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止禪是觀禪的基礎嗎?


如果把止觀兩個字結合起來解讀的話,那它代表了四念住傳承的其中一個傳承,觀法念住的傳承,它們修觀的基礎是修到四禪再修觀,但並不是只有修到四禪才可以修觀

觀的練習可以從四個部分入手,分別是身、受、心、法,簡稱四念處。

身念處:對身體的行為保持覺知;

受念住:對身體的感受保持覺知;

心念住:對心中升起的感受保持覺知;

法念住:對心中升起的諸法(念頭)保持覺知;

因為對心的定力的要求不一樣,所以有了不同的入門的區別之所在。

這裡的定力就是指這裡所描述的止。

定力是什麼?

舉個例子:譬如你家裡有個熊孩子,你如果僅僅是想看著他,不讓他碰到危險的刀具或電源,那遠距離看就可以,並不需要熊孩子安靜的停止在某個地方。

如果你要給他洗澡。而如果熊孩子不斷的在每個房間亂竄,一刻也不停下來,你能給他完成洗澡的過程嗎?不能,必須得讓他停在來,把他放到水盆里才能洗澡。

如果你想給熊孩子理髮,那就必須讓他更安靜一些,至少,腦袋要保持不動。

如果你想通過談話和他交流思想,教育並糾正他的的錯誤行為,就必須讓他更安靜些。注意力要放在你的身上,這樣才能有效的溝通。

因為你對熊孩子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他安靜的程度也不同,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因為你觀的程度不同,所以需要的定力的要求也不同,而止觀,觀法念住是對定力要求最高的一種修行方法

什麼是觀智?

http://zhuanlan.zhihu.com/p/21889817

在家人應該從哪個傳承入門修學四念處?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0975249/answer/123578404


禪修的方法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止觀禪法,一類是純觀禪法。

止觀一類,如南傳的帕奧禪法,漢傳的天台宗,都是走止觀這條路,認為必須先修止禪,練出一定程度的定力後,才能開始修觀。

純觀一類,如南傳的動中禪,漢傳的禪宗,認為無須修止,直接修觀便能成就道果。

如我所修習的動中禪禪法,是很排斥止禪的,認為止觀是水火不能兼容,如黑暗與光明不能同存。因為止禪是要求禪修者制心一處,通過專註於一個禪修業處到達以一念壓萬念,最後達到無念的目的。而觀禪要求禪修者如實觀察當下發生的身心現象,但如果念頭都被人為的壓制下去了,又如何去觀察內心的實相呢。

動中禪認為通過修制心一處得來的定是無明定,邪定,無法導向涅槃。而對發生於當下的身心現象能保持正念覺知,不被妄念帶走,這才是真正的止定,才是八正道中的正定。

動中禪的修法強調覺、定、慧,通過持續地覺知當下的身心現象,達到清醒的止定(非念頭全被壓下去後進入空無狀態的無明定),由這種定才能引發智慧。這也是禪宗所說的止觀雙運,定慧等持的意思。

所以,止禪不一定是觀禪的基礎,直接修觀就能體證道果,到達涅槃。


以止觀法門修禪,講得最多的是天台宗,因為《摩訶止觀》就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著的。這裡我推薦朋友可以聽聽 成觀法師 的《天台小止觀》,也許會對你有啟發。而且成觀法師本人就是天台宗的嫡傳弟子,《小止觀》也是為了適合相對初基的修行者,而對《摩訶止觀》的進行的精鍊壓縮。下面是網址

成觀法師《天台小止觀講解》

就我個人的經驗,我是不太贊同,止禪是觀禪的基礎,本人學識也有限,也沒有聽過」止禪「與」觀禪「的說法,只是順著朋友的字面意思,推測朋友認為」止「是」觀」的基礎。如果朋友是這樣的認為的話,我覺得朋友對於「止觀」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偏差。

我聽成觀法師講《天台小止觀》時談到,「止觀」修禪,是先以「空」,觀諸相如幻使心暫時得定,再以「假」,觀諸相之緣起而生「慧」,然後再砌入「中」道的「禪」之境界。「止觀」的修習法門,是與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里所說的「定、慧」修持是一致的,其說:「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而且六祖之後也說「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也就是說「定、慧」是一體,也就是「止、觀」也是一體的,不能說誰是誰的基礎,實際修禪,就是為了修「定、慧」等持,「止、觀」等持,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二者的平衡。如果「定」多「慧」少,就會沉空滯寂,內心就會太過死寂;如果「慧」多「定」少,就會心意散亂,內心就會無法安定。實際在修行上,先修「慧」,再修「定」也是可以的,也就是先修「觀」再修「止」也是可行的,然後也能契入「禪」之境界,這點我記得《圓覺經》中有談到。只是一般來說,由「止」入「觀」而修「禪」相對容易。

在下修為有限,以上只是我的個人體會,希望對朋友有所幫助。

PS:抱歉,本人上座部佛教了解的相對少,所以相關內容,對修習大乘禪相對有用。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分範圍來講的,佛門如今派別這麼多,說法概念不同,修法又各有差異。但是對於剛剛入門的修者來說修止就是修觀的基礎,不論任何派別任何法都是一樣的,沒有止的基礎,思緒習氣亂飛,是觀不起來。


可以這樣說吧,雖然不確切。對大部分人來說,先修止比較容易。


推薦閱讀:

在家人學習上座部佛教的次第是怎樣的,比庫們又是怎樣的?
下圖人物的身份?
佛教說「無我」否定靈魂的存在,但同時又說死後會有輪迴、來世,那麼來世的你和這一世的你究竟什麼關係?
入出息念的所緣到底是什麼?
如何理解「自知不受後有」?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