大眾廣泛好評。市場啊市場……人們心裡其實是浮躁的。只是、只是電影固然是想反映出悲劇的,但其喜劇部分也是非常有賣點的,希望題主也能感受。
題主不如放緩感受電影的悲劇,先感受其喜劇之美,再去深入思考,感受其悲劇之美。何如?
反正我看卓別林的影片總感覺很難過
因為你看的都是爛片。
能構成『』劇『』是在於故事背後要表達的意義。悲劇表達的情感和道理用喜劇的角度拍攝也是同樣的,而最後能讓人笑的笑料的表現還是在於導演的設定安排。導演設定好是喜劇,就會加許多笑料,將電影往喜劇發展。喜劇成分永遠是在瑣碎細節上體現,不影響脈絡。很多時候 在做一個電影的時候,首先是要設定想要告訴觀眾的最核心的道理。然後設定框架 決定好是喜劇還是悲劇後再將電影和故事豐滿,寫文章也是一樣的另外,在看電影時 我們觸發的感受是和個人情感和經歷有關的,還有就是情景代入。但是電影過的很快,將許多細節和情節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現,部分觀眾沒等到思考,就轉換到下一個情節里了。而笑料的部分是很簡潔明了的,很短的時間。所以觀眾會對笑料的部分更深刻。
喜劇中的事情並不會真的發生,一般是一個現實的弱化版本經過藝術加工而成。
而悲劇中的事情,是真的在發生,而且我們無能為力!可參考朱光潛先生的「悲劇的喜感」一文。他最終總結為「心理距離」
Empathy雖然是大多數人都有的能力,但不代表在任何情況下都會這麼做,所以重點在動機,也就是主觀判斷需不需要共情。喜劇的荒誕能讓人意識到劇情與現實的距離,因此共情在這種狀況下也許必要性不大。這點之前的回答都提到了。
另外,如果是進電影院看的喜劇,那也就是說,之前是花了錢買了電影票了。作為觀眾,總是希望觀影的經歷能夠值回票價,希望電影是真的好笑的,所以也會更投入在「喜」的氛圍中。保持理性,帶著批判的心情去看喜劇的,應該是少數吧。所有的喜劇都源於一個悲劇,比如電影中所有搞笑的鏡頭,要麼就是跌倒,要麼就是被揍,要麼就是尷尬,要麼就是遭難。
謝謝邀請。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關於喜劇的效果和人物與觀眾的心理問題非常值得探討。喜劇有多種表現方式,樓主提到的由喜劇人物的痛來博取眾人一笑是其中一種,比如經典的國產凌凌漆當中袁詠儀初次打算謀殺凌凌漆時,再比如樓主提到的美人魚中八爪魚被鐵板燒時,其實這種情況下觀眾並非沒有共情,相反喜劇效果就是由觀眾的共情配以演員的誇張表演得以實現的,二者缺一不可。在這種喜劇類型中,如果表現的只有痛沒有逗樂,那觀眾體驗的必定只有共情引起的痛,毫無喜劇效果可言;而如果只有單純的誇張表演而沒有可以引起觀眾共情的痛,也達不到想要的喜劇效果。試想如果八爪魚被鐵板燒時,神情凝重,痛苦不已,影院里應該不會有笑聲了;而如果沒有鐵板燒的情節,只是八爪魚搔首弄姿的逗樂表演,觀眾對於這個喜劇橋段也就未定記得這麼深刻。因此,這種靠苦痛來獲得笑聲的喜劇效果其實是靠德觀眾共情所得的「大悲」和喜劇演員所演繹的「大喜」衝擊而成,誘發的「悲」越大,表現的「喜」越大,喜劇效果才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觀眾共情感知的痛有兩個渠道可以化解,一是演員表面誇張表演所帶來的「樂」,二是置身於喜劇設定情景中,儘力justify這種痛。通常情況下,被共情的這種痛有並沒有給喜劇人物帶來什麼傷害,不論是姍姍被海膽扎幾次,被高爾夫球杆怎麼重重的敲,還是八爪魚的幾個爪子被怎樣的生切硬割,在影片設定的情景內,我們知道即便這樣的傷痛後他們也並無大礙。
