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引導四歲小孩的行為習慣?
4歲兒子有些惡習屢教不改,不知道怎麼辦,來請教下知友,非常感謝。
背景: 1歲半之前拜託奶奶帶,之後由媽媽帶(全職太太),2歲時發現他偶然有藏東西在床墊下面的行為,也教育過他不要這樣,因為是偶然事件也沒太在意,反正教育的效果不好,這種現象還是時有發生。 另外還有個惡習是丟東西下樓,同樣是屢教不改,因為住的高,怕發生不幸,只好用鐵絲網封了陽台護欄。近況: 3歲多本應上幼兒園,因我的工作問題,拖延了一個學期,今年才開始上學,剛去時不太適應,不太和小朋友玩,但是他在家和媽媽玩的挺開心的,所以也沒太擔心他自閉。而且他本人是很喜歡上學的。 但是近來被老師投訴,說他有藏東西的行為,請我們注意教育。我們倒是教育了,說了這樣不好,然後發現他在家裡也開始藏東西(頻率較以往明顯增加),忍不住打了他,結果他在學校藏東西的頻率也增加了。 另外丟東西下樓的行為在家裡還是有發生,但是幼兒園因為窗戶較高暫時沒發生。 這些問題,我們和他說時他也答應要改,但是轉頭就繼續犯錯。問他為什麼這樣,他也不說。不見東西問他,他也從來不說,即便被發現藏起來了也不會解析原因。好好說也試過,打他罵他也試過,都沒有用,真是擔心他以後怎麼辦。治療:今天到醫院請教了,心理醫生提了幾點,一是家裡大人不要吵架,免得他沒安全感(我和太太感情很好,偶爾爭兩句也很快和好,以後會注意盡量不吵。奶奶和媽媽關係很差,目前已分居,不知道這個會不會有影響,畢竟小時候奶奶帶,他和奶奶很親),二是多陪他玩,包括買玩具,豐富物質精神生活(我因為工作關係,也因為小孩太小,1年出市自駕游2次,周末會帶他出門玩,平時晚上也有陪他玩不過時間較短,玩具不至於每周都買但每月都有新的,感覺也不算很冷落吧。而且他藏東西沒規律,由手機到玩具到紙牌棉簽都有,也不像是要藏起來自己玩的樣子), 三是不要過分責罵,避免逆反(這個今天又抓到他一次犯錯,好好說了,但是他都不注意聽,擺明敷衍我們,感覺效果很成疑問啊)。
請大家指點,謝謝
最近忙得可以,但看了@李老西 的回答,忍不住說兩句。
一、操作性行為是指由結果控制的行為,即行為的結果決定了行為在將來發生的可能性——行為的頻率、強度、持續時間等是增加、維持不變還是減少。
若行為在將來發生的可能性增大了,那麼行為肯定受到了強化。
二、在應用行為分析學裡,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指在行為發生後提供有利刺激,比如,「喝到水」就是「打開杯子」這個行為的正強化物;負強化是指在行為發生後減少不利刺激,比如,「淋不到雨」就是「打開雨傘」這個行為的負強化物。無論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其作用都是讓行為在將來發生的可能性增加。
李老西先生的回答中將「強化」與「負強化」分開討論,將「負強化」等同於「懲罰」,顯然把概念弄錯了。我在李老西先生其他的文章中也看到了類似表述,望更正。
三、接著一裡面說的,行為在將來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說明行為受到了強化。但若該行為不是我們期望看到的行為,比如藏東西和朝樓下扔東西,我們該怎麼做呢?
常用的大概有以下一些方法:1、撤掉強化物。這是行為消退(extinction )最基本的方法。使用這個方法要考慮幾個問題。一是你找到強化物了嗎?扔東西和藏東西的行為是受到什麼強化的?二是若你找到了強化物,那麼這個強化物是可以撤銷的嗎?三是消退爆發(extinction burst ,在使用消退程序是,會出現「消退爆發」的情況,即行為會在程序開始的某一時間段內開始激增。舉個例子,「插入鑰匙並轉動鑰匙」的行為,在撤掉「把門打開」這個強化物時,我們可能會不停地插入鑰匙,或者更猛力的旋轉鑰匙,直到我們意識到門確實打不開了,這時我們知道強化物不會再來了於是停止嘗試。)可以被接受嗎?
