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觀行者是否可以證得涅槃?

南傳的帕奧體系的修法,主要是先止後觀,而馬哈希禪法偏重觀。在大乘經典中,圓覺經特別講到了止與觀的修行順序問題,好像是先止後觀或者先觀後止都是有的。我理解這個順序是不是因人而異?純觀行者未來也要培養定力?請教各位賢友。


可以。

解脫有三種: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

心解脫:因為心有著極強的定力,而使心達到了暫時的解脫。這種解脫並未達到涅槃,隨著定力的退失,解脫狀態也會隨著消失。

慧解脫:智慧達到了完滿並體驗了涅槃的解脫,這種解脫是究竟不退轉的解脫。

俱解脫:成就了四禪八定、智慧達到了完滿並體驗了涅槃的解脫,這種解脫是究竟不退轉的解脫。

慧解脫指的就是修純觀智而達到解脫的人。

止觀禪修的教說因緣是怎樣的呢?

因為四禪八定在當時盛行,除了佛陀外也有很多人修,而佛陀解脫後,很多人在四禪八定上有成就的人也來跟隨佛陀學法,修觀必須有心的定力,但這些已經在四禪八定上有很高成就的人再修定就毫無意義可言。於是他們直接從觀法念處入手就可以達到解脫。這就有了止觀的傳承。

但是觀智不僅僅只有觀法念處,還有觀身、觀受、觀心,再加上觀法就合稱為了四念處。

從觀身到觀法需要的心的定力也是由淺入深。

觀身需要非常粗淺的定力就可以入手練習。

觀受需要再好一些的定力才可修行。

觀心需要更高,而觀法則需要至少四禪以上的定力才可練習。

但要知道觀受念住才是法脈的主流。

現代的禪七在佛陀時代修習的就是四念處。而那時的禪七就是以觀受入手而讓普通大眾、在家居士學習的。

現在很多寺廟舉辦的禪七空有禪七之名,但是修的內容已經不是四念處了。


純觀可行,純觀行者在禪修中一樣會獲得一定的定力,只是不到初禪,也就是近行定啦。南傳的絕大多數禪法都是以觀帶止,止禪說白了只是通過專註訓練,然後能夠更好的觀察所緣而已。帕奧要求四禪後再修觀有點多餘,而且他的觀禪部分問題比較大,比如觀察過去未來現在的名色法,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在這部分上,行者以為自己在修觀,其實還是在修止。馬哈希除了自創了觀腹部,其他真沒什麼黑點。觀禪,應該是只有覺知和觀察自身當下生起的身心現象。這才符合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的四念處。

純觀行者證果後也無需再去刻意的培育定力,禪那並不是解脫的必要條件,並且證得初果後就不可能退轉,更不用說四果大阿羅漢了,慧解脫跟俱解脫在解脫上沒有任何差別,刻意追求俱解脫,我覺得是愚蠢的行為,浪費時間。

北傳也是支持的。以下《大毗婆沙論》。

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是全分。少分慧解脫於四靜慮能起一二三。全分慧解脫於四靜慮皆不能起。


感恩題主開題!

這篇可參考(第七帖):

雜阿含347經(須深盜法經)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page=1#pid649711

有興趣者 請看347經原經文

佛陀所教的四禪,並非外道的四禪八定。

末學不懂,何謂純觀行者,但根據過去兩年多在網上與師兄們討論,他們都認為末學所修學,就是所謂的純觀行。

末學所學法門,不強調定,但四念處的覺知觀察,是需要有一定的專註力,沒足夠的專註力,是無法覺觀五蘊的,但一旦能夠開始由身念處,受念處,而心念處、法念處,能觀到如此細微,這種覺觀敏感度的訓練,只有自己經年累月的練習,才會知道身心的連結性與其覺觀的漸開發性。

以末學所學法門來說,那些止觀並用的方法,是給印度當時已經根據原始印度四禪八定下過功夫的行者用的,我們平常人,就直接走佛陀教導的四禪就好了。

修完純古印度的四禪八定所用的功夫,可能早已超過只修佛陀所教四禪所需的功夫,但純古印度的四禪八定跟智慧一點關悉都沒有,還是要回到覺觀四聖諦,才能開智慧。

(只修佛陀所教四禪所需的功夫不須那麼多,但所能觀的卻是四禪八定所無法相比的。)

您說,純觀行者,未來也要培養定力,請再仔細看347經原經文,那些得阿羅漢的行者需要嗎?

