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校里是到處聽課重要,還是自己看書做研究重要呢?
身在帝都某所所謂的名校,文科研究生。
發覺大家除了自己累得要死的課程外,還總喜歡去蹭別的老師的課,搞得一個星期自己寫作業的時間都勉強,更何況休息和自娛自樂。我堅持過一個月,放棄了。我感覺聽課並不能給我帶來更大的啟發,我對很多老師的課程頂多報以一定的好奇心和興趣,可是並不與我現在的研究方向搭界。雖然導師讓我多去聽課,多思考,可我覺得還不如我自己讀書思考做研究寫論文來得更實在,對我的學術成長更有利。大家覺得呢?
這真的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我時常思考的問題。
有些知友的答案里提到了學生能力的局限性會降低聽課的效果。我很贊同,但是我不認為這是不去聽課的理由。恰恰是因為能力的局限性,所以才需要努力去尋求各種「突破」的可能性。聽不懂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應該是一開始「課程」沒有選好的問題。
進一步,很多時候聽課本身是在充分利用身為學生的「機會成本」。試問,身在校園不聽課,走出校園之後又有多少機會能重新來聽課?論文和書,走出校園之後還可以繼續閱讀,唯有聽課,是學生獨享的福利。長遠來看,也許科研進行到一定深度後自然可以不用聽課,但如此一來搞科研就不要開會做presentation了,科學家們互相傳一下論文不久夠了嗎?其實,在講課的過程中,講者會下意識的簡化,精鍊和完善自己的觀點,在presentation的 組織和布局裡也會體現他對概念和理論的理解,這些信息都是光看論文和書所體會不到的。
至於聽課所能帶來的包含人脈拓展,深度交流等「社會資本」的可能性,我的理解是,也許它們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Mark Granovetter在他著名的weak tie(弱關係)假設里就提出,很多時候給予我們實質性幫助的社交關係恰恰可能是我們社交圈最外層的弱關係。而聽課的課堂,及其本身包含的各種社交的可能性,就是積累這種弱關係的最好的場所之一。
總之,我想給出我的結論:要不要聽課?當然要!但只要聽兩種課:最經典的課,和與你所研究的工作最相關的課。
什麼是最經典的課?就是三個名:名校名師名課。這類課程,你絕對不會不知道,因為它們在你所在的高校(哪怕是一流高校)都一定是屈指可數,但如雷貫耳的。
但真正旁聽這些課程之前,你還需要做一個測試,就是你是否真的對你旁聽的這門課「感興趣」。
這個測試如何做呢?很簡單,利用Mooc。這個概念時下在國內已經很火了,網易新浪公開課的大名早已廣為流傳。這個測試的過程也很簡單,比如你對金融學感興趣,在去聽本校金融學名課時,首先先在網路上聽一下耶魯大學的金融學,看看你是否能融入進去。
如果你發現耶魯大學的金融學讓你有所領悟,並且激發了你進一步的興趣,不要猶豫,立刻趁熱打鐵去聽本校的課程,現場和視頻完全會是兩種感受,只會讓你收穫更多。
如果你發現耶魯大學的課程讓你昏昏欲睡,那麼你就應該提起警惕了:也許這門課並不符合我的興趣?當然,也不排除你所在學校這門課講得比耶魯的課更好,你應該至少去試一試,說不定會有驚奇,哪怕真的聽睡著了,你也至少清楚了自己興趣不在這裡的現實。
這樣的測試,在我看來解決了一個最核心的矛盾:興趣。很多人去聽課也僅僅是沖著老師的名氣,為了滿足一種「我在學習」的虛榮心,卻並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有興趣。因此提前檢驗興趣的強度,有助於節約時間規劃自己的聽課日程。
而和你所研究最相關的課,也不是你一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要諮詢導師,讓他根據你研究的實際情況來推薦。這類課其實也可以在網上聽,但是實際聽的好處是有機會能夠建立深入的溝通。