如果這幾個問題都解決了,則可以使用消退程序。
2,懲罰。在應用行為分析里,懲罰的概念並不是「體罰」,這是對這個概念的誤解。所謂懲罰,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在行為發生後減少有利刺激,這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二是行為發生後增加不利刺激,這種方法要慎用。懲罰的目的是使行為在將來發生的可能性減少。舉個例子,若孩子每天下午都會吃到特別喜歡的甜點,在孩子發生「藏東西」的不期望行為時,則取消孩子當天下午特別喜歡的甜點。當然這只是舉一個「懲罰」的例子,實際問題要具體分析。
3,當然還有一些根據行為原則進行的其他方法,來改良兒童的行為。
比如「社交故事法」,讓兒童在故事中學習良好的行為習慣,並且一旦做到,就立即給予強化。或者「教授並強化替代行為」法,即教給孩子能達到同樣目的並且可以令人接受的行為,舉個例子,若兒童累了不想進行手頭的活動了,他可能會通過哭鬧、撞頭等行為來實現休息的目的,那麼我們可以教給他在累了的時候說「我累了,休息一下」,這個行為同樣可以達到休息的目的,但比哭鬧、撞頭更容易讓人接受。
再或者「視頻示範法」,用視頻的方式讓兒童明白哪些行為是適宜的,哪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總之,對於很多行為,有很多比「打」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方法來進行操作。
手機碼字,見諒。謝邀
我是學應用行為分析的,目前最廣泛地運用於自閉症干預領域,但不代表我只會自閉症的東西。相反行為分析能夠運用在全體人類身上。
明天正好要講一節關於「問題行為」干預的課,我現在大致講一下行為干預的幾個要點。
(內容總結來自於一本自閉症融合的書,第十二章Problem Behavior由Debbi Napolitano和David McAdam著述)
首先所有的行為都是有功能的,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想吃飯是因為餓了,想買雙新鞋因為舊鞋壞了。行為的功能雖複雜但仍舊能夠歸為四類
1. 關注,引起別人注意
2. 逃避 (環境或任務)
3. 想要獲得某一物品或參與某一活動
4. 感官刺激
我舉四個例子,通常都是自閉症的例子,這裡我用普通人的例子來講
1. 關注,引起別人注意:李老西回答問題用大白話從而有更多的關注者
2. 逃避 (環境或任務):逃學,不做作業等等
3. 想要獲得某一物品或參與某一活動:餓了要買吃的
4. 感官刺激:咬手指
想要知道行為問題產生的原因,首先要弄清楚行為的功能是什麼。
適用於家長,較為簡單的功能性行為分析是這樣的。採取「前因-行為-後果」這樣的分析方式。觀察行為發生前有哪些設置,在觀察行為發生之後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舉例:
前因: 看到玩具 -- 行為: 藏玩具 -- 後果: 你們打孩子
反覆觀察這個「前因-行為-後果」過程,從而判斷可能的行為功能。
知道了行為功能之後,就要選擇合適的干預措施。
行為干預的基本原理是兩條:
強化和懲罰。此兩條又細分四條:正向強化,負向強化,正向懲罰,負向懲罰。強化:
所有能夠讓行為增強的刺激、前因、因素、設置、環境等等;懲罰:
所有能夠讓行為減弱的刺激、前因、因素、設置、環境等等。正強化:
添加一個刺激,使得行為增強;負強化:
減少一個刺激,使行為增強;正懲罰:
添加一個刺激,使得行為減弱:負懲罰:
減少一個刺激,使行為減弱。強化還有區別性強化,不細講。
一個孩子如果並不會正確的對待玩具,這時你應該教他如何玩玩具,而非直接職責他做的是不對的。不談功能,你告訴一個人他做的是錯的,這個人肯定會想,怎麼做才是你說的「對的」呢?家長應該教一些正確玩玩具的方式,包括拿玩具,玩玩具,把玩具放回原位。這些都要細教。玩完之後再強化(獎勵)這樣一個正確玩玩具的行為,例如帶孩子出去吃個冰淇淋等等,並明確說「今天玩玩具你非常守規則,我們可以出去吃一個冰淇淋!」說教性質的教育作用不大,不推薦。
再談談懲罰,Tony Hu講此懲罰非彼懲罰,而且此懲罰非體罰。確實利用懲罰的干預方式很簡單,很便捷,但懲罰的干預方式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會造成更多的問題行為。
1. 引發不悅的情緒反應和攻擊行為;
2. 造成對懲罰者或環境的行為逃避;
3. 在沒有懲罰的情況下,問題行為更加嚴重;
4. 孩子學習懲罰的行為(或在某情況下打別人,因為學會了打人來處理自己不願意接受的行為);
5. 並沒有教會孩子做什麼,只告訴他你不能做什麼
6. 增強了懲罰者的問題行為(家長會打人,甚至衍生到在不同情況下都打孩子)。
(Cooper 2012應用行為分析, 358-359.)
