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珊亡後無波斯」這句話正確嗎?

穆斯塔法同學的回答里提到「給文明的『消亡』與否下一個較為公認的定義」,私以為在這個問題里這個定義是最為核心的,讓人一下子就明白在討論什麼,諸位持不同意見的在各抒己見的同時能否也對自己認可的「消亡」先給出一個定義?

之前有人提出過問伊朗人,這是不太可行的,因為為了民族自豪感的培養,伊朗人當然不會承認薩珊王朝的滅亡是否算是波斯文化終結。而旁觀者清,外國人站在中立的角度來討論更加有意義。

======================================================================

此問題和「崖山之後無中華」有關係嗎?有!唯一的關係就是本人套用了崖山那句的句式。。。否則不這麼問問題的話,誰會有耐心去討論別國歷史?但是此問題和「崖山」那個觀點並沒有關係,因為關於波斯文化的斷層是在330BC還是651AD本來也就是個待討論的問題,而「崖山」的觀點大家普遍認為是錯的。

至於惡意揣測題主出題動機的,本人寬宏大量原諒你們了~哈哈


討論一個文明「是否消亡」的標準本來就有很多,是以該文化所依附的民族的語言是否更替,還是以該民族的文化是否發生改變,也或者是以該民族的宗教是否變化,又或者是以該民族在血緣意義上是否絕了後為標準呢?未給文明的「消亡」與否下一個較為公認的定義之前就在討論「XX之後無XX」,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荒謬的。

首先,在阿契美尼德王朝被「馬其頓蠻子」(套用題主原先的邏輯)亞歷山大滅亡後,原來的24卷《阿維斯塔》毀了,後來重新整理也只整理出1卷,這一卷和現在通行的並無大的區別,真要說斷層,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比薩珊王朝滅亡在波斯歷史上的斷層更大。

其次,從語言的角度,且不說波斯語的書寫系統本來就是次生的,不論是楔形文字、巴列維文(借自阿拉米人和亞述人用的阿拉米字母)還是阿拉伯字母,都是從西方的民族借來的。再者,巴列維字母和阿拉伯字母都是早期阿拉米字母(就是現在希伯來文用的字母)-&>敘利亞字母派生的abjad,不寫短母音等設定都是一致的(值得強調的是,後來的粟特文、回鶻文、老懞文的字母都是敘利亞字母一系的,阿拉伯字母到底是經過納巴泰字母還是直接派生自敘利亞字母還有爭議)。所謂「廢除舊文字」,只是換了一種形體不太一樣的同一體系的字母罷了,況且波斯人還沿用巴列維字母的部分特徵發明了阿拉伯字母的懸楷體(Nasta『liq,naskh是楷體,ta"liq是懸掛體)。你只要看一下巴列維字母名稱就能發現它和希伯來字母名稱的共性了:

這種變化程度和線形文字變希臘字母、古埃及文字變科普特文相比,小得不是一般的多。那麼問題來了,可以說「邁錫尼之後無希臘」嗎?

補充一下,關於書寫系統的問題,阿拉伯字母可以區分波斯語的每一個輔音,然而在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巴列維字母m,q不分,w,",r不分。

至於語言本身,為了讓大家有直觀的感受,請看一首中古波斯語(巴列維語)詩歌和其現代波斯語譯文的對比。

這是中古波斯文:

Dārom andarz-ē az dānāgān

Az guft-ī pē?ēnīgān

ō ?māh bē wizārom

Pad rāstīh andar gēhān

Agar ēn az man padīrēd

Bavēd sūd-ī dō gēhān

這是現代波斯語譯文:

Dāram andarz-ē az dānāyān

Az gufta-yi pē?ēniyān

Be ?umā be gozāram

(

Be rāstī andar jahān

agar īn az man pazīrēd

Buwad sūd-i dō jahān

總結一下,在語音上,現代波斯語相對於中古波斯語發生的主要的變化有:

  • 起首複輔音中間插入了母音(如「兄弟」brādar變成barādar)
  • 結尾的g消失(如形容詞後綴-ig(與拉丁語-ic同源)變成了-i)
  • 起首w一般變b(如「市場」wāzār變bāzār)

相比於中古漢語與現代漢語語音的差別,算是小多啦。

再者,在宗教思維上,阿拔斯王朝的波斯貴人們迫害摩尼教的的理由是他們是zindiq,這個詞來自於巴列維語Zandeg「異端」,在薩珊王朝的時候這個詞就已經是祆教貴族加在摩尼教徒身上的罪名了。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麼阿拔斯王朝受迫害的是摩尼教徒而其他宗教則受到寬容,因為這些波斯貴族在潛意識裡仍舊是祆教的意識形態。

還有需要補充的是,祆教是一種比較封閉性的宗教。被人們誤認為是「民族宗教」的很多宗教,如猶太教、印度教都有在別的民族廣泛流傳的歷史,如葉門的阿拉伯人和突厥可薩部都曾經皈依過猶太教,而馬來人在信仰伊斯蘭教之前也主要信仰印度教,都是跨民族的。反之,波斯帝國的邊疆地區的百姓,尤其是非波斯人基本上沒有祆教徒,波斯的阿拉伯的殖民地的阿拉伯人信仰的是基督教的異端派,而東部原來貴霜王國的疆域則流行佛教,塔巴里斯坦則有許多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摩尼教先知摩尼的父母(父名Patrik,母名Maryam,都是典型阿拉米語基督教徒的名字)也都是基督教徒。這並不是因為祆教有多寬容的緣故,而是外族人即使想加入祆教也不被允許(不然希拉王國的國王早就加入祆教了,何必和死敵加薩尼王國信仰同一個宗教呢)。所以祆教也不能完全代表「波斯文明」。


如何定義「有波斯」,什麼是純粹的波斯屬性?擁有多少屬性才能算真波斯?(崖山之後無華夏的問題類同)民族屬性、文化屬性還是地域屬性更重要?先問有沒有,再問對不對。

其實每一個文明都會隨著時代不斷的變遷,文明早期的獨特屬性可能會在之後被拋棄,或者改變,基本上每個文明都沒有完全消亡,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習俗或者世界觀保留下來,所以我認為,並不存在真正的「無波斯」。

從宗教、社會結構、意識形態上看,也許以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薩珊王朝為代表的經典波斯王朝已經消亡了。但是波斯的建築、文化乃至語言並沒有隨著伊斯蘭征服而消亡。清真寺的大穹頂,中世紀許多阿拉伯詩歌,宗教中的末日審判、乃至皇帝的稱號「沙」,無不保留著波斯文化的蹤跡。從這個角度上,波斯依然在,只不過改變了,變得甚至難以認出原本的面貌了。現在連宗教信仰、文化生活方式和古代突厥人完全不同的土耳其人不還是自稱突厥正統。。難道要說轄嘎斯之後無突厥嘛?換一種角度說,穆罕穆德之前的阿拉伯文化又保留了多少,其實伊斯蘭文明借鑒的波斯、希臘成分相當的多,可能遠遠超過前穆罕穆德時期阿拉伯文明的成分。

