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唱歌的時候都追求高音,重低音唱好歌並沒有成就感嗎?

很多人都對明星彪高音的時候注目,或者K歌的時候但凡有誰唱的高點都會有唱功不錯的籠統評價,為什麼高音唱出來這麼「有價值」?


這不是什麼聽眾層次的問題,高音,尤其是高質量的男聲高音永遠都是最值錢的。

你說中國觀眾層次低,喜歡撒狗血?

西方聽眾水平高,就不喜歡高音嗎?

答案是否定的。

在西方歌劇體系里,男高音永遠是男主角,而男中音最多只能當配角,男低音更慘,只能演老人或反派,而且男高音的職業地位、工資待遇也所有歌劇演員里最高的。

世界著名的男高音很多,從卡魯索、吉利開始,到後來的三大男高音,再到現在的弗洛雷茲、阿蘭尼亞,無疑都是萬眾矚目的明星。相對而言,著名的男中音、男低音就很少,即使是頂尖水平的,也大部分只有圈內人知道。這裡我要對 樓上的@yingming kit說一句,男中音男低音稀少的原因不是因為更難練,而是市場價值低,大部分聲樂生不願意去練。

引述資料:在歌劇發展史上,男高音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男主角多為男高音歌唱家扮演。當閹人歌手還霸佔歌劇舞台時,一位男歌手以真正的聲音唱出高音C,羅西尼還批評他像是「被閹掉的公雞」,但如今男高音卻是最能激發觀眾腎上腺激素的靈丹妙藥。尤其傑出的男高音非常難得,藝術價值遠遠超過其他歌手數倍之多。

另外,男高音的音域超出了人類的正常音域,所以訓練難度也高於其他聲部。只不過男高音市場價值高,大家紛紛去學,一方面才造成了男高音一抓一大把的假象,其實真正優秀的男高音還是鳳毛麟角的。

至於流行音樂,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奇特的現象:

如果你看過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聲樂教材,就會發現裡面對流行音樂的定義有一段都會說流行音樂的演唱的最高音一般不超過f2(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三期李榮浩模特的最高音)。

但是如今的流行音樂,高音不到小字三組根本不好意思見人。

這說明了啥?

需求決定市場,人類有追求高音的本能。

個人也反對盲目追求高音,但不代表高音的價值就不高。


高音是能更直接,更有力地影響聽眾的音域.

如同所有車輛鳴笛,警鐘警報都是高音域,容易引起注意.

高音域表現得出色那的確是很有價值,但不代表唱功好.唱功本身就是一個很籠統,包含性很廣的詞.

「高音強」=「唱功好」這就是聽眾的水平問題了.

黃綺珊在我是歌手前兩次出場表現得我都挺喜歡,但是後面的表現讓我有些失望,因為濫用高音.不是什麼歌用那樣的音域去表達的.

當然反過來過於注重平音和低音也會導致你的表現略平淡,起伏不夠,比如品冠.

這裡就提到了一個「濫用」的問題,這對於許多聽眾也是個潛在的問題.

中國好聲音里許多歌手已經超過了KTV的水平,但其中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技巧.過度炫技容易讓人難受,當然普通聽眾可能會覺得很有意思.

同樣也有感情過度的比如李琦的《趁早》或者KTV里許多人唱的苦情歌.張宇的其中一個優勢是他的音色,而普通人想模仿這種效果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感情,那麼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注意前後要有反差,李琦的《趁早》雖然大眾評價很好但實際上如果作為一線職業歌手得話這樣的演繹是有點問題的.在《趁早》這種歌上面全程感情爆發會直接在告訴聽眾「我失戀我好幸苦我好傷心為什麼這樣?」聽多了會厭煩甚至你和不熟悉的人去KTV都不要過早地選擇這種唱法.


