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環保行業建議從哪些書看起?

我原來是學規劃的,然後畢業考公務員進了監測站,做的是分析工作。

現在工作一年了感覺自己連門檻都摸不到,除了會做我負責項目的分析以外,別的什麼都不懂,沒有這個環保專業方面的思維。

加上現在單位基本不接項目了,驗收、現狀什麼的都不會做,也不懂,連基本流程都不會,那些工廠的工藝流程都聽不懂。

現在不知道該看一些什麼書,想說看一些考環評工程師的書合不合適?不是為了考證,主要是為了學習環保專業的基礎和宏觀思維,


所有環境類(包括但不限於國內現在開設的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經濟、環境管理、自然資源管理、資源經濟、能源經濟等)本科專業,我覺得都有必要把《環境科學》、《生態學》和《環境經濟學》作為專業必修課。對於希望了解環境領域基礎知識的普通讀者,很遺憾也只是這個看上去不那麼科普的建議。

《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可以從概論或導論類的教材看起。國內外哪個版本的都行。

學習生態學,你會看到世間萬物是相聯繫的。環境決定了生物採用的行為對策,而生物的行為又改變了環境。無論是種群,群落,還是生態系統,在不同的尺度上,它們都有自己的作用與反饋機制。這種生物、生態系統與其相對的環境的相互作用是理解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宏觀基礎。相信我,理解了生態學以後,你對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的理解都會不同。

學習環境科學,你會看到化學、生物、物理等科學機制在環境問題中的體現,並明白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包括人工治理)需要遵從一定的自然與科學規律。這些規律是不以或很難為人類意志而改變的。於是你也就知道,環境污染及其治理與人類整體的科學技術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辯證關係。

應@魔法少女唐馬儒 在評論中的追問,對學習《環境經濟學》的意義多做一點解釋。教材的話,環境經濟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或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類似標題均可,國內外哪個版本都行。不太推薦北京大學章錚老師的,公式較多,對初學者不太友好。

顧名思義,(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的學科。這個概念或許有些空泛,但隨著中國資源環境問題日趨嚴峻,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就日趨凸顯出來。典型的矛盾諸如關廠治霾是環保過度了嗎? - 知乎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保護環境會推動經濟發展還是阻礙經濟發展? - 知乎 等。事實上,這些問題不僅是環境經濟學的問題,也是值得關注人類發展的其他經濟學去研究和探討的。環境經濟學則為從環境科學出發的和從經濟學出發的關注者提供了某個互相理解的平台。就像需要學習環境科學去理解某些不可為人力所改變的自然科學規律一樣,我們也同樣需要去理解某些我們需要尊重的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律。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環境經濟學是中立的。環境經濟學既不強調過度開發——因為這是不可持續的,也不會強調過度保護——因為」浪費「某些可再生的環境資源是低效率的。環境經濟學總體上追求有效率、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並努力追求人類福利的長期最大化。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論是在國內和國外,要實現這一個目標,都非常難。所以@魔法少女唐馬儒 在評論里講到對除環境科學以外的東西不信任,我很理解。

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協調是環境經濟學的宏觀領域。從微觀層面上講,可以把環境經濟學簡單粗暴地理解為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解釋、並管理環境治理工作的學科。比如,環境經濟學跟本題下部分答主提到的「具有實用性」的環境規章制度等政策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環境政策有實用性嗎?確實、當然、必須有。否則大量的政策性環境領域從業機構和人員就沒有辦法開展工作。就題主從事的監測分析、環境規劃或@魔法少女唐馬儒 從事的EIA來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的各類環境標準、技術導則、目錄、辦法等決定了工作內容和業績評價標準。這些文件要是有改動,則從業人員的工作也需要相應調整。

但是,各種環境政策就一定「對」嗎? 政策和政策之間就不會打架嗎?政策的調整有趨勢嗎?

