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影響來看,2015 年我國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什麼?

本問題已收錄到知乎圓桌- 2015 年度盤點,歡迎關注圓桌參與更多討論。


前面很多人寫了二胎政策。這個我想不必多說,在學術界甚至媒體界,都已經有了非常非常廣泛的討論。其實在人口方面,北京的戶籍新規、上海的2500萬限制等政策,在未來的幾年也會切實影響到大城市的居民。

然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的,是在金融領域,中國也正在大力推行改革。然而由於推出政策的窗口比較巧妙,多數人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些改革。然而,當經濟周期上行之時,這些政策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

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改革也許就是「註冊制」改革了,這項政策還沒有施行,不過影響是極其深遠的。註冊制的施行,強化了股市的融資作用,對實體經濟形成了切實的支撐;在二級市場,股價將會更加回歸業績支撐,股市炒作的空間越來越小。這些都是可以想像到的影響。對經濟整體而言,「註冊制」會極大的降低實體經濟中的「資源錯配」。另外,註冊制的推出對傳統投行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也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政策是大家可能已經淡忘的,比如在「霜降」這一天,很多人都關注到了央行的「雙降」,但是關注到央行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人可能並不多。

實際上,在可以預見的短期之內,由於中國的寬鬆貨幣政策已經使得市場利率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上,存款利率的自然水平本身就不高,這項政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然而,這不僅對於銀行業,而且對未來中國的實體經濟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在此前的2013年,人民銀行已經取消了「貸款利率下限」,這兩項政策的出台,基本奠定了未來利率市場化的格局。而對於商業銀行來說,之前由央行維持的存貸款利率差理論上消失了,之前由政府維持的利潤空間隨之消失。未來當經濟形勢上行,中央銀行不得不回收貨幣以控制通脹,利率隨之提高的時期,銀行的負債管理將會面臨非常大的壓力:一方面需要面對互聯網金融的許多創新產品(比如餘額寶、懶投資的「零錢計劃」等)的競爭,另一方面,由於存款利率上限的取消,銀行同業的競爭也將非常激烈,到時候,可以預見的是,存款利率會更加「市場化」,利率水平將至少逼近餘額寶的利率水平。對於傳統銀行來說,負債端的成本提高將擠壓銀行的利潤空間,那麼銀行的對策是什麼?可能不同的銀行必須在中間業務、資產業務方面想更多的辦法,才能維持銀行的利潤。此前銀行由於存貸款利率差的保護,銀行的資產質量可以一部分由較低的負債成本來彌補。然而當這個利率差消失的時候,銀行可能不得不更加重視其資產質量的問題。給定銀行借貸仍然是目前中國最主要的融資方式,這項改革必然會對信貸市場乃至整個實體經濟產生深刻的影響。當然,這些影響在短期之內是看不到的,短期之內仍然會是低利率與銀行惜貸並存的局面。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資本賬戶可兌換的改革了。此前已經推出了上海自貿區內的資本賬戶可兌換的試點,以及之前的QDII2的試點,中央推行資本自由流動的大方嚮應該是非常顯然的。特別是SDR的加入,可能也推動了這一改革進程。

其實我個人是非常疑惑的,我們知道經濟學中有所謂的「不可能三角」:資本完全流動、匯率穩定、獨立的貨幣政策三者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此前中國央行相當於放棄了資本完全流動,從而擁有了穩定的匯率和獨立的貨幣政策。但是現在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無論是匯率穩定還是獨立的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在這個時間推動資本完全流動,是想放棄哪個目標呢?不解。

但是不管怎樣,資本賬戶可兌換一旦推行,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其實我還比較關心的問題是,如果QDII2退出,或者資本賬戶可兌換,一線城市的房價會怎麼走?