這裡,我想談談整理和總結的重要性。聽課這種事其實不可避免的非常疲憊,很多時候我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偷個懶,聽完了就算了。這裡再次強調一下,聽課絕對不應該是為了滿足「我在學習」的虛榮心。不要以為去聽了名師的課程,就沒有虛度時光。事實上,無論多麼好的課,你聽過了,忘記了,就是虛度了。這樣一來,還不如花聽課時間去睡個覺,打個球,吃個飯來得實在。選擇了聽課,就應該同時選擇了課後的總結。這裡網路課程就方便多了,可以隨時暫停記錄,但旁聽的課程,最好課前錄音,方便課後整理。
最後我想說,學習是一種只能靠自己培養的能力。我的看法是,在一個 Mooc免費和開放的年代,所有教育的差距已經不能說來自於老師課程的「封閉式學習」的差距,而是來自於課下學生「開放式學習」的差距。這種「開放式學習」的能力,遠遠超越「寫作業」本身的意義,應該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教育課題。而學會旁聽課程,就是「開放式學習」重要的組成之一。博士入學的第一天,有個教授說的話我一直記得。她說,在學校呆了那麼多年,我發現往往決定學生能不能成為好的學者的,只有一樣東西,求知慾(intellectual curiosity)。而迄今為止我發現培養求知慾最好的方法是不斷地交流,不斷地傾聽,不斷地問問題,不斷地進行思想的碰撞。
而聽講座也許是能最簡單便捷實現這樣高質量交流的方式,特別是原作者講述自己的研究的講座。
我們系每周有一個中午講座,往往是系裡一個博士生或者別的學校的學者來講自己的研究,講的題目通常參差不一,有時是同性戀的危險性行為,有時是關於價值的神經學實驗。這個中午講座並沒有參加的要求,而且如果參加就要犧牲掉自己的午餐休息時間,況且對教授來說,博士生的研究也許價值並不那麼大。但是幾乎所有教授們,無論內容跟自己的領域有沒有關係,都會出現,帶著筆記本,問一堆問題。
因為聽講座能得到的,而自己看文獻得不到的實在太多了。
試問在什麼情況下你可以直接了解原作者自己的觀點,最新動態,聽到第一手的數據,尚未發表的文章,甚至還可以現場提出問題,得到原作者的回答?
更現實的情況是,如果準備留在學術界,埋頭做好自己的研究已經不夠了,無論是在job talk還是會議,總是要呈現自己的成果,應對同仁提出的問題、質疑,因而有一個教授曾笑說做研究的通常是內向的人,卻做著最外向的工作。聽講座可以提供的是一個學習怎麼精鍊優美地呈現研究,怎麼有效地提問題,怎麼有條不絮回應、反擊問題的機會,有時QA環節甚至比講座更有價值。
我承認看書、看文獻是比聽講座成本低、更快速的方法。你不需要在一個沒有課的早晨離開被窩就可以掃過一個paper的概要,掃過結論,掃過一切你覺得有價值的信息。去一趟講座的時間也許足夠你讀五篇papers,去了也沒更大收穫。我以前一直是這麼想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和一堆文獻、和自己死磕。有了一個想法,就要把相關文獻讀完,自己從想法到實驗設計推敲得自以為萬無一失了才會和導師提起,但往往結果是一和人交流,就會發現我的設計過於局限,千瘡百孔,或者更慘,早就有人在不同領域做過了。
隨後我發現我的很多研究想法總是在聽著別人的研究時思考時聯想到一些什麼,靈光一閃地出現,這是我在封閉的環境中讀文獻,冥思苦想無法得到的。讀書往往是在接收信息的被動狀態,而聽講座時則是時刻準備著交流、質疑、討論的。思想或許總要在碰撞中產生,或者說,產生得更快一些。
請不要擔心領域不同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我和題主一樣,在本科生階段後了。這個階段往往做的東西是在書里,在過往研究里都找不到答案的,是未知的。雖然不清楚文科的情況如何,但我發現我完全無法預知什麼領域的信息會對我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有幫助,我也無法預知我以後會做什麼樣的跨界研究。對我來說更普遍的情況是,從一個法律系的講座可以得到關於集體決策的啟發,從machine learning的講座學到大數據可以怎麼用,以後自己的研究可以怎麼做預測,更別說和自己領域搭邊的神經學、發展心理學、國際關係學、經濟學、企業行為學等等了。我甚至知道學校一個會計教授,一直專註於市場學、心理學的講座和文獻,來尋找會計領域還沒做過的項目。
