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覺得「學校里學的東西工作用不上,工作用的東西完全沒學過」?

剛步入工作,上面那句是我最近最大的感受,什麼都不會,很迷茫,也很奇怪明明學了那麼多為什麼根本沒用?是中國教育的鍋嗎?


時代早就變化了。

指望學校里教會你所有或者大部分工作技能,這是不現實的。

這世界上工作種類數以萬計。難道學校也開數以萬計的專業?每個專業幾個人?配幾個老師?

很多人並沒有理解。當今社會在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之中不停地學習。固然教育體系有很大的弊病,也需要得到改良、加強,但指望在學校的十幾年裡面教會你這一生所有或者大部分需要的工作技能,這完全是妄想。

學校能做到的,是為你提供你大概會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你可以從這些知識和技能出發,學會工作所需的切實的知識和技能。

二十年以前,甚至十年以前,中國有幾個程序員?如今呢?那麼二十年以後呢?什麼專業的工作會大量湧現,而什麼專業的工作會急劇萎縮?誰能知道?起碼學校的人是不知道的。

從今往後,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一種工作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人在一生中可能會有很多的轉行。基礎能力越強,學習能力越強,在必要的時候就轉行越快,也就越可能獲得好的收入。

之前有人問,為何現在機械工程的學生紛紛跑去當碼農,為何大家都這麼浮躁不能沉下心來研究機械。我得說,這種轉行才是對社會有利的。

人才在社會上的配置,往往依賴薪資。哪裡收入高,人才就會往哪裡去。而同樣的人才,A行業比B行業收入高,基本上意味著這個人在A行業能夠創造的財富要比在B行業高。因此,把人才從B行業調動到A行業,是對社會有利的。(當然,具有強烈外部性的行業,亦即在自身領域之外對整個社會影響極大的行業,如教育、政府管理並不服從這一規律,它們的薪資水平需要進行有意識的調控和補貼)

當然有人會問,那如果搞機械的都跑去當碼農了,工業豈不是藥丸?當然不是這樣。如果你把人才視為勞動力市場上面流通的一種商品,那麼商品同樣存在供過於求和供不應求。早年間財會工作好找、薪資高,後來財會到處都是,就讓位給碼農了,如今金融業興起,投行的工作又變得高大上(當然,在美國現在是新型的IT業從傳統的金融業搶人)。一個高附加值高薪資的行業,隨著人員的湧入,需求逐漸被滿足,薪資水平必然會下降。供求關係,決定著勞動力市場的價格變化。

然而,如果一個人只具備本專業工作的能力,而不具備學習能力,那麼即便隔壁行業的薪資再高,他也跳不過去。這樣的話,就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而在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能負擔的學費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社會發展,都越來越要求勞動者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夠隨時隨地的學習,而學校的任務,我認為,應該是培養這種學習的能力和不同方向的基礎知識,從而保證學生畢業以後能夠比較容易地轉換方向,變更層級。


我們的教育,重理論,輕實踐;而我們的社會,重實用,輕理論。

剛工作的時候,覺得學的和做的有差距,也是很正常的事。就工科來說,很多基礎課,不是剛工作就能用得上的。沉下心來,做一兩年,就能感受到學校里基礎課的好處。

不用急,不是知識沒用,可能是火候未到而已。


已刪


我覺得從另外一個思路來說教育吧。

大家可能認為學校是學知識,學技術的地方。但就我的感受來說,這個觀點可能並不是那麼準確。

我覺得學校更大的一個隱含功能是:學習如何有效學習的地方,以及聚攏優秀人才的作用。

我們每年的科技都是急速的發展,即使工作了,我覺得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快速的學習,新軟體,新技術,新規則,我們需要快速有效的不斷更新。學校里學習的作用就是去學習如何去發現問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到了工作中也是如此。

技術會過時,知識會過時,但是,學習能力強這個事情我暫時沒看到這個有過時的可能。其實各種牛人牛在哪裡?就是比別人學得快,學得有效率,能夠更敏感的知道該去學什麼啊。學校出來的牛人在系統性上還會更有巨大的優勢。

