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學商業應用可能在10年內實現么?
01-12
目前單人基因測序成本已經下降到1000美元,基因測序逐漸可以被消費者接受,但是我國目前貌似還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規範這個市場,生物信息學要走向商業,其基礎必然是基因測序的商業化,生信分析作為高附加值服務存在,那麼生信有沒有可能實現商業化呢?如果開放測序,那麼近乎為「種」的歧視提供了信息基礎(如抗癌能力強收到追捧等,地下檢測「高智商基因」等),這不光是在我國,在世界範圍內幾乎也是政治不正確的,這點是否會成為阻擋生信(基因產業)的最大阻力? 當然農業畜牧業方面的應用也歡迎回答討論。
扯了這麼多,題主想表達的就是 學這個專業以後會不會有個好的錢途。(題主生物技術出身,高數一坨渣,轉cs是難了。。。)
生信的產業化已經不小了啊,藥廠,生物技術公司,基因檢測公司,腫瘤篩查和治療………………
我們在招生物信息工程師,歡迎來簡歷。公司詳情請訪問http://WeGene.com
十年後的事情誰能保證呢!要想商業化是需要商業化運營和操作的。說悲觀點,生信也就剛剛成為二級學科,可見其在學術圈的認可和發展都艱辛。但樂觀點看,由於和各種IT互聯網從技術上比較接近,容易引得各方英雄也好草莽也罷競相躍躍欲試。能成不能成關鍵靠利益相關方!
不如轉行去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開發吧,也不是特別需要高數……
已經商業應用。君以為安吉麗娜·朱莉是一時腦熱嗎?
稍作補充:基因組測序是個性化醫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包括轉化醫學、精準醫學也是,都服務於個性化醫療。乃至當代的遺傳諮詢——不能再停留在經典的家系分析,也要結合多種遺傳信息——多個基因位點,基因組,還有生化指標。那麼生物信息學在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不,院士的這篇解讀非常到位,並且提到了安吉麗娜·朱莉和姚貝娜: 反思「精準醫學計劃」為中國帶來什麼
--中國科技網。
呵呵,表示生信已轉行IT?
靠忽悠
生物信息應該已經算成功的商業化了。相比之互聯網產業的話,還算是個嬰兒。目前國內還沒有類似能比肩BAT三巨頭的公司。
選擇這個行業,應該是個持續走強狀態,不知道這麼說算不算騙自己^_^
高度個性化分析是趨勢,數據的二次挖掘也是潛在的點,以上是對於技術服務中生物信息發展的兩種可能,如果測序成本低到普通消費者能接受的話,數據解讀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方向,到時可能就會衍生出很多可能,當然市場上已經有生物信息的公司出現,比如雲平台,wegene什麼的,這些都是當前生物信息商業化應用中的例子,當然生物信息的快速發展與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目前還是「狼狽」關係。期待生信的美好未來!
推薦閱讀:
※mRNA-seq技術能篩除掉Pol II 轉錄的其他非編碼RNA嗎?
※在生物信息學領域,美國和歐洲的研究方向有什麼區別嗎?
※生物信息學入門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Perl,R,Python在生物信息學中分別扮演著怎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