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評價國外展出中國文物時,網友感謝當年文物被搶才得以保存的言論?

經常看到這種言論,看起來邏輯有點神奇啊,敢情我的東西被搶了還得感謝對方幫我保管?

相關問題(2014.7):如何看待賓大博物館把中國文物展廳出租為婚宴場所一事? - 文物保護 - 知乎

博物館展品大部分沒有玻璃罩,提供伸手可觸的感受。也有不少國寶級文物。其實也不是優待婚禮,這博物館也可以租來喝酒開PARTY的,有夠high的音響設備哦。

時間:每周四早上10點到下午5點之間,Seated reception,300刀;standing reception 600。換算成RMB也就4000,作為婚禮絕對價廉物美,比我九叔在門頭溝馬各庄辦的婚禮便宜。


有些人總是把文物流失海外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覺得國家追回這些文物都是在浪費屁民的錢,甚至有些人的態度直接就是把這些文物給外國人算了。

在這些人根本不知道文物最重要的地方很多不在於其藝術價值,收藏價值,而是其文化價值。

如果你大四畢業的時候,收你飯卡,不讓你進圖書館,斷你知網,不讓你查文獻,你還能寫出論文來嗎?

同樣道理,一個個文物就是一個個圖書館,裡面蘊含的信息量太多了。

舉個例子,有一個學科叫敦煌學。敦煌學方面我國很多領域是沒有主動權的。原因很簡單,敦煌的太多文獻都在國外,中國的學者要想找那些文獻資料,只能花大價錢從外國人手裡買下那些資料的影印膠捲。花了錢不說,影印版本的資料和原來版本的資料孰優孰劣,相信大家都知道,資料無論複製得多麼完美,它到底還是會失去很多東西。

而且這些文物流失到國外,不光光是我們的損失,也是漢學的損失。你會相信一個法國人英國人他的漢學功底會比中國學者強?你會相信一個日本歷史學家比中國歷史學家懂中國歷史?你會相信國外的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環境比中國強?我不否認國外的許多歷史學家在漢學方面有自己的建樹,但是就經濟性而言,讓這些文物留在國內,讓中國人自己去研究,出來的研究成果會更快,學術價值會更高。讓有價值的歷史資料留給外國人研究,這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更可怕的一點在於,外國人購買中國文物,會引起一次又一次的盜墓風潮。千萬不要告訴我考古也是盜墓。我國考古工作很多都是搶救性發掘,或者為了配合其他工程,提前在工程施工地點進行挖掘。而且考古工作者發掘都是很謹慎的,挖掘動作都極其小心挖出的土都要篩一遍,唯恐漏掉一些小文物。盜墓賊的挖掘是什麼?打盜洞破話墓室棺槨就不說了,大家在博物館看到的司母戊鼎的一個耳朵其實是現代的仿製品,就是村民為了方便運出方鼎賣掉,把方鼎的一隻耳朵鋸掉扔了。這隻耳朵現在始終找不到。唐代的昭陵六駿浮雕共有六個也是被外國人盜走,還好被有四個浮雕截了下來留在國內。但是都是碎的。原因是浮雕太大不好搬,於是竊賊們就把浮雕打碎後裝箱。

