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心理學中國化」?

心理學中國化是心理學界一個很火的命題,很多學者都想做心理學中國化的工作,請問該如何看待這一命題。另外,可能相關的叫法還有心理學本土化。


我覺得,心理學中國化的背後,是強調文化在心理學中的作用。現在心理學專業中的科學心理學,是在西方的文化脈絡下發展的,特別是受19世紀的思潮很大。比如在心身還原論的基礎上,把心理學生理化(神經決定論)、行為化(行為決定論),認知化(計算機隱喻),現在又有了更加整合的認知神經科學。這樣,研究的內容可以細分化、可測化,再加上運用實驗、統計等科學方法,很多心理學者認為,這樣得出的結果,是真正科學的,有普適性的。

不過,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感受肯定不是這樣。因為它再怎麼強調科學方法,研究概念肯定是人提出的。而人肯定受到文化環境的影響。生理心理學的概念,可能受到的影響小一點(但我不認為神經機制搞懂了,就能夠理解人的心理)。但是到了認知和思維的層面,文化的差異就顯現出來的,比如因果推理,決策判斷。而在社會和人格心理學中,文化差異表現表現更為突出。幾乎每一個概念,都會受到文化差異質疑,比如大五人格,基本歸因謬誤。隨著全球化和文化交流頻繁,心理學研究的文化衝突越來越突出。七八十年代,很多東方人去西方學心理學,與西方心理學概念隔膜很深,不能理解研究這些對自己有什麼用,加上在西方文化下的生活不適應,文化心理研究就從他們開始做起了。

現在關於文化心理的研究,有三種取向:

第一種是跨文化心理學還是應用西方心理學的概念方法,但是被試換成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看得出的心理學結果,在不同文化下還適不適用。此類經典研究,比如Nisbett和彭凱平關於東西文化歸因方式研究,Hofstede的價值觀研究, Triandis的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研究。這類文化心理研究現在最多,做起來也相對簡單很多(最簡單的比如,原來已經做過的研究,找兩種文化下的被試,發現結果有差異,就算跨文化心理研究了)也更容易在西方雜誌上發表。但這類研究是換湯不換藥,本質上還是西方心理學,特別是還原論+量化的思路,就是多加一個文化變數/維度而已。既然應用的概念是西方的,還是無法解決跨文化背景下對西方概念的隔膜。它的優勢是提出普適性概念,當然是西方意義上的普適性。

第二類是文化心理學研究強調從當地社會文化背景出發,做田野調查或民族志的研究,代表人物有Markus,Kitayama,特別是他們對自我的文化研究。這其實是人類學的方法,就是注重文化團體內部的特殊性,不尋求一個普適通用的概念約束。這樣的研究思路,更容易發現文化特異性。但這類研究的優勢也是劣勢,它無法提出普適有效的規律,很多時候為強調特殊而特殊,無法深入化概念化。這造成人類學研究取向普遍的底氣不足。特別是我聽到過一種說法,可能有很大偏見,認為人類學在西方傳統中是與古典哲學對立的低等學問,因為它無法提出一個普遍超越性的概念,所以只能淪為研究下等民族和邊緣群體的權宜方法,這種學術心態下,西方人類學研究本身自信心是不足的,還有意無意誇大研究團體的落後和愚昧。這樣的話,這類研究是無法得到真正認可的,可能僅僅是給不同文化的人貼一些似是而非的等級標籤而已。