所以,在樓主提到的這種喜劇類型中,觀眾的共情能力並非沒有被喚起,相反觀眾的共情其實是實現喜劇效果的重要保證;而觀眾對這種共情的排遣可以通過喜劇演員的表演以及觀眾對喜劇設定的理解而實現。謝邀筆者認為並不是觀眾沒有共情,而是大多是觀眾根本看不懂電影深層意義。我只能說電影院中每次滿座的電影類型會有喜劇和網上評論很高的電影。 人們喜歡喜劇就是因為想得到快樂,快樂之下的傷痛只能留給知道的人。我曾經看過兩句話 當小丑在舞台上,哪怕摔的滿臉是血,舞台底下的人也會以為他是畫的新妝。 世界上著名的喜劇大師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抑鬱。你能讓人家快樂,那麼你一定要承受痛苦。 以上兩句話是說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共情的。
謝邀。
「共情」的一種概念界定:「 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亦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共情與同情心的區別,除有對他人的情緒有移情性體驗(「感人之所感」)的成分外,更有理智上的認知和態度(「知人之所感」)。 」
觀眾在看小豬飾演的八爪魚砍掉自己的觸角時,會不自覺地產生「移情性體驗」,在意識中模擬痛感,這就到了同情階段,但是「共情」會進一步進行理智上的判斷,即這種基於劇情的情緒明顯帶有虛假性質。(喜劇通常會有明顯的標誌提示觀眾劇情的非現實性,這也是喜劇多荒誕、浪漫的原因)僅停留在第一的「移情性體驗」階段的同情則就是悲劇,試想現實中真的有人無意中砍掉自己的腳,只要尚存一絲人性的人還會哈哈大笑起來么?
所以,悲劇相比於喜劇,劇情和人物情緒顯得更為現實,觀眾在不自覺地只停留在「共情」的第一層面,即「移情性體驗」而獲得感動,即使觀眾對悲劇人物的情緒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也只會加深悲戚感,而不會像喜劇進入了更深的「共情」層面時發現反轉後的愉悅與暢快。
當然以上所指是純粹為喜劇而存在的喜劇,即完全為搞笑的某些橋段。題主所說的讀出悲劇意味的喜劇原因是這麼一個邏輯:
喜劇在超越了第一階段的「移情性體驗」進入第二階段共情的反轉後,會令人產生歡娛感。但是好的喜劇又會引導受眾迴轉到對人物情緒的「移情性體驗」上,即又回到第一階段的同情上來。在經歷了情緒的一起兩落後反而會有更悲戚的情緒體驗。總之,不是喜劇引不起人的「共情」體驗,而是少有人能夠在「共情」後達到同情的境界。
補充與「共情」密切相關的「投射作用」,喜劇的一大重要作用是能使人產生自我崇高感。
「 投射作用(projection) 存在於個體內部的多種動機中,有些是自己所不願意承認的,或者是因為自己承認以後會引起內心的不安及罪惡感, 因而個體有一種將壞的人格特質排除在外並將之強加於其他人身上的潛意識傾向。 」
同一例證,觀眾在看小豬扮演的八爪魚砍掉自己的觸角,在經歷同情上升到理智共情後會感發:這個人好傻啊!但是因為導演功力或是個人淺見少有會再度回到同情的喜劇境界:難道自己不傻么?人的心理是複雜的,任何解釋都無法概括所有個體。
美人魚這部電影我是和我姐一起看的。當看到八爪魚被當作食物製作時,正大笑的我聽到身旁的老姐說,「這個太殘忍了,太嚇人了。」。當然,她並沒有笑。
這當然有總體來說女性的共情能力強於男性的原因。
但我認為,大家看到這種場景並沒有產生共情是因為,這種喜劇電影創造的情景不會激活大部分人共情的圖式。
可以看一下喜劇電影的大體構成元素:自我預期實現式的喜劇設定,歡快的背景音樂,滑稽的角色言行以及周圍觀影者的陣陣笑聲and so on.
這些元素使大部分觀影者只會激活與歡樂相關的圖式。而具體為何會細思極恐,大概就是這種觀影時的圖式在觀影后被去啟動後,我們開始使用平時更為常用的圖式來看待問題,這時的共情便被激起。推薦閱讀:
※花田十輝作為編劇,如果他有錯,錯在哪些地方?
※影視、文學、動漫、遊戲等作品中的反派人物要具備什麼特點才會被觀眾所喜愛?
※跨度經歷2001年的美劇,有在劇情中提到或穿插9/11事件的嗎?
※天庭不許仙人談戀愛嗎?有反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