人家搶我們的文物,是為了炫耀的,是為了拍賣獲利的,真的是為了人類文明么?哈哈哈哈哈


說英美一線博物館保存條件好與我國一線博物館的,這話放在中國四分五裂的年代或許還成立,現在這麼說真有點瞎扯淡了。

典型的舉一例好了,《女史箴圖》

這幅畫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相傳為顧愷之所作,不過後世唐代臨摹複製的可能性更大。這是已知存世的最早的中國繪畫長卷,也是最著名的之一。原畫為滿清皇室藏品,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時被盜,盜竊者是個對藝術一竅不通的老粗,英國駐印騎兵上尉。回英國以後,此畫卷被他以25英鎊賣給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作為行家認識到了該畫的價值。但是當時的西方專家對中國藝術品的了解十分淺薄,他們參照對日本繪畫裝裱的理解(經知友 @bereinigter 的提醒,英博直接請了一個日本畫裝裱匠,用日本的裝裱方法而不是中國畫裝裱方法),和西方油畫的習慣,把好好的長卷硬生生地割成了四部分!這種做法簡直是千古奇聞,最嚴重的後果是,這種參照日本畫的裝裱方法造成了畫幅表面的開裂,掉粉,暴露於光線等一系列不可逆的損傷。這種現象不止出現在了大英博物館一家,其他歐美主要博物館對中國捲軸畫的處理也有同樣現象。說白了,就是西方博物工作者對東方文化的無知。去過大英,大都會的都知道,中國文化是被放在埃及,古希臘羅馬,甚至是古波斯和日本之後的。直到今天,歐美百姓對於中國文化和藝術的了解恐怕也沒比對月球的了解多多少。他們有什麼資格去保存中國文化遺產?

銹跡斑斑的大都會館藏中國青銅器

要知道對文物威脅最大的是戰火而不是什麼文革。文革浩劫,文物損失的確不計其數,但是紅衛兵主要目標都是廟墓,文人私藏等等,國家各級博物館有哪個被砸了?反倒是建國前,清末列強,英法聯軍把字畫當點煙紙,把圓明園武裝自由行和野餐烤肉的光榮傳統巧妙地結合起來,為中華文物的炭化和二氧化碳排放做了榜樣。軍閥混戰時期,各地軍閥盜墓走私文物買軍火,90年代某些地區全民盜墓私販文物為風。。。相比之下僅僅兩年的紅衛兵破四舊能派上第幾名?

謝辰生: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主持起草者、《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前言的撰寫者;他是中國明確提出文物定義的第一人。

《瞭望》:您曾經說過,「中國文物最悲慘的時期是在上世紀90年代」,您現在還這樣認為嗎?

謝辰生:是的,我依然這樣認為,而且可以說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今。

《瞭望》:難道比「文革」期間對文物的破壞還嚴重

謝辰生:對,確實比那個時候還嚴重,這其實是很多人認識上的誤區。在「文革」期間,雖然因為紅衛兵「破四舊」等行為,給文物保護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但實際上時間很短,很快,他們就去「奪權」、搞政治鬥爭去了。更重要的是周總理的力挽狂瀾,對制止文物的破壞行為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記得,1966年「造反派」剛一上街,周總理就立即下命令,調集了一個營的軍隊來保護故宮,所以整個「文革」期間,故宮沒有受到任何破壞。因此,「文革」對文物的破壞其實並不像許多人所想像的那樣大,實際上當時國務院已經公布的180餘處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除了西藏有一處被破壞外,其他都得到了保護。不僅如此,在那一段時期內,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還取得了不少成就,如長沙馬王堆、銀雀山竹簡、金縷玉衣和西安兵馬俑這樣的重大考古發現都是在那個時期。

《瞭望》:是什麼時候情況開始發生變化的呢?

謝辰生: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情況就開始變得複雜了。總體而言,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還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文物走私和文物盜掘等犯罪活動,文物保護的環境還是比較好的。但到了80年代中期,人們對金錢的追逐慾望也愈加強烈。於是,沉渣泛起,偷盜、走私又都出來了。尤其是90年代以來的盜墓風氣,不要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是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有那麼嚴重過。

要是當年沒被搶走,辛亥革命後也會被賣走,日本侵華時也會被掠走,改革開放後也會被走私出去。說白了,弱國不但沒外交,也留不住有形的文化遺產。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先留下的寶貝被別人巧取豪奪。君不見協和廣場,聖彼得廣場上的方尖碑么?

==================

一覺醒來發現被贊了很多,謝謝大家了。

不過也有很多人在評論區里質疑我洗地文革的。。。謝謝抬舉,我可沒這本事,何況我爺爺外公都是文革受害者,吃飽了我去為文革洗地。。。

不過在某些評論者的身上我倒是看到了對文革精神的繼承和發揚,「非黑即白」,「非對既錯」這種二元邏輯不正是大字報的精髓么?細細品味回復後你或許會發現,今天提起文革兩字就肝火旺盛的人,和當年的紅衛兵小將其實是戰友。40多年間,文革因為政治被抬上天過,也因為政治被踩下地過,但是在背後推動文革的思維模式和文化糟粕我看卻依舊如故。反正一籮筐的罪名往別人,往死人身上推卸最容易了:) 想起香水這部片子的結尾,醒來的全城百姓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很有寓意,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部神片。(注意18歲以下請勿觀看)

視頻封面香水 殺人犯的故事視頻視頻封面香水視頻


侵略者幫我們保存了一件文物,但他們同時燒毀了上萬件珍寶。這個成本難道不覺得很高么?