第三類是本土心理學。這是台灣心理學家提出的,代表人物有楊國樞、 黃光國、楊中芳,還有一些日韓學者。他們主張超越前兩種取向,既不硬套西方心理學的概念,又要用西方心理學的普適方法。就是說,用科學心理學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文化的基本概念,比如面子、和諧、孝道。他們編了很多書,比如雜誌《本土心理學研究》、「博雅華人本土心理學」叢書,網站有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1?wa?¥úá{?1μ?¤H¥)他們也發表過一些英文論文。我曾經對這個研究取向期望是最大的。但這類研究問題是,有點兩頭不討好。西方心理學的學者們,雖然能理解他們的方法,但是對他們研究的概念是不熟悉也沒興趣。說白了,這不是他們社會文化中需要關心的問題。而本土的一些文化學者,又會覺得他們的本土心理學研究不夠深入,只是套用了西方心理學方法,重新梳理一下本已熟悉的概念。他們現在的工作,可能也僅僅是一種「翻譯」,把中國的文化概念,翻譯成西方心理學可以檢驗和接受的,制定一些符合科學方法的量表而已。但是在雙方文化差異大、彼此認識對立的情況下,這種交流的效果是很難達到的,而且僅僅作為翻譯作用也不大。

以上三種文化心理研究取向,它們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局限。它們爭論的焦點,就是如何處理普適性和差異性。如果過度強調普適性,那麼各個文化的差異性就體現不出來。在現有情況下,就是西方文化觀念全面主導,應用到其他文化區域無非多加個補丁。如果過度強調差異性,那麼不同文化之間就無法交流,而且差異性細分下來也沒有盡頭。你說,中美之間有文化差異,那麼中國北方和南方有沒有文化差異呢。進一步江蘇省和安徽省有沒有文化差異呢?文化的複雜性,不僅體現在同一時期的不同文化團體,同一文化團體的不同時期也不一樣。西方古代文化和近代文化,顯然是不一樣的。啟蒙文化和古典文化嚴重對立。這樣,文化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比較模糊的,這使得關於文化的研究存在各種各樣的分歧。

-----------------------------------------

以下是個人思路和看法,同不同意歡迎討論。

其實你看19世紀的心理學,你會發現那時對心理學的思考是很豐富的。被稱為生理心理學奠基者的馮特,其實晚年寫的更重要的書是民俗心理學,著力研究語言、神話、宗教。詹姆斯對人類心理的認識,也不完全局限於人腦,也看重自我體驗和環境機能,研究過宗教體驗和個人回憶。不過由於西方的科學主義思潮,這些研究取向因為不夠科學量化而被忽視放棄了。科學量化有他的好處,因為它能提出清晰的綱領,運用嚴格的檢驗標準,贏得更多的專家共識,但也使得心理學局限於狹小細分的專業領域,為注重內部效度嚴重缺乏外部效度,一度被嘲笑為北美大學二年級生的心理學。不過現在的心理學也開始注重日常化和質性化,更多研究人們生活中的心理感受,敘事心理學開始有更大影響。比如人格心理學中我感興趣的有,mcadams的生活故事取向,habermas的自傳敘述的推理方式。我覺得這可極大擴大心理學的研究範圍,讓他從生物學、計算機、經濟學的附庸中走出來。而我們對語言、敘事心理學的深入研究,也有助於我們更好理解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心理。

我期望的思路,在語言、敘事心理研究的基礎上,是沿著原有的文化經典命題往前走。其實中國文化典籍中,很多都是心理學內容的。比如儒家是關於修身的心理學,道家是關於養生的心理學,佛教是關於解脫的心理學。古代學者對於心理,是非常重視強調的。但是他們的心理學思路,和西方心理學差別在於:一是、更注重整體而不是概念區分,這讓他們的概念很多是籠統模糊的,強調匯合貫通,不夠精細;二是更重視效驗而不是理論建構,他們是看經驗效果說話的,注重的是人生現象、生活經驗,經常是先有經驗效果,再提出他的理論,所以光看他的理論是不明白的,因為理論只是他們方法的外衣。三是,和中國人講究實際的心理一致,對心理學的需求也很直接,儒家就是追求如何修身來內聖,道教就要追求瀟洒飄逸的神仙感覺,佛教就是追求免除煩惱的清凈心。所以很多時候目的性過於明確了,不太容易把這些經驗方法放回理論層面。

