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論什麼畫,只要被裝裱起來擺放到美術館裡就會顯得更好?
我可能自己並不能叫做普通觀眾,對一件作品是有著判斷和欣賞力的。可是我不止一次的感受到,一個前一天在畫室見到過的,在我看來的確是平庸不堪的作品,第二天被拿到美術館展覽時,我也的的確確的感受到了這件作品的質量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這個提升是發自實實在在的視覺上的,以至於再次進行理性欣賞時候也會有所改觀。
瀉藥 @Kellod
題設中的「顯得更好」,對我而言還是有一些表意不太明確,姑且咱們認為加上了畫框之後,主要問題集中在,是否視覺上,以及觀者心理上和作品本身會帶來更為「高級」的欣賞感受。
那麼,一,視覺上;
a,畫框本身我們自然而言會認為那些傳世的經典名作,附帶了幾百年的精美畫框已經成為了作品本身的一個部分,我們也有很多的理論依據來探討畫面邊框給油畫帶來的視覺影響
圖一,奧賽博物館馬奈的作品,中間為傳世的吹笛子的男孩兒從這三幅尺幅並不算太大的畫可以看出,將畫框外的部分也算作作品的一個組成成分的話,它其實佔據了畫面不少的比例,從視覺心理的角度而言,這樣做的方式不僅僅是裝飾外框,更突顯了畫面內容,確實會在視覺上帶來更加愉悅的觀賞感受。
這樣的情況在小尺幅的繪畫上,更加明顯。圖二,奧賽博物館,世界之源,庫爾貝庫爾貝的這張名畫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原作尺幅並不算大, 46*55厘米而已,大家注意這個畫框並不是一個正方形框住了作品而已,它給整體帶來了許多個同心的「正方形」,正方形們層層堆疊,它們的夾角帶來了一種「收放」的視覺效果。
而外框的作用在尺幅大的畫作面前,視覺公用性便沒有那麼明顯了。當我們身臨其境,在照片中這樣的場景里欣賞大尺幅繪畫時,我們通常會遠距離和近距離地觀看畫作,距離畫作較遠時,我們甚至會感覺如圖所示的巨型畫框會顯得臃腫,近距離卻直接忽略了畫框,沉浸在作品細節當中。
b, 畫作的屬性
在眾多的觀展經驗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現代繪畫之後的繪畫作品中,外框的出現變得越來越稀少。當我們觀看一系列抽象繪畫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作品有沒有裝裱精緻華麗的外框呢?在圖中場景下,畢姥爺的作品僅僅用簡單的框子給「框」了起來,它的作用似乎僅僅是限定畫面的存在,並不再過多地參與視覺組成。
圖6,還是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在上圖中,小畫幅的情況下,博物館選擇用超過畫面尺寸的畫框來裝裱畫作,而裝飾繁複的雕花早就消失了,不僅僅為了保護畫面,框子和畫面之間的空間會使得內容得到延展,整體的空間性更強。不信你隨手用a4紙畫一張抽象的繪畫,用同樣的方式裝裱起來,肯定立刻會感覺高端許多。但這樣的方式用在大尺幅的繪畫上,反倒會限制畫面。
圖7,2010年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蒙德里安回顧再看看蒙德里安的抽象繪畫,不大的尺幅用了類似的裝裱方式。但我更願意相信這裡的裝裱是為了保護畫作,比如斜45度掛起來的兩幅作品,蒙大爺在這裡本來要討論的便是超出畫框,超出畫布的空間問題,邊框的出現並不那麼適宜。
不信,再看看這張作品原本的樣貌。難道簡簡單單將蒙德里安的作品懸掛起來,貼在牆上效果不更好一些么?