以飆高音作為唱功標準,那是KTV的作派。我在KTV見過不少高音飆得上去的,就沒見過任何一個能把低音唱得好的。

我也貼個我認為非常有代表性的低音作品:

視頻封面H.I.M《Gone With The Sin》視頻


人耳生理結構決定的,對高頻更敏感。敏感=存在感高=偏愛。

可以做個實驗,把總音量調到剛剛能聽到的大小,用一樣的音量先後播highC和C2,看主觀感受有什麼區別,再疊在一起,看注意力有什麼區別。

不是低音不優秀,只是在人類的處理系統中天生存在感低,這也不是審美的鍋,生理結構而已。


K歌的群眾大多都是沒經過聲樂訓練的

不懂除了音高之外 音準音質節奏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很多上的去的音 音質都不怎麼樣

因為往往中音它們感覺容易 顯得價值不高 但並非如此 中低音唱得好的也沒幾個吧 很多人低下去就虛了

總的來說 就是圍觀的觀眾水平的問題

但如果是參加淘汰賽的表演

因為高音容易渲染情緒 而且也是平時花的比較多時間鞏固與發展的方面 所以多數會以亮出高音來博得頭彩


從聽感來說,高音亮,容易引起注意,救護車也用高音。

從下意識的心理來說,高用在技能、成就、地位上會傳達出積極、正向的意義,正如高度是正向的,錢多也是正數,人們會記住珠穆朗瑪峰有多高,但很少人對深海多深有印象,人們會驚嘆富豪有多少身家,但很少在意別人負資產多少,越高越宏偉,越多錢越牛逼,人類能登上多遙不可及的星球,賺得多少位數的財富,飆多高的音,很符合主流價值觀,再加上瘟疫般的從眾效應。

從比較有意識的心理來說,大眾的唱功普遍不好,高音上不去,自己做不到的別人做到了,差距被「華麗麗地」比了出來,敬佩油然而生。

從商業價值的角度,一般人這個市場極其大啊……

最後,對於挑剔的聽眾,單靠發得出高音還談不上美感。


其實,高中低音是否能唱好很大一部分是由你的聲帶結構決定的,如果你的聲帶薄而窄就容易唱高音,就是我們俗稱的聲音亮。對於我來說,我就比較容易唱高音,只要把氣息和力量控制好就不容易出現破音和失聲的現象。然而中低音是我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低音基本沒聲音,中音不夠穩,控制不好,特別是在唱過高音之後就很難下來。在我看來,中低音唱得好的都很富有磁性和渾厚感。感覺整個是開闊的,優雅的。如果你想唱出一種情懷,一種故事,那麼中低音是必須要把握好的一部分。


你在KTV唱個《那些花兒》《好久不見》這類歌,哪怕你唱的再好還是唱完睡倒一片。。。

就算我高音不咋地,也要挑點激情一點的歌來唱的。


盲目追求高音是沒必要的。首先,以流行音樂來說,經常聽高亢的高音會讓人覺得累,你看現在身價最高的男歌手都是中音,因為中音更容易讓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其次,我們追求的應該是音域而不是你能唱到哪個音,音域足夠廣你就能把一首歌唱完整,自然能把要表達的東西表現出來;再次,沒有必要羨慕那些飆高音的人,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唱不了低音,唱不了低音很容易會讓人覺得唱歌沒感情,他們也沒辦法,低不下了只能往上飆;最後,不要因為在KTV了唱不到某首歌的音而苦惱,因為很多時候是因為key不對,而不是你自身的問題,KTV的伴奏都是根據歌手的聲音定製的,你跟那個歌手的key差太多就唱不了,而且演唱會跟錄音室的key都是不同的,連歌手都要這樣,你KTV就不要要求太高了,玩玩就算,不用放心上。


原因:

1、因為大部分聽眾們不是音樂專業的,(因為自己高音上不去,所以)普遍認為高音是最能聽出「唱功」。

2、歌手們為了照顧這層次的聽眾,選擇用高音來征服大家的耳朵,好讓自己在聽眾的記憶中留下「好牛的高音大神啊!」的形象。

實際上:(摘自我認識的音樂專業朋友,他也只籠統地回答我這問題,畢竟太深入我聽不懂)

「在聲樂裡面,男女的中、低音比高音值錢多了,高音的在學校一抓一大把,反而低音和中音的十分難找。」

總結:雖然含糊而且片面,但事實上「高音=有價值」是片面、不專業的觀點。高音唱好了很悅耳,才造成了大眾認為的「高音=有價值」。以上!