而且學校還有將精英聚攏的特殊屬性。這一點,我也不用細說了,大家都可以明白,所以,學校裡面的人脈資源的重要性千萬不要錯過了。

如果這兩點都不能發揮出來。那這個學校的學習的意義基本上很低了。


臨床醫學專業,大學學的都有用,研究生讀的都有用,工作了也天天學習,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都有用。

ps思想政治、教師資格培訓、住院醫規培課程等凡官方統一設置並強制必修的所謂人文社科類統統沒用。

——————————————————

補充一下:人文社科非常有用,探討的是國之大事乃至人類進程。然而關鍵是探討二字。

就自然科學而言,永恆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每一個後輩都以推翻前人的定論為至高無上的榮譽,並在這一過程中容忍了絕大多數的誤差乃至錯誤,經過漫漫歷史長河,九成的東西被摒棄了,剩下的便是精華。

人文社科類尤其在中國,是被預設永恆真理的,所有所謂的探討都是必須服從永恆真理的,那麼,人文社科又如何能像自然科學那樣蓬勃發展呢?

另:所謂中醫,亦然。

所以,選擇自然科學作為自己的事業才真是學以致用、簡單幸福啊!

只要專業對口,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術遲早會用上(用不上一般是因為層次太低),還會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反而是當時看起來風靡一時的實用技能可能會快速過時。而新衍生出來的技術脫離不了學科基礎,有基礎在,上手會很容易。

可能這就是為什麼藍翔的計算機專業pk不過985的計算機專業的原因吧,可能也是金融專業願意招名校數學專業學生的原因吧——學了立刻能用上並不代表永遠都有用;一時不會並不是不能學會,也不是學會了比原來就會的人幹得差。


我有位老師說,如果你大學學得東西是馬上能用到的,那差不多是快淘汰的東西了。

教育的目的本身不是為了一個結果,而是為了一個過程,一個能夠塑造人的過程。某位名人不也說過么,在你畢業之後,你還擁有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

題主你知道嗎,2002年Google推出自己的新聞服務的時候,新聞分類的技術核心是餘弦定理

語音識別最開始的技術核心是馬爾可夫鏈和隱含馬爾可夫模型

在證券市場,運用隱含馬爾可夫模型也不少

如果修過大學電工學上下冊,你肯定會學過布爾代數,但我猜你可能並不知道,SQL支持的各種邏輯組合,核心正好是布爾代數

再進一步說,不論你是360搜索,臭名昭著的百度,Google,搜狗還是必應,背後肯定運用了布爾代數

網頁排名最開始的演算法中是大量運用了矩陣的知識的,這背後的支持學科是線性代數

某些音樂公司最開始用的猜你喜歡功能,也是基於餘弦定理

很多對沖基金就運用最大熵模型來進行股票的預測,據說效果還不錯,我記得有一家叫做文藝復興技術公司,運用這個模型每年的回報率超過30%

Dr. Georgi Lozannov 通過觀察發現,人在既放鬆又警惕的時候,能夠發揮大腦最大的潛力,所以啊題主你不要著急,放輕鬆一點,不是這些知識沒用,而是時間沒有到,多學些知識總不會是壞事。


單就我學的土木工程來看,大學所設立的所有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工作後都無比的有用。只是以在大學時的眼界和知識儲備,還認識不到它的重要,也沒有真正的學懂。

我當初畢業時,也很興奮的把大學課本全扔了。

工作多半年後,又跑書店乖乖買了一整套教材回來。

比起來,把專業知識講的深入淺出,有前因有後果、有理論有例題的,也就課本了。

現在我工作十幾年,也算是技術負責人了吧,給剛畢業應屆同事的建議還是——再從頭讀一遍課本。

當然,畢業後不從事技術工作了,另說;但大學工科教育,本來就是用來培養技術人員的嘛。

我現在最懊悔的:一個是大學數學學的還不足夠好——雖然考試時除了線性代數,另外幾門都在90分以上,但是相對進一步深入這個專業領域的需要,掌握的還是太淺了;另一個就是英語學的太差了,很大程度上斷絕了跟蹤世界前沿知識的道路。

雖然我對專業技術還是有一定興趣的,但因為智商也好、氛圍也罷、或者是還是不足夠努力的原因,高數和英語的短板讓我在技術上,已經無法繼續提高了。

大學學習時是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這樣的順序學過來的;但工作後,它們重要性是按照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基礎課這樣的順序體現的。


謝邀

專業不一樣吧,你應該學的是社科類的比較虛的吧?