沒有一本教材會很直接地告訴你由不同部門制定的政策、不同時期制定的政策存在哪些矛盾。但是已經有很多論文在試圖指出問題並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學習環境經濟學,了解環境資源價值理論、公共物品理論、產權交易理論、費用效益分析方法等等一系列理論與方法,以及環境經濟政策手段的經濟學原理;那麼你就可以通過閱讀各類相關書籍和論文,自行構建新的關於國家環境治理的知識框架,並對手頭正在遵守、執行的環境政策產生新的理解。如果結合現實中對企業排污、政府治污、環境產業發展等等八仙過海的行為及相互關係的觀察,就更有意思了。

如果覺得那樣還不夠接近現實,那麼不妨退一步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制定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呢?排污許可證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把排污費改成環境稅呢?污水處理費、脫硫脫硝補貼、垃圾處理費會漲嗎?漲了會怎樣,不漲又怎樣?環境標準真的是依據環境科學研究制定的嗎?COD10mg/L以下才是可以做飲用水源地,為什麼不是11mg/L? 這些問題,不是都很好玩又很實際嗎?這些可都是環境經濟學涉及的內容啊。

回到題目本身,對於一個初學者或新從業者來說,通過生態學、環境科學、環境經濟學來理解環境保護涉及的系統性問題、科學性問題和社會性問題之後,才是跟專業工作相關的《環境化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環境管理》之類的技術性較強的內容,從此一個廣闊的世界在你的面前緩緩展開……說多了都是淚,就此打住。


謝邀。

收到邀請很久了,一直沒有回答,主要是因為沒有想清楚該如何答,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題主題目的特殊性。 題主的問題很有意思,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問題的背景,題主本人是入了環保行業,在具體的實踐過程當中產生了深入學習的渴望,然後再反過來尋求理論的學習,現在希望進一步堅實自身的理論基礎。

一般都說先想好再執行,但題主是都上手了,這玩意具體啥模樣還沒看清楚,算是摸著石頭過河,實踐出真知。那關於題主的問題,具體實踐的方法我就不答了,僅僅回答基礎與宏觀思維的問題。關於環保,這是一個巨大的命題,怎麼去定義與理解環保,是明晰宏觀思維的基礎問題,也是根本問題。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是一碼事,但是實質上環保與目前很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不同的。然而在具體的操作環節又有許多重合的部分,很容易混淆,具體定義在維基百科上可以看到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環境保護更注重的是對於自然環境、生態環境這些環境的保護,不以利益為根本目標,以保護地球環境為最高宗旨,具體落實到地球的每一個層面。 可持續發展是以人類文明的長久發展與地球資源之間的一種博弈行為,尋求的是資源的消耗與再生之間的平衡點,終極目的是保障人類社會的文明之火長盛不衰,是以人類的生存為前提的理性選擇。

私以為,環保這個概念其實本身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在地球的歷史跨度當中,幾經巨變,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更是數不勝數,然而地球依然好好的存在,消逝的只是那些物種個體,因此哪怕真的發生核冬天這種極端災難,在那樣的環境下可能也會有新的生命替代人類成為地球的短暫的主宰物種。所以不難理解,其實人類保護環境更多還是保護自身的生存權。究其根本,環保與可持續發展都是是人類文明的生存之道,是一體兩面的的存在,傾向不同,手段基本一致。

關於基礎,從宏觀角來說,環保沒有所謂的基礎一說,環保不是一個明確的因果關係決定的事物,不是一種科學方法,甚至不是一個架構特別清晰的學科,環保是也僅僅是一種理性認知產生的結果,是一種理念。從實際情況出發,所謂環保的基礎,就是題主目前所從事的事業,以及每一個從事環保行業的同道、志願者以及有環保意識與行為的個人都是在為這個抽象的宏觀的概念服務,大家說的話,做的事就是環保的基礎,包括你也包括我,我們大家就是基礎。

關於宏觀思想,推薦一個視頻和一本書作為初始資料,一個是視頻How Wolves Change Rivers. 以一個具體的案例闡述分析了一種環境演變的方式和成因;另一個是一本書,Silent Spring (豆瓣), 中文名叫《寂靜的春天》,闡述了人類行為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的一場生態系統的災難。推薦這兩個是因為老少咸宜也很好理解,原因和結果都很清晰,成明顯的鏈條式的發展軌跡。但是提醒題主,這兩個資料是可能有沒有展示出來的部分,因為環境是一個系統,環保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那麼看待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問題就得系統性的看,那麼隨著時間的發展,可能這些理念也有了新的思考甚至反對的聲音,建議題主可以的搜一下關於對《寂靜的春天》這本書的另一種解讀,從更多的角度來看環境保護這個問題。

