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時,你想過什麼,想透過什麼?

古人每每說到品茶參悟禪機,讓人神往,不知今日可有此等錦心繡口之人。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前段時間一個外地朋友來店裡喝茶,兩個人就坐那邊喝邊聊著。他說「茶真是個好東西啊,每次自己泡著茶喝都能品出不一樣的心得體會」, 然後問我「你喝茶這麼多年,悟出的東西應該比我還深吧?」,我傻樂了一聲站起來,告訴他喝茶會餓,吃腸粉嗎,我去隔壁叫兩份來..

以上不是抖機靈,也許確實是我修行不夠,還不到那種境界。

許多人把喝茶這事當作悟道,具體能悟出什麼道,各有各體會,但即便是那種聽起來十分高深莫測的,也不必嘲諷他人是在裝,畢竟喝茶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可以是味蕾追求也可以是精神追求,曾經我也想附庸風雅,做個高逼格的人,未遂。而如果悟出來的「道」卻言行不一,在我看來這僅僅是一廂情願的茶道,一個人平時愛喝茶,自我標榜過著慢生活,頗有在修行的隱士之意,可日常里他總是急性子,焦慮且沉不住氣。這種你真相信他悟出什麼了嗎。

喝茶,應該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並不是非得想透什麼。你在外奔波了一天回到家中泡幾杯茶坐著發獃一樣是個十分舒心的事,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閑,這也是一種「茶文化」。

截圖來自老樹畫畫的微博,話粗了點,但也是這麼回事。

不過按我來說:喝茶可繁可簡,大可不必計較,只要喝得開心,都可稱上茶道。


兩種情況。

1、試茶。

全神貫注,對時間、水溫、投茶量均要推敲,仔細品嘗,試圖找出其亮點與不足。

2、日常。

抓起一把,今天晚上吃點啥啊……

啊沒洗茶,算了,岩茶,不洗也沒啥,今天晚上吃點啥啊……

艹,坐杯了。算了,吃飯去了……


-

這他媽。

燙。

不喝了!

-


謝邀。

一天我教人念心經,我念一句,她念一句。她念的慢,我也念的慢。

第二遍的時候,便已天地無聲。

我想,這應該也是茶道吧。


有一年五月來到成都

在寬窄巷子找到了一個茶攤子,於是和老闆愉快的擺龍門陣喝茶,順便看著各種妹子的大長腿,大白腿

然後就有點困了

然後在樹蔭下拿起我從不離身的小手壺

茲一下茶汁,嘆一下清風,得順口溜一首

丈許樹蔭隱

半壺清茗香

偷來人間閑

逍遙做散仙

這個順口溜是先爽到了這種神仙般的慢生活

然後再往上敷衍出來的,所以韻律啥的,請無視

所以說品茶的時候

第一個想到的是這茶真好

第二個想到的是這日子真好

第三個想到的是:啊,真美好,請留下來吧!


因為是茶從業者,喝茶時候知道茶來自不易,非常珍惜


謝邀!

以往喝茶就是口渴,舉杯,或慢飲,或一飲而盡。

第一次喝功夫茶時,心想:怎麼這個杯子這麼小,一杯接一杯都不解渴。

第一次誤入茶館,只想喝杯茶看看書,結果,來了茶藝師,心想:不就喝杯茶嘛!妳不渴我渴啊!

第一次買了一個紫砂杯子,有內膽的那種,還有個小托盤。第一次用,按照說明書上說要洗茶,然後看顏色,還要聞茶香,在慢慢品嚐之類的。後來,太喜歡這個杯子了,因為有內膽,茶葉不會妨礙大口喝茶。

喝茶、品茶、觀茶、賞茶、聞茶。。。各取所需。

對我而言,解渴,方便,消膩,醒腦。還是或慢飲,或一飲而盡,由始至終未有變異。


這茶的火候,應該可以了吧·~~~~


看沏茶人的手法,包括對水溫和注水手勢還有時間的掌控,看出來的茶湯是什麼樣的口感,然後以後我沏能不能這樣,能不能比這好,能不能變化一下達到另一種…

注意湯色,香氣,口感的變化……

這茶這麼好,還能喝得到嗎?記住!記住!這麼好的味道~

這茶不錯耶~要怎麼給客人介紹呢?怎麼說客人會很好接受呢?

好喝就多喝一點,不好喝就淺嘗輒止……

喝茶,沏茶都要專註於茶,心無旁騖,因為這茶不能被辜負。

品茶哦~也會粗淺的喝茶,就是簡單粗暴……得一泡好茶或難得的茶就約好友一起品。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c710061c0101vzzg.html?type=-1

這是去年有幸,在一位相熟的感德人,老汪那裡喝到的名品。

其實,在對一個事物的喜愛,到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種醉,那種痴,無以言表。

透過事物,提升和淬鍊精神境界的過程,並不單單是一個想的過程。或者說,與想無關。

從開始茶葉上手,挑茶葉,過稱,入甌,到後來的出湯,入眼,入鼻,入口,入心。

尋肆之間,人與茶相融一體。那個時間,沒有喝茶的人,也沒有被喝的茶。似乎是一點點瀰漫,隱隱約約,模模糊糊。恍然之間,靈機一動,雙目圓睜,猛吸一口氣,重回現實中來。

估計,世間的一切運動,都是在追尋這種離心離境的美妙吧。


謝邀!

