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參觀歐洲教堂時我們在欣賞什麼?

樓主初到義大利,面對義大利遍地的教堂,每遇必進,走過自己一個人溜達的,也有過英文導遊帶著的,但都無法深入欣賞,只是覺得好看、精緻、壯觀,但並不吸引,慢慢的覺得教堂都差不多(自問這種認知很膚淺),但是好像越看得多越不懂欣賞教堂了,所以有了上面的問題,求知友們不吝解答!


提問了這麼久,自己找了一些東西,先搬運過來。等到梳理清楚了再整理成文字答案吧。

BBC紀錄片:如何讀懂教堂,共六集

如何讀懂教堂.第一集

如何讀懂教堂.第二集

如何讀懂教堂.第三集

如何讀懂教堂.第四集

如何讀懂教堂.第五集

如何讀懂教堂.第六集


漫步歐洲,甭管去哪個國家,我打賭你邂逅頻率最高的景點都會是教堂。那些多如牛毛、姿態萬千的教堂啊,實在讓人又愛又恨。我完全理解你從第一眼的驚喜震撼到逐漸麻木無感的心路歷程,再靚的妹子混久了也會審美疲勞,都是凡人。

為什麼會審美疲勞?歸根結底一句話:你還是了解得太少。哪怕只是為了出去吹吹牛逼,也有必要提升下自己觀賞教堂的層次。

我猜你一定聽說過這些裝逼專有名詞——哥特式(Gothic)、巴洛克式(Baroque)、文藝復興式(Renaissance);沒準還聽說過這些——拜占庭式(Byzantine)、羅曼式(Romanesque)、洛可可式(Rococo);再沒準兒還有這些——多立克式(Doric)、愛奧尼亞式(Ionic)、科林斯式(Corinthian)……沒錯兒,這些都是你在歐洲會碰到的建築樣式……中的一部分。

從黑暗的中世紀開始,一直到不可一世的天主教逐漸式微的一千多年裡,遍地開花的歐洲教堂可以粗略分為四大風格:

1012世紀羅曼式

也叫「羅馬式」,就是照著古羅馬人的路子建教堂的意思。古羅馬人有個特點:一整文化就短路(基本只會照搬古希臘文化),土木建設一門靈,要不直到現在依然能在歐洲各地看到那個時期的遺迹呢,人家活兒好啊。羅曼式教堂繼承了古羅馬人的建築傳統:體格龐大、牆壁厚實、採光不足、裝飾簡陋,一個字兒:夯!

1216世紀哥特式

如果你只聽說過一種建築樣式的名字,不用猜,準是這個。這種模樣的教堂起源於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斯Saint-Denis(對,就是剛舉辦過歐洲杯開閉幕式的法蘭西大球場那旮沓),隨後幾個世紀里盛行全歐。哥特式以突破性的建築技巧一改羅曼式的傻粗壓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能多高就多高。至於什麼圓心尖券、交叉肋拱、飛扶壁就不細說了,總之哥特式教堂就是以又高又飄的造型(學名叫作「垂直飛升感」)力求與上帝拉近距離,也不管上帝同不同意。

哥特式教堂的另一大特點是面積巨大的彩繪玻璃窗。由於立柱數量的增多,哥特式建築已經用不著厚實的牆壁來做支撐,因此改用大尺寸的玻璃窗裝扮外立面,大大增強了內部的採光,又給教堂套上了件風騷的馬甲,兩全其美。

然而,就是這種要身材有身材、要臉盤有臉盤的建築,卻被後來的文藝復興粉絲們輕蔑地貫上了「哥特」這麼個名字(原意指北歐斯堪的納維亞的粗野遊牧民族),中文可以直譯為「村炮兒」。因為這種建築形式和傳統的古希臘古羅馬建築差別太大,在那時的歐洲上層人士眼裡,不尊重傳統的全是土鱉。

1516世紀文藝復興式

不堪忍受土鱉橫行的建築大師們重回傳統,深挖古希臘古羅馬精髓,以純粹的理性觀念、完美的幾何對稱和嚴格的透視法則來設計建造教堂。記住這個名字:布魯內勒斯基(Brunelleschi)。

布爺是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創始人,嘔心瀝血制定了一大筐標準:比如拱頂那必須是圓形的(因為形狀大小都可以用半徑來決定)、正立面風格那必須是五選一(多立克式、愛奧尼亞式、科林斯式、托斯卡納式和複合式,不準有別的)等等,建築設計被徹底簡化,你基本可以理解為:在那個時期,大家都在用樂高積木搭教堂玩。

1718世紀巴洛克式

巴洛克是從文藝復興式脫胎成長起來的建築風格,外形花枝招展,線條此起彼伏,裝飾富麗堂皇,色彩對比強烈,總之就是被嚴謹刻板的文藝復興式給逼瘋了而產生的怪胎形式,怎一個「浪」字了得(巴洛克這個詞本身就是「怪誕、荒唐」的意思)。

歐洲的大教堂建造往往歷時幾百年,因此常會從一種建築風格轉換為另一種或多種風格,比如羅馬式大門+哥特式主體,或者文藝復興式外觀+巴洛克式內飾。誰願意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沒建好就已經過時了呀?