。。最後,有沒有波斯,是不是波斯,主要還要看伊朗人民是否認同他們是波斯文明的繼承者,巴列維時期進行過波斯帝國2500年的盛大慶典,波斯人、波斯語如今也依舊存在,我想大多數伊朗人還是認同他們是波斯文明的繼承者的。


一個冷門知識:

薩珊人對於「一脈相承」的輝煌歷史,昔日的波斯第一帝國,即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事情,知道的遠不如希臘-羅馬人詳盡。實際上除了當代考古學成果以外,我們對阿朝的認識,全部都要來自古希臘的著作,從薩珊王朝那裡則一無所獲——這當然可能是因為穆斯林破壞太徹底,但是也有好多其他東西都留下了,沒有很好的理由認為獨獨提到阿朝的文獻被盡數銷毀了。

再結合同時代羅馬人對薩珊的記載,現代歷史學界一般認為薩珊對阿契美尼德王朝有可能「一無所知」,乃至根本不知道阿朝的存在!

所以說嘛,我覺得按題主的標準,說阿朝之後無波斯比較合理一點,你能想想明朝人不知有宋么?這種程度的文化的滅絕才叫徹底啊


首先默認題主問的是波斯文化而不是波斯國家,因為如果一次外族入侵就使得一個國家的政權法統沒了,這種想法實在太愚蠢。我主要說一下波斯文化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伊斯蘭化之後的波斯文明不如伊斯蘭化之前輝煌」,其實連這點都是值得質疑的。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雖然表面上,阿契美尼德、薩珊的領土要比伊斯蘭化之後的薩曼、薩法維等朝要大,國力的橫向比較上,阿契美尼德,薩珊的地位也比伊斯蘭化之後的高(阿契美尼德曾是世界第一強國),但是這討論的是「波斯文明」而不是「波斯政權」。是絕對得不出「薩珊之後無波斯」的結論的

波斯人屬於雅利安人-伊朗雅利安人-西支中的一支,由中亞的原始雅利安人以及後來的原始伊朗人分化而來,征服了埃蘭文明,形成西亞的波斯民族,而與此同時,原始伊朗人的老家中亞,已經不屬於「波斯」,而是屬於波斯人的二哥,即東部伊朗人,或者說「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定居化後,也創立了很多文明,比如巴克特里亞,南疆的和田,河中地區上游的粟特,河中地區下游的花剌子模,乃至南阿富汗到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斯基泰文明(indo-scythians,在梵語和漢語中被簡單地稱為saka)他們都是廣義伊朗人,而不是波斯人。

雖然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征服了中亞的廣大地區,使他們成為了「波斯」的領土,建立了地方政府,但是在古典時期,他們並沒有被「波斯化」,古典時期的波斯國家,很大程度上是東西伊朗人共同的國家。古典時期的中亞,還不能說是波斯人真正的家園。

古典時期的中亞一定程度上雖然受到波斯文明的輻射,比如拜火教的傳播,但是中亞地區的文化,和波斯本土的文化,可以說是兩種景象。與想像中的聖火瀰漫的波斯本土不一樣,古典時期的中亞盛行猶太教、摩尼教、佛教等各種宗教,除了講波斯語還講粟特花剌子模巴克特里亞等各種語言,當然少不了南邊來的梵語,除了使用波斯文字,還使用各種婆羅米文。

這種現象直到薩珊被滅亡才開始改變,波斯人雖然暫時亡了國,但是由於語言和文明流傳了下來,他們開始另闢出路,將目光轉向東部廣大的中亞地區,此時中亞的各種東伊朗文明又因為突厥入侵等因素剛好進入衰落期。於是,中亞的不少東伊朗遺民們選擇開始倒向波斯文明,與進入中亞的波斯人融合,宣布被波斯化(同時還有皈依伊斯蘭教),接受波斯語,在波斯東部建立了一系列割據政權(比如薩曼王朝),後來甚至直接在阿拉伯衰落之時反客為主(比如花剌子模帝國)。到這時候,也就是所謂的「伊斯蘭化之後」,「薩珊亡後」,中亞才真正成為波斯文化的核心區域之一,成為了波斯人的家園,伊本?西拿,阿爾?花拉子米,莫拉維?賈拉魯丁大家也是在這個時候的「中亞」,或者說「波斯」誕生的

更有趣的是,突厥人進入中亞,融合了各種東伊朗人之後,也開始崇拜起波斯文明(順便還有伊斯蘭教)了。

居魯士大帝可能死也想不到,再次使「波斯國家」再度成為中東霸主,亞洲乃至世界第一軍事強權的,再次帶領波斯人西打「羅馬」(雖然當時已經是奧斯曼)東列印度(甚至中國)的,反而是在一個推崇波斯文明的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兒手上做到的

居魯士大帝大概也不會想到,這個人的後裔居然跑去了印度,佔領了整個印度,然後在印度大肆推廣波斯語和波斯文化。

因此、單從對波斯文明印度,中亞等地區的輻射力度,或者說「波斯化程度」來看,不但不是「薩珊之後無波斯」,而恰恰是「薩珊之後才有波斯」

至於薩珊如果不亡,或者說即使波斯本土改朝換代但不被外族入侵發生文化異化,中亞、印度會不會成為一樣成為波斯文明的輻射區,這個見仁見智,我在此保留意見


先上結論:不正確,但對波斯文明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也和一些伊朗人探討過這個問題,今天試著把坑填了。順便吐槽:波斯面紗從未蒙起來。

一個必須要涉及的問題,就是什麼才算是「文明消亡」,什麼是文明或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宗教,是血統,是語言文字,政治制度,還是衣食住行?這個屬於見仁見智的問題。個人愚見其它因素固然重要,但判定某一民族的文化還在不在最核心在於民族意識,其次是語言。

簡單來說,祆教(拜火教)並不是波斯文化的脊樑,文化核心並沒有因為改宗而消失。波斯被阿拉伯征服後,阿拉伯文化其實是被波斯化的,乃至後來繁盛的阿拉伯帝國和流傳至今的伊斯蘭文化圈某種程度上都算是波斯文明的延續。拋開宗教層面,大家熟悉的所謂伊斯蘭文化,其實更多是源自兩河—波斯文明這一系。舉例來說,在回教出現的早期,清真寺風格是和當時的猶太教堂,以及拜占庭式的建築有些相似。比較一下下面兩張圖:

這張是位於以色列的Kfar Bar"am猶太教堂遺址,據推斷建於公元6-13世紀。注意他的建築風格,已經有些西方的風格了。

這張是庫巴清真寺,建成於公元622年,由穆罕默德親自主持修建的。這座古寺歷史上經歷過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2年。這張攝於20世紀前期的照片也比最早的改了很大風格,但依然能看出比起今天的清真寺,是更偏古代西方風格一點,也和上面的猶太老教堂有點神似。

至於今天清真寺普遍的洋蔥頂+細長宣禮塔+面向一側的大門廊的造型,很大程度上是波斯的建築風格。比如下面這個拜火教薩珊時期的建築遺迹,是不是反倒更有如今清真寺的風格?