其實,在中西文化衝突的背景下,傳統中國文化人也在努力辨析中國文化中的心理學思路。比如國學大家錢穆在《現代中國學術論衡》中也寫過《略論中國心理學》一文,討論中西雙方心理學上異同。四川知名學者劉咸炘,還專門寫過《內書》,集中討論中西文化下的社會和心理概念。他們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基礎,對中國文化經典有更好地概括歸納,可以幫助我們深化對中國傳統的認識。當然他們可能由於時代局限,對西方文化有所誤解,這使得他們對西方文化的分析,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客觀辨析。但是他們對中西文化心理比較的努力,是值得尊重和重視的。畢竟,他們是真正熟悉中國文化,關心中國文化,而不是一些搬弄西方概念的洋涇浜。

所以,我覺得,走心理學中國化道路,有兩點是需要做到的。一是,和中國傳統經典結合,從中國傳統中找普適性。完全不看重經典,就是寬泛無定論的人類學研究;完全依靠西方經典,會有極大的文化隔膜和認同障礙。我不相信中國十三億人都能西方化,這一點連強烈西化的日本都做不到。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從傳統經典脈絡中,挖掘對心理的獨特需求和關注點,最好這些概念要有點普適性,當然是立足本土的普適性;二是,遵循時代變化的軌跡,強調文化變遷與適應。文化也是隨時間變化。特別是在「千年未有之變局」的近現代,中國人的社會、家庭、心理,無疑受到極大的衝擊和變化,比如各種價值觀混亂、思想焦慮、心理疾病。這種文化衝突下的心理變化,是需要特別關注和認真研究的,這也是心理學人的重要任務。

專業領域,歡迎認同的朋友點贊!


心理學本土化是比較合適的叫法。

為了適應而做出變化的感覺,應該不那麼容易被噴。

相較之下,心理學中國化,就給人一種打上中國烙印的感覺。

偏偏在大家心目中,中國烙印的形象又不夠硬,所以就開噴了。

其實學科本土化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概念,例如社會學等。基礎理論幾乎都是舶來品,和中國社會環境並不一定相適應,故需要結合我國國情進行改變。

這是非常有必要、非常正確的做法。

是不該被噴的。

大家在噴的原因,無非有兩點。

一是,對心理學不夠了解,或者對本土化進程不夠了解。以為心理學家和諮詢師,都是打著心理學幌子的玄學工作者。市面上暢銷的心理學書籍也全是《教你知道別人心裡在想什麼》、《用心理學把妹》之類的。

二是,這類舶來學科,在如今的社會發展程度下,需求量很小,受到的重視不夠,沒有市場,發展速度自然也提不上來。所以,心理學本土化確實做得還是太少,這種環境下打著心理學旗號的玄學騙子,也確實很多。那些宣稱能治好同性戀的,就是這麼一群人。

總而言之,學科本土化是一件幸事,說明我們國家認識到了我國與西方國家的差異,而不再是以前的天朝上國,不思變動了。

對於尚不成熟的雛期學科,請輕噴


首先,什麼叫「心理學中國化」?個人以為這是個很難定義的東西,或者說,是一個需要縮小範圍的話題。

心理學本身隨隨便便就是十幾個分支學科,有與一線求助者打交道的心理諮詢,有研究人一生心理進程的發展心理學,再到幾乎是純數學問題的測量心理學,這裡面都是心理學,可從文到理的跨度非常之大。它們需要的本土化程度是不一樣的。

而中國的城市階層之間,從北上廣這類心理科普基礎不錯的城市,到某些三四線還在把同性戀當做心理疾病的小鄉鎮,心理學在他們看來也是不一樣的。這裡面的內容跨度太廣,不可能由同一個人在一個答案里回答完。所以我只講我有感觸的方面。

中國社會文化,反應到心理學領域的表現,和其他領域沒有什麼兩樣,就是一個詞,浮躁。

每次走進書店心理學專區,擺在貨架最顯眼的永遠是《FBI教你冷讀術》、《三次約會知道這個男人愛不愛你》、《如何成為一個很XX的人》、《和壓力做朋友》、《戰勝拖延症》之類。

