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地主的後代依然是地主?


說句很殘忍的話,今天的富人是過去地主的子孫後代,今天的窮人也是過去地主的子孫後代。

地主生的孩子們,混的好的是富人,混的不好的是窮人。

過去的窮人呢?窮人娶不起老婆,沒有子孫後代。

看今天那些光棍村,過去有,今天有,以後還會有。每一代落敗的,都會這樣。

所以看家譜,個個是名人之後,不要以為是吹牛哦。

--------------

看到有人問女性後代問題,補充一下:

女性一樣存在生存競爭和淘汰,但是速度比男性要低。超級祖先中男性祖先要遠遠遲於女性祖先。

因為男性競爭範圍狹窄,女性則要看容貌身材家世性格生育力,所以你看今天南美混血,多數是土著女與殖民男的後裔。但是窮人生女也只能保證比生男多一點點的競爭力,有人提到一夫一妻多妾制,這種制度下,窮人女所生後代還是比較弱勢的,絕後速度肯定要快於富人之女。

當然,階級上升肯定有特例,基因彩票也會落到窮人家,只要基數足夠大。鳳凰男女的智商和容貌立刻被作為新鮮血液吸收入上層階級。運氣好的話,你就是那個超級祖先了。

這是一篇學術論文清代家族人口繁衍研究——兼論支脈重構在微觀歷史人口學中的應用

【摘要】:基於家譜資料的微觀歷史人口學研究已經證明。清代人口繁衍處於高出生、高死亡階段。嬰幼兒存活率極低,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0歲左右。這種人口繁衍的體系對中國傳統家族理想造成嚴重衝擊。家族現念對中國傳統社會影響深遠。家族人口繁衍昌盛、香火延續不絕成為民眾的普遍理想。然而在高死亡率面前。不僅幾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缺乏實現的人口條件,而且絕嗣現象也普遍存在。依據《松源魏氏》和《海寧查氏》兩部家譜所載人口資料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經歷了從清初到民國初年兩百餘年的生存競爭後,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擁有自己的後代,保持香火不斷,而其他大多數人都陸續絕嗣。後世為數眾多的子孫可能僅是極少數祖先的後代。不同支脈間人口繁衍的機會極不均衡。家族人口繁衍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的落差。「支脈重構」方法的提出。為微觀歷史人口學研究開拓了新的思路和研究範疇。

-------------儘管在延續宗族香火的願望上表現出極強的一致性,宗族內部各房各支之間在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卻存在明顯的差異,這種宗族成員內部的差異並不低於宗族之間的差異。弗里德曼認為中國傳統宗族內部成員之間的社會經濟地位是呈現分化狀態的,既有富有的商人,也有落魄的貧民;既有地位顯赫的士紳,也有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8】。財富和社會聲望在家族內部的分配是極不均勻的,即便在豪門望族也是如此。通過對浙江蕭山三個家族的研究,Harrell證明了那些擁有更多功名的富有的支脈,他們的子孫數量不成比例地佔據了人口的大部分【9】。人口繁衍的機會在各個支脈之間並非均等分布。儘管清代在人口總量上出現爆炸性增長,但家族絕嗣現象卻依然普遍地發生。這就意味著傳嗣的理想對於大多數人可能都是難以實現的,只有少數人能夠擁有自己的後代。

-------------------------------

家族中那些佔據更多資源和聲望的人能夠提供較為充足的營養、清潔的住所以及較好的醫療衛生條件。尤其是在爆發大規模流行病和饑荒時,具有相對較強的應對能力,降低死亡水平,將自己的後代延續下去。這種優勢會被逐步累積和放大,使得他們的後代規模不成比例地膨脹,逐漸佔據了家族中人口的主體部分。而那些大多數的弱勢人群則逐步被排擠和淘汰,最終絕嗣。人口繁衍的機會在不同支脈、不同群體之間是極不均等的。根據上述的繁衍過程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民國初年兩個家族的眾多人口,往前回溯兩百餘年,僅僅是清初十分之一的人的後代。那麼若將時間再往前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就極有可能僅是若干位、甚至是一兩位共同祖先的後代了!推而廣之,今天中國極龐大的人口可能僅是幾千年前少數祖先的後裔,那麼華夏民族起源於若干共同的祖先就有可能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

看見有人提滿族的人口增加不快於漢族,其實滿族也面臨人口增加對財政的壓力,先後多次要求漢軍出旗,即把早期滿洲人口不足時候拉到籃子都是菜,同化東北地區和擄來漢人,建立的漢軍旗人和旗下漢族包衣等都攆出去,所以你要把這些變化都考慮進去。