所以我的建議是聽,特別是聽學者講述自己的或者自己領域研究的講座,汲取,思考,問很多問題,化為己用。老師們沒搞懂一件事,所以給了個半吊子的建議。
多聽多思是對的,但有個前提:要有聽的基礎和思考的對象。聽的基礎是知識框架;思考的東西是自己感興趣的一個現象,最好是自己做出來或獨立想出來的,和別人不一樣的。之所以老師們給這個建議,是因為她們具有了這些基礎,所以,這個建議在她們看來是益處多多的,但,對學生來講,效果並不顯著,甚至沒效果,因為學生知識不充足,博士尚且如此,本科自不必說。最近兩年院里來教授講座,基本上都能搭上話,提幾個問題,學到點兒新東西,和自己做的東西聯繫起來想探索一個新方向之類。一個走的進的教授拿來當例子教育他學生要多學多問也是讓我呵呵。做到這點需要框架知識穩固的同時,高速積累。
過去的一年經常思考一些問題,都來自自己的實驗和或者衍生自自己的實驗。有的思考有了大致結果,並經過了驗證,證明思路正確,有的,很多,還處在雛形階段,需要加入新的思考和知識框架才能進行邏輯判斷和實驗設計。綜上,沒有哪個更重要。這是兩個不同階段,每個階段不同特點。基礎紮實的,多聽多問;基礎薄弱的,先往肚子里塞料。最後你會發現,如果你能找齊你領域的所有好期刊或類似知識來源,人用嘴和PPT講的那點兒東西少的可憐。對了,還有YouTube,我有什麼和自己關係不大的東西要學的時候,去那裡找課程看。
對現在的我來說,去見人只是沒事時候偶得,自己做實驗思考是常規核心。要知道,任何人講的,差不多都是她做過的,找其論文,可以更清楚的直觀的看清她的料,見實體人沒多大意義。同意 @山羊月同學和 @Jason Wayne 的觀點.
關於自己看書和上課,我和 wang剛好是兩種不同的類型。我覺得對於看書更適合學習本領域的問題,聽課更適合其他領域知識的學習。因為本領域方法的學習關鍵在於提高效率,閱讀比聽人說話要快很多,而其他領域知識學習的關鍵則在於找到正確的入門姿勢,需要正確的引導和詳細的解釋。
wang同學是聽課達人,每學期都會選修一些課程,而且經常去數院,光華和CCER去聽一些經濟學或定量研究的課程。最初本著生產自救的原則,我也和他一起去聽課,後來我懶癌發作決定放棄治療,他居然能全部堅持下來聽完那些課程。這些課程所帶來好處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能補全本專業所開設課程的不足,還能學習到一些新的思維模式。每次聽完一節課,他就會回來演說一下我們所在領域裡面所用的方法和是從哪兒來的,別人都在做什麼,哪些方法可以引入到我們的領域來發揮作用,我就當蹭了順風車。
後來他又發揮了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地告訴了我Coursera和edx這兩個慈善組織,在他默默聽完data science的時候,我又留下了一堆10%的課程……
相對於聽課,我更喜歡自己看書。開學前聽說研究生要用SAS,一開始搜了幾個講SAS的視頻,一看就走神。於是就去看了The Little SAS book,效率比看視頻高很多。後來,要用到一些統計方法的時候,基本上找該方法最經典的書或文獻,很快就能上手。後來有醫生朋友送了一套格致的綠皮小書,當時心想,用到的時候翻一翻,在參考一下文獻裡面的做法,何必聽課呢?
後來改了研究方向,要用到很多計算機領域的方法。我心想簡單啊,於是又買了知乎上號稱經典教材的書過來自學。這時才發現自己真是智商餘額不足。豆瓣上明明評論都是「淺顯,很多內容沒有涉及到,高年級本科生就不用看了",我卻連第一頁都看不懂。糾結了很久,換了很多書,直到去coursera聽了幾節introduction,又去聽了CS相關方向的Seminar (雖然大部分都聽不懂),才能看明白書上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對於自己學科框架內部的東西,看書看文獻要比聽課有效,對於學科框架以外的東西還是聽課更有效一些。
PS. 自己學科的會議和講座還是要去聽的,因為這是書和文獻上都還沒有的新內容。我用這半年來的切身體會來說:開始的時候都是想自己看書做研究的,結果很快就把大多數時間用來聽課、讀各位老師留的論文了……世界太大了,實在不看不行。
你導師如果知道你花很多時間聽非研究方向的課,我覺著他估計會扣你補助...