你不專心喝茶自己走神了我能理解,

走神就走神,走神了還矯情這算什麼嘛


夏日,與家父對坐。

茶煙裊裊。

綠茶芽葉在水中翻騰。

家父盯著茶水。

說,你媽離世有12年了。

淚水轟然而下。

歸去,墳頭已荒草隨風。


我就想你說今年好聲音誰能得冠軍?


山林暮雨清煙繞,南國的今秋來得有點早。站在審評台邊喝著茶,望著窗外的茶山。想來,自三月離家至今,只回去過三天,秋的涼意難免讓人有點鄉愁。

故國無少年,自己一個人喝著茶,刷著朋友圈,看著你們聚會的瘋狂,只能自己一杯接一杯獨飲。茶再好,可又有什麼意思?只能過年回去再和你們喝上一杯茶,聊聊天了。


作為一個從小跟茶一起長大,以茶為生的茶妹子,在沒有學茶之前喝茶也是瞎喝不講究的,對茶也是沒有那麽深厚的情感。

在學習後的初期,更多的是在想,如何注意水溫,水柱粗細,注水高低,出湯手法跟時間這些技巧上的問題,怎樣把一泡茶泡得好喝,把她最美的一面呈現出來;

再後來,在意的是品飲,什麼茶,什麼口感,什麼樣的優缺點以及不同類茶的的區分; 然後,開始在意一起喝茶的人,以及討論的話題,一起分享各自最近的心得及善知識;

現在,喝茶只是給自己一個休息,梳理的時間,好讓自己更好的工作,生活。

喝茶,其實是一件很簡單卻也是一個可以承載很多的美好生活方式跟美好的生活情調。


不知道別人什麼感覺。

反正就我的感受是,沒什麼玄乎的。

喝茶和想什麼沒關係,只是茶這種飲料滋味豐富,喝茶時都是細細品,慢慢茗。

這種時候最適合精神各種神遊了。

----------------------

所以啊,我覺得參不參得出東西在於飲茶之人,不在於茶,品不品茶就和有沒有好禪房一樣,輔助罷了。

私以為,越把喝茶參禪說得玄乎的人,越是參不出什麼東西。

---------------------

小子閱歷尚淺,說點自己的幼稚之言,見諒。


我去你們這群人喝茶就喝茶瞎bb什麼

我去就一群sb,你們bb你們的,我好好喝茶


悟出了可能在下一次悟出道理的道理 所以就愛上喝茶了


品茶參悟禪機。禪機是什麼?

茶人們布置一間清幽的茶室,用非常精緻潔凈的茶器。用紅泥爐燒著橄欖炭,還要配上一把日本鐵壺。地道的名貴茶葉,開車到山中取來的泉水。沖泡茶葉每一個環節步驟都次序嚴謹。茶碗用建盞兔毫盞,用的金籙大醮壇用。和三五知己,一二友人,列坐其次,几案鮮明。幾個人沉浸在那淡淡氛圍之中。更兼以必要凈手焚香,還要彈一彈古琴,懸張一兩軸古人名畫法帖品頭論足一番,搔首吟哦做出一兩首酸詩。

可消費的那是茶文化,是自己布置出來的環境氛圍意境情調。不是在消費禪。像你我這樣每日在城市裡上班打工的普通人,沒有自身豐厚的積澱而出來的感悟,只能稱之為自己熬出來的心靈雞湯。沒有放足了文化大料,人生蔥姜,熬出來的腥臭雞湯端出來給別人喝,別人聞到那股子味道都會吐的。

當然生活中無處不是禪,佛法不離世間覺,離不開生活中的感悟。自然而然,不必刻意營造。

僧問:『學人迷昧,乞師指示。』師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也。』師云:『洗缽去。』其僧忽然省悟。


花開滿簇折一枝,留待佳期約客時。

贈與馨香非此瓣,止留滿簇寄幽思。

乙未秋時,會友品茶所得,道不得,悟者自得。


推薦閱讀:

父親是個老茶友,特別鍾愛普洱茶,每天都以茶代水,但我聽說上了年紀的人喝茶對鈣質吸收有影響,怎麼解決?
為什麼泡茶的人、修行的人要穿那種很中式的衣裳?
有哪些好聽的茶名?
馬黛茶應該如何飲用?
知乎中喜歡喝茶的朋友多嗎?大家都喜歡什麼樣的茶?

TAG:歷史 | 生活 | 文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