基本上看下來,2015年在金融領域的改革都比較振奮人心,學術界吶喊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利率市場化、資本賬戶可兌換終於見到了曙光。奧,好像忘了10手的規定。。。


看到樓上80%都提到二孩政策,但這個從長遠來看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我真的很不樂觀

其實成功率更高的公共政策或政策原則應該是高層首次明確提出「供給側改革」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階段性從凱恩斯(需求創造供給)倒向薩伊(供給創造需求)。

(習總來鎮樓)

供給側改革就是個籃子,這幾年的政策都可以往裡面扔,你說影響大不大!

需求端的「三駕馬車」拉不動中國經濟,就要靠供給側的兩大支柱來挺起中國經濟的未來。這兩大支柱其實屬於不同緯度,一個是要素,另一個是效率。所謂要素,包括勞動力要素和資本要素,其中的資本要素又包括資金、土地和存量資本(機器廠房等);效率也比較好理解,可認為是單位要素投入的產出率。

供給側改革的核心要義,一是增加要素供給的質和量,二是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

樓上提到的二孩政策和延遲退休很明顯是屬於增加勞動力供給方面,而沒有全面放開計劃生育,保證勞動力質量是很重要的考量。未來還會進行醫療、社保以及戶籍等方面的改革,進一步掃清勞動力流動的障礙,政府也會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多層次的教育體系,保證足夠數量高等教育群體的同時也要增加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

前面提到資本要素包括資金、土地和存量資本

資金或曰金融方面的改革已經顯而易見,早在2013年強哥就提出「盤活存量,用好增量」,不能大水漫灌。

1、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現在的融資結構越來越偏向直接融資,新三板掛牌企業呈指數級增長,定增規模也越來越大,主板IPO根本停不下來,註冊制推出已經箭在弦上,戰略新興板首批20家公司也已經掛牌;今年的債券市場也是一片火熱,從萬科九月份在深交所發的五年期公司債可見一斑,3.5%的票面利率比肩國債,很多房企的融資成本從原來的12%+降到了6%左右。

2、銀行很受傷,一方面受到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穩步推進,市場化的結果或者目標就是為了提高銀行資金的配置效率,銀行躺著掙錢的日子不多了。

3、保險資金的使用也進一步鬆綁。過去保險資金的投資回報率基本在5%,主要靠做大規模攤薄成本掙錢,現在管制放鬆,放寬准入,鼓勵創新。資金運用途徑多樣化,民營險資開始在二級市場兇猛舉牌。

4、互聯網金融銜枚疾行,這種金融業態無意能降低融資成本,增加資金使用效率,發展迅猛但風險暗生,P2P又是其中的社會和輿論焦點,對P2P加強監管是無可厚非的。

土地方面,今年的改革亮點不多,未來應該加快建設公開透明、可自由交易的土地使用權流轉市場。土地信託試點擴大。

存量資本,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去兼并

效率方面,前面提到的很多制度改革、組織形態創新(互聯網金融)都屬於效率提升

還有就是技術創新,總理大聲疾呼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為廣義的技術創新,做從輿論到政策的全面動員,從人才到資金的吸引。

P.S. 雙創雖然不是今年提出的,但走進大眾視野、發揮廣泛影響應該是今年的事了


11月來更新,現在大張旗鼓搞精準扶貧,各地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應有深有體會,這就是我說的要解決農村剩下的人口的脫貧問題,否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無法實現,而這一工作的難度是很大的,目測沒有更加激進的土地政策而單靠對口扶貧恐怕很難繼續下去

我是分割線————————————————

3月來更新,今年準備讓農民來買房了,你看,不賣地怎麼買房啊?怎麼去庫存啊

哎,你們都圖拿衣服啊,農村土地確權、允許抵押貸款、土地流轉歸結為「農村土地政策」才是影響百年的重要政策啊 中國將試點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

下面將我的一些觀察說一下啊,

首先,農村問題是以後中央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近三十年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飛速前進,2014年已經接近55%國家統計局:2014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4.77%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再過幾年估計會到70%左右,這個速度肯定會逐漸慢下來,城市擴張的動力減弱,城市管理優化的需求增加,至此城市基本步入小康社會,剩下的是完善的問題,比如這兩年到處內澇淹死人、學生上學難等,這種事會成為城市規劃、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但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無視數量依然龐大的農民群體,即使城市化率達到70%,依然有30%將近4.5億農村人口,一般來說到最後的都是」釘子戶「——就是缺乏」退出「機制的農民。