還有就是滿人人口比例太小,沒法把太平盛世之下的經濟增加紅利全吃下去,就像獅子撲食獵物,群狼你叼一塊我扯一條,獅子吃的還是少數,大頭都被這幫分了。


1.教育是階級的再生產,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教育需要大量的金錢,需要犧牲家庭勞動力,需要家庭知識積累。貧民不能只用愚昧反智來解釋,他們是真的消費不起。

2.壞的不是地主,壞的是地主階級。地主的兒子通過教育,成為了資本家,又成了富人和統治階級,也有其罪惡性,這沒錯;但作為資本家的他順應了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了正效用,這是好的。只是他有了錢必須要投入到生產當中。不能囤積土地。不能重複過去的生產模式。不能回去再當地主。

3.然而就目前中國房地產的形勢,大量生產力又有被鎖死在土地上的趨勢。是時候再宰一波肥鵝了。

4.與西方養羊剪毛的模式不同,養鵝宰鵝,這是亞細亞生產方式,是這片土地上千百年來的遊戲規則。不爽不要玩。


相比地主的孩子,我更感興趣右派的孩子,我發現他們的牛逼率那才是非常高。


看到這個問題,我並不想爭論是否地主的後代還是地主,血淋淋的事實擺在那裡,如果您不認同這一點,請自動忽略我的回答。在這裡,我只想從我家太后和我自身的經歷,說一說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以及下層者穿越階級的代價。

依舊,先講一個故事吧。


我家太后(我媽),是一個典型的地主家的孩子。河北邢台人,那些年四處輾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黑五類」,「盲流」。我姥爺當年帶著全家四處躲藏,終於在永壽縣落了腳,那地方三縣交界,算是個落腳的好地方。後來,姥姥姥爺也葬在那裡。


太后小時候,住在窯洞里,差一點就被狼叼走了,幸虧當時家裡養的一條狗,拚命護主,我姥爺恰好趕了回來,才救了我家太后。要不然,也不會有我了。

太后創業掙了錢,回去拍的當年住的窯洞:

太后的百度百科: 田晚霞_百度百科

太后高中畢業,就進了陝棉十廠,做了一名紡紗工人。後來調到台板廠,做計量工作。太后是個性格不甚圓滑的人,那年頭,國企大裁員,就第一批被下了崗。我記得那是93年,我6歲。下崗之後,太后賣過涼皮米線,擺過地攤。後來經人介紹,到北京打工。就這樣,我尚且年幼,母親就遠赴北京打工了。太后工作的那家公司,是龜牌蠟的中國區總代理,工作了兩年,回陝創業,做汽車美容行業,創立了「龜博士」品牌。創業有多艱辛?我是親眼看見的。當時家裡只有4000塊錢的積蓄,太后全拿出來,在咸陽(西安旁邊的城市,西安地價比較貴,租不起)租了一個大糞坑,填了,蓋了兩間石棉瓦棚子開始洗車。當時是和我姨媽合作的,(看過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反對親戚合作),那是個風起雲湧的年代,錢不要太好掙,當年就掙了11萬,可能是天量的財富砸暈了一家人吧,我姨媽和我幾個舅舅,把太后趕了出來,把店霸佔了。


97年,太后貸款15萬,決定在西安開店,從頭再來。我仍舊記得,那年我10歲。15萬對於我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當時我爸一個月的工資是500塊。後來,我長大了,太后告訴我,她說這把失敗了,她就跳樓去。15萬的現金,當時去銀行存的時候,太后很猶豫,是打車還是騎自行車,畢竟那時候治安和現在沒法比。我說,媽,你騎裡面帶著錢,我騎外面。


這次創業,太后就算是成功了。趕上那些年,國家需要樹立一個下崗再就業的典型。榮譽也就接踵而至。全國勞動獎章獲得者,陝西省勞模,陝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勞模,西安市私營企業協會副會長,等等等等。


現在,太后已經退休了幾年了,63年人,算起來還不夠年齡,但是我頂上來了,她把她的生意賣掉了,我從頭再來。

前幾年,她有了宗教信仰,捐了一座教堂。

基督教雜誌採訪太后: 靠主活生命的色彩——訪西安活石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晚霞..:: 青島市基督教 ::..天風

