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組學在醫療和健康方面有什麼應用?

蛋白質組學在醫療和健康方面有什麼重要應用?一個普通人,做一次血液全蛋白質組的質譜檢測,能獲得哪些有意義或有趣的信息?結合基因組數據以後呢?誰會成為蛋白組領域的 23andMe?


答案是木有

能獲得很多信息,關鍵是哪些是「有用的」,那些事「有趣的」,很難知道

理論上,已經有一些是嫌疑很大的腫瘤標記物,但是置信程度距離臨床還甚是遙遠

個人來說,不看好蛋白組學

我覺得既不如基因研究一般宏觀有方向指導作用,也不夠像代謝組學那麼基本且有現實意義


指望全血蛋白組不如指望細胞分離以後做imaging,現在ms這個sensitivity盯著幾個biomarker還可以,想全知道太難了。你只可以知道所有蛋白的一點點信息,或者一點點蛋白的很多信息。


Wily 剛發了一篇,全文:

伴隨著暮光,我們繼續著我們的旅程。從選擇性剪接,我們走到了翻譯後修飾,蛋白複合物的形成,大到多核酸和肽,小到分子來調節活性。有些組學(『ome)是有名字的,但是我們知道還會有更多源源不斷的出現,所以我們就叫他們「其他組學(otheromes)」。

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組(interactome)」是我見過的最複雜的現象。代謝,以及代謝組學的學科,可以說是破朔迷離的蛋白質組學的主戰場,從小分子,到以生物能量的角度洞察生命的真諦。生命的定義,隨著我們認知的越多,是通過非平衡能量通量和熵減少的方式排列物質,結合遺傳物質的複製——DNA(或RNA)。基因密碼的演變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代謝以及蛋白質裝置。在蛋白質裝置和生命遺傳的臨界區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變化,這在癌症臨床學方面有著重大意義,舉個例子,癌症的遺傳學背景需要和掌控細胞增殖的蛋白質進行整合。但是癌症的特徵在於它是一種蛋白質複合物的失調和功能障礙。很難想像還有比蛋白質組學更適合的學科,可以將生命原理和疾病整合在一起。從這個角度看,蛋白質組學將是科學界最令人興奮的領域之一,我們也會將PROTEOMICSPROTEOMICS——Clinical Applications這兩本期刊推向別的非蛋白質組學的領馭中,但同時也和這一學科保持一定的聯繫。技術上所面臨的挑戰也比比皆是:通過質譜快速鑒定蛋白質已成為家常便飯,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難題的同時也創造了挑戰:計算生物學需要快速發展來趕上蛋白質組學的數據潮,這樣才能產生有意義的發現。這一步驟可以最終簡化到標準化,共享,分析和整合。

在科學發現的最初有基因組,隨後出現了蛋白質組。但是前者是如何與後者聯繫起來的呢?在早些時候,基因組被認為是一維的,這也引出"一對多"的問題:一維的,單一的基因序列映射到多維蛋白質組中的多個蛋白質。同時,基因組自身也佔據多個維度,所以使得在特性和時序方面(identity and temporal dynamics)將基因映射到蛋白質組成為一個更大的難題。問題是,在很多情況下,基因組的ORF(open reading frame)和人類的「蛋白質輸出」沒有一個簡單的聯繫。這個問題是由其他的組學複雜化的,而這需要我們繼續來發現。我有幸擁有一個出色的執行顧問委員會,由Andrew J.主持的編委會,副主編LucieKalvodova,總編輯Matthew Lock和顧問編輯Achim Kraus。希望您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後有所收穫。

出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AxNzIzMg==mid=401447295idx=1sn=62f7c34537c0060c612c04f989fa0095scene=0#wechat_redirect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感覺最有趣的信息 是 檢測血液內有沒有blabla抗體,這基本上是血液這種高丰度白蛋白樣品類型最impressive的東西了。。

至於其他的~,一次HPLC-MS做人血液單緯度的全蛋白檢測目前預計也就500~700個protein groups左右。

600個能幹嘛。即便去高丰度以後的單針,常規MS流程頂天也就800吧~如果是科研,做mudpit,二維也1000?(好久不看文獻請專家指正)。

HPLC-MS-PRM檢測個血葯濃度還能作為第二方案。biomarker什麼的感覺現在大部分都是在耍流氓。

隔壁吳老二能忽悠瘸不?

不過每次看講席上專家教授類似的ppt,我都會在台下熱烈鼓掌,因為我院領導最喜歡這些東西了。


太貴,用不起。類似基因晶元,有誰用,都是挑幾個指標做做就好了。


對診斷會有用,就像氣味啊,脂肪啊,放在一起肯定比分開單獨看信息多,可能現在計量學還沒到這個程度吧


Proteome PhD怒碼一記 我覺得我做的東西除了我和我老闆別人並不會看

我這邊用的是Maldi系統 一般都用單向電泳分離後再做

理論推測:

全血蛋白組並沒有太大意義 血液中有含量穩定的蛋白類Marker么? 血液成分變異太大 尤其是全血里血紅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之類的壓倒性優勢 會不會導致其他蛋白不太好做出來? 光Haemoglobin含量就有 100g/L左右了


蛋白組學的研究很難,而且具有不確定性,實際應用的範圍也有限,目前研究並沒有非常大的進展。很多轉向轉錄組學,意義更大。


推薦閱讀:

聚道科技(GeneDock)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純生物信息學的分析結果可信么?或者說現在的測序服務公司的數據分析結果是否可靠?
自學生物信息學,感覺學的很零散,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應該怎麼辦?
在生物信息學領域,Python 和 Perl 誰更強大、易用、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
剛接觸生物信息二代測序數據分析,看文獻學軟體學語言,如何不著急?

TAG:生物信息學 | 質譜 | 蛋白質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