其次,為農民提供退出機制。對於現在中國來說,農村農民農業這「三農「問題依然沒有根本解決,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鄉二元化只會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在於農民沒有退出機制,比如說現在城市房地產為了」去庫存「而鼓勵農民進城買房,想法是好的,可是農民伯伯哪裡來的錢呢?種地賣糧是不可能的了、進城務工的收入即使不拖欠除去生活費、醫療、學費、養老又還剩多少能買得起房呢?路邊擺攤?做生意?這些都有一部分人能做到,但不是大部分的農民能完成的」原始積累「,如果說還有什麼是大部分農民能轉化為貨幣進而為城市」去庫存「的,除了賣血就是賣地了(說賣淫的你出來,看我不打死你)

再次,退出的時間。那麼為什麼是現在呢?為什麼不是10年前或者10年後呢?早些年,我看到報紙上一些征地導致的流血事件或群體事件,曾想為何不直接讓農民自己賣地呢?市場經濟嘛,現在看當初還是圖樣了,一是98年一波金融風暴之後當初的房價還遠沒有如今高企甚至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崩盤的現象如海南,當房地產逐漸升溫之後,如果任由大量農村土地進入市場,市場可能會再次崩盤(當然這只是猜測,未論證),再說當時從產權上來說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的,農民是無權個人買賣或抵押的;二是10年之後的話就是2025了,十八大的要求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哦並且」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除了賣地,我想不到有什麼辦法能讓如此數量的農村人口收入翻番;而現在,眾人口誅筆伐的08年」四萬億「下的房地產建設產生了大量的庫存,剛好需要農民來消化這些庫存。

再再次,農民如何退出?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四、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總結基本路徑是:確權——頒證——允許抵押——允許流轉——退出。

順便說一句,那些擔心土地流轉之後出現大量「失地流民」的磚家可以自裁了,農民群眾比你們高不知到哪裡去了。

最後,簡單說為什麼這個政策這麼重要,周克成說有三個好處:一是盤活農村巨量財富,促進消費尤其是農村消費市場;二是提高農業集中度,增強農業集約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三是幫助大批農民脫貧,縮小城鄉差距,甚至消滅城鄉差距。我就說一句,土改是革命勝利的保證。


政府救市和央行匯率管制政策。

前者讓政府與民爭利,後者讓外匯儲備迅速消失。

加上相關的監管層越來越高傲的態度,若短期內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那麼在資產荒的情況下,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低利率時代到來,這可是30多年來未有的大變化。悲觀點看,難道中國要經歷長達數十年的滯漲期了嗎?


大概有三條:

  • 一帶一路;

  • 全民創業,萬眾創新;

  • 開放二胎;

簡單講講這三條:

一帶一路:

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背景:

  • 中國工業產能過剩,需要海外市場消化;

  • 中國天然氣等資源不足,需要海外市場補充;

  • 中國基礎設施分布過於集中,需要拓展;

影響:

  • 畫大餅,刺激相關 行業發展;

  • 畫大餅,刺激相關地區發展;

  • 畫大餅,資本輸出,布局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全民創業,萬眾創新:

字面意思,大家創業走起

背景:

  • 工業發展走低,樓市走低,資本熱錢從傳統行業流入互聯網股權投資。

  • 傳統行業效率相對低下,待業人口比率增長,制約經濟發展,需要互聯網破局。

  • 貧富差距拉大,需要通過股權投資,進行新一輪財富再分配。

影響:

  • 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釋放資本壓力,減少資本外逃;

  • 大批創新項目受到重視,但不乏魚目混珠之輩;

  • 將誕生一批新貴,但 也會有大批創業者死在沙灘上;

開放二孩

呵呵~呵呵~呵呵~

背景:

  • 人口紅利沒了!