太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西安工會網

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第一點,是教育。

我自幼魯鈍,沒有別的孩子會來事,自然也就不受喜歡。又是獨孫,別人對你,難免有些微妙的情緒。太后總是對我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在我讀書學習上,太后雖然管的不多,但是卻身教勝於言傳,她總是有一種小強精神,不論上帝給她手裡發了怎麼一副爛牌,她從來都用100%的努力去打好。我自幼,家裡再窮,有樣東西是絕對不省錢的,就是書。用太后的話說,只要你想看,砸鍋賣鐵給你買。我10歲就有了第一台電腦,太后從北京中關村攢的機器,一個人把顯示器和主機全套背了回來。那時候的顯示器有多大多沉,各位看官想必還能有印象吧。4000塊,我記得很清楚。那可是巨款啊。可以說,太后在我的教育方面,不遺餘力。在我們家,沒有比讀書,見世面更重要的事情了。

第二點,是勤奮。

在我的另一篇帖子里(28歲該不該學編程? - 迪加雷克斯的回答),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執行力很強。還有大V程序員打擊後來者的,其實,有太后這麼一個榜樣,這點執行力,或者說這點勤奮,又算得了什麼?無數個數九寒天,西安冷風刺骨,太后早上5點鐘就醒來,開始在冷水裡洗車。我住在大房子里,用著最先進的電腦,坐著人體工學的椅子,敲著上千塊的鍵盤,學著寫兩行代碼,算得了啥?

她在永壽縣的窯洞里未曾絕望過,勤奮著。

她在下崗潮里,未曾絕望過,勤奮著。

她在艱辛創業中,未曾絕望過,勤奮著。

我有什麼理由去懈怠?

我現在也在帶著一隻50幾個人的隊伍。看著那些年輕人,動不動就給我在那無病呻吟,心情不好了,玻璃心了,我真是心裏面一萬隻草泥馬奔過。我算不上富二代,至少也是個創二代吧,尚且還在努力拚搏,這幫小兔崽子,真是不懂事。現在的孩子啊,還都反雞湯,動不動就要講究生活品質,自己不努力,一個月掙那仨瓜倆棗都不夠自己折騰,還一天啃老。啃著老,有什麼資格講究生活品質?

第三點,是分享。

我記得我有個回答下面,說到電商對實體經濟過快的衝擊,會影響到就業,最終導致整個消費盤子有潛在風險變小。有位大哥回復我,說人人為自己,上帝為人人。我看了,心理也是呵呵一下,沒做爭辯。

太后這一輩子,培養出來了無數的老闆,當然,我就是其中之一。西北地區的龜博士,盛和行這兩個品牌的汽車美容店,如果不是冒牌的話,都是她當年開培訓班培訓出來的。

太后要捐教堂,問我的意見,我就一句話,上帝拯救靈魂。太后甚為滿意。我是獨子,她不捐,錢就是我的,我完全可以買個路虎啥的開著玩。她覺得,她這些年的教育,沒白費。人只有學會分享,你的成功才可能延續。道理既樸素,又簡單,因為幫你的人,多了。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誠如斯言。

穿越階級的代價?

第一,你應該懂得,上帝的每一份賜予,後面都寫了價簽。

每一次階層的穿越,都意味著,和原有階層的決裂。你要往上走,原有階層會把你拚命抓回原地。親情,友情,愛情,都可能因為價值觀的不同而決裂,你要承受這些,這就是代價之一。其實想想,太后之所以不容於體制,不就是因為她處處對自己挑剔,對別人也挑剔么?當你事業剛有點起步,七大姑八大姨就來找你,借錢的,安排娃到你公司上班的,托你辦那些你很難辦的事的,這些人都有可能會把你拉回原地,你是否有勇氣無情的拒絕?你拒絕之後,有是否有勇氣去承擔「不講情面」,「為富不仁」,「數典忘祖」之類的指責?他們無法理解你的難處,因為他們不曾達到你的高度。他們只會指責你,而你只能無情面對。

第二,你要明白,曲高和寡,你需要學會孤獨。

越是向上走,你的朋友就越少,你發現你能說話的人,變得彌足珍貴。你嘗嘗面對指責,你也不知道你做的是否就是對的,但你仍舊堅持。所有人在你成功之前,都不會覺得你明智,他們只會覺得,你固執。你一路上都在尋找新的朋友,然而卻發現,你的同路人越來越少。

第三,你需要努力,持續的努力。

我從未見過一個後來穿越階級的人,是不努力的。我身邊如太后一般的例子,還很多。不要相信什麼不努力就可以暴富的神話,或許有,但從概率的角度講,你相信了,對你沒啥好處。努力,總會有機會。

你可能一年到頭都沒有假期。

你可能無暇顧及家人。

可能別人在旅遊的時候,你在默默地學習。

可能別人秀恩愛的時候,你還是一條單身狗。

可能你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但對不起,爬起來你還得接著來。

無數次你可能都懷疑自己的方向,畢竟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別人可以依靠的太多,但作為一個階層穿越者,你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寫在最後:我很討厭一些指點江山說社會階層板結的論調,我認為這毫無意義。如果這種論調越流行,說明機會來了。大多數人都認命的時候,就是你的機會到了。天下的財富就這麼多,別人不拼了,你稍微拼一點,你就是價值窪地。