同樣,我們回顧參觀過的展覽,面對更現代,更抽象的繪畫時,我們往往會採取更簡單的裝裱方式,外框的樣式也會盡量簡單,有時候會盡量不構成視覺部分。圖9,最近在巴黎大皇宮展出的一件Cy Twombly的作品。試想一下,如果將CT大神類似的抽象繪畫用金邊雕花的外框裝裱起來會好看么?甚至我們會覺得在這個環境里如果不需要保護作品的話,外框都是多餘的。將其簡簡單單掛在白色牆面上,視覺效果反倒更加令人舒適。
再回顧一下看展覽的經驗,當我們參觀一些當代繪畫展覽時,外框似乎並不經常出現在討論範圍之類,畫面的圖像性和繪畫的物質性高於一切,我們可以選擇添加一個簡單的外框,或者利用精巧外框來凸顯圖像內容,也可以簡簡單單就掛在牆上,比如下圖中,波爾曼斯那樣。圖10,Borremans在作品前
我們可以看出來,作品僅僅上簡單地掛在了牆面上,外框已經消失了,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此時畫面延伸開並轉角後與牆相接連的四條邊框成了新的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張畫的畫面是延伸到轉折後的,而有些藝術家則會留白,當留白時,這四條白線又組成了另外一個「外框」,而這樣做法的詳細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2,心理上
a,畫框 畫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一個句號。 當你給畫裝裱上外框並掛起來的那一刻,無論藝術家意願(作品是否完成)如何,這幅畫在此時此刻都代表著「完成」,像是任何一件製品,「成品」在意義上便是一個結束。這跟在畫室看到一副放在畫架上的繪畫時,有最基本的區別,畫框所帶來的嚴肅性。b, 博物館
從直觀的觀賞角度,展覽之所以為展覽,正是因為一系列「嚴肅」對待展品的態度,給與作品空間來展出,並加上適當的說明以及合適的燈光。 先拋開「博物館」本身的權威問題,從欣賞層面上,因為排列有序的擺放以及適宜的燈光投射,對於作品的視覺感受與在另外的環境下也是巨大的不同。在我有限的觀展經驗里,在許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館組織主題嚴肅的古典作品展覽時,布展大部分時候都跟圖片中所示差不多,嚴謹地作品陳列,深色的牆面,昏暗的燈光(我不太了解這樣的布展方式,是否跟油畫作品本身有關?比如,為了防止燈光熱輻射對油畫顏料的損壞?),在這種情況下,觀賞作品甚至會有一種嚴肅的莊嚴感,這種視覺感受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觀者的心理,對作品油然產生的距離感。通常而言,現代繪畫及當代繪畫作品展出時,展廳里的燈光則要充足許多。
裝裱和博物館對於展覽時作品的陳列細節考究, @子藝的答案已經說得挺清楚的,點個贊。 至於從文化層面,和藝術品本身價值和「博物館」等文化決定方之間的關係, @螺旋真理的答案寫得簡明扼要,作品價值的決定權並不在觀者手裡。其實我又想多嘴一句,在博物館裡觀展時,一些古典繪畫因為昏暗的環境,很大程度影響了觀賞經驗,尤其是色彩上,更別提層層保護下想要一窺名畫細節。
圖12,奧賽博物館的莫奈如果你喜愛印象派,滿心歡喜跑到某處觀看原作時,恰好是上述中所說的昏暗燈光下的擺設,你會鬱悶地覺得還沒電腦上來得好看,顏色也沒有印刷品那麼鮮麗。你會覺得,咦,這張照片里色彩挺好看的呀,記住,照片可以調,你的電腦屏幕會發光,去看一趟真跡就知道了…………
你看到的沒準就是這個調調……好了,言歸正傳
關於外框和博物館,拋開博物館的身份性問題,我們勉強……嗯……勉強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結論:古典繪畫比現代繪畫尤其是抽象繪畫更適合外框,尤其是複雜的外框
小尺幅作品比大尺幅作品更適合外框其實不管有沒有外框,當你家有一面足夠大沒有裝飾的牆,在上面掛幅哪怕不是油畫而是印刷品也會顯得很有逼格……好吧……因為普通觀眾不具備解讀展品信息、評論展品優劣的能力,從而只能通過信任儀式(如被博物館展出等)來信任展品本身。
」被博物館收藏「其實經常用來誤導公眾。有些時候,」被博物館收藏「並非因為該物品具備某些優秀的特質,在博物館研究員的眼中,很可能是因為該物品」更具代表性「」更符合博物館的宗旨「」更具紀念意義「而非」更好「。
以上,基於藝術價值的本體論,即如果藝術品本體不發生改變,其價值是不變的,變的只是人們的看法和評判。如果我們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角度,而基於藝術價值的構建論的話,也許答案會不一樣。
藝術品,尤其是現代藝術作品,其價值是需要被構建的。同一幅畫作,即使其一個原子都沒有變過,沒有經過博物館展出和經過博物館展出,其價值是不一樣的。對作品的博物館展示、藝術評論等發生在公共領域中的行為,同樣是這件作品價值的組成部分,因為這些行為參與了對作品價值的構建。