(伊朗Bahram宮殿遺址)

另外滅薩珊的是阿拉伯,也是回教傳入波斯時期。阿拉伯殖民後期穆斯林占最多4成,經歷了幾個波斯小王朝直到11世紀塞爾柱突厥時期,穆斯林才開始佔8成成為主流(感謝 @andrewho 指正)。等於是說波斯綠化是漸進式,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講放棄拜火教算「文化滅亡」,那也輪不到滅薩珊的阿拉伯頭上。到了確立什葉派的統治地位,就更是後來被認為是正統波斯的薩法維時期(第三波斯「帝國」)。

更關鍵的,語言,民族歷史,和民族身份認同始終沒動搖。前面提到過,我認為判斷文明的存續與否最關鍵的兩個因素。

先說語言,@Mustafa Xia 同學講的比較清楚,波斯語言主體千百年來變化沒那麼大(雖然語言里大量出現了阿拉伯辭彙)。雖然從阿拉伯殖民時代開始,過去的楔形字母逐漸被阿拉伯字母代替,但需要注意的是:1.對於波斯語這種表音書寫體統來說,換字母帶來的影響不如漢語全盤拉丁化大。2.曾經波斯歷朝歷代的字母也都不一樣。所以換了書寫字母並沒有觸及波斯語言的核心。有的人認為阿拉伯字母比楔形字母更易於書寫,反倒促進了波斯文學藝術的發展。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波斯文學在世界文學中地位最高的時代,出了菲爾多西,哈菲茲,薩迪,莪默·伽亞謨等大文豪,恰恰是回教時代。

至於民族身份認同,對伊朗稍有了解的朋友會知道伊朗人的民族自豪感,歷史自豪感出了名的強,甚至強到了大民族主義興盛,看不起其它民族的地步(看看他們今天發展的鳥樣,只能呵呵了)。歷史上波斯一直處在和各種外族的鬥爭之中,生怕自己的民族被同化,民族意識反倒不斷強化。比如阿拉伯殖民者一開始試圖泯滅波斯人的歷史和語言,這時被稱作波斯民族之魂的菲爾多西橫空出世,寫出了記載波斯民族歷史的史詩——《列王記》。這部《列王記》堪稱伊朗的《史記》,也為波斯語言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而菲爾多西本人,卻是個虔誠的穆斯林。到了後來,阿拉伯人發現試圖泯滅波斯文化屬於自找沒趣,反倒漸漸學習波斯文化。也因為波斯人民族意識太強,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後期對波斯的控制只是名存實亡,那時波斯實際由自己人掌權的國中之國。這種對民族的執念在後來的塞爾柱,伊爾汗國等時期也一直存在。

到了今天,大多數伊朗人都會很驕傲的告訴大家,波斯文明被他們傳承下來,沒有亡。有的人會說,當局者迷,伊朗人自己的判斷缺乏客觀性。這麼講不是沒道理,但伊朗人這種反應,不也恰恰說明了其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嗎?試想,文明亡了,民族被徹底同化,哪裡還會有這麼強的民族感情?

但同時,雖然阿拉伯征服及帶來的漸進式綠化並沒有使波斯文明斷絕,也確實讓波斯文明與之前產生了很大的不同。這種變化最主要體現在。畢竟無論是拜火教還是回教,都很大程度的決定了民族的政治形態與組織形式,甚至個人生活層面,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題主的問題,可否補充完整為「薩珊亡後無波斯文明」?歷史不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總之不是科學,要轉化成「是不是」類型問題,基本不可能。不過接下來我不對任何宗教做評論,不評定什麼是進步,只談變或不變。

1、從文明的定義出發,薩珊波斯文明是否滅亡是糊塗賬。一個詞只有在通俗大眾之中的理解才是有意義的,所以不用扯某某名家的文明定義,我們看百度百科文明詞條(維基也差不多):

漢語「文明」一詞,最早出自《易經》,曰「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在現代漢語中,文明指一種社會進步狀態,與「野蠻」一詞相對立……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我們可以看到,一般的文明定義是對比性(相對原始社會)列舉性、描述性(用於發展了農業定居方式以後的族群之間)的。用集合論舉個例子:

假設定義一個文明是{a民族意識、b技術水準、c禮儀規範、d宗教思想、e風俗習慣}的集合(當然元素絕對不止這些)。A(薩珊波斯文明)和B(阿拉伯伊朗文明)是不是一個文明?出問題了。

問題一:一定要所有元素都相同,A、B才相同?估計沒人會取這種標準,所謂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拿這種標準來套,可能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都不會傳承三代人以上。而且還有更複雜的情況,假如不是abcde同時變化,而是各個元素依次變化,最後集合的所有元素全變了,那麼這個文明算滅亡嗎?如果是,滅亡的一刻是什麼時候?我們不能把這叫做文明的演化?

問題二:為了避免問題一,改進定義:不用考慮所有元素,在其中挑出「關鍵元素」,關鍵元素不同,文明就不同。但是,哪個元素是關鍵?民族主義者選民族意識,關注宗教的選宗教思想,工業黨選技術水準,民俗學家可不可以選風俗習慣?很遺憾,沒公認標準。這個問題下的很多評論回答都在這方向上耗,走不歸路了。

就我所知,文明史學觀大家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的解決方法最討巧了,他定義兩種文明:直接從原始社會產生的第一代文明(埃及、蘇美爾、米諾斯、古代中國、安第斯、瑪雅),然後阿拉伯、中國、印度、朝鮮、西方等等通通是從第一代文明派生出來的親屬文明,他的分類當然不可能絕對、永遠正確,對埃蘭文明的定位就值得推敲。但他提出文明間有「父母和子女的繼承關係」要贊。回到問題,打個比方,父親有個兒子,兒子又有孫子,父親已經死了,從個體角度父親當然「滅亡」了,但他的家族沒有滅亡。人類的認知特點是喜歡拿熟悉事物的類比抽象概念,古波斯文明是否滅亡了?你把文明類比成個體,它當然滅亡了,其實亞歷山大和塞琉古帝國滅古波斯更早吧?亞述滅埃蘭更早,所以波斯公元前早亡了……但你把伊朗地域的各個文明類比成家族,結論是:波斯文明族系從來就沒有斷絕。