附一張太后現在養老的地方,激勵一下後來者,坐標,北京。

實體創業老闆的管理筆記 - 知乎專欄 專欄傳送門。


所以我一直覺得《美麗新世界》是比《1984》更有深度的作品。《1984》名氣大大概是因為冷戰一直被宣傳為自由世界和集權世界的競爭,因此小說的背景設定更容易有代入感。但是《美麗新世界》描述的反烏托邦很可能是任何社會組織形式都會陷入的死循環--徹底的、被全人類潛意識裡都接受了的階級固化。


先舉個例子,你想去南極,在學校里學十年,多半也還是會死掉。你缺的,其實是一個去過並且活著回來的嚮導。有了好的嚮導,準備一年就可以出發了。這就是百聞不如一見。你十年做成的事情,人家用一年,剩下的九年,還能多做九件事情。

人類社會幾千年,現代學校教育才一百多年歷史。而今的學校教育也只能有效把中下階層子弟教育成有用的社會螺絲釘。而這個社會顯然不僅僅只需要螺絲釘。大多數的知識和技巧,還是靠言傳身教的父子師徒之類的傳承。而因為人人都接受過基礎教育,以至於這些學校學不到的東西,雖然比不上學校的知識那麼深刻和成體系,反而成了體現人與人競爭力差距最有效的指標。


既然問題改了那麼我也修改一下答案吧。如果題主(不確定是不是題主自行修改題目描述,因為題主和修改者都匿名了)放棄血統論,那麼你的所謂觀察結果依然是倖存者偏差。

以下是針對血統論的原答案

這個說法是既侮辱了當年的貧農後代又侮辱了爬上來的地主後代,真不知道那些為自己地主血統沾沾自喜的人高興個什麼勁。

首先是倖存者偏差。你看到了那些又翻身的地主後代,可是你看到了那些再沒翻過身的或者乾脆就死絕了的地主嗎?然後你看到了更多翻身的貧農後代嗎?

其次是以結果臆測原因。地主後代翻身了所以就是他們血統好?你難道沒有意識到,如果沒有打倒他們的地主先輩,他們毫不費力就可以得到現在所擁有的?這些成功的地主後代們被剝奪了原有的各種優勢之後憑著自己努力又翻身上來,你居然說他們就是血統好?

原題目提到的血統論,所以不是我在樹一個靶子去打。


開始的回答是用手機打的,我整理一下:

先說一個抖機靈的話,很流行,說鬥地主為什麼富不起來就是你打死郭德綱也賣不出去票去,被奉為經典,其實這就是扯淡,因為相聲式微,郭德綱拓寬的市場,實際上相當於本來就一百個人看相聲,郭德綱帶動了一百五十個人看相聲,同樣的,資本主義比封建社會高級的地方在於資本家也在拓寬市場,而地主,就是在中國這一塊地方買地買地買地,而且!!就是在自己的縣裡買買買,這特么就是養蠱啊,話說回答里這麼多地主後代都說自己是勤勞的,那九出十三歸和驢打滾都知道不?災年幾斤玉米就能換你們佃戶家的一畝地或者換你們的一個黃花大閨女然後艹膩了賣知道不?

而且,不是土改,你那佃戶的爺爺怎麼娶得地主家的奶奶啊??

以下正文

1960年,有個老農給中央寫信,說上大學的,全是以前那些地主後代,然後他們畢業了回來當幹部········

呵呵,你們都老婆孩子熱炕頭了,孩子上到三年級就不讓上了··讓他回家種地了·····

國家掃盲了,辛辛苦苦讓你們能認識常用的幾百個字了,結果自己老婆孩子熱炕頭,自己沒幾年又復盲了···

還能說什麼?

-----------------------------------------------------------

其實一個原因就是土改雖然剝奪了地主的土地,但是沒有剝奪地主的財產

有個小清新女作家就寫過小時候去外婆家,外婆給好吃的,她說不吃你們地主的東西,現在她多麼傷心,TG多麼壞巴拉巴拉···

其實這說明兩點,一個是,地主家境還不錯,一個是,不是土改,這個作家那當長工的爹還娶不了地主家的媽··

這就是農民家裡必須全家種地,無力養一個脫產的人讀書,地主家可以,回答里紅松鼠貼了福建當時的文件,文件里能看到這一點,退還文革時被拿走的財產····那文革前可就真沒動啊···

另一個原因是一直到60年代,我們每年才能畢業五百萬初中生,那麼,解放前能上學的地主家孩子,全國接就這麼點文化人,你能不用?但是你用了···實際上這也是古代農民起義革命果實經常被篡奪的原因····

-----------------------------------------------

我那個縣國企改革的時候,地主家的後代迅速把廠子弄倒閉,花錢買通了當時的幹部,然後把廠子抵押給銀行貸款買下了廠子···我特么服!