如果你學的是理科,工科,諸如工程、土木、橋樑、港航、建築、電子

或者你學的法學。。。

嗯,法學的痛你不懂

你就會發現如果學校沒學好,出去根本沒法混===

這種專業的大學生,大學根本玩不起什麼社會實踐為人處世

還是好好學習。。。

好好學習。。。

好好學習。。。


先想想學校里學了什麼再考慮有沒有用。

學校里學了什麼?

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們飯前要洗手,早上要說「你好」,晚上要說「再見」,這是禮儀的形成,有用沒?

小學時老師教我們男孩子要保護女孩子,出去春遊時要幫她們拎東西;作業要每晚及時寫,不要拖到早上,這是告訴你別拖延,有用沒?

初高中時接觸物理、化學,學習了第二語言,前者可以說是特定行業需求,但後者基本是這個時代必備的基本訴求了。同時老師會告訴你長輩們的不易,長大後要好好對他們,有用沒?

最後是最遭到病詬的大學,這個除了各位答主所提及的各行業所需特定知識(比如醫學、信息、土木等),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你邁向社會的緩衝,在大學裡你學的除了課本,更是在與導師、同學、學長學姐們接觸時所要具備的言談舉止基本素養,繼而培養你立足於社會的能力,有用沒?

可是許多人依然拖延,依然對他人不尊重,依然不敬重長輩們,依然談吐粗魯,依然沒有掌握第二語言,依然沒有得到技能知識。。於是等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結束後大喊「學校什麼都沒有教我們,中國的教育體系就是個渣」

這能怨誰?


作為IT大軍的一員,從來都只會感慨:當年某個東西沒好好學,現在煞筆了吧?


學校只教你世界觀,方法論自己去摸索。


其實在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行業,書本的理論知識還是很重要的。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在我剛入職的時候,我就有過深深的迷茫,雖然是對口專業,但是我的工作和我所學的知識完全沒有關係啊,干這個工作完全不需要那麼高深的理論知識來支持啊。但是當我工作過一段時候之後我就發現,其實每一種工作都是這樣的,剛開始的簡單接觸和上手確實不需要什麼太強大的理論知識,你只要掌握office軟體的熟練應用,很多工作可以迎刃而解。但是當你想要更上一層台階的時候,書本知識一下就成為了你的瓶頸。和我干同樣工作的,也有一些專業不對口的人,和他們相比,我的優勢就在於可以更快的進入狀態,雖然我大學裡的課本知識掌握的並不精深,但是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可以很快的反應出「哦,這個問題我可以從哪兒去突破,涉及到哪方面的知識,哪門課,哪本書里講過。」我甚至可以清楚的知道,是課本的第幾章講過這個問題,所以當我再去翻書解決問題的時候,我能比較有目的性,而其他人就束手無策,連查都不知道上哪兒去查。所以如果你從事的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書本基本是丟不掉的,很多時候,你需要去回爐重造。


專業不一樣,有些東西在外面還是學不到


個人淺見。

現如今社會的趨勢是功利性主義,每當我們判斷一件事情,會先問問自己,這對我是否有利,每當我們教一個朋友的時候,我們總會想,什麼方面我能用到他,而現如今高速發展的中國,這樣的想法是整個社會的現狀。當然,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的生活都在逐漸變好。可是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如題主所困惑的,學習有什麼用?工作以後完全用不到,而工作可以用到的,學習中又從來沒有學這樣的很實際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本身對於自身而言是沒有對錯的,我們作為一個個體,生活在這世上,說白了,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為了錢,而一天讀書學習,也就是為了錢。而這與現實自我本身產生了一些矛盾。學校里學到的東西你或許一輩子用不上。