換一個角度想,兩個紅衛兵去抄家,一個人把文物砸干毀凈,另一個看上了一幅字畫,於是把字畫自己偷偷藏了起來,把其他的文物砸干毀凈,多年後讓字畫重見天日。你會感謝後面那個紅衛兵嗎?你會說「多虧是你來抄的我家,不然這幅字畫早就毀了」嗎?西方侵略者和第二個紅衛兵的區別,只是他們是不是假借某黨的名義罷了。

這種說法,本來想說「沒腦子」,但是因為要「友善」,所以說「不客觀」。

10月17日聯軍司令部正式下令可入園自由劫掠,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根據英國官員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之多,因不識其價值或因搬運不便而被毀壞的珍本圖書、佛塔、瓷器、傢具等價值與此相仿。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6%E6%98%8E%E5%9B%AD#.E5.9C.86.E6.98.8E.E5.9B.AD.E7.9A.84.E7.84.9A.E6.AF.81.E4.B8.8E.E6.AE.8B.E8.B4.A5

聯軍搶掠圓明園的時候做了些什麼呢?

他們燒掉了璀璨的建築群,

他們焚毀了自以為沒有價值的圖書,

他們砸碎了沒法帶走的大瓷瓶,

他們將金器融化成錠作為自己的財富,

他們帶著倖存的文物漂洋過海,很多至今音訊全無。

偶爾留下來幾件讓當今的鍵盤鬥士們看到,鬥士們卻嬉笑歡顏:要不是你們拿走了這幾件,絕對讓TG給毀了!

TG的歷史洗不幹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有目共睹,

但是西方侵略者比他們友善嗎?

我們不願意看到紅衛兵打砸頤和園,但是你希望西方侵略者來燒圓明園嗎?

如果圓明園留存到解放後,如果很多文物能夠留存在圓明園直至解放後,

建築至少不會被燒掉,而不少文物也會進入故宮和各大博物館躲過危機。

你讓紅衛兵打砸個故宮試試?

你以為自詡風雅的領導人會讓他保護下的這些寶貝被那些龜孫給糟蹋了?

這中邏輯和「庚子賠款」一樣可笑。

有人會說:侵華聯軍殺的國人要比某黨少多了!

那麼這又跑題了。

我們在談文物。

你可以罵TG破壞了文物,殘害了同胞,這些都是有事實基礎的。

但是你要是因此認為西方侵略者比他們「仁慈」,那就不是一個「奴性」能夠形容的了。

===============================================================

評論區也是夠了,統一回復一下:

1、TG的污點洗不幹凈,我不會給他洗

2、二者對文物都造成過極大的破壞,比誰的破壞更嚴重只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區別,都不值得感謝。

3、我們應當慶幸的是「文物你真命大,活到現在了」,而不是「多虧你被誰搶走了」。

就是這樣。


有些知友提到,無論如何,流落國外的文物好歹還保存著,而國內的文物被大量毀滅了。

這可太冤枉我們國內的學者和文保人員了。

文革這種瘋狂年代,我們承認,錯誤的毀滅了很多奇珍。然而近代歷史上對文物毀壞最嚴重的時代,正是這些自詡文明人的列強,為了劫掠中國而造成的戰亂年代。流失的文物正是他們的戰利品。國內文保不力,也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大時代背景下,實在力有不逮。外國人「文明的保存」和中國國內「大量的毀滅」,都是洋人「野蠻的劫掠」的結果。

請大家不要搞錯因果關係。

再說,文物在國外保存的還不錯,只是因為列強一擊得手,不用再扯下內褲做蒙臉布,明火執仗了。安定的環境對文物保護當然是大大的利好。這些年我們國內不是也越來越重視文保了么?假設再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首都淪陷,難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大家猜猜出國的文物會怎樣。