你說貧民家孩子誰會想到這一點?

----------------------

虹貓的1852遠東風雲里,甚至提出來讓舊文人和地主後代二十年不從政

但是我看推演的結果,仍然很不樂觀···

比如我回復里有這麼一位仁兄

呵呵,外公是地革委的···

當你們這群佃戶的後代還在拚命幫地主叫屈的時候,人家地主的後代早就當官來管你們了!!!

當初諸葛亮三兄弟魏蜀吳一個國家一個其實也真是源遠流長啊 ···

我隔壁就是將軍縣,幾萬人當紅軍,犧牲的就剩下幾十個將軍,現在後代已經泯然眾人

同樣的,,到了解放戰爭時期,48年一年就一路起義啊,都說天下無人不通共,實際上何嘗不是人家大家族兩頭下注,而這些後來下注的大家族,現在還是那些人····

這就是經驗·····

好了,我已經將能回答的都回答了,再有類似的問題,我就當沒看見了,至於三無小號,沒人權的,少年···


謝邀!直接上學術論文摘要算了

中國農村地區的家庭成份、家庭文化和教育

佐藤宏 李實

摘要 本文考察了中國農村地區家庭成份的劃分對家庭成員受教育水平的代際影響。考察地主/富農家庭出身的男性戶主的受教育水平,我們發現它在毛澤東時代因成份歧視的影響出現了下降,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又有所反彈。我們也發現,年齡在16—18歲之間的孩子中,地主/富農和中農家庭的後代具有較高的受教育水平。我們的結果表明中國農村家庭作為一種文化制度,其延續性和堅固性需要予以更多的關注

關鍵 教育,代際影響,家庭文化

這篇論文可以下載,請有興趣的人自行百度。不喜歡看論文而喜歡看故事的人,可以自行百度房地產大亨潘石屹的家族史。

————————————————————————————————

贊數第一的答案沒有錯,但是他的結論是在超長時段上成立。我覺得一個人的家族如果最近一百年不是地主,就不要拿自己家五百年前是地主說事了。

如果把時間縮短一點,只看最近一百多年,地主的後代在(整體上)表現當然比貧下中農的後代出色一些。


八十年代也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或者說文革結束後,大家就已經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了。

中國階級在建國初期大洗牌了一次,在改開時期小洗牌了一次(上層不動,下層震蕩),剩下的時候一直是鎖死的狀態。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還是可以提供一點自己的總結。

地主的後代有兩個方面的優勢,次要優勢,基因優勢,主要優勢,文化傳統優勢。

解放前能當地主,說明智商不低,後代智商有一定概率的競爭優勢。

小地主靠的是省吃儉用會持家,大地主一般有相對優秀的家風,比如重視教育,比如重視經商,比如重視考取功名,等等,有以上內在和外在的優勢,後代成功的概率相對會大一些。

我自己身邊的例子,新中國的那幾年我家所在的大隊,因為有重視教育的傳統,出過不少在外經商,在各地政府任公職的人,後來都被劃為了地主。其中有一對夫妻相繼被批鬥至死,他們年僅14歲的兒子目睹慘劇後,連夜逃往省城,後在省城堅持學業,90年代初以副省長的身份回家探親,全村聞訊後舉家逃離,多年來傳為當地的笑話。在故事背後深層的道理,一個地主的兒子,親眼目睹父母慘死,逃跑後有沒有選擇練一身好功夫回來報仇雪恨,而是選擇克服重重困難繼續學業,並努力工作以當時全省最年輕的高幹衣錦還鄉,厚葬父母。如果不是地主的後代,選擇前者的快意恩仇可能性極大,而正是選擇了後者,其實也就是選擇了沿著父輩的重視教育的傳統道路走下去,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有基因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家族文化傳統的影響。

我領導的爺爺,大地主,黃埔軍校,中將,跟毛爺爺打過。直至70年代她爺爺才被放回來,她父親因此無法讀完初中,現在她家當老闆的一堆,爺爺以下的親戚幾乎沒有30萬以下的年收入。而且到了第四代,無論男女,大概率學霸,沒有一個讀書差的。說過一個故事,80年代初她爺爺回到農村老家,我領導正上初中,農村師資力量太差,爺爺聽了她讀英語課文後,每天清晨5點多起來催孫女起床讀英語,並親自示範標準美式英語發音,一直堅持到她上大學。一個經歷了戰敗,監禁,流放,批鬥近30年的老人,重獲自由後,接近90歲了還堅持數年每天5點多起來陪孫女讀英語,你們感受一下。這樣的家風,後代怎麼可能不發達。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