那些極具煽動性的書名,總是給人產生一種很強的功利感,好像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問題,而看了這本書我馬上就能學會一個什麼東西,去解決我這個問題。

這也沒辦法的事,誰叫我們社會壓力大呢。每個人都企圖在人頭攢動間站穩腳跟,幾乎沒有人找到了在這場情緒狂潮中獨善其身的辦法。總有些什麼事情,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如此的無力,而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多學一點東西,多掌握一些技能,以對抗這樣的無力感,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

每次看到這些書名,我都會有股難過的感覺:看這些書的人,是有多麼的不開心,對自己是有多麼的不滿意,能被這樣標題打動的人,他的潛意識裡是有多少的焦躁啊。洞察市場心態的圖書編輯選擇將這樣的名字打得如此醒目,就是因為,不開心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過去一段時間,我並不欣賞這樣的心理學書籍,認為是一種本土化帶來的糟粕。我更希望看到有一天書店裡擺滿了《逃避自由》、《理解人性》、《存在主義心理》這樣能讓人真正認識自我,感受自我的書。然而現在的我並不這樣認為了。

我覺得這樣的本土化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一定意義的。我們不能忽視,當前正有龐大體量的中國人正在受著壓力、焦慮、各種神經症的困擾,而他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自救。我們也不能跳過現階段國內巨大的社會壓力和經濟壓力,去空談什麼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看見自己。

對於現階段他們自我認識的水平來說,心理學是一個可以幫助他們認識人性深處奧秘的東西。他們盼望著,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手指和鞋尖方向,來幫助自己,他們相信,凡事看開一點,退一步海闊天空,自己的心情就能好起來。這樣的觀念未必正確,卻是通往正確途中的一個階段。畢竟,是這樣「接地氣」的觀點,將心理學引入大眾的視線。如何修正,如何完善,如何正確的引導,那是需要同步進行的事,但不是最重要的事。

就像柯潔對圍棋推廣所做的事情一樣,能在當前洶湧澎湃的流行文化中佔據一席之地,無論根基是否紮實,理論是否正宗,都至少是為這個行業這個學科,爭取了一線生機。而在當前國內大眾尚不具備心理學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如果有機會,我很樂意去參與這樣的科普工作。我也並不介意,去介紹給大家一些「改良過後的」的心理知識,去把一些看上去很精深的心理學概念說得「接地氣」。哪怕它有些粗糙,在專業人士眼裡看來不夠全面和精確,只要它不會造成根本的原則上的誤解,只要它不是在販賣一些與正確理念南轅北轍的錯誤概念,只要它能夠讓普羅大眾找到一點點快樂的途徑,我都願意去做,去推廣和接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心理學才剛剛進入中國人的視野,許多的心理學人在不斷前進。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中國更多真正的心理學人寫的書,不是勵志,不是冷讀,不是PUA,不是時間管理,不是戰拖和情緒控制。而是真正從專業的角度,講述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分析、我們的民族潛意識、農村人的精神狀態、中國貧富分化下的焦慮和強迫、體制內人員的心理分析……等等等等。

那才是真正的「心理學中國化」。

心理學公眾號陳諾Whatever(chennuowhatever)。不是心理學導師,只是一個行路人。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和值得去推進的命題。

就和150年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80年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34年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樣。

社會文化因素影響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學也不例外。

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名為《Most people are not WEIRD》的文章,發現了心理學研究中這樣一個現象:

A 2008 survey of the top psychology journals found that 96% of subjects were from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 which house just 12%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發表在頂級心理學期刊中的文章,其中使用的被試有96%來自西方工業國家,而這些國家只佔世界總人口的12%。而這些人都有怎樣的特點呢?

that people from 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and democratic (WEIRD) societies

— and particularly American undergraduates — are some of the most psychologically unusual people on Earth.