自家東西還是自家疼。

----------以下是原答案的分割線------------

說這種話的,除了少部分是對文物價值衡量和保存的無知,大部分都是沖著文物的經濟價值去的。說明白了,就是只看中文物能被換成錢,而忽略了它們最重要的文化價值。

一件文物的文化價值,在它脫離了它文化大環境的一刻,就已經消失了。

換句話說,被劫掠被盜賣到國外的文物,和在戰亂和動亂中被毀壞的文物,其實是差不多的。

一塊隨葬玉器,正規發掘過程中,它的位置、周邊環境、保存方式等等,包括它身上的土沁,都可以幫助考古學家推斷它的作用、當時文化、墓主人身份等等附加的歷史信息。送到國外去,收藏家可能只把它當作一個美麗的工藝品,把土沁打磨的乾乾淨淨,調好燈光擺在柜子里,它作為工藝品的價值提升了,作為文物的價值湮滅了。它現在是一個文物的屍體。

同理,還有那些作為展覽背景的壁畫,作為餐廳裝飾的石雕,按照顏色而不是時代順序,擺在大英博物館的瓷器。

更不要說那些因為被視作無價值而得不到妥善保管、暴露在潮濕空氣、強光等等下的被劫掠文物了。

文物永遠是它屬地的財富。


倖存者偏見。

因為他們的博物館可不會展出被他們毀了的文物。

就像一個老頭活了一百歲,說自己長壽的秘訣是每天一包煙一樣。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這是一個歷史問題,現在如果有什麼發掘文物被拿到國外博物館的話就已經觸犯文物法,國家肯定會積極追討。就像前幾天新聞中出現的「章公六全祖師」肉身佛像,在建國後被盜走經發現後國家就已經積極介入了,這種情況一般不存在所謂的」感謝外國博物館保存「。

中國文物外流是一個長期過程,起點基本上可以以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搶掠圓明園開始,但是文物外流在不同歷史時期有很明顯的差異,這些外流文物的具體情況和相應的後續影響也各有不同,不能簡單一概而論。

中國重要文物外流的起點基本上是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掠奪,但是限於時間和運力不足,圓明園的文物流失絕對數量是比不上之後的。其中博物館藏中重要文物數量不是很多,主要因為搶奪目標以值錢的貴金屬/有政治意義的帝王貼身物品為主,而且同時也有記錄為中國強盜也趁火打劫參與了圓明園文物的搶掠。由於搶掠時間短,運力有限加上並非有目的性的搶掠,大部分圓明園文物一路就被士兵倒賣到本地古玩市場,大件文物更多是被直接損毀或燒毀,外流圓明園文物跟後來相比不多。(已經受夠了中國導遊進了一個博物館就亂指著說這這這都是圓明園的這種沒常識的話了,圓明園更多是當場的破壞和後續的影響)

第二批大量文物外流的起點是19世紀末,隨著西方各國相繼和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後得以深入內地,加上當時清政府開始和西方合作修築鐵路為契機,大量墓葬被盜掘。這事分兩頭,首先是修築鐵路過程中意外掘開很多墓葬,其中大量陪葬俑以及青銅器等類型就被外國工程人員低價收購。隨後由於倒賣到西方後利潤比較高,加上當時整個考古學和博物館發展迅速,開始出現海外機構出資專門找當地村民購買隨葬品。相當大的墓葬文物(包括先秦青銅器和後來的隨葬俑)是以這種方式流散海外的。這個事情基本持續到民國,而且因為第二種形式的存在,盜墓在中原地區變得相當泛濫。

第三次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這次損失的重要宮廷文物數量遠超圓明園。原因有二:首先是在範圍上,不單圓明園遺迹,後來建成的頤和園還有故宮都被一定程度的搶掠,而且因為此時的西方對中國文物研究已經開始有了一定體系,有記錄顯示部分機構和博物館已經開始專門指定帶回一些類型的文物了,而且由於佔領時間更久+各國準備充分,很多大型器物也被運走。