————————————————————————

加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吧。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把自己的親戚過了一遍,父母兩邊到我這一代大概30多人,有17個自己當老闆或者爬到公司總經理的。有兩個上市公司老闆,有一個正在往這條路上擠。

有資產的比例這麼高我也沒辦法,有時候我也想,假如有一天我一窮二白,人脈全無,不要緊,我還是有把握教我兒子出來當老闆。因為我知道怎麼成為一個有錢人。我經歷過公司創業到上市的整個過程,還有身邊親戚朋友的幾十次屢敗屢戰的創業經歷,就足夠我兒子比大多數人早早的看得更遠,有些話普通人家的孩子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明白。

我就是地主的後代,教育得當的話,我家還是地主。


 中央統戰部 財政部 勞動人事部

關於原工商業者在「文革」中遣送、內遷被停發、扣發工資

問題的意見

統發文[1983]第82號

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財政廳(局)、勞動人事廳(局):

中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批轉《上海市委關於落實黨對民族資產階級政策若干問題的請示報告》(以下簡稱「八條」)中曾規定:原工商業者中屬敵我矛盾性質的,其在「文革」中被扣減、降低了的工資不恢復、不補發。因此,不少地區就把一些原工商業者中兼有地主或富農成分的,戴過反、壞分子帽子的,一律當作敵我矛盾性質來處理,不恢復、不補發工資。這不盡合理。這些人也屢有反映,要求改變。去年四月福建省委統戰部報來《關於原工商業者在「文革」中遣送、內遷被停發、扣發工資問題的請示報告》(附後)提出:原工商業者中,兼有地主或富農成分的,「文革」前戴過反、壞分子帽子而不予(或免予)刑事處分的,因政治歷史問題已作過處理,「文革」中又舊帳新算的,或屬「文革」中因「現行問題」定為敵我矛盾,經複查屬冤假錯案的,他們在「文革」期間,被停發、扣發的工資,應予補發。我們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符合黨和政府一貫的政策精神,各地都應照此辦理。補發的工資,由上列人員原所在單位支付;原所在單位已撤銷的,由其主管部門支付;一次補發有困難的,可分期解決。

另外,「八條」中還規定,原工商業者中屬敵我矛盾性質的,其在「文革」中被查抄的存款和其他財物不發還。對這條規定各地也多有反映。我們意見,今後可分別作如下處理:

(一) 在士地改革中被劃為「工商業者兼地主(富農)」或「地主(富農)兼工商業者」的,其封建財產在士改中已作了處理。他們在「文革」中被查抄的存款及其他財物,應按對原工商業者政策處理,即:實物還在的,發還實物;實物已被變賣的,按當時變賣價發還;實物確實查無下落的,應向本人說明情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如因被查抄而造成本人當前生活很困難的,可酌情予以適當補助。

(二) 戴有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壞分子帽子的原工商業者,經過複查,屬於冤假錯案的,其在「文革」中被查抄的存款和其他財物,應按對原工商業者政策處理;不屬於冤假錯案,其財產經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沒收的,不予發還;非依法判處沒收的,可予發還。

以上意見已經中央領導同志批示同意,請參照執行。

附:福建省委統戰部來函

1983-2-10

福建省委統戰部來函

中共中央統戰部:

一九八О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部會同省委落實辦等七個部門下達了《關於落實原工商業者政策中的一些問題的意見》,補發原工商業者在「文革」中遣送、內遷期間被停發、扣發的工資問題。在落實這一政策中,有些地區和單位提出:原工商業者中當時戴有「雙兼」(主要是指地主或富農兼工商業者)、反革命分子(包括歷史反革命分子)或壞分子帽子的人員,其遣送、內遷期間被停發、扣發的工資可否同樣予以補發?