所以,略顯尷尬的現實是:其實你很難在歐洲見到一座風格純粹的教堂,往往都是Fushion版的混血建築,想一眼看出一座陌生的教堂屬於什麼流派,就要看自身的功力了,反正我是不靈。

來到一座大教堂,別光顧著在大門口凹造型自拍(八成還照不全塔樓尖頂),花點兒功夫好好看看大門和立柱上的雕刻才是正道兒。

要知道,在中世紀的歐洲,遍地文盲,怎麼能讓他們好好領會《聖經》的精神呢?那主要就靠這些精美的雕刻和大玻璃上的彩繪連環畫了。據說法國西部和西班牙北部有不少羅曼式教堂,也就是著名的「聖地亞哥朝聖之路」上的那一撥,特別熱衷在立柱、走廊上雕刻重口味的性題材內容,什麼手淫、口交、獸奸……無奇不有,堪稱中世紀版高清無碼大片。教堂的官方說法是教導人們反對不道德行徑,堅決執行教會提倡的「牧師式性交大法」,類似我們現在一進KTV包間就能看到的「拒絕黃賭毒」開機畫面,也不知道這中世紀歐洲人民的生活作風到底是有多開放,不許和牲口交配還需要宣傳?

作為基督教兩千多年裡最高調、最能造的一個流派,天主教堂的內瓤歷來奢侈華麗,直接甩簡樸為上的新教教堂們10條香榭麗舍大街。祭壇和耶穌母子的聖像是教堂里當之無愧的核心部分,自然會受到精雕細刻、鋪金蓋銀的VIP待遇,比如這個——

不同於新教與東正教,天主教堂崇尚實體雕塑,只要財力允許,雕像多多益善。想像一下,一票栩栩如生的天使聖徒配合著四周色彩斑斕的玻璃彩繪,再加上空靈的配樂(管風琴伴奏)和旁白(神父的佈道),像不像一部循環播放的3D版《聖經》大片?但凡有點兒心靈,你好意思不被感染么?

上檔次的大教堂里常常還會設有專門的聖器室和允許攀爬到頂、俯瞰城市的鐘樓,有些還會辟出聖人或王室的陵墓,大多是收費項目,不過也就幾歐元的事,大老遠來一趟,有功夫還是應該看看。


和題主一樣,曾經經歷過旅行的「倦怠期」。題主說「慢慢的覺得教堂都差不多」,我那時則是「覺得中國的城市都差不多」及「歐洲城市也都就這樣了。」

但這一想法很快在邂逅真正壯麗的建筑前煙消雲散。

(多圖!不過……圖我都縮小尺寸啦&>&<)

先認真回答一下問題吧。我對建築和宗教只是愛好,深入了解都談不上,只是分享一下「如何看教堂更開心」的經驗。

首先,旅行中最怦然心動的時刻,就是直觀的、盲目的感官美。上個月去巴塞羅那的聖家堂時,攻略一概未做,連景區的語音導航都沒拿,只直直地闖了進去。

然而不由得我反應過來,自己即被那南北兩牆色彩斑斕的彩繪窗驚呆了。

(這張我連濾鏡都沒加……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是畫的= =)

所有色彩都近乎飽和,手掌大的幾何圖形拼湊成浸染般流暢的漸變,從春的綠意盎然,到藍的深邃靈動,起於紅的燦爛壯闊,逝於金的寧靜安然……整個教堂被自然光透射的色彩籠罩,所謂視覺之「蕩氣迴腸」,方得體驗。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彩窗出自Joan Vila-Grau,也不知道高迪是現代主義先驅,不知道聖家堂俯瞰是十字,也不知道頂窗的玻璃全然透明。

我只知道它們美極了,美得超越了語言得以形容的範疇。

因而我放棄所有涌在喉頭的話語,將那些染上色彩的空氣一一沐浴一通。大約這樣慢慢走了四五遭,覺得美的驚愕稍稍緩解了些,遂坐在中間的椅子上攤開筆記寫了一些當下的感悟(後整理成文:巴塞羅那碎片(一):聖家堂的彩窗 - 橘皮 - 知乎專欄)。

後來才跑去門口重新領了語音導覽,認認真真聽了三面外牆的故事,看了高迪在地下的工作室,也知道了當代建築學者如何繼續高迪手稿。導覽自然花了很大功夫講解聖家堂的彩窗,但那時的我已不再是全盤接受的聽講,而是能將其和自己最初的感悟加以對比——一半全然相符,我便開心得彷彿和高迪先生跨越百年搭上了話;一半迥然不同,我也覺得自己看出了經典建築的新風情,不免得意洋洋。(這裡真的要贊一下聖家堂的語音導覽,每個細節都講得很周全,要不是我瞎以為南歐還是夏天遂一身單衣凍得要死,真是可以留整整一天的)

所以說,學富五車、有備而來自然是好的,但也不用被背景知識壓垮了旅行原本的樂趣。普通遊客如你我,大可以坦坦蕩蕩只為它最直觀的美驚嘆不已,至於那種每逢博物館非得把所有藏品都照一遍的強迫症……咱又不是老師帶去參觀的小學生,抄了筆記回去真會看么?