他們是這個地球上最WEIRD(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and democratic)的人了——來自西方、受教育程度高、工業化程度高、富有、民主社會的人。

有一點基本的測量知識的人都會明白,這樣的抽樣,是有偏的。

The evidence that basic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vary across population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ignore.

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這種有偏性——在基本認知和動機過程中,不同人群的差異不可忽視。

簡單的兩個例子:

  • 認知過程:

美國白人傾向於使用分析推理的策略(analytical reasoning strategies),把整體分成各個部分,一步一步推理。這種分析思維強於歐洲人。

而東方人完全相反,傾向於使用整體策略(reason holistically),從整體環境來理解人的行為(considering people』s behaviour in terms of their situation)。因而東方人文化強調更多感知、悟性和反省思維。

  • 情感表達

西方人(WERID people)的情感表達通常更加直接。I love you常常掛在嘴邊。

東方人的情感表達通常更加含蓄。喜怒哀樂不形於色。

更別談我們眾所周知的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文化在心理學中的影響了。

因而,種種證據顯示,我們現代心理學研究產生的大量成果,其實適用性是有限的。

Most people are not WEIRD

心理學確實需要中國化、本土化。

另:前兩天刷知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印度真的有新聞上說的那麼差嗎? - 政治

這也是一種本土化的表現。


但是,事實上是,全世界都在將問題「心理學化」。


「心理學中國化」我覺得很有必要。大概說幾點,希望能夠幫到大家理解。

我們的社會行為並不僅僅取決於客觀情景,還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其進行主觀構建。而後者實際就是不同文化帶來的思維方向。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和特點,這對他們的行為指導擁有很強的構建作用。我覺得很有必要根據中國的民族特性進行更為細分和特定的心理學研究。

拿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我們所知道的兩個工業強國——日本和德國。他們兩個國家都是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與其他的老牌工業國家相比,他們擁有更高精密度的工業設備。這並不是沒有相關性的,因為「進化」的基礎是必要性。二戰過後,這兩個國家沒有資源,而且獲取資源的渠道也被限制,所以他們對資源的需求更大,不能開源就要節流,慢慢就演變成他們國家的民族特性——拘謹。

心理學家也做過這樣的實驗,讓一群亞洲人(日本為主)和美國人展開對水下場景的自由想像(Nisbeet,2003)。日本人自然回憶出比美國人多60%的背景特徵。大部分亞洲人描述的是環境和魚類之間的關係,而美國人更多地注意到是:單獨的大魚。亞洲人的思維是更加傾向集體,追求的是和諧。而美國人追求的更多是個人的幸福和自由。後者更加平等,但是前者更加和諧。這也是為什麼華盛頓一個區的律師數就差不多跟整個日本律師數相近的原因。

另外,就是我個人的例子。我大一的時候,看到老師帶著他7歲的孩子去食堂吃飯。我聊天時候經常是問「他叫什麼名字?」「他今年多大了?」,而我的一個剛果朋友,說的是「你叫什麼名字?」「你今年多大了?」。我的平等意識明顯不同於他們。他們會與孩子平等地交流,而我卻不問「當事人」問長輩。後來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是坐在一邊乖乖聽長輩們問我爸爸我怎樣怎樣。而且,我這個剛果的朋友也習慣用「我」作為句子的開頭,但是我們的思維更多是用「我們」。

還有,我們習慣綁定「國家文化」,在傳統觀念中,國家就是家庭的大家長,而別的國家是分開的,國就是國,家就是家。這就造成了更多的社會傾向問題,所以有人的研究是:中國從古至今,越亂越團結。而西方亂則一發不可收拾。這些行為的導向背後都是人的心理文化做為基礎的。