上述問題,根據中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批轉《上海市委關於落實黨對民族資產階級政策的若干問題的請示報告》和中央統戰部辦公室一九六三年一月三日對「工商界中的五類分子可否退休、請長假」等問題函復精神,提出如下意見:

一、 原工商業者中的地主或富農兼工商業者,其封建剝削部分已在士改中作過清理,解放後本人長期從事工商業並已按原工商業者對待的,文革中雖戴「雙兼」帽子遣送、內遷,其停發、扣發的工資應予補發。

二、 文革前,原工商業者中戴帽的反革命分子(包括歷史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壞分子,凡不予刑事處分或免予刑事處分而在國營、公私合營企業留用的,文革中被遣送、內遷期間停發、扣發的工資,予以補發。

三、 凡因歷史問題,過去已作結論和處理,文革中舊帳新算的,或因現行問題文革中定性為敵我矛盾並按敵我對待,但經複查屬冤假錯案的,其被遣送、內遷期間停發、扣發的工資應予補發。

以上意見當否,請批示。

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謝邀。

人生經歷很重要的,某些事情看上去簡單,但是沒有經歷過就相當於沒有入過門。

不同的家庭和成長環境,讓經驗和見識代際間的傳遞也不一樣。那些本來就成長於上層或精英家庭的孩子從小就接受父母的言傳身教,經歷和見識必然更豐富。有了從父輩那裡學來的經驗和來自於父輩的指導,讓他們面臨同樣的問題時,比沒有經驗的人更從容自信。


我只說一點,中國的地主一直是搞嫡長子繼承製的,所以不是長子長孫的,自稱地主後代也就罷了,幻想自己也會是地主,還是洗洗睡吧。明早你還要早起給地主幹活呢。

很多人對我質疑,這很好。我們來想一想中國古代,你見過哪個皇帝把自己的國家分給幾個孩子嗎?都是太子繼位。但是國家的法律卻規定民間家產要採取均分制,私生子算半個人,大清律里就找得到。看起來很矛盾實際上想想就明白,皇帝當然希望民間勢力越分散越好。但老百姓尤其是大戶人家又不是傻子,所以實際操作的時候除了會以長子田長孫田的方式優先保證嫡系的利益,還會用給次子女較好的婚配參軍學手藝等方式早早的把非嫡系分出去。中國近代戰亂不止,你稍微有心關注一下就會發現長子都呆在家裡守著祖業呢,次子們倒是早早的上戰場去了。也許平時還含情脈脈到了生死關頭就是送死次子去繼承長子來。至於那些外婆或者爺爺的兄弟是地主的,哈哈哈哈哈,洗洗睡吧,明天你還要早起幹活呢。

作為大戶人家每代生三個孩子不多吧。5代以後就是243,按每代20年算也就100年。就算家有良田千畝,也變成一家四畝。怎麼算也是敗家了。而同時代家裡只有50畝地的人家搞嫡長子繼承,這時候就可以輕易的一家一家兼并掉你。你覺得大戶人家都是傻白甜看不到一百年?

搞兼并不難,那時候修緹通常靠富人出錢窮人出力,但是他故意少出錢讓緹倒了水退後把田的界限往你家移一點,你四畝家產的爭得過他50畝的?


你的兒子能做地主是上天對你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獎勵。

你的兒子只能當屌絲是上天對你愚蠢懶惰等靠要的懲罰。

雖然我一直說不要等青天大老爺,但有時候,他很公平。

你覺得不公平是因為懲罰的是你爹,懲罰卻落在你頭上。獎勵的是別人爹,獎勵卻落在別人頭上。

最可笑的就是有些人嘴裡叫著貧富差距大,地主就是壞,腳上誠實得不得了,聽到哪裡有發財機會,跑得比誰都快。他們唯一不願意的就是踏踏實實工作,積累財富奔小康。

屌絲總覺得別人讓他去做長工是愚弄他,是壓榨他,是奴役他,卻不知道,他眼裡的地主想告訴他的就是地主是怎麼變成地主的。

家族幾代人的奮鬥,在他嘴裡,都是命好。

讓他自己去工作,確是萬萬不能的

他不窮誰窮?

就好像打遊戲建角色。每個人的天賦點數量不一樣,點的技能也不一樣。有人點出身,有人點財富,有人點智商,有人點智慧,有人點體魄,數量不一。更可氣的是,這裡面一大半是你糊塗爹給你點的。

你的人物卡如果廢了,能怎麼辦呢?

第一種,刪號重來。

第二種,隨便玩玩,說不定翻盤了呢?

沒有第三種,因為你爹沒給你點掀桌子的天賦……

所以啊,垃圾卡的人應該怎麼辦呢?攢錢啊!

攢夠錢少生孩子,然後死命給你孩子往知識教育智慧上點技能點啊。

就算自己翻盤不能,你孩子翻盤機會能變大一點,就是成功啊。

正所謂,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

反正如果是我,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就是,我要盡一切努力,

阻止我孩子上知乎問這種問題的情況發生。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教育的吧,然後再想想,為啥有些窮人翻身了。有些只能接著窮。日本人連這麼小的孩子都知道遇到問題就存零花錢來想辦法解決。而我國網民還是只知道叫這個社會不公平。

http://c.m.163.com/news/a/C45K0GT50518AGJG.html?s=newsappw=3f=wx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

一會兒是打土豪致富,一會兒屌絲只是想要別人和他們一樣窮

一會兒是要用稅打土豪,一會兒要打的都是富農。

為什麼現在這種奇葩的誰弱誰有理的大革命思想能那麼堂而皇之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

還有這種響應的奇人,你不窮誰窮?