同時20世紀早期,隨著清政府垮台內地軍閥混戰,一些西方學者開始在博物館等研究機構的支持下開始探索中國偏遠地區盜取文物,其中著名的就有斯坦因。另外辛亥革命以後大量前朝王公貴族為生機不得不倒賣出很多文物藝術品到市場,其中很多也被倒賣到西方。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批更複雜的人物,即中國文物販子。其實最早在19世紀末的藝術品展會上就已經開始有中國古董商出現並倒賣一部分文物了,但是這些文物很難說是否為惡意搶掠偷盜出國的。但是到了20世紀,在利益驅使下,西方通過一些重要的古董商為中轉取得了非常多的重要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盧芹齋了。基本上歐美博物館重要中國文物里都有他倒賣出去的。由於他是國民黨的重要贊助人身份,他得以在民國時期有文物保護相關法律的情況下依然瘋狂倒賣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昭陵六駿中的兩駿均被他倒賣至美國。有傳言中國流散海外的文物里有一半出自他手(來自新聞,未考證)。這一批有中國傳統鑒賞品味的古董大盜在各方面其實都比西方造成的後果更惡劣。

之後日本侵略也有大量中國藝術品外流,但是就總體數量而言最嚴重的時候是20世紀初,八國聯軍加辛亥革命到民國初年之間,由於連年戰亂導致很多文物無人保護無法保護。

為什麼說這麼多這些,其實是為了說明」當年文物被搶才得以保存「這個問題的兩面性。一方面,帝國主義通過侵略戰爭隨意毀壞和掠走了大量文物。在初期對中國藝術缺少研究的情況下,很多重要文物被直接毀壞(例如圓明園)。在對中國有了更完整的了解之後又專特遣專員在我國各地搶掠重要文物,其中還有大量中國商人在利益驅使下幫助外國人搶掠了很多文物。這些文物因為非正規的流散途徑,在盜取的步驟上就造成了很多不可挽回的破壞,包括佛教造像中佛頭被砍,鑿取壁畫造成的損壞,加上對中國藝術相關知識缺乏,在保護文物上也產生了諸多問題,包括女史箴圖的錯誤」修復「造成的無法估量的損失。

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的就,在中國文物以這種骯髒的形式流散海外之後,也讓一些西方學者認真研究和熱愛上了中國文化並對中國文物保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比如大維德(percival david),建立了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國瓷器私人收藏。他因為醉心中國文化,是1924年故宮博物院成立的主要資助人之一,為宣傳中國文化在1935年作為主要參與人員之一與故宮合作在倫敦舉行了第一個有中國官方研究機構參與的中國藝術展覽。同年創設了英國最早的中國藝術學位教授中國藝術相關知識,並且在西方最早翻譯了格古要論,他收藏的一對元青花大瓶成為元代青花的標準器。並且在抗日戰爭為了中資助中國一度走訪以致在上海被日軍俘虜。可以說西方很多對中國藝術/考古的研究也正是基於這些流散文物。

關於文物到國外就保護的更好或者留下來就保護的更好的問題,我就只說幾個例子。現藏大英博物館的一副經常被誤認為敦煌壁畫的河北清涼寺壁畫,是一九二幾年英國人從村民手上買走的,因為當時技術手段不足,加上這種破壞式的鑿取,現在都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拼接痕迹。但是清涼寺本身在隨後的混亂中中直接毀了,也就是說其實如果不被盜走也許這壁畫都不可能存留下來。而這種情況是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發生過的,比如易縣被盜走的遼三彩羅漢,其中在德國的一尊就在二戰的戰火中毀了。舉這些例子只是想說明在社會動蕩和混亂的年代,何談文物保護。小了說是泛濫的盜墓和盜賣屢禁不止,大了說人家來搶守不住,沒搶走的也被戰爭/文革毀了一大批。另外很多地方考古所資金緊缺,幾十年考古報告無從發表,地方博物館資金缺乏無法有效兼顧保存和展示藏品,要麼保存不當造成損失要麼只能把重要文物放倉庫吃灰d。這些情況到現在也在全世界博物館中。這些歷經萬難被有幸被保存的文物來說,得到充分研究,並且能用妥善的方式保存/展示給大眾才是最大的尊重,尤其對現代社會來說,放誰家也許沒有它們保護/研究/展示情況重要。(相比還回來堆倉庫,我更傾向於呼籲和敦促西方社會,利用他們資金技術上的優勢幫助尤其中國非一線的博物館展示/研究文物)