影響:

  • 做幼兒的、做教育的 很開心

  • 做房產的,很開心

  • 發養老保險金的,很開心


我說的這個不算公共政策,也不算是2015年的,但應該算是這些公共政策的直接來源:

習李上台

無論二胎,經濟改革,金融改革,外交,十三五種種重大舉措,都是大佬們定了方向或者思路,或經過大佬們同意之後,才能付諸實施。

還有一個附加效應就是:現在刷新聞的時候,時不時跳出大老虎被查的消息,令人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金融體制改革,利率市場化加速。

具體政策太多了,比如: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存款保險制度,大額可轉讓存單試點,存貸比監管指標取消,基礎利率LPR推出,混業監管呼之欲出。

利率市場化加速對銀行業乃至整體金融市場和經濟環境都會有深遠影響。

一是利差收窄打破舊的銀行業運行模式,傳統存貸款業務面臨巨大挑戰。定價能力差的銀行將逐步被淘汰,經濟下行背景下優質信貸資產日益稀缺,如果仍寄希望於通過高定價貸款方式粗放發展,風險管理能力差的銀行壞賬比例將會逐漸上升。資產負債管理難度上升,可以想像的是未來銀行業將會面臨大變局,大分化。

二是提高金融市場效率,發揮利率的資金配置作用。利率也就是資金的價格,是最能保證資金有效配置到應該去的經濟部門。利率非市場化導致信貸資源扭曲,資金短缺時不能有效反應資金的真實成本,被無效配置到低收益行業。放開民營銀行,存款保險兜底,銀行業有進有退,會提高整體銀行業效率,提高信貸資金配置效率。不遠的將來,或許各種專業銀行將誕生,銀行倒閉也許會發生。


「新型」城鎮化。


從長期影響來看,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應該是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現在的房市大熱已經可以看到去產能的影響有多大,往後還會有鋼鐵、煤炭等等行業的去產能。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短時間內會對中國經濟產生陣痛,但是從長期影響來看,它會給我們經濟的轉型升級帶來很強的動力


謝邀(????ω????)

從新經濟、新新媒體角度來看,還是比較親睞互聯網+這個政策。2015年推行實施「互聯網+」計劃,發展分享經濟,無疑是新環境新事物迸發新的活力。

  網路已經深度融入普通民眾的生活,進一步提出要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其中分享經濟是一個比較新的提法,打車軟體就是分享經濟的典型,通過分享經濟能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民眾生活帶來更多便利性。看看滴滴打車可窺一斑,阿里巴巴,再來還有餐飲業等等第三產業紛紛投入互聯網模式的懷抱。全媒體,大數據環境下發展實體經濟已經不是唯一的出路,你想創業,想開店,想拉動受眾群運用新科技就對了。

  任何時代,抓住科技發展的脈搏一定能走在前沿,所以互聯網+是肯定是現在至今後相當長時間內強勁的的行業,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未來的變化會很大,不管是胡溫時代還是習李時代,有一件事情領導層看的很清楚,就是必須要在中國的人口紅利結束前完成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城鎮化,不管是一線城市控制人口規模,還是驅趕農民進城買房,都是在為城鎮化作準備,雖然這些舉動前幾年就已經開始了,但是後面還會加速,明年上半年一線城市又會出現用工荒,一邊在控制人口規模擠壓人口迴流,一邊又出現用工荒,明擺是要把中低端製造業,密集型企業全部趕到二三線城市去,這情形前幾年就已經開始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富士康的內遷,而二三線很多城市也在推進當地工業區的建設。一線城市的發展定位已經改變,成千上萬的創業公司,研發中心,金融外貿,文化產業等都聚集在這裡,還有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沿海某些城市的港口擴建,個別城市的自貿區建設,製造業強國,金融強國,文化強國,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還在不斷推進中,未來的變化應該說是天翻地覆,中國已經進入另一個上升通道。中國這些年發展最快的莫過於周圍的基礎設施的變化,高速公路,動車,高鐵,高架,橋樑,高樓大廈林立而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到現在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接近完成,但是政府卻欠下了大量的債務,這麼大量的債務也只能是全民買單,這些年房地產的發展就相當於是在為政府還債,但是債務窟窿太大,光靠房地產還不行,房地產已經顯出頹勢,最近的一波拉升也很詭異,債務轉移,風險出清是當務之急,下一步政府會把錢引向哪裡呢?基礎設施建設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如果現在不建,以後勞動力衰減就沒有機會再建了,當然最後的全民買單是犧牲整整一代人的財富,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吧,等政府債務出清,老百姓財富被收割之後,又將掀起一輪繁榮