所以,看題主基於哪種理論範式來看問題了。這類問題回答起來容易精分。
俺是民科,一家之言,不可全信。感謝 @Kellod 的討論。其實這年頭把什麼放在美術館裡,它都會顯的更好,我們擲一坨屎在展廳里,只要空間夠,光打的好,場域就能出來。現在不流行裱畫了,反正我沒見過幾個給畫框裝洛可可的,即便裱也是給一個非常簡潔的木質/鋁製框邊,如果是展覽空間那就屬於策展方面的問題了,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啥樣的畫。
專業的畫廊在布展時都會用激光垂准儀來測量,甚至在用油墨刷作品簡介的時候都非常嚴格,有的畫廊/美術館牆面不平,或者牆面的質量不高,油墨會滲,效果非常糟糕,比如元典美術館。上一年藝術北京博覽會的時候,一些上海畫廊就抱怨展覽牆面太次,因為上海畫廊要求很高,對這些很在意。(今年我發現好多直接用鉛筆在牆面上寫,王玉平的序就是 ,非常即興,各種塗改痕迹,乍一看很不正經,但跟他的風格很搭,其他就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了。)博物館/美術館用燈非常講究,比如色溫、光束角、焦距、光斑大小等,這些燈都很貴,尤其是鹵素燈。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200110_41.pdf
從照明方式上看就有至少 5 種,而且需要考慮多方面的環境因素。博物館展示照明對觀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點:空間上的影響與視覺上的影響。形象構成,強化畫作本身的體積感,對肌理等各方面的體現。一般展覽會有很多畫作或者其他媒介在場,燈光可以統一格調,製造空間感。照明本身的亮度、色彩可以讓觀眾的視點集中,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同時避免審美疲勞。另外展館裡的氣氛不容忽視,如果不信可以把畫挪到菜市場試試。用手機放 3GP 格式的視頻和在電影院里看 4K 膠片,那感覺肯定不一樣吧。
裱不裱還是要看情況,余友涵算是國內當代藝術元老級的人物,作品基本幾十萬起步,本人非常低調,說話輕聲細語,他的框子邊是這樣的:
王智一的作品本身的圖形就需要延伸到邊緣,使其成為一個具有厚度的整體,所以不能裱,馬樹青那樣的更不能裱。
我之前弄一些東西也是延伸到邊上的,感覺非常爽。已更新完畢,補多圖,最後有彩蛋~
————————————————蟹妖,個人對這個問題也是深有體會,不只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上完框後洋洋得意~~問題分為兩步:第一步:裝裱。
國畫神馬的不專業,就不說了,但是裝裱無疑是國畫裏非常重要的一步,而這重要的一步,在近現代的油畫界或多或少不太被重視。因為國畫的裝裱,是使依託材料(紙、絹等)更為堅固,而油畫的裝框(沒有裱這一步),更多的是裝飾性,有點可有可無。現在都流行無框畫了,而現代的藝術理論也經常探討到繪畫內容和邊框(線)的關係(不展開)。
從視覺效果上說:最早的畫框是為了區分場景。古時候的製作方法是先把一塊板子雕刻出幾個框,再把中間要畫畫的地方鑿出來打磨平整,畫畫是最後一步。後來覺得這方法費事,就逐漸發展成先畫畫再上框,框也變成了L型框,沿用至今。
既然畫框能夠區分場景,說明畫框有阻斷視線,分割視線的作用,標記著「這張畫到此為止」。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裝了框的畫看上去比較整體,因為觀眾的視線和心理被畫框的標記限定在這個特定的空間裏了。
下面這張羅塞蒂的原作,估計像我一樣看印刷品成長的人看到會內牛滿面,讀了這麼多書,原來下面這一塊書上都沒有!當然我不知道是原作就這樣還是收藏家拼在一起的。畫框區分場景的典型。(芝加哥藝術學院裏燈光太暗,拍出來都這個效果)
前方插播一個吐槽:
有哪些內容值得推薦但被糟糕裝幀影響銷量的圖書? - 彎彎的回答裡面提到的這張畫,簡直就是框比畫好看的代表作,哈哈哈現代的無框畫,恰恰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打破這種固有的關係,讓畫面、空間和觀眾產生與傳統不一樣的關係。
不需要框,加了框反而會不好看的,比如自帶發光體小宇宙的羅斯科:
你看看這顏色,根本就是自己在發光啊!順便也給知乎上有一些看不懂羅斯科的朋友看看,這顏色,是隨便幾筆能調出來的嗎?(無PS)再來一張:還有氣場大師基弗。他的畫如果加框,做框的師傅得哭暈在廁所吧,太大了!但是,不加框,他的氣場就滿滿地爆出來了:再插播一個好玩的:有多少人注意到這張修拉的名作,其實自帶畫框?往邊上看,左邊那行紫紫藍藍的,就是自帶的畫框,修拉真的是炫酷到沒朋友:從功能性上說:裝框保護畫面。在古典時期,畫框就像國畫的印章一樣,轉一手收藏家常常就換一個框,也帶有個人屬性。不展開。第二步:展出
要有光!