往大方向說完了,就往具體的方向再說一點,環保在具體的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基礎與宏觀思想是什麼。個人解讀是這樣的,環保是一個政策性行業,行業的前提就是政策,政策代表了風向也代表了執行的具體方法。那麼國家關於環保的各種規劃、法律法規都是中國環保行業的實質基礎與準繩,環保法、水十條等各類規章制度都是具體操作的基礎,相信題主也有深刻的體會。宏觀思想方面除了理論性的,就是我國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上面可以看到這方面的內容。至於具體的驗收之類的業務操作不清楚那去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就行了,當然能實際上手操作更好,有經驗的人都喜歡敏而好學的人,因為可以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與人生智慧,完全沒有焦慮的必要。

題主目前看到的環保可能是工作這個方面的具體內容,但是可能與腦海中思考的結果有出入,有不明晰的地方,所以有疑惑,這很正常,人有疑惑又有思考那麼在追尋答案與真理的過程當中就會獲取知識、經驗以及智慧。關於環境這個大而無形的命題不懂很正常,沒誰敢說自己有多懂多厲害,大家都是在學習與摸索的過程當中前進。環境往大了說是宇宙往來,是星辰運轉,往小了說囊括了螻蟻也包含了恐龍,紛繁多彩的人文環境同樣也是環境的一部分,如果看懂了環境也就意味著看懂了這個世界的一切。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如果真的從各角度全方位的看明白了環境這個問題那真的可以說是世事洞明,學富五車了,當然這是理想中的境界,比較難以實現罷了。在環保工作的道路上系統的認知世界就是環保工作的核心所在吧,大家都不是很懂,大家都在學,與君共勉。


補充一下:不知道你是男生還是女生,男生女生髮展方向不一樣,側重點也不一樣,自己把握好方向很重要。

剛才下面的回答忘記了一個重要的科室:空氣測報科,前景也不錯。

我在監測站工作了6年,然後跳出來到第三方機構,希望我的親身經驗能帶給你幫助。

首先你的專業是規劃,現在是分析工作,是跨專業的(我當時也是非專業做的分析項目),剛進入監測行業,看書提高自己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短期看什麼書跟你的想要提高哪方面的知識有關。

鑒於你剛做分析,可以先把各監測項目理解透測,比如新人剛做分析,一般都從做COD和氨氮做起,怎麼做就不說了,一般分析都是按照國標來做,老實驗人員會告訴你注意事項及之前做實驗時碰到的各種狗血問題,這些你在工作中也會經常遇到,以COD為例,你只知道COD怎麼做准並不夠,你額外需要了解的是哪些原因會導致COD做不準,COD數值高低影響的是水質哪方面?地下水,地表水,水源水以及每個行業的排放標準是什麼?污染物超標了國家處罰政策是什麼?(可以看一下環境保護法)它和高錳酸鹽指數有什麼關聯?用什麼方法降低此污染物的數值,比如污水處理廠一般用什麼設備,設備原理是什麼?這些都是分析工作之外延伸出來的知識,你了解的越多,面越寬對你的知識積累幫助越大。

以上知識的積累指的是你們實驗室比較成熟的項目,還有就是實驗室需要開發新項目,這些也需要知識積累,但是如果垂管後,如果你們沒有分析能力的項目應該會分包給第三方機構。

質量控制方面知識也要了解,不僅是指單項的分析質控,大項目的質控也需要了解,如果你不知道從哪方面學習,可以去你們監測站的質量管理科走動走動,看他們的質控任務單都是怎麼下的,然後有針對性的找學習資料。