作為一個美國海歸自干五,有幾個計劃經濟色彩非常濃厚的政策,是我不想洗地的:計劃生育,土地國有,人事檔案。2015年,這些方面的改革都開始了破冰。雖然,十八大應該說是比較保守的一屆,加上習總反覆說的有利益集團阻撓改革,導致很多改革步子比較小。希望十九大能有更大的作為。

1、土地

目前的土地公有制和城鄉土地二元制弊端叢生,如地價房價畸高,土地財政,拆遷矛盾。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遠比中國嚴重,但日本四分之三左右的人住別墅而且價格相當便宜,中國的房子卻以高密度小戶型為主,足以直白地說明中國土地制度的弊端。

2015年,國家開始一系列土地和房地產改革,如大規模鋪開不動產統一登記、土地確權、農村土地三權分立,試點宅基地流轉和有償退出機制,擴大農村土地集體入市的試點範圍。總的來說改革口子開得比較小,也許十九大以後能有更大的動作(比如放棄政府對土地供應的壟斷,允許農村土地更自由地流轉,農村宅基地可以賣給城市居民,等等)。最近說要研究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市場化長效機制,暗示了會對土地和房地產制度進行更多的改革。

2、計劃生育。全面二胎是一個釜底抽薪的政策,因為生三胎四胎的人非常非常少,全面二胎和全面自主生育已經差別不大。從此以後,寄生委將越來越沒有存在的必要。生育問題,其他帖子已經討論過,我不再贅述。

3、人事檔案。目前高度僵化和行政化的人事檔案制度,形成於計劃經濟時期,已經完全不適應市場經濟下的人事制度現實。詳細情況可以百度。

在絕大多數國家,並沒有一個高度行政化的人事檔案系統。比如在美國,去到一個新的學校或者新的工作單位,並不需要調檔案,而是由新的單位根據需要建立檔案。找工作,租房,貸款等需要進行背景調查的場合,一般是查徵信報告。

2015年,國家發文要求取消檔案保管費,加大檔案流轉的便利度。2016年又發文,取消轉正定級,並禁止將保管檔案與辦理社保職稱掛鉤。我覺得背後的改革思路可能是:逐步剝離人事檔案的功能和利益鏈條,最終逐步實現檔案社會化管理。


一帶一路,弄好了,中國就還有十年的快速增長。

國企改革,改革成功了,就有錢了。財政的收入,公務員加工資,養老和醫保,稅收減免和改革,一切都有了基礎。

放開二胎短期內效果其實不會太明顯,只是一個信號。放開二胎和延遲退休是一個目的,就是打壓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有很多人說延遲退休是因為養老金不足,呵呵呵,圖樣圖森破。養老金能有幾個錢?就算多一億退休工人,人均年退休工資3萬,需要多少錢?3萬億而已,多嗎?想想當年中央一夜之間推出4萬億,直接給了那些國企,中央在乎你那幾千億?今天拿到的最新數據,目前全國領取養老金的退休工人只有7000萬,每年就算新增1000萬,每人每年3萬,僅僅需要3000億。。

所以,延遲退休並不是媒體說的,養老金缺口問題,而是打壓勞動力工資上漲。3000一個月,你不幹有人願意干,那麼工資就能維持在3000。現在是很多人情願在家玩,不掙錢,也不願意接受低工資。所以,大多數企業反應最強烈的是工資上漲過快,不得不打壓了。