倫勃朗的畫若沒有打光,我們能欣賞到亮部豐富的肌理嗎?佛洛依德的畫不打光,我們能驚歎於那層層疊疊的顏料堆積嗎?做不到。
前面答案已經有博物館學的大牛回答了,不獻醜,我從油畫專業角度講講技術問題。
以前曾受一位國內名家耳提面命,說一張畫從準備階段就要開始為了展出而準備(以下理論僅適用於比較薄的古典畫法,且為一家之言,不同意勿噴)。比如:開始繃布的時候,就要找出稍粗和稍細的經緯,確定了畫面橫豎幅之後,稍粗的作為水平方向。底子也要向水平方向打磨,把肌理做成水平而不是垂直的。人物眼睛的高光可以水平地點,若是豎著點,反光效果沒有水平強。最後上光的時候,光油也要水平刷。到了最後,這張畫就會因為博物館的頂光而有一種「博物館光」。這種現象在反光的時候最容易觀察到。
仔細觀察下列畫面的經緯線,水平的痕跡比較明顯(並不是所有古典畫都能觀察到,如果顏料層厚了就很難發現,除非在背景薄處可以看出):
在畫室的環境,一般也不會有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照度高,因此畫面顯得發灰,看不到細節,是很正常的。個人認為,一張好的架上油畫作品,通過恰當的上光(因為光油能增強畫面細節,特別是暗部),恰當的上框(因為使畫面更加完整統一,集中觀眾視線和作品形式感的心理感受),恰當的布展(因為光線和「場」可以給觀眾帶來心理變化,包括調整高低、燈光佈置、再講究點的還有底牆色調),確實是可以增色不少的。彩蛋:("▔□▔)/("▔□▔)/("▔□▔)/ ("▔□▔)/("▔□▔)/("▔□▔)/ ("▔□▔)/("▔□▔)/("▔□▔)/ 逗你玩~~~("▔□▔)/("▔□▔)/("▔□▔)/ ("▔□▔)/("▔□▔)/("▔□▔)/ ("▔□▔)/("▔□▔)/("▔□▔)/這是一種舊的藝術史觀建立起來的感覺。
畫框是一種文化生產形式,畫框和畫是同樣重要的。它使得框里的一切成為畫,成為人們可以學會觀看的東西。畫框本身促成了畫的內在關聯,所有在畫框中有一席之地的東西,會被作為藝術看待而擁有了優先權,和不在畫框中的東西形成對立。另一方面,現代以來很多畫作單靠自身是無法支撐起一個藝術價值的,題主所稱的「平庸的畫」尤其不能,畫框即作此用。
博物館的效應同理。
但是現在的展覽很多都在干預這種觀感吧,現在去一個展很可能常常分不清哪個是作品哪個是館內設施了。
還有一點,畫框建立一種距離感,把「藝術」和外界隔離開了。
大致如此。瀉藥…效果提升的原因…1心理上的(展館這個環境)。2場地氛圍(嚴肅正規),讓人可以仔細觀看。3場地光線(比較講究,可突出終點掩飾不足。4裝裱後…自然好看的多。七分畫三分裱。
題中說更好,我姑且理解為能給人以更為強烈的審美體驗。
其一,畫框問題
美術館裡的畫,尤其是古代的,一般都會使用金黃色雕花畫框。畫框突出的繪畫,是古典的錯覺繪畫之延續,古代沒有美術館,畫框掛在家裡,錯覺主義的畫「如同在牆上打了個洞」,所以畫框充當了窗框的作用。 既然是窗這個心理概念,那麼從窗里望出去的當然是一個世界。而且是一個與我們所在的物理世界同質的世界,因為畫框本身是兩個世界的通道,這個通道本身是物理的。人站在窗口,凝視窗外,所以畫框里的畫,是給觀眾凝視的,畫框引導觀眾感受窗外的風景。古代也有無框畫,也就是壁畫,壁畫不是給人站立凝視的,壁畫希望能讓人成為畫中世界的參與者,不過這是另一回事了,和此題無關。除此,上面也有知友提到了,有些畫沒有框,尤其是現代的。現代的畫,尤其是抽象的,不反映現實物理世界的,往往無框,甚至配上框反而給人怪怪的感覺。這和上文所說的畫框帶有窗框的含義是一個道理。我們面對一個畫框,就會產生一個希望看到和現實世界同質的物理世界的心理預期,若畫的內容與這一預期不符,那就類似於某物出現在了在一個它本不該出現的地方,我們自然會覺得怪異。