很多海外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流出方式並不光彩,其中不妥的處理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而國內也發生過無數包括盜墓和文革這種破壞文物的事件,可以說任何一件文物能保存至今都殊為不易,因此我非常反感簡單以」外流文物就該還回來「或者」只有在外國才能保存的好「進行爭論。歷史環境已經造成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損失,海外博物館沒有做的更好,但國內博物館也問題諸多,其中比如非一線博物館保管,展示和研究能力不足造成的問題也是全世界博物館普遍存在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是海內外機構和組織互相合作交流,讓更多文物得到更妥善保護,更多學者能更方便研究,更多被藏在偏遠博物館的文物能被以各種方式展示給大眾,而不是一味糾纏在歷史爭議之中。這才是這些文物被保存下來的意義,而不是躺在某國內或國外博物館裡永不見天日最後湮沒在時間的長河裡。


1.要知道,當年外國侵略者將中國文物劫掠出境,本身並不是抱著「保存文物」的目的,而是將其當做戰利品。一般的侵略者,如普通士兵之類,很可能會把劫掠的文物變賣、變造或者單純當做家庭陳設;而後期的一些文化侵略者,會有計劃的劫掠一些文物,但是在劫掠的同時會對文物本體造成一定損害,而且其研究的成果也是基於殖民主義的。

2.由於博物館的傳播效應,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通過西方社會保存下來的中國文物,但是在劫掠行為發生的年代,外國社會是不把流失出去的中國文物當回事兒的,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中國文物僥倖留下來,但是同樣會在西方的社會環境下損失很多。由於對流失出去的中國文物數量以及我國文物保存總量缺乏統計,這種損失比率到底是中國更高還是西方更高,是難以計算的。

3.流失出去的文物因為外國博物館不熟悉中國文物的特性導致的修復性破壞是有先例的,譬如大英博物館對女史箴圖錯誤的採用了日本裝裱方式導致了不可逆轉的損壞;其次,流失在國外的文物很可能因為和原文化環境的隔絕導致在修復的時候造成偏差,典型例子如流失海外的廣勝寺的壁畫,在美國不同博物館中保存,經過歷次修復之後,藝術風格上已經呈現不同的面貌:尼爾森-阿特金斯博物館壁畫的黑色輪廓被加深過,且塗了一層發光樹脂;大都會博物館的壁畫線條的銳利程度更
高;而賓大博物館的壁畫黑色輪廓則比前兩者更深更突出。現在也無法判斷壁畫的本身面貌倒底是怎樣的,是一開始就如此(可能說明不同的工匠繪製了壁畫)還是修復造成的(也許是同一工匠創作了所有的壁畫);第三其實國外一些博物館的保存環境和條件並非無懈可擊,去年英國的一些博物館的館藏中國玉器就遭到了盜搶。

4.文物流失在外的最大風險是什麼?僅舉一例,一戰前後大英博物館為了迎合流行於歐洲的白種人最優論,將收藏的從希臘掠奪來的埃爾金石雕的外層磨去,露出白色的內層,並暗示古希臘人也是「優秀的白種人」。如杜輝博士在「全球化語境下看《帝國主義、藝術與文物返還》」一文中寫到:「事實上與博物館聲稱的「文物挽救」恰恰相反,這一珍貴文物(埃爾金石雕)在「管理」中曾多次遭到破壞,如埃爾金及其後的「小埃爾金」對考古遺址的破壞性發掘,對白色的崇拜以及長久以來
的古典主義藝術實踐及意義闡釋使藝術品早已脫離原意,而被杜撰的意義則常為政治及意識形態所利用。」