現代伊朗的所有文明定義的元素,民族意識、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甚至人種語言等等,是直接跳過薩珊波斯從原始社會砍掉重練來的?如果說它們都被伊斯蘭「污染」了,好吧,我怎麼看到很多東西(如善惡二元論,中央集權等等)都是起源於波斯,再繞一圈回家的?今天伊朗歷史學家寫的史書,也沒有幾個是砍掉伊斯蘭化以前的歷史不寫,認為是別人的歷史的,伊朗官方民間也從沒否認那段異教史。在意識形態上,伊斯蘭教只是說廖罕默德是「最後的先知」,並不否認之前各個教的先知不是先知。在宏觀上,伊斯蘭教是想在西亞北非悠久的先知傳統上劃個句號,不是砍掉重練。

2、伊朗以及整個西亞北非的文化趨同化是必然,和伊斯蘭教沒關係。用工業黨比較喜歡的說法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西亞的農業社會來說,整個自然環境(特別是降雨和氣候)都差不多,請參考中國400毫米降雨線區分的農耕政權和游牧區域,中國都這樣了,歷史更悠久的西亞北非沒有文化統一性,那才是奇蹟。詳細論證太累,看其他這方面的答案吧。

3、在族群自我認知上,獨立政權的影響至關重要。有趣的是,伊朗恰恰是伊斯蘭世界中最有獨立精神的。波斯人為什麼要求改國名叫伊朗?可以查查。不扯太遠,當年奧斯曼帝國一統伊斯蘭世界,唯有伊朗和它爭霸兩河流域、高加索,那時伊拉克、敘利亞、埃及都還只是行省,現在他們還在忙著國家認同整合呢。而且注意這才是最近幾百年的事,薩珊波斯對當代伊朗的影響就像唐朝對當代中國的影響,而薩菲王朝開始的舊伊朗對今天伊朗而言就像是明朝、清朝對現代中國的影響,對族群自我認知來說有絕對意義。很多人提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對立,重點對了,但別把信仰的影響力看過頭。

以上三點,我不僅僅可拿來回答古波斯是否亡了,古埃及、古希臘、兩河流域文明等等都可以套上。每當看到有人扯伊斯蘭滅古代文明云云,我只能感嘆,還真是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啊。多年前漢服運動等等漢民族史觀興起之初,你知不知道有一些人還在悲嘆野蠻的蒙古人滅亡了輝煌燦爛的阿拉伯帝國呢?呵呵……


個人觀點:不正確。

我認為一個民族是否存在,他們的文化能否延續,最重要的是世界上是否有人認為自己屬於這個民族。與 @山丘之卒的看法相似,民族身份認同才是民族能否延續存在的關鍵。而 @秦吉了的看法,我有較大異議。

首先,我認為人類文明發展永恆不變的主題,即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不斷的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改變,不斷的發展進步。這些交流和改變有時候是和平的,有時候是暴力的,有時候是自發的,有時候是被迫的,而一個民族能否在這樣的潮流中延續存在,關鍵還是在於民族認同感。

以漢族為例,漢族在歷史上經歷過幾次重大的變革,有自發的,如從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到漢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這期間社會制度、文字、人的思想、民間的風俗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有外來宗教傳播普及的,如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原並取得優勢地位甚至成為官方宗教;也有外來民族入主中原甚至建立王朝統治漢族的,如永嘉之亂,元、清的建立;以及從近代開始主動學習西方直到今天的過程。

以上這些變革讓漢族人無論是在血統層面、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血統層面,當年黃河流域最早形成漢民族的那群人顯然只是現代漢族的祖先「之一「了,古代被稱作南蠻北狄西戎東夷的其他民族基本都已融入了漢族;物質層面,如今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物品,從服飾、建築、個人用品到道路、橋樑、飛機、輪船,恐怕除了碗筷杯碟、傳統飯菜,其餘基本都是從外國、外民族學習過來的;精神層面,現代國家理念、政治制度、金融制度、軍事理念、法律、教育、醫療衛生等等,包括我們的世界觀,我們諸如環保、法治、男女平等等等理念也基本都是從外國、外民族學習過來的。

但以上這些改變就足以說明我們已經不是漢族人了嗎?我想不能,因為這幾千年來,沒有改變的是我們的民族認同感,我們始終認為自己是漢人,而不是其他民族;這些改變也不會讓我們的文化真正消亡,因為正是由於民族認同感,所以哪怕在激烈動蕩的年代裡,我們拋棄了幾乎所有傳統文化,但到了趨於穩定的現今,就會有人去重拾這些文化並且傳承發展下去。

同理,雖然我對伊朗的歷史並不熟知,但我知道「伊朗」這一詞本身就是伊朗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對自己的稱呼,伊朗有過輝煌的過去,其後不管是在希臘人、阿拉伯人還是突厥人統治的時期里,伊朗人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民族身份,阿拉伯帝國對伊朗產生了很大影響,但伊朗作為阿拉伯帝國的核心地區反過來對阿拉伯帝國也產生了很大影響,伊朗人在期間建立的塔希爾王朝實質上也是個獨立政權。到了現代,伊朗人仍然認同自己是伊朗人而非阿拉伯人或其他民族,在外國他們會自稱是波斯人,波斯語也是他們的官方語言,他們的文化與阿拉伯人也有著明顯的區別,最重要的還是民族身份認同。所以我認為現在說「薩珊亡後無波斯」是不妥的。

寫完看了一下我的答案可能更適合放在「崖山之後無華夏」的問題下面,伊朗方面更專業的回答期待 @山丘之卒。


首先默認題主問的是波斯文化而不是波斯國家,因為如果一次外族入侵就使得一個國家的政權法統沒了,這種想法實在太愚蠢。我主要說一下波斯文化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伊斯蘭化之後的波斯文明不如伊斯蘭化之前輝煌」,其實連這點都是值得質疑的。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雖然表面上,阿契美尼德、薩珊的領土要比伊斯蘭化之後的薩曼、薩法維等朝要大,國力的橫向比較上,阿契美尼德,薩珊的地位也比伊斯蘭化之後的高(阿契美尼德曾是世界第一強國),但是這討論的是「波斯文明」而不是「波斯政權」。是絕對得不出「薩珊之後無波斯」的結論的

波斯人屬於雅利安人-伊朗雅利安人-西支中的一支,由中亞的原始雅利安人以及後來的原始伊朗人分化而來,征服了埃蘭文明,形成西亞的波斯民族,而與此同時,原始伊朗人的老家中亞,已經不屬於「波斯」,而是屬於波斯人的二哥,即東部伊朗人,或者說「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定居化後,也創立了很多文明,比如巴克特里亞,南疆的和田,河中地區上游的粟特,河中地區下游的花剌子模,乃至南阿富汗到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斯基泰文明(indo-scythians,在梵語和漢語中被簡單地稱為saka)他們都是廣義伊朗人,而不是波斯人。

雖然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征服了中亞的廣大地區,使他們成為了「波斯」的領土,建立了地方政府,但是在古典時期,他們並沒有被「波斯化」,古典時期的波斯國家,很大程度上是東西伊朗人共同的國家。古典時期的中亞,還不能說是波斯人真正的家園。