那麼問題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學校是幹什麼用的?學校是由老師與學生組成的,學校其實其最初始最本質的目的是讓人接受知識教育,讓人們識文斷字,接受文化的一代代傳承,而這個作用正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被弱化了,然而也僅僅是被弱化了,並不是說它就沒有用了,相反這正好成為了學校乃至大學在現如今以及以後存亡的關鍵性問題。環境會影響人,而一個充滿高度文明感,知識化的氛圍對人得影響更是無與倫比的。一個孩子,從小成長為大人,是需要很漫長的時間,而據現有的科學理論研究,一個生物成長需要的時間,與他自身發展的潛力息息相關,那麼一個人,用了人生將近五分之一的時間去成長,可以遇見其未來的潛力。而這五分之一的時間放在學校這個被人類文明精華所凝聚的地方培養,就是讓你有一個有著很多可能得未來。我覺得這才是學校存在的必要,以及它內在深層次的價值。

而與此同時,學校,我以上所說的是綜合學校,其在教授人知識的同時。更是在傳授人類的精神內核即思想,而這與當下金錢至上,物質第一的潮流格格不入,我們都是為了能變現才會去學某些東西,而不是單純的因為想學。而這一問題在美國被熱點討論過,即互聯網時代,經濟時代,傳統的綜合性大學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畢竟現如今進行網上教育從而讓人們學習實用技能從而變現更符合這個時代的要求。

然而這就讓我們感受到,我們還是人嗎?還是只是為了賺錢?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學校存在與否就無需爭論,事情就會變得簡單。

況且學校的作用更不限於此,絕大多數的朋友都是從學校里交到的,因為學校的存在,我們和許多同齡人在一起玩,一起成長,一起學習,變成同學,朋友,夫妻。因為學校,我們開始慢慢的融入社會,我們經常會說學校就是個小型社會等等。

當然學校的滯後性是不可避免的,教育是個大問題,與社會脫節是他顯著的缺陷,而這需要更多的實踐與時間。

具體到答主的問題,這樣的想法是對的,但我們更應該審問一下自己,自己有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去學習自己需要的或將來需要的實用的技能。太長時間的依賴老師,學校,讓我們在很長時間失去了求生的本能。我們太被動了,總是希望被指明方向,總是希望被給予。我們不應該把思考放在學校學的東西上,更應該把思考放在自己身上。

(臨睡之際答題,思路略顯混亂,海涵。)

以上。


如果我把現在工作里最有用的東西放到學校里去講,學生們最大的反應是:

什麼鬼!!這些東西都不挨著啊!!怎麼亂七八糟的!!

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識是碎片化的,不成體系的,需要你自己用心去收納、規整。

但最重要的是你已經有了一個「架子」,可以把你的知識分門別類的放進去。

學校應該給你「架子」,給了你收納的方法。

其他的,就是你自學的意願了。


抽象即對現實的壓縮,而理論則是一種抽象的形式。

所謂「納須彌於芥子」就是講現實提煉到抽象的程度。

現存的理論教育是,把十碗煮成一碗,然後讓你喝下去。

有的消化了,雖然沒有習武,但是氣走任督二脈,腰馬合一。

有的沒有消化,胸腔灼熱,一口黑血湧出。

他日戰場相見,後者縱使通習江戶四十八手,也不敵加藤一指。


語文用不上?用不上你怎麼認識字,怎麼寫報告?

數學用不上?用不上你怎麼算工資,怎麼給公司做報表?

英語用不上?沒有四六級你怎麼擠進去公司的大門?

數理化用不上?你怎麼裝13,泡妞,修電線燈泡水管?

政史地用不上?你怎麼拍領導和dang的馬屁,你怎麼放假的時候遊山玩水?

計算機用不上?別逗了,現在不會修電腦的男孩子都快要注孤生了。。只會玩電腦的宅男都快沒有市場了。。

體育用不上?沒有體育怎麼保護妹紙或漢紙。。。

還有哪個沒有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當初選擇英語專業的原因......


學校主要學的是學習方法,而不是具體知識


沒有實踐過的理論派,你能指望他們給你實用的技術嗎?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前端工程師,怎樣將HHKB發揮到極致?
想零基礎開始踏踏實實學習個技能,發展前景好的推薦下?或者幫忙分析下各個行業技能的利弊精益求精不可替代?
什麼職業技能可以從零基礎快速掌握?
怎麼的技能可以讓軟體測試工程師獲得高薪?
為什麼說「世界上最需要聰明人來做的職業之一是記者」?

TAG:教育 | 職業技能 | 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