一般監測站都有業務室,也可以去那裡和同事交流一下你們的業務流程都是走的。

分析工作不忙的時候跟現場採樣科的同事下下場,重點關注氣採樣,比如採集廢氣的時候你會和企業有打交道,這樣除了採樣現場工作你會了解外,你還可以和企業的人打交道,你可以了解企業環保設施怎麼運行的?用的哪個公司的設備?效果怎麼樣?這個行業工藝是什麼樣子的,這個企業和其他企業工藝什麼的有什麼區別等等

以上這些你如果了解的足夠多,那麼你就應該清楚的知道你們的業務流程是什麼,你們接受業務後現場如何採樣,採樣過程中不同行業一般會遇到什麼問題?分析結果出來了數據不理想是什麼原因?現場問題還是分析問題,還是企業問題?如何避免問題?

另外分析人員一般提交的是分析記錄,如果是大項目的話都會有報告,比如驗收報告,驗收報告該怎麼寫?驗收時注意事項是什麼?數據出來後怎麼處理?是按照均值還是按照最大值參與到報告中,這些知識需要你問一下老同事,再看一下培訓教材,理論與實際結合一下。其實自己能親自參與一下最好。

以上知識積累是監測站內部知識積累,大方向的政策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了解政策不僅僅是讀了這個政策,還要了解國家為什麼發布這個政策?發布政策的市場導向是什麼?未來一段時間環保市場方向是什麼?等等……

紮實的基礎知識加上敏銳的市場眼光及自己的對環保的深刻認識,領導會很樂意你參與大項目的,這樣你的實踐經驗會越來越多,認識的人越來越廣,人脈也越來越多,你就是監測站的專家了,如果不想在體質內了,就跳出來,市場非常需要你這麼專業的人才滴……

出差路上,手機黨寫一下自己小小看法,其實還可以再長篇大論一番,更深刻一些……

總結語:看什麼書跟你這個階段想提高自己哪方面的知識有關,每一方面都有他相關書籍,給自己做好規劃,工作會充實,你也會充滿成就敢。

但願能幫助到你,祝工作順利,分析時注意安全!


基礎:工程製圖,諮詢工程師教材2017版,環境學原理&<尤其推薦北京師範大學版&>

進階:環評工程師教材,註冊環保工程師教材與規範

提高:化工原理


宏觀思維,可以關注環保部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要看公示、意見徵集、政策法規解讀,現在環保政策日新月異,跟上點比較好。


哪裡的監測站?居然是行政編製?


我現在也是在從事環保行業,其實我覺得實踐最重要吧重慶專業除甲醛_重慶除甲醛公司_重慶虎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先看國家發布的標準規範吧…


樓主想法不錯。

個人建議,任何一個環保人,都應該學習或者了解一下註冊環評工程師從業資格考試。

註冊環評工程師考試包括四本書,分別是,法律,案例,導則,技法。

這四類基本上包括了整個環保的政策體系,法律體系,標準體系,涉及各行業環境監測方案和環保治理措施,包括各要素水,氣,聲,渣的管理規範和治理方法。

身為環保人,首先要了解我國的環保政策和法律法規吧。

大的框架你得懂吧,知道為什麼要監測水質,知道飲用水水源地如何劃分,最差的,知道什麼叫做pm2.5,知道為什麼雜訊的單位是分貝,知道地下水的檢測指標,知道污染物的排放標準。。。

還有很多,不再贅述,環評相關的書籍,真的可以看一看。


自己從事環保也有10年了,自我理解環保的概念太廣了。比如說有人從事環保工程;有人從事環保檢測;還有人從事環保設施的運營;還有人從事環評。就這些分類就各有側重,搞工程的還有做水處理、廢氣處理、固廢處理,還有土壤修復等。這些都需要掌握不同的環保知識。在監測站的人應該有大把的時間,可學的東西更多了。可以去學各種工藝,也可檢測方法,環評工作流程等。


建議別看業務書籍。行政編啦,別干這些沒用的。沒發現單位幹活的總是幹活?


推薦閱讀:

地暖上採用水泥自流平或者環氧地坪是否環保,會釋放有害物質嗎?

TAG:環境監測 | 環保工程師 | 環保行業 | 環保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