再說還有一個生理心理學實驗——生活在豐富環境複雜場景的的小白鼠大腦皮質更加厚重,發育得更加完好,也就是更加聰明,不同的生活環境本身對大腦發育就有不同的影響,也會發展出不同的思維模式。比方說,潮汕地區人多地少(可以自己去看人口密度報告),所以他們的資源也經常不夠用。因此他們相對排外,將別的地方的人稱為「外省人」,進而演化出對外的團結,也就經常聽到商幫抱團。

正如一位西方哲學家所言:如果沒有宗教,西方的道德大廈將會崩塌。中國的道德建立的基礎更多是——默認的集體約束下的社會契約。道德的形成也如此不同。而道德也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重點之一。單純地域,生活場景就會帶來很多不同的心理特性。而現在的心理學理論更多是建立研究千里之外的西方人而得出的,而中國擁有的則是,完全不同於西方的,場景,教育,思維模式,生活習性。我不相信西方的心理學還能放諸四海而皆準。這也是心理學中國化的必要性。


心理學生答:我認為很難。但挑戰越大,越應當迎頭解決。

難,難在心理行業的:

1,全行業知識整體非常,非常,非常滯後。而且系統性差,還停留在把xx xx xx療法分割開理解的層次。

2,科學意識薄弱。心理行業主導者多為506070後,科學思維訓練不足,相信玄學。不嚴謹,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客觀性不夠。

3,門檻低,(學術界和從業者)渾水摸魚。這個在國內搞學術的應該都懂吧?評論里很多人不服。。首先我覺得很多從業者的確貢獻很大,他們的正面推動不應被否認。但我們要看到中國的心理研究進展緩慢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影響因子和被引用數非常低。

在應用層面上,很多從業者吃老本(臨床諮詢還在搞單一的精神分析,我見的一線城市三甲精神科醫生連DSM5是什麼都不知道)。最牛逼的可能也就敢號稱「國內領先」了,根本出不了國門,拍胸膛稱「國際xx」。同時頂尖人才又流失,美國頂尖人才的工資非常高。

4,社會誤解嚴重,行業公信力不斷被半桶水損害。缺乏強力的監管認證體系。很多人以為pua,星座,周易,就是心理學。

5,缺乏倫理監管,心理服務的安全性嚴重不足。從業者道德倫理水平參差不齊。

6,沒有市場。解決問題4也可以改善6。但是應用和認識全面不足。

說到底,供給側問題還是人才問題。心理學是個新東西,相關服務呈現嚴重信息不對稱,屬性類似律師、又類似醫生。所以對專業性和道德倫理都要求很高。

按國內某些人渾水摸魚那勁兒,和科學思維普及的程度。。有點難

需求側就更需要培育市場了

=

ps. 補個7,

人文教育也是短板,抓好心理學本地化需要的不僅僅是精於西方心理學。還要了解其思維起源,要能對東西方哲學都遊刃有餘,這不是普通的從業者可以hold住的,一不小心就被自身的局限性帶溝里了。。。

=

8,本地化取樣。我感覺不是大問題,有財力還是可以很快做好的。

註:本答案不考慮市場與管理相關諮詢。


心理學中國化,是一個深刻的命題。

舉個例子,某著名心理問卷,漢化翻譯就叫做中國化了嗎?

當你看到其中題目問你諸如「你一個月去教堂幾次」,我相信你會「wtf?」

做完問卷對照常模,你又發現,咦,這常模對起來我們怎麼都有問題!因為那是基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方式的人的常模…

嗯,我們就立志做自己的!等等,應該設定什麼樣的題目呢?它設定這個問題想了解的內核是什麼呢,我重新研究一下…中國南北文化差異好像有點大啊,怎麼找共同點呢…再說了我學的是心理學專業啊,不是中國文化啊,弄啥嘞?

好不容易搞定了題目,還得掂量掂量信效度,頭又大一圈。到了收集數據建立常模,我上哪找那麼多人給我做問卷,還得有效還要具有代表性,我到別人學校讓人協助發問卷人家會理我嗎,我在街上發怎麼收集問卷,會不會被城管追…

花了好多精力,終於修訂完一個問卷了!