古典時期的中亞一定程度上雖然受到波斯文明的輻射,比如拜火教的傳播,但是中亞地區的文化,和波斯本土的文化,可以說是兩種景象。與想像中的聖火瀰漫的波斯本土不一樣,古典時期的中亞盛行猶太教、摩尼教、佛教等各種宗教,除了講波斯語還講粟特花剌子模巴克特里亞等各種語言,當然少不了南邊來的梵語,除了使用波斯文字,還使用各種婆羅米文。

這種現象直到薩珊被滅亡才開始改變,波斯人雖然暫時亡了國,但是由於語言和文明流傳了下來,他們開始另闢出路,將目光轉向東部廣大的中亞地區,此時中亞的各種東伊朗文明又因為突厥入侵等因素剛好進入衰落期。於是,中亞的不少東伊朗遺民們選擇開始倒向波斯文明,與進入中亞的波斯人融合,宣布被波斯化(同時還有皈依伊斯蘭教),接受波斯語,在波斯東部建立了一系列割據政權(比如薩曼王朝),後來甚至直接在阿拉伯衰落之時反客為主(比如花剌子模帝國)。到這時候,也就是所謂的「伊斯蘭化之後」,「薩珊亡後」,中亞才真正成為波斯文化的核心區域之一,成為了波斯人的家園,伊本?西拿,阿爾?花拉子米,莫拉維?賈拉魯丁大家也是在這個時候的「中亞」,或者說「波斯」誕生的

更有趣的是,突厥人進入中亞,融合了各種東伊朗人之後,也開始崇拜起波斯文明(順便還有伊斯蘭教)了。

居魯士大帝可能死也想不到,再次使「波斯國家」再度成為中東霸主,亞洲乃至世界第一軍事強權的,再次帶領波斯人西打「羅馬」(雖然當時已經是奧斯曼)東列印度(甚至中國)的,反而是在一個推崇波斯文明的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兒手上做到的

居魯士大帝大概也不會想到,這個人的後裔居然跑去了印度,佔領了整個印度,然後在印度大肆推廣波斯語和波斯文化。

因此、單從對波斯文明印度,中亞等地區的輻射力度,或者說「波斯化程度」來看,不但不是「薩珊之後無波斯」,而恰恰是「薩珊之後才有波斯」

至於薩珊如果不亡,或者說即使波斯本土改朝換代但不被外族入侵發生文化異化,中亞、印度會不會成為一樣成為波斯文明的輻射區,這個見仁見智,我在此保留意見


在中世紀,一個阿拉伯人,首先是穆斯林,才是阿拉伯人,因為伊斯蘭教給了阿拉伯人第一個比部族更大的集體認同

但是在同一時間,一個波斯人,首先是波斯人,才是穆斯林/瑣羅亞斯德教徒。

「羅馬人」的概念又完全不同。塞薩洛尼基敕令是明文規定帝國中的基督徒=羅馬人,也就是說基督徒和羅馬人完全等價。而穆斯林和阿拉伯人的概念可不是完全等價的。

至於伊朗亡沒亡,人家可是一直都管自己叫伊朗人,起碼認同感就沒亡過。


不正確

宗教上,祆教的很多特徵,如天堂地獄,末世論,善惡觀,天使學都通過猶太教,基督教為伊斯蘭教繼承;

後世在伊斯蘭世界興起的蘇菲主義可能就於來自薩珊王朝,而蘇菲教團中的蘇哈拉瓦迪教團的思想很明顯有祆教的宗教觀;

伊朗要在9,10世紀才基本伊斯蘭化,而號稱祆教百科全書的《丁卡爾特》成書於9世紀;

語言上,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古波斯語使用起源於兩河的楔形文字書寫;安息王朝和薩珊王朝的巴列維語(中期波斯語)使用源於阿拉米人的阿拉米字母書寫;伊斯蘭化之後的達里波斯語使用阿拉伯字母書寫——這三種文字都不是波斯原創;

波斯人一直很認同古代文明,菲爾多西的《列王紀》就從開天闢地寫到薩珊王朝滅亡,很多伊朗的伊斯蘭王朝(包括突厥人建立的)的君主都自稱薩珊王朝後裔;伊朗的曆法和諾魯茲節一直延續至今;古波斯的「萬王之王」的稱號仍然存在;

政治制度,文學,藝術,繪畫,軍事等方面,都是波斯影響阿拉伯;

PS:怎麼沒人說亞歷山大之後無波斯呢?


多圖預警

波斯歷史小講堂,我要認真答題啦!

題主給我們提的這個問題,excited。正好可以類比說明很多問題,我將詳細論證何為政權滅亡,何為國家滅亡(即所謂亡天下)

題主你就不要說別的了,越抹越黑。。。

正文開始之前,一定要明確,「無」的概念

這句話顯然是仿照「崖山之後無華夏」來的

如果,按照一些**(比如萱叔寶)理解的那樣,是「完全滅亡,再也沒有」,那肯定是不對的

比如 他簽名上說的,他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崖山以後就再也沒有中國人了,中國就沒了」,還一通自high,以為黑了別人一把,實在是*******,我們看著就笑笑

但是如果說「無」的意思是薩珊之後的倭馬亞王朝統治是亡國時期,文化斷層甚至文化變更,則是值得商榷的。

先上結論,

個人認為

倭馬亞王朝和後來的伊兒汗國的確是波斯的亡國時期,但是波斯並沒有消失,而後的波斯許多本土(不一定是本民族)政權(比如薩菲王朝,乃至卡扎爾王朝,巴列維王朝,以及現在的伊朗),都是古波斯的繼承人和波斯的合法政權

國家的滅亡和政權的滅亡的分別,一在於主體文化是否被動變更,二在於主體民族是否變更

如果是僅僅是換了王朝,換了家族統治,換了意識形態,才是政權的滅亡,比如唐代隋,法國大革命代替波旁王朝,克倫威爾推翻斯圖亞特王朝。

文化被動變更,主體民族變更,都是亡國的體現,比如羅馬滅迦太基,英國佔領印度,德奧俄瓜分波蘭,日本侵華成功也是如此。

真正比較tricky的是主體民族變更,文化反倒沒怎麼變,比如下文要說的薩菲王朝,比如孝文帝後的北魏。

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不是亡國,因為文化無力改變的話,變更的主體民族後來也必然被同化了。。。

——————正文————————

波斯是文明古國

自蘇美爾以來,COC猖獗,天下紛爭

我大波斯居魯士大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處中東處以治萬邦

比同時代的我們和希臘的那些蠻子不知高到哪裡去啦!