在文字上談論太多,可能會落入無記,實修自己修證才是真的。

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到今年四月中正好六年,有興趣的師兄可以繼續看下去,以下是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的心得報告:

用古德的話說: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不用去追尋著甚麼,先別讓自己的"妄"繼續展現就好,如我們眼見、耳聽、意想等之後,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偏見、成見(妄)跟著由腦中釋放,能不被這些偏見、成見牽著走,就是息妄的第一步(先別要求自己能有不會有偏見、成見由腦中釋放的程度,先做到偏見、成見由於習性流露出後,不被影響)。

(若看了這句,以為應該除妄,就落入"頭上安頭",用一個新妄來壓住原來的舊妄,殊不知,只須讓妄自己熄滅,不須用其他有為法硬加油添醋,如此而已。)

學習四念處 (中性的覺知觀察五蘊),

剛開始時,練習的是身念處,

由於長時間的念住所緣,會讓人禪悅法喜,也就是慈、予樂,

自己能禪悅法喜(慈、予樂), 將此方法推廣,讓人人都可禪悅法喜(慈、予樂), 自利利人。

能由 身念處開始練習的人,

久了,會親身體驗體會初禪、二禪,

能達到二禪的狀態,會讓自己較能親身體驗體會:"覺"、"如實"、"不加油添醋"的方向

若能再深入覺觀苦集滅道, 就更能趣向如實。

一旦能, 因覺觀四聖諦而生慧,

經驗久了,就可能達到三禪(正念正智)。

(末學所提的禪,不是四禪八定,而是佛說的四禪。)

能達到三禪的人,就可開始拔苦(悲),

自己能拔苦(悲),將此方法推廣,讓人人都可拔苦(悲),自利利人。

所以,修習四念處,達到且熟悉心念處的人,

由於可以清晰覺觀到:

念頭由腦中釋放後,產生了情緒,且有後續的副作用。

有時候,同樣的念頭由腦中釋放後,卻產生了不一樣的情緒或沒有情緒,且有後續的副作用或沒有副作用,

自己就會清楚,若被腦中釋放的念頭牽著走,是在懲罰自己(苦集滅道)。

等練習到覺觀能力更強時,

自己就會,覺觀到自己在同樣情境,能心不隨境轉的機緣,

覺觀能力越強時,自己體會的就越貼切。

馬祖道一禪師: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

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

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道不用修,並不是真不用修,

而是強調,莫污染 (莫將原味 加油添醋)。

中性的 覺知觀察(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就是好的辦法。

許多人用有為法,殊不知很可能變成頭上安頭,加一個妄來壓住原來的妄。

學佛,其實 是教導我們,

別執於五蘊,

別被五蘊牽著走,

最直接的,別做自己想法或思維的奴隸!

練習,讓自己 時時 能 中性的覺知觀察,

是培養,不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最好的方法。

實修,可輔助自己驗證,正見的觀念。

進而,讓自己 親身體驗體會,而生"信"。

(盲目的"迷"信 在佛教 是不被鼓勵的)

世尊所教導的四念處禪修,是練習 覺觀 自己五蘊的好方法。

這方法:

沒時間的人,用少許時間練習,

有時間的人,用較多許時間練習。

重點 都一樣:

訓練 自己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沒有壓力,只有放鬆,

放鬆時,才易 念住所緣。

所以,若每天只有幾個 十五分鐘,

就只練習,幾個 十五分鐘,

但,練習時 要 放鬆心情,輕鬆愉悅 的 練習 念住所緣。

不給自己 任何壓力,是必要的。

練習時,就只是 念住所緣,

有人 打斷時,因緣不具足,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愉快的,處理被打斷的因緣,

處理完,還有時間就再念住,若沒時間,也欣然接受。

禪修時,用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的心態。

不在禪修時,也可 提醒 自己 時時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的過日子。

隨時,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然後 放下問題。

儘力做事,但不強求完美,還有的瑕疵,留給將來再有機會 運作時,把握因緣努力。

(我們 隨時 都可能犯錯 犯錯後要儘力改進 然後就放下 而不是掉悔)

所以,平時 就算還沒太多時間練習,

時時,覺知觀察自己的心態,

並提醒自己,時時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讓自己練習覺觀,也會拓展自己的心態及心量。

我們 生理的需求,或 過去的知識經驗,

都常會由腦中釋放,

腦中釋放了訊息,

我們該 選擇 被其 牽著走呢?

還是 好的拿來用,沒用的放一邊呢?

要能不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是必要的。

有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做任何事 都只會 儘力 而不執著。

"用而不執" 是 學佛人該學習的:

學習了 佛法 "用而不執",

無"法執";

對自己的身心 "用而不執",

無"我執"。

末學在這篇回答也略述了一些學佛的好處:

有興趣的話請參考:

學佛修行現世能得到那些利益?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所以,練習四念處禪修,的短程目的:

當 眼見 耳聽 意念 ... 時:

別將自己的,偏見 成見 (及以上的污染) 加入(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而一再的,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 牽著走。

(就算 能力還不夠 污染 自腦中釋放了 也不需被牽著走 讓它去 莫管它 就好)

如何 才能 有 在 日常生活中 具備 覺觀能力,而不被 內外境 牽著走呢?

這四篇可參考:

一篇敘述 四念處 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 實修的方法 及 正見的觀念)

(修行的次第是最需實修練習的,但前幾帖也值得多讀,加強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9

一篇敘述 "不做自己 想法 或 思維 的奴隸" (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32

雜阿含經學習報告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

四念處 -- 如實修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84

祝 早日成就!

感恩!

祝福!


其實道路只有一條,所有的教法都是這條路上的不同路線,好比現在機動車道上有最左的超車道,有中間的行車道,有最右的慢性道,非機動車道等等,只依個性不同而有分別。

佛陀教導的初禪有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隨後的二三四禪是逐漸減去五禪支之中某些支而得。

比如我,修行四念處久了就會發覺尋是多餘的,只有伺,可以感覺到某種定境在。

我覺得我的順序符合瑜伽師地論的修行次第,無尋唯伺地,而後面一個次第是無尋無伺,再後就是三摩地,所以可以感覺到某種定境存在。

繼續說二三四禪。

當到四禪時,只有心一境性的禪支存在,但其它禪支的心力是不會消失的,只是轉移到心一境性上了。這時候的心一境性和初禪的心一境性有極大不同。

不僅僅是定力的差別。我在別的答案里說過,這個一不只是緣業一處的一,而是萬物為一的一。

為什麼呢?

因為雖然禪定次第的增加等同於禪支的減少,但是這個過程里所緣也在增加。 初禪是身念處,二禪在初禪的基礎上增加了受念處,三禪在二禪的基礎上增加了心念處,四禪所緣正好是身受心法四念處。

所以純觀行者是可以證涅槃的,而且不管是先止後觀也好,先觀後止也好都在這條道路上。

因為止觀根本不可能分開,佛陀的教法只是順著止觀相依的方向走,反而能成就:止則無所住,觀則見如來。而若強行分離止觀,一定難以成就。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比丘若無所受。必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

阿難。若比丘無所受。必得般涅槃。


推薦閱讀:

TAG: | 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涅槃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