那才只是一個問卷而已啊,是心理學中國化那浩瀚星空中的一顆。問卷只是讓你拿來用就這麼難用了,何況本身在心理學上我們跟先進國家還有這麼大的差距,像一個凡人去舞青龍偃月刀,您老別閃著腰…

讓我冷靜一下


當下最有影響的sensationperception理論會和某黨的哲學基礎發生劇烈的衝突。


我沒學過心理學。

  但是不同國家心理不大一樣,本土化也沒什麼不行啊。

  我記得箱庭遊戲不也是日本改造的?


什麼叫中國化?每個國家國情不同,每個地區文化不同,本土化是必須的呀

照搬才是大問題!


我就問一個問題,心理學研究到底是研究的是全人類共性的心理活動問題為主,還是以研究一個族群的心理活動為主?

所以,照我看來,本土化研究是必須的,但是人類心理共性的研究才是根本,這個有啥好討論的?提出這種說法的人,觀念有點問題。


使我想起1930年代的的德國幾何學以及德國物理學。


看了一下各位答主的答案,不抱太大希望的人偏多。

有一個很獨特的現象,不管是心理學專業出身的答主還是非心理學出身的答主,都把心理學直接片面的強調為心理諮詢。且不說臨床諮詢與心理病理學到底是多小的一個分支,這種以偏概全本身就是不妥的。不知道幾位專業的答主的普通心理學知識還有嗎?心理學隨隨便便就能列出十幾個分支,國內的心理諮詢行業是最混亂的分支之一,要拿諮詢行業混亂來推論其他分支也落後,我們工程心理學就不答應了。

另外,DSM-5是心理學本科生必學的知識,某位答主所說的一線三甲醫生不懂DSM-5反而反映了前幾年對心理學科的不夠重視,導致了專業人才非常少。

至於很多答主口中所說的國內心理學水平的落後,沒法否認,確實落後。但是落後到什麼水平,很難量化。心理學中國化有沒有必要?非常有。從文化角度來講,什麼時候這個答案下,心理學能夠跳脫出心理諮詢的影響(這話的簡直太糟心了),才算國民對心理學有了最基本的認識。什麼時候大家提到心理學第一反應不是各類精神疾病,不是心理諮詢師,國內的心理學才有可能發展為一門更好的學科。從內心就抵觸心理學,怎麼可能有人願意投身心理學事業。

從專業角度來講,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任何直接拿來的心理學理論都不一定是適宜的。這個角度來講,反而DSM-5的生理病理性判斷是最能生搬硬套的,然而你諮詢學界亂成這樣,呵呵。任何模型、常量表的常模引進後都是需要本地化的,社會心理學這種文化涉及非常廣的學科也是迫切需要本地化的。其實這麼多分支,隨便列列,諮詢、社會、教育、發展、測量,這類偏理論的學科,理論都不能直接拿來用。反而是我大工程心理學,教的全是實驗方法和數據分析,沒有固定的理論,針對不同產品應用不同的方法再找對應的被試進行試驗,時時刻刻都在實踐中,想拿來都不知道拿什麼(?Д?)ノ


學消費者行為學時 專門分了 原版 和中國版 還請了國內專家增補

至少從 賺錢 這個實用角度上已經證明了 兩者的確存在明顯差別

忘了還有哪本書 推薦閱讀部分有林語堂的書

更大的環境上 市場營銷原理 也出了亞洲版 經濟影響市場 心理影響市場 經濟影響心理

本土化最著急的應該是學市場營銷的吧 畢竟佔了兩樣


心理學中國化,就是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國人的心理,而不是直接套用西方的研究成果。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畢竟文化差異擺在那裡那麼大,不能忽視。