為什麼屌絲就不想想:別人的日子比我好過,我要去多賺點錢,過別人的日子。

想的都是:別人的日子比我好過,反正我不好過,你也別想好過呢……

萬幸中國不民主。不然大家都和你們一起沒好日子過,跟印度似得。


你聽到的故事其實就是扯淡,我們村三個地主,其中包括我家,嚴格的說49前我家經商占多數家裡只有幾十畝地,幾艘貨船。三家地主有一家是國民黨的軍官,家裡四個兒子兩個被槍斃,一個被打斷雙腿,他的兩個小兒子49的時候都才幾歲。我父親那輩人,不讓上學,不讓當兵,不讓當工人,不讓出遠門,干最累的活兒,拿最少的糧食,後來分最差的地,後來結婚也只能找門當戶對的,我外公是國民黨的連長,這個結果就是,我,我媽整個家族沒有任何人進入利益階層,因為那時候只有三條路,當兵,上學,當工人,全斷絕了,唯一就是79以後經商能出頭,但是現實中能有幾個呢!!!上兩輩的人所受的苦難傳遞到我這輩頭上,有了讀書的機會,我是家族,我媽那邊家族第一個大學生,進入中石油,進入市規劃局,可以說園了他們的夢,我們村其他兩個地主的後代門,一個現在幾乎絕戶了,一個家裡和我一樣,有一個家庭也出了個女孩大學生,據說現在北京買房了,但是家族翻身太苦太累,絕大部分地主親屬都在故鄉經濟條件之下,村裡房子最差的就是原來地主的後代。知乎上面鼓吹地主的後代還是地主,不過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是49後既得利益者罷了,新地主們宣傳宿命論是不希望你們造反罷了!宿命論,血統論多麼可笑!?你要知道這個世界只有階級傳遞……警惕新地主們吧!


按理說,一個群體內,受到教育水平較高的人,他們的孩子起點更高,更有能力創造價值,所以應該得到更好的資源。

但人性是:你TM憑什麼生下來就比我NB?老子跟你是平等的。

這個是人類歷史的基本矛盾:從效率上說,資源應往精英手裡集中。從人性上說,窮人覺得富人的錢應該分給自己一點。

其根源是:資產可以繼承,但個體是獨立的。


沒有血統論,生民之初都一樣。

原因已經寫在史書里了:披朝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翻譯過來不就是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嘛,很符合社會主義富起來的路徑嘛。

還有一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沒有義務教育的年代,中國哪伙兒人平均素質最高不是顯而易見嘛。三代才出一個貴族,人力資本這事得慢慢來。

馬克思他老人家早說過,複雜勞動比簡單勞動更能創造價值,生產資料向創造價值多的地方流動。鄧小平也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你看,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再加上人力資本,過得不好都不符合社會主義基本法。

感謝義務教育吧,沒有義務教育,我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建築工地搬塊磚,連在知乎上提這個問題的機會都沒有,隔壁印度不就是嘛。


家庭教育,特別是父母的眼界相對更高些、更好些。

另一個,做為文革中很倒霉的階層,出路甚至活路不多,一旦機會來臨,更敢於出去闖蕩。

八幾年剛開放那會,除了革命二代外,出去下海的,多是當時體制之外的底層。

大概類似的例子,一個高中班的同學,後來十幾年後,在北上一線工作生活,移民歐美的,其父母大多是老師、研究所與設計院的。

不得不說,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與要求,以及影響真的是很關鍵的。


人類在激烈的生育競爭中實現進化,大體趨勢是條件好的淘汰條件差的,令其絕嗣。每代的淘汰看不出什麼來,但數十代數百代的反覆淘汰,隨機性就走向了必然的規律來,就會把有基因優勢的保留下來。


推薦閱讀:

如果類似於希臘的危機出現在中國的某個省,中央政府會怎麼做?
國債的第二次流標反映了中國經濟怎麼樣的現狀,中國經濟的預後是否良好?
為什麼說中國富豪需要海外資產配置,這個判斷正確嗎?
逃離京滬廣深到底是宣洩情緒的說法,還是真實發生在你身邊或者有數據支撐的事實?

TAG:經濟學 | 中國經濟 | 社會 | 三農政策 | 地主階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