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作為一個銀行,為什麼不主動吸收存款?
銀行主要盈利模式是存貸利率差。為什麼微眾拿到銀行牌照了,卻不吸收存款做大負債端呢?這不是浪費牌照了嗎?而且互聯網銀行運營成本比傳統的低,有能力把節省的錢以更高存款利率返給客戶,為什麼它不這樣做呢?
貸給誰?大客戶,好客戶都在大銀行手裡捏著呢,是你想貸人家就要的?垃圾客戶大行不敢貸你就敢了?請注意,雖然實行了存款保險法,但是銀行是無限連帶責任企業,和搞個小貸公司和網貸公司不一樣,不是有利潤就能做的。請記得,銀行的第一責任,風控。
吸收存款資金成本那麼低,微眾銀行不想通過存款沉澱資金一定是腦門被夾了啊!(認真臉)其實,沒有相關業務是因為沒有資質誒。
三類賬戶的區別如下:
資料來源:零壹財經微眾銀行作為互聯網民營銀行,沒有網點機構,因此只能通過電子渠道為客戶開立Ⅱ類銀行賬戶或Ⅲ類銀行賬戶。根據賬戶分類體系,微眾銀行不得通過Ⅱ類戶和Ⅲ類戶為存款人提供存取現金服務,不得為Ⅱ類戶和Ⅲ類戶發放實體介質。
哦~
因此,微眾銀行目前只能通過其他銀行 I 類賬戶向微眾銀行轉賬,但無法實質直接面對零售客戶開展吸收現金存款的業務,僅能作為資金沉澱的中間通道(效果大打折扣)。
微眾OS:說好的親生兒原來還分嫡長子和庶子。(哭喪臉)
謝邀!
1、微眾線上吸收存款並無優勢。存款利率管制雖說已經放開,理論上微眾線上吸收存款的成本低,微眾可以提高存款利息補貼客戶的方式來吸儲。但是,從儲戶的角度來考慮,活期存款的收益比不過貨幣基金,定期存款的收益也比不過銀行定期理財、保險理財,同時為避免惡性高息攬儲,銀監會對存款利率還是有窗口指導的,不能無上限地提高;而且線上開的只能是二類戶,二類戶不能存取現金、不能向非綁定賬戶轉賬;同時,微眾銀行沒有網點,從客戶心理角度講,目前階段客戶會覺得實體網點更安全;所以賬戶功能受限、收益無明顯優勢加上安全性上的顧慮,線上吸儲對客戶來講其實並無太大的吸引力。
2、息差收窄是趨勢,傳統銀行模式難有作為。作為首家互聯網銀行,背靠騰訊的微眾不太可能走傳統模式 。全國大大小小上千家銀行,無論是負債端還是資產端都爭奪激烈。微眾再走這樣的傳統模式,對自身的估值是減分項。目前看來,微眾還是定位的是同業的連接者,聯合同業服務好騰訊體系內的客戶,做一家有銀行牌照的平台是微眾目前的一直宣傳的方向。3、從銀行同業的角度看,如果微眾繼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其實就是多一個競爭者,基於騰訊海量的客戶的考慮,同業必定會有所阻撓,這對一家剛起步的銀行來講,是極度不利的;如果不搶銀行同業的存款,同時與同業分享客戶資源,那同業合作的積極性會提高,生存下來就容易一些,創業銀行首先要活下來才有機會。所以放棄存款,走同業合作的方式會減少來自銀行同業的阻力。在微信上的微粒貸的資金大部分就是來自銀行同業的,不搶存款、共享客戶,這是比較好的合作開端4、從監管的角度看,監管希望微眾銀行能夠有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而不是又增加一個傳統銀行進來打價格. 微眾銀行定位為連接者,有利於銀行生態的發展;而且如果不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不承擔太多風險,就沒有太多安全性考慮,這樣對監管來講也是比較放心的,有利於爭取監管政策支持。 綜合以上幾點考慮,放棄存款,從生存的角度來看,有利於微眾活下來;但是同時無資金來源、純線上的另類銀行也會發展地很艱難。遠程開戶一天不放開,微眾憑一個小小的網店就不能吸存。
微眾的牌照是小存小貸。所以最初的定位就不是題主說的模式。
所以目前微眾的服務對象,1 有點小錢的個人投資者,幫助他們做私人理財,實現財富增值。 2 中小金融機構,其實就是利用渠道的成本優勢,做同業的業務。基本上是中介平台模式。
當然微眾自身的資金量 也無法滿足其做高風險的業務模式
http://m.yicai.com/mnews/2014/08/4004522.html不是不想,而是因為暫時沒有能力。
已經有存款了
用戶開不了戶,咋個往裡面存錢?
原因很簡單 遠程開戶被銀監會卡著呢
至於現階段是否開放遠程開戶有利有弊 不評論
成立才沒多久,估計是要先求穩吧,現在他們還在拚命招人。畢竟是正經銀行,不是那種分分鐘上線秒秒鐘跑人的P2P,銀行系統出一次問題影響很大的。
推薦閱讀:
※雖然現在困難阻阻,但是我依然不能停下腳步,金融行業花落知多少?
※如何看待 2017 年許多高頻交易公司倒閉?目前仍在盈利或者發展平穩的公司還有哪些?
※2017年,哪些行業開始嶄露頭角?
※固定收益從業人士的腦子是怎麼長的?是如何做到對數字中小數點後十位如此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