投入上講,肯定自己看書做研究比重大。不過,愛迪生曾經曰過,成功是靠1%的天賦以及99%的汗水,但那1%天賦是至關重要的。我覺得運氣也可以算進那1%。你看書做研究是為了漲那99%的汗水,聽課就是為了漲那1%的天賦運氣。(我這裡講的聽課主要是聽學術會議,名家講座)
聽什麼課? 我覺得導師讓你多聽課,不是讓你多聽你眾多感興趣的課,而是讓你多聽與專業、研究相關的課。課程內容可以小至直切你課題內容,包括研究的理論框架,方法學知識,軟體操作等等。一方面鞏固你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看一下別人會從什麼角度來思考相同的課題,取長補短。
課程內容也可以大至專業大方向,主要聽取名家對研究方向,行業的思考。我覺得我們搬磚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開始思考我們搬的是粘土磚還是混凝土磚,扛肩上搬好還是頂頭上搬好等等。這些行業領頭人搬完了磚給我們講課,自然可以作為催化劑,加快我們的思考。另一方面,物競天擇,一大堆搬磚的人倒下了,他們還在。他們自有他們的一套智慧,可能可以拓寬我們的思路。例如,目前臨床證據發現降血壓葯可以顯著預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臨床紛紛用起了降壓藥嚴格控制血壓。但是韓啟德院士在講座里也提醒了大家,」高血壓人群個個吃藥,受益者僅是極少數「。為了讓少數人獲益,而大多數人陪著吃藥,這樣做是否值得。而這至少對我的提醒是,在這個憑顯著性論英雄的時代,我們確實得好好地思考數據背後的影響。
當然也可以聽跟研究方向不相關的,但需要兼顧效率。
聽多少課才能稱之為「多」? 因人而異,全憑感覺。但是立足於題主也是研究生,我覺得聽課應該以不影響研究進展為前提。
什麼時候聽課? 壘磚不少,思緒有所淤積,通過聽課(尤其學術會議),捕捉那一絲靈感。學術大家授課,機會難得,自然也不能錯過。當然,誰沒點情緒,大姨媽大姨夫什麼的,這個時候你想聽街邊大爺講煎餅果子怎麼煎也行。對實驗狗來說,這兩個都不靠譜,想要緊追發展的前沿不落人後,還是勤看paper,一般還是越新越top越好。然後有空多聽大牛報告。
因為等某個發現或技術寫入教科書,在搬上課堂,往往就out了,烏泱泱一片全世界都會了。從這個角度說,上課真是影響學習啊~到處聽課和自己看書做研究是不對立得,但過猶不及。
套用後會無期的一句話:
沒學會走之前,千萬別跑!
血淋淋的教訓啊!因為國內研究生所需做的,其實還相對簡單並且沒太多老師真把教育研究生當回事,野路子可以輕鬆搞定,並且和自己認真做其他研究相比現階段教育的確也沒什麼質量。
然後等你讀博,需要駕馭更宏大的內容時。 尼瑪,有沒有受過學術系統訓練,視角的高度和完整性,切入視角的選取和針對性,理論的邏輯性、層次性、嚴謹度根本不在一個水平。差距能有人跟狗的物種差距那麼大!
野路子是真的會吐血的啊!打過籃球么? 野球高手如何被完爆,鄧肯緣何被稱為大基本功,一個情況啊!
你得清楚,你現在的感覺是特殊的教育狀況里的特殊產物,但你不要以為這種特殊會一直持續下去。(就像你高中不許談戀愛,大學畢業恨不得逼婚一樣,中間戀愛經歷、如何相處沒人教你,但到了時候你不具備,吃虧的是自己)
視野當然很重要,學會不同學科的融匯貫通很有用(比如我現在大致敢說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粗通,歷史、經濟學有涉獵)。但更多時都是在追尋新鮮、易掌握的事物帶來的成就感,並沒什麼卵用。(而且慢慢你會發現,你新想到的那些,幾百年前就有人有理論了,而且比你研究的還好,只是以前你沒看到過)以我自己為例,也不過最後一年,有了一丁點融匯。既然你說了是在所謂名校,大概我們不是校友就是鄰居了。我默認你是清北人師好了。
要我說,國內能完成系統教育的學校,不超過10所,一定要學會利用資源啊,多好的機會能接受系統訓練啊。(就像多少球星想找加農貝克、大夢訓練一樣),別給我浪費啊混蛋。至於怎麼練?當然不是只聽課啊! 找年輕教師(師承好、留過學、真在做學問的)搞好關係,讓他給你列書單!你看完,不懂再請教(其實就是偷那些被系統訓練的博士的訓練方法)。
年輕容易急切的想看到回報,但千萬別急,不要被新鮮裹挾。也別想什麼結果。你還要活至少40歲呢。比起短期科研成果,甚至所有科研成果來說,學會用全面完整系統的方式,把自己活著的狀況和所處的環境搞的更明白一點,要爽和重要太多倍了。