如圖

我薛西斯大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去打希臘,灰頭土臉,唉不對這段掐了別播。。。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斯巴達三百勇士,畫面很精彩,這裡面的波斯有錢又有兵,各種奢華各種屌,全希臘聯合起來,才在薛西斯犯了N多錯誤且列奧尼達在溫泉關打了一場史詩級阻擊戰的前提下,勉強獲勝—————————————————

兩次波希戰爭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和故事,影響深遠

比如馬拉松

比如這就是斯巴達

這還是斯巴達

(woc又歪樓了

這時波斯帝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他們有自己的語言(這是最重要的!研究東方比較複雜的民族問題的重點就在於語言),宗教和文化。

亞歷山大大帝追亡逐北,把大流士一通暴打,佔領了波斯全境,但畢竟是曇花一現

亞歷山大帝國像蒙古幾十年就煙消雲散,本土化的政權(塞琉古王國)也被迅速同化,沒有對本土民族和文化產生多大影響。

接下來就到了安息和薩珊時期

薩珊時期的軍政歷史以及波斯庫思老王和拜占庭帝國相愛相殺的故事歐洲中世紀史的脈絡或結構圖是怎麼樣的? - Leon 的回答,我就不贅述了

而薩珊時期的波斯文化和社會面貌,我從維基搬來了

文化

薩珊王朝的社會和文明是當時最繁盛的,在同一地區與之媲美的只有東羅馬帝國。兩個大國之間的科技和知識交流正是兩個文明之間的競爭和合作的象徵

薩珊王朝與安息帝國社會最顯著的分別在於對集權及領導政府的重視。薩珊王朝認為強而有力的君王是營造一個可以維持穩定、正義公平的理想社會的必然要素。薩珊王朝的社會錯綜複雜,具備各種不同的社會組織制度管理王朝內不同組別的人物

。史學家相信當時的社會區分為四類:祭司、戰士、大臣及平民。位於薩珊王朝種姓制度高端的是「眾王之王」,「眾王之王」統治著所有貴族。親王、次要的統治者、大地主及祭司構成了特權階級。這種社會制度顯得相當僵化死板,而種姓制度在薩珊王朝滅亡後仍然健在,延續至伊斯蘭時代的早期

宗教

在安息帝國時期,祆教受到希臘宗教的影響而敗壞,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34—前330年經過格拉尼庫斯河戰役、米利都圍城戰、哈利卡納索斯圍城戰、伊蘇斯戰役、泰爾圍城戰、加沙圍城戰、高加米拉戰役、波斯隘口、粟特岩山九場其實交戰雙方人數差不多的戰役之後,就征服了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帝國,使希臘宗教得以散播,並與祆教摻雜在一起。到薩珊王朝時期,正統、不攙雜的祆教才得以恢復,鬆散的祭司制度被一個階級森嚴的宗教制度取代

為了掠奪波斯都城的財寶,亞歷山大大帝縱火焚毀波斯波利斯,使在大流士一世時期編成的《波斯古經》大半部分佚失。不過,對《波斯古經》的重新整理在沙普爾一世統治時期曾經進行過

祆教是薩珊王朝的國教,但是薩珊王朝的祆朝卻與《波斯古經》訂明的習俗有所不同。薩珊王朝的宗教政策使大量的宗教改革運動盛行,摩尼及瑪茲達克的宗教運動是當中最重要的

薩珊王朝皇帝與國家宗教措施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而且多變,例如沙普爾一世鼓勵不同的宗教共存,他本身似乎都是祖梵教的信徒,而巴赫拉姆二世則打壓少數宗教。除了基督教,沙普爾二世寬容對待其他宗教,他在君士坦丁一世信奉基督教後才打壓基督徒

那麼到了倭馬亞王朝,事情就有了變化

因為倭馬亞王朝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信仰是伊斯蘭教,而波斯人是被統治民族。

國家的滅亡和政權的滅亡的分別,一在於文化是否被動變更,二在於主體民族的變更

很明顯倭馬亞王朝是亡國時期。

兩條都滿足,十環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又不一樣了,雖然波斯人改信了伊斯蘭教,但是宗教僅僅是一方面,波斯的主體民族依然是波斯人,而巴勒斯坦,敘利亞,埃及,利比亞這些地方,則硬生生地變成了阿拉伯人。

更有意思的是,波斯的伊斯蘭教也很有特色,是什葉派,我們仔細看看現代世界,在薩達姆下台之前,全世界只有伊朗(波斯)一個大國的國家信仰是什葉派,剩下的全是遜尼派。

關於伊拉克,什葉派雖然佔到60%,遜尼派只有20%,但是薩達姆是遜尼派啊!

薩達姆喜歡什麼,自然什麼就是最重要的,都怪萬惡的美帝入侵,破壞了伊拉克(少數人壓迫多數人)的穩定,導致什葉派上台,社會動蕩,遜尼派極端勢力ISIS攻城略地

一切都怪美帝!

應該說波斯與埃及,敘利亞的區別還是極為顯著的,所以無論如何,波斯並沒有在阿拉伯的入侵之後徹底滅亡。

而之後的阿拔斯王朝更是反客為主,波斯人最初跟阿布· 阿拔斯合作,控制了整個伊斯蘭世界,雖然幾十年後波斯領袖阿布 ·穆斯林被殺害,但是波斯人在阿拔斯朝的地位依舊有顯著的改善。

再往後的幾百年,是動蕩的年代,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薩曼王朝、齊亞爾王朝、阿拉菲德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古爾王朝、塞爾柱帝國、花拉子模,伊兒汗國,帖木兒汗國,黑白羊王朝先後出現,這些政權如果要在波斯土地上紮根,也必須與波斯人妥協,哪怕是伊兒汗國,在合贊汗時期也皈依了伊斯蘭教。

到了1501年,帖木兒帝國崩潰,薩菲王朝成立。說起來薩菲王朝的建立者還是土庫曼人,可是薩菲王朝的方方面面都是波斯的制度和文化,所以薩菲王朝再往後,都是波斯的合法政權。

結論

個人認為

倭馬亞王朝和後來的伊兒汗國的確是波斯的亡國時期,但是而後的波斯許多本土(不一定是本民族)政權(比如薩菲王朝,乃至卡扎爾王朝,巴列維王朝,以及現在的伊朗),都是古波斯的繼承人和波斯的合法政權

波斯沒有徹底滅亡,波斯民族也沒有消亡,依舊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感謝大家的耐心

講到這裡,不禁為古埃及抹了一把辛酸淚,我們家古埃及真的是毛都不剩了。。。。


840後無回鶻?


如果你認為明亡之後無中華,那麼是的

如果你認為清承繼中華文明,那麼不是


這個問題我問過一位曾在中國留學的伊朗妹子,伊朗妹子對此的評價是:

「宗教文化是波斯文化的子集,波斯文化中融入了伊斯蘭,但波斯永遠是波斯」。

我想大多數伊朗/波斯人的想法也很類似,他們對民族的認同高於宗教,他們認同什葉派伊斯蘭文化是波斯人輝煌文化的一部分,對波斯人的獨立和發展有重大意義,但自己的民族並不是宗教的附庸。土耳其的民族主義者也是同樣。

另外我們換個角度看,接受伊斯蘭的波斯人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波斯是不是「亡」了?