我小時候我媽也打過我,我三年級有一次她打我的時候我說「打人是最無能的行為,你拿我沒辦法!」然後她就停手了,從此再也沒打過我。現在再回想我的教育基本都是基於強化的,很少有懲罰。積極教育早就一個積極的孩子。而以懲罰為基礎的教育,很容易造成心理及精神問題,例如重症抑鬱、精神分裂、人格障礙等等。
再來談你孩子為什麼會喜歡藏東西。我同意心理醫生說的,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我不同意安全感這樣的說法,在孩子面前吵架會造成小孩極端焦慮。
第一小孩並不能理解大人相對複雜的人際關係,這個階段的孩子大概只能明白喜歡或不喜歡這樣的概念。奶奶和媽媽不喜歡對方,我很喜歡奶奶,我也很喜歡媽媽,但是夾在中間他很搞不清為什麼這兩個人不喜歡對方。
第二高頻吵架的聲音本身就是令人焦慮的,很多小孩兒對於感官輸入的處理並不成熟,這樣類型的聲音輸入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試想你在家玩的好好的突然放超高分貝的兩個人吵架,你自己發不發毛。同時孩子自己在處理內在焦慮情緒上的方式也是欠缺的,不為什麼,就因為不會。內化處理情緒是很多人到青少年甚至於成年都要訓練的事情,孩子不會純屬正常。總而言之在小孩兒面前吵架是非常不好的。
第三考慮孩子是否有反應性依附障礙,一些有反應性依附障礙的小孩確實有藏玩具的行為。因為你有變換的養護環境,鼓勵性的教育我預測也是不足的。
總結:
1. 以強化為基礎的干預模式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
2. 多陪伴,多給鼓勵。
關於李老西講的錄影再給小孩看的,我小時候看過一部很極端的電影叫《發條橙》,推薦大家看一下。
反對打孩子。簡單粗暴的方法可能確實能暫時解決問題,畢竟暴力+食物能讓馬戲團的許多動物表現出不尋常的「智商」。但是,因此產生的心理陰影真的可以忽略嗎?看看「父母皆禍害」小組,看看知乎里許多人對童年的痛苦回憶,你確定要對孩子下手?換位想想,等你老了,有觀點與兒女不一致並且他們認為你「不聽話」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對你「打到服為止」。拋開感情只談暴力,不看後果只解決眼皮底下的問題,不是我們一直在反省的教育詬病嗎?怎麼居然還能獲得贊同?我確實不是教育專家,也提不出立竿見影的方案,糾結之後還是添加了這個答案,只是想讓看這個問題的人在看到上面那個立竿見影的答案之後能稍作猶疑。
藏,本身算不得惡習,不要把它當成一種十惡不赦的行為,這可能只是一種階段性的應激性的行為。藏,給家人給老師帶來的只是不方便,並沒有傷害到誰,所以過分的責怪和教育不會起到作用,因為6歲以下的孩子可能都不能完全有意識的去撒謊,想這種行為消失只能是淡化它。再發現孩子藏東西,拿出來就好了,不能過分責怪,更不能打藏可能只是為了引起注意,如果家長反應很平和,家庭氛圍也好,我相信孩子這種行為會消失的。父母吵架是難免的,但1別當著孩子面吵,2當著孩子面沒忍住也吵了,吵完跟孩子解釋,爸爸和媽媽還是愛你的,我們吵完架也不會分開。
倆娃媽,算是強答了,因為缺乏理論,只有經驗。我比較好奇題主家日常的親子關係,和在各種事情上父母意志是怎麼實施的。我家大娃八歲半,小娃馬上四歲。在三四歲這個年齡,我一直覺得父母兩人如果對孩子的某一個行為(比如往樓下扔東西,我們家的是過馬路亂跑)有鮮明的態度,堅決執行紀律,不斷強化,達到目的不是很難。