我來政治不正確一下:寧為漢家土,不作外虜瓷。

我今天上完班,突發狂躁症,要去把我的車給砸了。結果走到車位一看,傻了:我的車呢?趕緊報警,沒多久小偷逮住了,我的車保存的還好,至少比被我砸了要好。於是我給小偷送了面錦旗,感謝他偷車保管之恩。你說我這是有病呢,有病呢還是有病呢?反正我接下來去看病肯定不會僅僅只看狂躁症了,肯定還有其他病。

排第一的答案已經重點說過國外對中國文物的保存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完善,舉的例子還是一流博物館對一流文物的保管方式。沒事兒多看看那些小館子,也別盯著英法這種老牌搶劫犯,可以看看人類良心我美帝怎麼保管的。明清的傢具保護力度還不如美帝自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產的一椅子強。

然後看到有些評論黑文革時期對文物的破壞。的確,文革的破壞是很嚴重的,這個嚴重尤其體現在民間文物上,而且過程和手段十分惡劣,這不能洗白。但能不能別一說起文革破壞文物,那口氣就像是沒文革的話你家就是滿牆字畫,滿桌瓶壺啊,是不是沒文革你家櫥櫃里掏個碗都是慈禧用過的啊?

你們這心態啊,得治:以前皇宮大院里的文物反正跟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被洋老爺搶了咱得謝謝人家搶的好,啊不,保護的好。至於你支你共抄家砸東西,那過程中一定是砸了我家不計其數的寶貝,要不是有這茬我這會不但不用搬磚,躺著都跟王思聰稱兄道弟。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共該死。

利益相關:文革時期當幹部的爺爺奶奶進了牛棚和幹校,嚇得我太奶奶把家裡的扇面字畫全部付之一炬。


實名反對某高票答案借《永樂大典》為洋大人洗地。

該答案為洋大人洗得真是妙不可言,衝進火海抱《永樂大典》,簡直是描述出了一個奮不藏孤身的愛國志士。

「在火光中覓一路,抱之而奔」原文如此。

可惜,在那場大火中,洋大人更多是這樣的。

「龍式池及井中,均書函狼籍,為人所拋棄。有綢面華麗之書,皆手訂者;又有善書人所書之字,皆被人隨意搬移。」

事後譯學館的劉可毅在洋人馬槽下撿到了數十冊《永樂大典》!

就是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也是零散分布甚至英、法、蘇聯甚至韓國、越南國,如果真是洋大人出於愛護救走,海外《永樂大典》怎會零散不堪,甚至由國人在書店角落翻出?

國人也並非都是漠視不管,清末狀元陸潤庠便苦心收藏了洋人洗劫後剩餘的64本,而「熱愛中國文化」的英國學者莫利遜收走保護的不過5本,國家博物館所藏的第一批《永樂大典》正是陸潤庠所藏,感情該答主認定他是從洋人乞討來的而非衝進火海救出來的,所以只有洋大人配搶救《永樂大典》,陸潤庠等人就配不上去搶救了?

另,莫忘了圓明園文源閣的三萬多冊《四庫全書》,它們全部毀於英法聯軍大火,莫非洋大人嫌棄滿清編的書,就不肯衝進火海里抱出來了?

且看洋大人多麼愛中華文物。

「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湧進圓明園,縱倩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裡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里放滿了紅蘭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裡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個英國軍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裡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一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該人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一地,人走進屋裡,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傢具統統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兇狠地向大燭台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

我們自己國家是有過愚蠢行為,但也有陸潤王梁思成這樣的志士為之

自己人和洋人的破壞都不可原諒,但我們既然也有自己人去保護,為何就一定要感激洋大人的搶劫?!!!

感激洋大人燒搶之餘保留了部分財產,那麼強姦者戴了套,是不是也要感激涕零呢?


這種言論的邏輯,本質上和"你被強姦了可你也很爽嘛"是一樣的。

君不見圓明園獸首流離海外,難道連英法聯軍的那把大火也忘了?

君不見敦煌藏經因偷運一路遺失,難道連那些壁畫破壞也看不見?

這些歷史的明證,不是洗地能洗掉的。

搶了就是搶了,難道還有理了不成?

分明是被強姦了,事後還非得拍手叫好不成?還得對強姦技巧歌功頌德一番?