薩珊之前,我們對波斯人的印象是什麼?是拜火教,是波斯帝國,是薛西斯、大流失這些帝王將相,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偉大人物呢?可能我們不去百度都不知道,而且此時的波斯文化僅在波斯人內部施加影響。

薩珊之後100多年,波斯人大多改信伊斯蘭教,此後波斯開始了人才輩出的時代。不僅科學、文學、哲學領域人才輩出,伊斯蘭黃金時代的學者/詩人大量都是波斯人、或者受波斯文化影響極深的塔吉克人或阿拉伯人,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塔吉克人),詩人魯米、薩迪、哈菲茲、海亞姆,化學家伊本·哈揚(波斯化阿拉伯人),醫學家阿維森納(塔吉克人)、法拉比(波斯血統)等等。

(這是俺最敬佩的阿維森納)

(大全才海亞姆,不僅是文學家,還是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哦~)

與此同時,波斯人將波斯文化輸出給了其他周邊的民族,表面上波斯人接受了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文化,但實際上波斯人成功將波斯文化融入伊斯蘭文化中,進而同化了阿拉伯人,波斯的蘇菲苦行僧更是將波斯文化和波斯語向中亞等地區輻射。

薩珊之後的波斯人失去了什麼呢?波斯人並沒有被阿拉伯人同化,波斯語仍然是波斯人的語言,只是拜火教信眾大大減少,大多數波斯人為什麼拋棄拜火教,可以參見這個問題古波斯的國教祆教(拜火教)為什麼在伊斯蘭教的衝擊下迅速衰弱了呢? - 知乎

所以說,波斯人自己的文化和歷史,交給波斯人自己去判斷和繼承吧,旁觀者一句「薩珊亡後無波斯」,不免一種「崖山之後無中華」的中二即視感。

您說薩珊滅亡、伊斯蘭成為主流宗教後的幾百年,各類人才輩出,有著海亞姆、魯米、哈菲茲這樣偉大的詩人的波斯亡了?說實話還真不是。

以下是曾經的一個回答,波斯人為什麼會改信伊斯蘭教?請問伊朗人以數千載古波斯文明為榮,傲視中東,又怎麼會信服崛起的阿拉伯人聖人默罕穆德,不是很矛盾嗎? - 知乎


為什麼老有人喜歡這種文化純粹主義。好像被別的文化混合一下就不純了,不正了,就沒有合法性了。文化大概和養純種狗還有有點區別吧。


伊朗歷史及文化割裂的極其嚴重,客觀的說,這種割裂已經是無可修復的狀態了。

伊朗的國家現實是:國家體制是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主導的政教合一教權國家;波斯人只佔伊朗人口一半左右,主體地位相當孱弱。這二者決定了,伊朗社會中宗教地位和影響遠在波斯民族認同之上。不管什葉派與伊斯蘭主流遜尼派有多大區別,都在伊斯蘭範疇內,改宗伊斯蘭前的歷史只能屬於無知野蠻的「蒙昧時期」。一面尊奉阿拉伯征服者強加給伊朗的外來宗教,一面以信教前的民族歷史自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避免不了精神分裂。

何況此波斯非彼波斯,現代波斯人與我們中國人熟悉的波斯帝國,也就是那個產生了居魯士、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三世的阿契門尼德王朝究竟有多少聯繫,其實很有疑問。

拿伊朗改宗後,最具波斯民族意識,也對後世波斯民族意識最有影響力的伊朗史詩《列王記》為例。被濃墨重彩描寫的,是傳說里位於東伊朗和中亞的凱揚王朝,其次是阿拉伯征服前的薩珊波斯,而波斯帝國歷史,卻被極度弱化。以至在現代西方歷史傳入前,伊朗人根本不知道這個波斯帝國的地位。在《列王記》中,滅亡波斯帝國,毀壞祆教經典《阿維斯塔》,焚燒波斯故都波斯波利斯,受波斯人痛恨,被祆教教士詛咒的異族毀滅者、「魔鬼」亞歷山大,在菲爾多西筆下卻成了波斯王的私生子。異族征服成了兄弟奪位,亞歷山大還被當成明君和先知,受到歌頌讚美。這些歷史偏差大致表明伊朗歷史上存在東伊朗人替代西部波斯人的現象,所以歷史記憶以東伊朗為中心,而以伊朗西部和兩河為中心的波斯帝國歷史被遺失了,流傳下的少數內容也存在重大扭曲變形。

現代伊朗,對波斯帝國認同度高的,往往是受西方影響較深的知識階層。這些人宗教意識薄弱,移民國外後往往會脫離伊斯蘭教,但這些人在伊朗絕非主流。多數伊朗人的民族認同,是建立在什葉派宗教和波斯語言上,與前伊斯蘭歷史關係極其有限,而教權當局也不會鼓勵對前伊斯蘭歷史的宣傳。

伊朗七世紀被阿拉伯人征服後開始伊斯蘭化,從此失去了信仰、文字的傳承以及歷史話語權,民族意識也只能在伊斯蘭教框架內拐彎抹角的表達。外來宗教長達千年的滲透,影響已經深入骨髓,以至於與其切割的後果無法承受。但無法與伊斯蘭切割,伊朗的歷史割裂又不可避免,這種進退兩難就是伊朗的可悲處境。

對中國來說,伊朗是前車之鑒。我們要意識到中國的幸運和偉大:中國雖然被蒙元和滿清兩次亡國,遭受過血腥的屠殺和殘暴的文化毀滅,但因為漢族的力量和英勇鬥爭,我們民族主體和文化經典仍然保持下來,這就給後世中國留下了文化自主的空間,這是伊朗此類喪失文化自主性的國家和民族永遠無法企及的優勢。但同時也要警惕,中國的民族和文化傳承在人類歷史上是特殊的孤例,並非理所當然,不可改變的。一個生育政策,一場政治運動,甚至一次文字改革很可能就會置我們民族和文化於不可挽回的毀滅境地。我們要警惕,不要淪落到伊朗一樣,拋棄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成為外來意識形態的奴隸。

————————————————1.22分割線————————————————

稍感意外,在本回答下備受置疑的反倒是薩珊與波斯帝國之間傳承的部分。說實在,看歷史把自己弄成某某粉是最無聊的。因為厭憎一方,就把其對立面拔高美化,這種二元思維沒顯得比伊斯蘭教高明。

真正意義的波斯只有阿契門尼德王朝的波斯帝國,他們才真正自認波斯人。帕提亞(安息)和薩珊則只強調自己是伊朗人(雅利安人),而伊朗人(雅利安人)是遠比波斯人寬泛的概念。波斯帝國的文字是楔形文字,與帕提亞和薩珊的巴列維文不是一個系統。祆教起源於東伊朗地區,是泛伊朗宗教而不是波斯人獨家的民族宗教。同是伊朗語族,其它伊朗人與波斯人語言相近也正常。這都證明不了薩珊與波斯帝國有直接繼承關係,帕提亞、薩珊和波斯的關係,不比馬其頓與希臘的關係更近。