把父母意志刻到孩子腦子裡,是個技術問題,每家方法可能不一樣,看平時怎麼做最有效。也就是說平時其它規則上你們怎麼教育孩子的就一樣方法就好。我們家是在做的同時反覆重複念叨正確的行為(比如過馬路時抓住孩子的手並且念叨「過馬路必須拉大人的手「)- 注意不要用否定句式("不要亂跑「),因為孩子容易搞糊塗。同時父母需要有一定預見性,及時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當時馬上教育甚至懲戒(比如抓住孩子,停止其它行動,就在人行道原地罰站,反覆強調過馬路應該怎麼做)。這樣強化和洗腦一段時間以後孩子會記住並且認同這個行為。
有的人家可能用其它方法強化,比如打,我覺得只要在不傷害孩子並且有效的前提下,偶爾打打也未嘗不可。有的孩子可能只說服教育就夠用,比如我的大娃,從小對規矩敏感,連罰站都很少發生。大原則是父母需要建立父母權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線在什麼地方。在孩子整個未成年階段父母權威都是必要的,雖然孩子越大越需要同時講道理。
至於藏東西,不知道是不是把喜歡的東西放到自己的房間(床上)?很多孩子三四歲都有類似行為。我們家是把大人的東西收好,其它隨便藏。弟弟的枕頭底下經常有小汽車什麼的。我們隨他。在學校的行為可能還是適應階段的問題吧。哄哄老師,讓老師高興,對孩子耐心些。在家也提醒一下孩子聽老師的話。長期來說多數孩子一般聽老師的話甚於家長,不用特別擔心。媽媽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孩子藏東西時的一系列行為表現。藏東西前發生的(看到喜歡的東西藏好,還是無聊的時候拿東西藏起來等等),藏時候伴隨的行為,藏完之後他的表現,還有周圍人對他的反應。媽媽可以從這系列動作里找到孩子藏東西到底想獲得什麼,然後對症下藥。扔東西這點,同意李老西的,打!道理這種東西等孩子懂道理了再和他說吧。
往樓下扔東西確實要立馬制止,說教不聽就打,打到記住為之。父母不打,等萬一出事了,讓他人來打就不是鬧著玩的了。
平安推出了熊孩子險,貌似38元?題主可以去了解下,你這種情況蠻適合的。我不是很理解藏東西是怎麼一回事。老人帶的時候是不是也有把貴重東西藏好,收好的習慣?我女兒是有客人離開,她一定要拿些自己的玩具假裝送給客人,但是客人真的要帶走,她就一定會要回來這個習慣。我猜她是看到我們有時會送些東西給客人帶走,所以她也跟著一起學。但是又不捨得真的把東西送人。孩子有自己專屬的空間么?買幾個箱子給他,讓他放屬於他自己的物品。告訴他,這是他專屬的,任他處置的。但是爸爸媽媽的東西就不可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孩子的物權意識萌芽時沒有引導好。不過,這不是什麼大事啦。耐心點,等孩子大些就會懂。往樓下扔東西除外。根據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論,一般孩子在3到4歲的時候正是「藏、佔有」東西的敏感期階段,所以這是孩子正常的發展階段,只是每個孩子的表現程度不同罷了。此時孩子開始強烈地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可能超越於對物質的佔有。建議家長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他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滿足孩子藏的慾望,可以與孩子玩藏東西的遊戲,幫助他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切忌打罵說教等,反而會強化孩子的行為!