打壓人工工資上漲過快,維持人力資源低成本優勢,保持人口紅利。人工工資上漲過快,造成的危害是毀滅性的。一旦人力成本高於科技成本,企業的選擇將是無法阻擋的。當一個熟練焊工的工資高於一個焊接機器手的價格的時候,作為老闆你會繼續用人工嗎?一旦科技代替了人工,失業和下崗就完全沒有解決的辦法。延遲退休,就是告訴勞動者,別鬧著要漲工資,真的,別鬧。這個道理不能說太明白,怕資本家聽明白了下手快。國家大力推動第三產業,是因為第三產業能容納更多的就業,推油不能用機器手吧。現在第三產業發展尚不發達,第一產業已經不能容納就業了,第二產業如果被人力成本逼著自動化,想想那些需要還貸款的工人一旦下崗,誰能阻擋?

人民幣改革,主要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對金融業的衝擊已經逐步顯現,對每個人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某某寶之類的網上理財產品收益的逐步降低。。銀行不缺錢了,融資成本大幅降低。。不過這個事情不一定算2015的政策,只是在今年顯示出來了效果了。

有人提到了雙創,這個,呵呵呵。這事是李博士主導的,中國目前重要的事,都不是李博士能說了算的。他說了算的事,都不能算重要的事。比如,簡政放權,呵呵。

四個全面,更多屬於執政方略,重大,但是效果能有多少,要看十九大了。


謝謝邀請。

其實個人對公共政策這一塊不是很了解,稍微Google了一下:

公共政策(英語:public policy)是政府、執政黨或其他社會公共權威部門,在特定時期為解決公共問題所採取的政策、選擇,立法與司法機構所制定法規中會包含這些執政原則,通常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或後果。主要以政府的法律、法規、決策和行動表現出來。公共政策是政府施展其職能的主要手段,屬於一種公共物品。

根據以上定義,除了樓上很多知友已經回答過的比如說一帶一路,亞投行,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延遲退休政策等等,從長期影響上看,個人認為 2015年11月7日的「習馬會」 A股市場啟動指數熔斷機制 也有機會入選本年度我國最重要的公共政策系列之一。

# 習馬會:世紀之握

習馬會,即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面簡稱。2015年11月7日15:00,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進行「世紀之握」的動作,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會面使用兩岸領導人的身份和名義,互稱「先生」。

# A股市場啟動指數熔斷機制

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12月4日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並將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所謂指數熔斷機制,是指對相關指數設定一定的價格波動閾值,當價格突破閾值時,在一定時間內停止交易。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發布的指數熔斷機製作出了如下調整,即將觸發5%暫停交易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相應地將14:30及之後觸發5%暫停交易至收市,改為自14:45始;其他制度要點不變。(via 新浪網 《指數熔斷機制2016年1月1日起實施》)

EOF.


人民幣貶值


散布謠言、轉發500次入刑。

簡直了。。。


天吶……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邀請……

我終於也可以說一次「謝邀!」了!

可是……

為啥能邀請到我……我不懂啊……你的這些話題我一個都沒關注啊……難道全世界都知道了……我正在看考研政治……

可是……

我政治不好呀……(?_?)


高考改革。語文提高到180分,英語一年兩考,三年六考,計最高成績。重點高校對英語高考成績是有高要求的,這就導致英語成績不好的話是進不了好大學的,其它科目分數再高也彌補不了英語差這個短板。所以,英語不是「不重要」了,而是「更重要」了!語文受到更大重視,語文老師壓力更重了。語文這個長久以來的「主科中的副科」要翻身做主人了!這有利於中國語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對提高國民素質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軟妹幣SDR,二胎,一帶一路,亞投行。


推薦閱讀:

如果人類目前是在走向自我毀滅,那麼用共濟會把地球人口控制在5億的方法是否就是道德的?
如何看待今年頻發官員非正常死亡?

TAG:政治 | 經濟學 | 政治學 | 公共政策 | 2015年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