不管是唱什麼音其實會唱歌的歌手之間的不同,除了音色之外,就是音域了。同一首歌用不同的key來唱就是完全不同的色彩。想想以前沒擴音器的時候,男高音跟樂團一起唱,要用聲音蓋掉後面的配器,沒有強力的力量跟共鳴這是做不到的

義大利歌唱咽音的訓練就是為了能得到這種亮度跟力量,流行音樂的時代有了麥克風,可以加特效混響之類的,對力量跟共鳴要求不高,只要唱法正確強弱收放自如就可以了,誕生了一些當時肯定被專業音樂人不齒而現在被膜拜的歌手,比如王菲,張學友之類的。尤其是張學友,談到他就是唱功出神入化,其實他只是當時香港歌壇的「歌神」罷了,當然比郭富城黎明這些節奏音準都抓不好的強多了。

然而其實我覺得歐美歌壇早就拋棄了軟弱無力的靡靡之音,很多流行歌手都開始掌握了關閉,混音,咽音的練習方法,他們的搖滾歌手唱起歌來爆發力十足,音域甚至超過了古典美聲(放棄了對中高音音色統一的要求),而又因為對共鳴要求沒那麼多,這樣又突出了音色的特點。然而中國聽眾聽著香港歌手們翻唱的日本歌曲還覺得他們唱功多好多好真是非常可笑的。你可以覺得他唱歌好聽感情深厚打動到了你,但是這跟唱功沒什麼關係。尤其是張學友,簡直是現代樂壇版皇帝的新衣了,他年輕的時候音域很窄,在f2就聲音就開始干扁沒有共鳴了。但是如果拋棄了歌神這種誇張稱呼,張學友一直以來對唱歌的認真態度跟一絲不苟的細節氣息處理真的是很值得尊敬的一位歌手。

當然,慢情歌本來就是樂壇上最強力的一種風格,但總的來說只唱情歌的歌手唱功都沒有辦法得到肯定的。但是在某項方面做到極致也是很好的比如張信哲,張信哲就是直接把所有張學友歌提三個key左右唱並且可以一樣做到收放自如,區別除了高音,張信哲的寬廣音域讓他能在他歌曲中做出一些只有他能做到的處理,比如說用高音漸弱收尾,林志炫也很擅長,但是跟張信哲比還是差了一個key多。張學友曾經降2key翻唱過愛如潮水,但是還有很多音都差了半個音唱不上去比如「你可以知道,這樣會讓我心碎「的「這」字。

另外其實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歌手都掌握了咽音,混音關閉的發聲技巧。使用咽音的音色就是集中,有質感,有金屬色彩。就像把處理eq的時候把高頻拉高一點會出現的音色。仔細聽一聽現在歐美流行樂壇的主流男聲基本都是這種聲音了,像Eden sherean,Adam levine, Adam Lambert等等。就像我說的,咽音本質就是很好聽的一種聲音,而且還能幫你擴展高音並做到歌曲中收放自如。華語歌壇里像林俊傑,王力宏,陳奕迅張傑都是這樣的音色。其實樂壇的確有在發展。你仔細聽聽張學友現在唱歌其實也是這樣發聲,但是他錯過了提升聲帶能力的時間,聲帶的確沒什麼彈性了因此到現在高音還是不怎麼行。


如果音域上不去,很少有歌曲可以寫的挑動情緒,一般在F以上的音才會有色彩吧,一般人的審美水平,審的了高音一般不審低音


因為商業的需要。

商業永遠需要吸引注意力,這就要求包裝,並且包裝要求見效快,成本低。

在聲樂中,由於大部分受眾的水平所限,同樣水平的高音與中低音相比,高音吸引人的效果比中低音強。這就是吸引注意力的成本啊。

同樣的中低音,你要唱到陳奕迅的水平,才能吸引足夠的注意力並且有所成就,中國歌壇有幾個陳奕迅啊!

而飆高音的話,隨隨便便找個人來,只要飆上去,注意力就來了。so……

其實看選秀節目,最後有成就的,不一定是飆高音的,只不過飆高音的實在太多,所以印象里都喜歡飆高音。


推薦閱讀:

有哪些既講了人生道理又很好聽的歌?

TAG:音樂 | 音樂人 | 唱歌 | KTV | 唱歌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