我家小朋友比你的大一歲。來說說我會採取的措施。先識別情緒,他藏東西的時候,扔東西的時候是什麼感受,覺得好玩興奮還是普通的好奇或是引起關注。我家小朋友有段時間也處於逆反狀態,越不準做的事越要做。批評他反而是負強化。第二步是疏導,假設孩子扔東西只是好奇後果,你可以在牆上用保鮮膜的管子給他搭個軌道,給他一些球,讓他不停地扔。那時我買了一套軌道玩具給我家小朋友,再給了好多玻璃球。我家小朋友拆了搭,搭了拆。有差不多一個月每天只玩這個玩具,然後就拋之腦後,再也不碰了。第三步,轉移注意力。小朋友出現這樣的表現,可能性挺多的。比如有人提到的婆媳關係,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了壓力?最了解小朋友的是你們。建議看看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遊戲力》是我覺得操作性還蠻強的。我自己最近在讀遊戲治癒方面的書,很多案例的引發在我們大人看來只是很小的事,但對小朋友來說,完全不一樣。
曾經的幼兒園教師來回答下,掌聲有請。
針對孩子的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得到原因就想解決的辦法是很不理智的。冒昧的分析一下:孩子應該是在奶奶帶的那段時間裡形成的這個習慣。或許在奶奶帶的這段時間裡當事人奶奶或其他親屬有這個習慣。比如,藏一些水果啦,零食啦,玩具啦。 還有一種可能是玩伴有這個習慣或者曾經在遊戲中出現了藏東西的這個環節。綜上所述,分析的這個原因不知準確。
解決辦法:
首先,正視孩子的這個問題。這個不是惡習。每個孩子或多或少有一些習慣。比如,我曾經帶過的一個孩子總是叼著奶嘴,還有的孩子不分「我」「你」 舉個例子 這個孩子總是這樣叫:「我想你奶奶」「我想你爸爸」。
第二:家園結合。在幼兒園裡孩子是最怕老師的。第一位老師在孩子的童年尤為重要,所以,老師要對孩子引導教育。能做到剛柔並濟。同時,家長要和老師想法一致。進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式我認為應該投其所好。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進行轉移注意力訓練。
第三:孩子的心理逐漸成熟。說句無關的話,我相信隨著年紀的增長,這個所謂的習慣會被孩子所拋棄。
好了,先說這些吧。有時間再說。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別推脫責任了,就是說你。
順手改了下標題,描述還是留著原樣吧……
提問者出現在評論區了,原來他是來學習的,希望大家指出他的不對,嗯,不錯不錯。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位家長,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我們不可能就憑你幾句描述就做出特別符合的判定,所以一切都只是建議,哪一條適合,哪一條不適合,你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盲目。
就你的描述來看,我說下面幾點,
耐心。你說你耐心跟他好好說過,屢教不改你才打他的,oh別這樣,這就是沒有耐心的表現,無論如何,不要打他,百害無一利,只會是表面威懾到他,實際他不一定會改。如果你想要的只是眼不見心不煩,那請當我沒說。
包容。你時時刻刻都要想到,他只有四歲,來跟我一起念,我的寶寶今年只有四歲,他即使做了錯事,那他也不會是蓄意的,他根本不能分辨,你不能要求一個四歲的娃娃像十四歲那麼懂事。多關注孩子。別跟我說什麼 我還要怎麼關注他嘛 這種話,因為如果真如你所說,那麼孩子是不會長期有這種行為的,他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換句話說就是,他害怕被拋棄,其實從奶奶那裡離開,他也許就已經有這種感覺了,只是做家長的很難察覺具體原因。我不專業,只是日常自己總結了一點點心得,題主能帶孩子去心理諮詢,這一點做的很棒,聽諮詢師的吧,網路上的碎片的建議,僅供參考
最後送給題主一段話
祝題主和題主寶寶好推薦閱讀:
※4歲小女孩學什麼樂器好?如果學小提琴的話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
※如何看待全民K歌接入成長守護平台?
※小孩已經可以自己吃飯了,家長卻常常追著喂飯,是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如果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在公共場所大聲吵鬧?
※選擇成為全職爸媽,對孩子的成長、對自身的個人發展本身是更優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