野路子熬畢業論文匆忙回答,想到什麼寫什麼,你看得明白就得了。繼續吐血寫論文去了。
補充一句,接受完作業,有餘力再說其他的。沒餘力一定要學會放棄,吸收雜質太多,以後更改,有你受的。(腦補了以前看的修仙小說)把自己的專業或者喜歡的一個方向作為立足點,學到精通(這個過程以自己慢慢的系統看書做研究為主);再向周圍擴展(這塊多多聽課有益處)。立足點精通的程度越深,你向周圍擴展的越有效果。 —————————我是分割線——————————知乎牛人漫天,我以自己親身經歷為例,望輕拍~本人化學出身,陰差陽錯去了一個生物製藥企業,幹了幾年生產技術,後轉到本公司質量保證(QA)部門,這些經歷慢慢的讓自己有些體會。生產技術崗位,讓自己知道要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至於為什麼,要自己問,自己悟!去到質量保證部門後,深刻明白了生產技術崗位的那些為什麼,同時大體了解質量保證部門的工作思路與構架,更進一步明白了製藥行業體系的工作脈絡,更深刻理解了所謂的GMP( 中文含義是「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或「良好作業規範」、「優良製造標準)。好了,看到到這裡有人要罵娘了,瞎BB這些想說明什麼!!!總之一句話:以上這些工作就是自己的立足點,這些年的努力就是把它做精深。 —————————我還是分割線———————— 當我沒事看關注祖國航空航天事業時(我是軍事迷),突然發現它們的工作流程與製藥行業有很多相似之處,質量體系的構建思路也是異曲同工。又有人罵了,這又怎麼了!!!這個過程就是向周圍擴展,雖然行業差異很大但道理相通~ —————————————————————————通俗一點解釋,張無忌練成九陽神功,就是立足根本讓內功精深;有了根本其它武功一點就通,事半功倍。 PS:我把工作經歷比作在學校學習,感覺道理是一樣的。手機打字累死我~
想了解最新的知識,去看文獻;想了解系統的知識,去看書。聽課時最浪費時間的一種方式,除非一門知識你無法自學。研究生不能像本科式跟著老師走,要擁有獨立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
這個要看講課的人和講課的內容啊阿啊
或者我們這裡其實更多的是各種牛人的講座,即使政治課也是全國頂級的人文大咖們在巴拉巴拉,這算得上中科院的一大魅力啦吧
首先做這些事情需要自己有時間,衡量一下自己接下來做的事情是不是比去聽一場講座更重要呢,這是我最常糾結的事情了。。。因為我似乎沒神馬試驗就經常在跑程序,然後就基本隨時可以去干另一件事情的狀態啊
辣么,任何時間我都會去聽的講座
1 我所研究方向的大牛們,這種不僅可以聽到最新進展,還能學習下人家的思路哦,許多講座還是要比文章發出來的早哇2 top期刊編輯們的演講3 相關或相近方向的院士講座,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4 老闆強制性de:你代我去參加某個講座吧。。會考慮一下時間再去
偶爾我也有比較重要的事情撒1 有學科交叉的方向和人物,不曉得有木有相關的有用信息2 感興趣的其他方向牛人,因為不確定是不是你想聽的,也不知道有木有用啊一定不會去的完全不搭邊兒且不怎麼牛人的講座啊,這種在我們這裡似乎只有不搭邊兒,沒有不牛隻有你想像不到的大咖們自己覺得什麼好就什麼重要,也不是非要只選一個
智商不夠的情況下應該先考慮怎麼賺錢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重要。
更建議多讀書,多讀paper,多思考,多寫作。等你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力和豐富的基基礎知識之後再去蹭課。
然而可能沒有那麼一天,畢竟書籍太多啦。
那麼這樣好了,合理安排時間,畢竟在大量時間內總做一件事,不但疲勞而且效率低下。如果準備繼續讀博,提高學術水平重要。如果準備畢業工作,增加實習經驗重要。
推薦閱讀:
※擁有強悍的自控力是什麼感覺?
※誰可以介紹一下美國頂尖大學的東亞語言文學系的情況?
※讀 PhD 是選擇大牛老闆還是選擇活躍的新人好?
※既然都說 PhD 要獨立研究,那為什麼需要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