薩珊是波斯帝國後裔的說法來自羅馬方面(很可能是讀多了希羅多德),薩珊自己卻對波斯帝國歷史視而不見,不予提及。拿中國與其類比,唐朝人會不提及漢朝?光唐詩中用漢朝典故就數不勝數了。中國與伊朗完全不在一個文明層次。中國一直有嚴密的歷史傳承和強烈的民族自覺,這是前伊斯蘭伊朗和伊斯蘭化後的伊朗都根本無法比擬的。

薩珊固然未必是波斯直系繼承人,但阿拉伯征服和伊斯蘭化對伊朗歷史文化的割裂遠非薩珊與波斯之間可比,一神教系統的意識形態,最熱衷於用各種手段徹底抹掉或至少完全抹黑改宗前的民族歷史,「萬惡的舊社會」,「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絕非什麼新發明,這與正常民族歷史演進有著質的差異。但我同樣不想歪曲歷史,誤導他人,而去美化(或YY)前伊斯蘭的伊朗歷史。波斯人(準確說是後波斯人)之所以被異族征服後徹底伊斯蘭化,與這個民族缺乏歷史和文化底蘊緊密相關,祆教也是個槽點滿滿的宗教,比如種姓制,提倡亂倫等等。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離婁上》


既然一大堆答主已經把這個問題和崖山之後已無中國聯繫,那我也來強答一下,或者說我來發表一下我的反對 聯繫到相關答主理論

其一,我反對 崖山之後已無中國和薩珊亡後無波斯的論點

這個觀點前面已經很多答主說了相關論點,我不是完全贊同,但是那個意思有相似,我不多做累述

其二,我反對 鼓吹蒙元 滿清 是中國驕傲,代表中國正統之類的言論,什麼中國人打到歐洲去了的言論。

這個好像和我觀點一自相矛盾,亦或者很多人通過反對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反推出了蒙元 滿清中國驕傲論,這是典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再加上阿Q思想作祟,這種阿Q在中國有,在伊朗也有。

五胡,蒙元,滿清雖然不至於摧毀華夏,但是是造成了一定文化斷層,例如禮樂,例如衣冠,這種暴力斷層,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的

這裡面我們要搞清兩點

1,很多人拿之後的五胡漢化,蒙族滿族屬於現代意義上的中國人 反推出五胡,蒙 滿入侵都是普通的改朝換代 是正義的,那就是大錯特錯,五胡,蒙滿的中國化不是發生在其入侵時期,而是發生在漢人奪權恢復之後,才發生的!

2華夏延續的主體動力 不是「蠻夷」的主動漢化(實際上這種漢化本質上也是基於漢人的人口和文化壓力下,不得不進行的),而是來自於漢人的堅守。

現在肯定「蠻夷」漢化,建立大中國已經是屬於中國歷史界的一個政治正確!!但是我個人意見,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走向一個極端,否定歷史那些政治不正確的人,實際上中國歷史上每次胡亂之後,例如隋文帝的恢復漢姓,確立正音和明太祖的一些政策 實際上都是對於胡化的一大修正, 實際上歷史上的胡化(通過北朝的各種姓名和明代初期的一些小說可知)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 為什麼我們現在反而覺得歷史上的「很漢化」呢,就是之後的修正結果

其三,反對日本陰謀論的說法 這是典型的網路扣帽子大法,對於別人的論點 反駁不了, 扣對方一個大帽子就算自己贏了 挺噁心的

實際上崖山之後已無中國這些思想在相關中國儒者裡面早就存在,到了日本發酵出這句話不足為奇,因為當時的時候,華夏正統意識還是很濃厚的。

實際上崖山之後 已無中國,實際上明太祖已經做出解答,通過一些的政策恢復華夏,已經修補上了這個斷層

過度鼓吹蒙元滿清中國論不是延續中國,而是讓中國繼承蒙元滿清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很多人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是極端的政治不正確,反對胡人,反對胡俗,捍衛華夏正音,捍衛漢人權利,但是,反問一下,如果不是他們的堅持,中國文明能延續到現在嗎? 當我們用胡姓,說胡語的時候還能不能阿Q的說自己繼承華夏嗎?

回答本質問題上,伊朗的問題

先說一個不一樣

對應上面第三點,波斯和華夏不一樣,說句自戀的,華夏的延續和純潔性是世界獨一家的(相當來說,注意),不同於印度的人種博物館和歐洲的希臘 羅馬 日耳曼的複合性形成!!所以基於這種純潔意識也是催化日本形成了崖山之後 已無中國的概念和 在明亡之後,形成了日本萬世一系未受污染的概念。

波斯文明某種意義上也是比較複合的,甚至說真正波斯人的朝代其實也不多,實際上安息也不能算正統波斯人朝代(當然如果按照阿Q意識 肯定算波斯的)。 波斯問題和中國比較難對比

對應上面第二點,波斯文明的延續不是伊斯蘭的恩賜,而是應該感謝歷史上那些堅守自己文化和語言的波斯人 沒必要過度和稀泥洗白某教

對應上面多一點,為什麼很多波斯人洗白某教和忠於某教,除了某教已經紮根波斯上千年這個原因的話,翻開地圖,試想如果伊朗去ysl化,會是什麼處境? 現實利益和安全註定了伊朗不敢去伊斯蘭化。他們想做的就是如何在伊斯蘭世界內部獲取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導位置。 (很多答主不知道是身在中國的外國友人,還是入華千餘年還心在中東的,長篇大論的鼓吹什麼語言文化,波斯和ysl多麼多麼和諧,卻完全不講這個主核原因,我來替你們說這個大實話 希望沒有礙著你們什麼事情)

但是如果從華夏的角度來看,如果伊朗出現恢復波斯運動(實際上這個運動一直存在,看到過相關文章,但是現在記不清了,想起來再填坑),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但是一些個別答主,一方面對於波斯和ysl的關係和稀泥調和關係,而反過來反咬一口在中國內部煽動分裂,變相夾帶私貨,暗示漢人內部也不純潔,中國文化雜燴,希望這不是我過度疑心了,過度解讀了。

但是還是說一句醜話在前,波斯無論在基因 語言 文化的繼承上遠不如中國,很多人在扯中國的褲子之前,小心自己底褲被扒光

總結:薩珊亡後無波斯這句話在現行政治上不正確

但是如果將來有一天世界形勢發生大變革,這句話可能會有他的用武之地!


尼安亡後無智人!

三葉亡後無脊椎!

藍藻亡後無生命!

奇點亡後無宇宙!

這麼玩有意思么?


盤古之後無世界


沒有帝國了,宗教也被洗地了,不過文化方面,科技成果、美術、工藝、音樂什麼的,波斯的影響至今還在亞洲腹地、伊斯蘭世界回蕩著


推薦閱讀:

伊朗地區有沒有自己的原生文字?

TAG:波斯帝國 | 波斯歷史 | 波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