說這話的人,哪是跟你講理啊,要麼是白痴,要麼是假裝白痴。


這件事得分倆方面說。

第一:文物介質承載著歷史,它們的價值不可估量。無論是戰爭浩劫還是政治浩劫,大家肯定不想它會毀於一旦。所以我如果在國外看到我國的文物第一反映是這個可以考證古代史的重要佐證,會感到高興。因為它還存在。

第二:人是有民族性特質的。雖然文物本身還存在,但它卻擺在其他民族的展館裡。接下來感受就微妙了,這時候文物又成了曾經受過屈辱的象徵。如果有人還對這段屈辱史值得高興,這是一件非常恥辱的事情,對不起,這人沒心。

謝謝,安。


大概是「有高潮所以不能算強姦」的邏輯?


我爺爺搶了你爺爺結婚時的首飾,還有一堆財物,他帶不走的能砸就砸,能燒就燒,順便在你家來一場BBQ,用書烤的BBQ味道不錯,然後我爺爺走了。

現在到我這一輩,我把我爺爺搶走的你家財物給別人看,你知道了,就跟別人說謝謝我爺爺搶走了這些,不然全都要被你爸爸拿去換酒了。

大致就是這麼一個邏輯,我感覺就是有些人再說。。。

你來搶我啊,你來搶我啊!你來搶我啊!

這不是徹徹底底的抖M是啥!說抖M都是侮辱了我們M屆好嘛!

這明明是犯賤好嘛!典型的給臉不要臉啊!

我黨齷蹉事是幹了不少,但是你要說侵略者都比我黨好。。。。

這絕逼是洋屌舔多了


那得先還回來才能討論該不該感謝吧。有的人就是賤骨頭。合著搶劫犯搶我導致我沒吃上火鍋,回過頭來我還得謝謝他幫我存錢咯?

所以說,有的人就是賤骨頭。

有的就是賤骨頭,不算人。

有的就是賤,根本沒骨頭。


要我說的話,不能用結果來為動機辯護,不能用結果來為動機辯護,不能用結果來為動機辯護,重要的話說三遍。

文物保留了下來,是結果。但是,搶劫就是搶劫!你不能說因為文物保留下來了,就對搶劫者感恩戴德。為什麼?很簡單,你就知道如果文物在國內就一定保留不下來嗎?估計誰也不敢說絕對吧。用結果為動機辯護,是最錯誤的一種辯護方式。我也反感文革,但是無腦黑只會讓更多人認不清文革的真相!


沒錯,是因為他們搶走了才得以保留,沒有被毀掉,但是,他們忽略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使得這些文物有被毀壞的可能。

一個人,跑到你家裡,放了把火

然後,把你家保險柜扛走了,

末了,那家人說,多虧你啊,不然我家財產就都沒有了。

這不是缺心眼么


是不是首先要統計一下被發現後被外國人弄走的文物的保存率,和被發現後留在中國的文物的保存率?


這種言論是一種情緒宣洩也是客觀的表達。

1文ge破四舊故意損毀的文武太多了,相關記錄也很多,在某些信仰下自己大規模的破壞文物讓人痛心。網友這麼表態有一部分是情緒的宣洩。

2帶出去的文物有相當一批確實保存的好,這也是客觀事實。

3塔利班炸毀了包括世界聞名的具有2000年歷史的世界最高的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揚大佛在內的眾多文物。這種極端思想震驚世界。我們如今感慨他們的愚昧與極端,真如同幾十年前世界看我們。


屁股問題,被搶的國家可不僅僅只有中國,對於印度要求英國返還文物 和 埃及要就返還文物,英國人一般也是 說 要不是我們搶了,你們早就玩壞了 ┑( ̄Д  ̄)┍

看見沒,這幫人腦迴路和英國人一樣 不知道發現了什麼。

有些事情是國家民族尊嚴問題。

======================================================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大同用這種方式復建城牆?
雍和宮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房地產開發商挖到文化遺址會怎麼處理?
侈口與敞口有區別嗎?什麼區別?
敦煌文物能追回嗎?

TAG:歷史 | 博物館 | 文化 | 考古 | 文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