看到之前有答主回答說文化差異對心理機制 (psychological mechanism)有很大影響。但是我想說心理學不光是社會心理學 比如一個人撒謊眼睛往左瞥之類的東西而是可以探討更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人類心理機制。研究腦子不光是神經學家,生物學家的事兒,心理學家同樣可以參加到人腦的研究。神經學家可以探討關於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是如何對話的(傳遞信息,怎麼傳遞信息與傳遞什麼信息甚至神經元上下級的關係之類的),生物學家可以探討腦部結構,各個區域負責人體哪項功能(比如海馬體負責形成長期記憶,再比如partietal lobe 負責四肢肌肉運動)。而心理學家可以同樣探討這些 neuronal mechanism的 impliactions 比如 學習過程是靠哪些精神元哪些大腦區域進行的 再比如 一個能力是怎麼樣通過學習獲得的 (Pavlov"s dog)。看著很生物對不對。。其實我是在心理學的課學的TuT 我一開始覺得心理學就是跟犯罪心理學等一系列美劇裡面的那樣啊 (criminology 算是社會心理學的一支吧) 然而並不是,大量的生物知識是學習心理學的必備基礎,細到腦子裡的幾根主動脈得能畫出來 (今年一門課的期末題 :S 課題是 Brain dysfunciton and recovery 腦功能絮亂與康復?) 不扯遠了。。。回到這道題,所謂心理學中國化只是考量到社會心理學的幾個分支 比如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認知心理學還有行為心理學。所謂中國化的意思應該是 這些行為應該考慮到東西核心價值觀差異 (幾千年的東西不是說變就變得)。但實際上很多西方的社會心理學都會來亞洲,中國大陸進行採樣或者學術合作比如找中國學者一起挖數據。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研究人格心理學的基本人格 (最基本的traits 翻譯成特質? anyways.... 比如big five 理論 最基本特質是 1開放 openness 2 外向 extraversion 3 刻苦?死腦筋? conscientiousness 4 認同感 aggreableness 5 敏感 精神過敏 neuroticism...) 在很多研究中學者會通過研究大量的東西方文化背景 去尋找人類共通的基本特質。。

寫的比較亂- -求別吐槽 國內的時候我語文就很次

Ps: 心理學中國化 無非就是懶人為自己的無能找開脫罷了,人和人都差不到哪兒去,大腦結構都是一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大部分是後天形成沒錯但是人類天性是一樣的 甭管白人黑人還是黃種人的小孩剛出生都知道哭著要奶。人類最基本的天性也在 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課題下探討。

PPs: ...心理學只有地球化。。中國化也只能形容極小部分的分支 除非承認中國人與國外人種腦結構不同。。


看見心理學中國化,出於標籤原諒我第一反應竟然是《厚黑學》這本書…


1,干這個的人心理有問題,比如集體自卑感。

2, 做不出研究成果,拿這個名堂來投機。社科領域裡,這種投機分子很多。

3, 確實很真誠地干這事,但這些「真誠的人」肯定不懂心理學。

三種情況必居其一,不會有例外。


首先表明觀點:心理學中國化是必然的!!反對一切為黑而黑忽略心理學的特殊性的回答!!!

現在的心理學研究,很多都是以發達國家白人為被試的研究,再加之不同的文化體系,心理學的很難理論推廣到其他國家。當今跨文化研究是心理學公認的一個趨勢,現在的結論不經過跨文化研究都很容易被質疑。而心理學中國化的研究也並不是簡單的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作為一個自變數研究,而應該深入中國文化,了解文化結構以後進行中國化研究。「面子」,「關係」這些中國概念,通過現有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很難進行研究,這就需要深入中國文化結構的觀察驗證和解釋。

如果真的對這個話題有興趣,推薦看一下《華人本土心理學》,《中國人的孝道》和《中國人的自我》這幾本書。


推薦閱讀:

究竟怎樣才算會為人處事呢?
為什麼用不同的信息表達方式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為什麼很多不是弱勢群體的人,會為弱勢群體發聲,原因都有哪些?
天災人禍後的「祈福」有什麼作用?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