第二,教堂好,別忘了教堂外面的風景。

我在米蘭就看了一座大教堂,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穿梭在房頂上曬太陽的。

十月末的義大利,天氣好極了。多姆大教堂的內置當然也絢麗至極,它的彩窗更精緻、更人文,大多是宗教人物形象,投射在柱子上一樣如嵌滿寶石般絢爛(那時我還沒去聖家堂,自然是驚嘆了許久)。

只是更令人愜意的,是穿梭在哥特式教堂的尖塔間,每個出其不意的邂逅。

歷史課上哥特式、巴洛克、新古典式背了千萬遍,也不及真正看到它時那樣驚心動魄。你忽然就明白了「高聳削瘦」、「神秘」、「哀婉」、「崇高」這些詞的真正含義,你看到牆邊檐角所有的花紋痕迹皆在高歌。或許你聽不懂義大利語,但你一定能聽懂建築本身情感的磅礴。

它的每個檐角都不一樣。次層塔台上精巧的露台,每個弧形的圖案都是不同的;這裡看到的方形鏤空,下一間就變成菱形,變幻莫測。更令人心動的,是隨處可見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畫卷,原以為一座尖塔的雕刻已經精美絕倫,而當你站在出口的樓梯上回望時,卻發現幾十座細節各異的戰士矗立昂首,這剎那的宏大和震撼,無以言表。

題主覺得教堂看多了有審美疲勞,誠然難免,古神話里的人物就那麼多(其實也挺多的……),畫了幾百年也不敢創新到教堂來。但城市總不一樣,大教堂往往是城市的高點(如巴黎聖心堂),利用參觀教堂的機會俯瞰全城,固然不要錯過。第三,教堂里的不期而遇,更美好。

我在羅馬的時候,夜幕降臨仍然四處閑逛——

(待更新//後天一門大考的我還是先睡吧……我不會棄坑的!)

斗獸場為證!


更新2張晴天的大教堂遠景~

沒有加任何濾鏡喲

關於科隆大教堂,第一次了解是在初中的地理課本上,直到最近才有幸親自去到。

或許我並不能從專業的角度去欣賞他的建築美,也無法像信徒一樣虔誠,但當我真正走近教堂,腦中只有四個字,嘆為觀止。

進入教堂,寧靜與神聖的氛圍,一瞬間讓我想去了解這個建築的歷史,了解這個宗教的發展。我會在一個小小的壁畫或者雕塑面前停留,思考它背後的故事。甚至有那麼一瞬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超凡的力量,並能深切地體會到人類在其面前的渺小。這種感受是神秘的,澄凈的,像在和自己的靈魂對話,會引發我關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思考。

對我來說,這就是教堂的魅力所在。


假如我說:「」就隨便看看而已,並沒有在欣賞什麼」,,會不會給人感覺很low.......


本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家人信佛)。

在歐洲留學的時候,去著名教堂參觀過,沒有任何感覺。

但是有一次閑逛的時候,無意中進了一家不知名的教堂,當時教堂里沒有什麼人,中間是一排一排的那種靠背摺疊椅,最前面正中,是一個檯子,很大很大的花壇,白色不知名的花(類似跳舞蘭),管風琴,還有講台。

當時就看呆了,那種感覺,就好像在看一副特別特別複雜的畫,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又特別想去仔細看每一個細節,因為每一個細節都很美。


從建築學來看,可以欣賞它的整體架構——橫樑的運用、空間的佈局、風格的特色……

從神學來看,可以欣賞她的聖經依據——三位一體、十二支派、十字架的真理、基督再臨……

從文化來看,可以欣賞它對歐洲的影響——它在那個國家為什麼是最高的建築、它為什麼會在每個鄉鎮或街道存在、它為什麼值得政府每年花費維護……

不同角度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一看氣勢,二看細節。

氣勢是你走進教堂的瞬間就會被震撼到,歐洲很多教堂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細節是你慢慢走在教堂中間,常常會不經意間發現很多很美好的細節。

答主非常喜歡建築,所以會從建築方面找一些背景知識,但是由於非建築專業,所以其實還是沒有很專業性。但是看著這兩點就很喜歡每一個教堂。雖然歐洲的教堂有很多相似性,但氣質和細節還是不同的。

另外了解一點背景小故事也很有趣,比如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的修建就有很有趣的故事,帶著故事去看有時候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推薦閱讀:

如何在海外找個教堂婚禮?
從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和歷史發展角度談談你對歐洲教堂建築的認識。?
現代的西方教堂婚禮,與傳統教堂婚禮,有什麼改變?
基督教天主教中有哪些值得無神論者借鑒的觀念和道理?
有沒有哪座建築同時結合了哥特式飛扶壁與拜占庭式拱帆穹頂兩種支持結構?

TAG:建築 | 基督教 | 天主教 | 歐洲 | 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