而現代繪畫裸露展出,正如 @子藝 談到的羅斯科的畫,畫本身形成了一個非物理的世界,他凸出牆壁,非常具有存在感,畫中的世界如雕塑般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因為畫本身不是物理性的,所以強調物理性的框也就沒有意義了。其二,掛放=完成
除了畫框,畫的掛放也很重要,我這算是對 @Guangli LIU 所說的作品的完成問題的小補充。 @Guangli LIU 在他的回答中提到,畫一旦掛出去,就意味著完成了。對於一副完成的畫,觀眾認為繪畫的表達是到位,完整的,也就更願意認真的觀看,更集中注意力,當然能帶來更好的審美體驗。如果畫作放在地上,倚牆放置,觀眾不會想仔細看,當然觀看角度也是個問題,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從地上掛到牆上這一極具儀式感的,象徵著完成的過程。掛在牆上這一狀態本身就是在向觀眾說:請觀看我。 其三,布光 布光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柔光,比如盧浮宮紅廳,橘園美術館睡蓮廳。這種布光,更具有功能性,他能提供給觀眾舒適的觀看光線,而且不怎麼反光。經常看展的人肯定對強反光厭惡不已,柔光相對弱化了這一現象。 還有一種是聚光,聚光的效果是讓作品閃耀,而讓周圍環境暗淡。聚光照明能讓人注意力集中在畫面上,這和攝影喜歡背景虛化是一樣的,跟背景虛化照什麼日常物品都好看一樣,聚光燈下掛什麼畫都顯得好看。- - 好像也並沒好看太多。
不妨讓我們這樣來想:一幅畫被裝裱、展示在美術館裡,這一舉動實質上是做了什麼?
1.改變了作品所處的物理空間。
單這一點就已經能產生許多變化。只舉幾個例子,不能足一而論。將一幅畫從倉庫移到展廳,轉移到了公共空間,創造了更多觀看和討論的機會,相互交流和不斷觀看都會增進人們對作品的理解。換個角度,如果是將畫從堆置了許多物品、讓人眼花繚亂的、吵鬧的空間轉移到類似white cube的美術館(四面白牆,安靜的空間),人們對它的注意力會更集中,避免被視野中的其他事物干擾。不同的展示方式,也可能改變作品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感、改變觀感,同樣會影響觀眾對作品的解讀。2.改變了作品所處的語境。
一幅畫展示在美術館裡,重要的不僅是它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物理空間里,更是它與什麼樣的作品放置在一起、如何被放置在一起——這就是策展中所謂的recontextualization。這關係到這幅畫被安置在一個什麼樣的語境中,強調了它的哪些屬性和特點(簡單粗暴地解釋:如果與同一個主題的作品放在一起便無形中強調了作品的主題),它與其他作品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對話。這種安排與策展的理念、與策展人想要傳達的信息緊密相關,如果觀眾能夠在這樣的參觀中對一件原本覺得平平無奇的作品有新的體會,私以為就是某種程度上的成功。補充一點:一幅畫展示在美術館裡發生的變化,相比題主感受到的「質量提升」,我更傾向於「產生新的體會」這種說法。因為它不一定是變「美」,可能也會變「丑」。你會像是在一個隆重的場合重遇一個印象中很平凡的女孩一樣,發現一些你從沒注意過的細節,但這可能是新鮮的、讓人好奇的、充滿秘密的,比起「質量提升」更讓人感到興奮。
不過我覺得像題主這種情況可能並不多見,更多的情況是許多人甚至連實物都沒有親眼見過,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見到的時候感覺特別棒,就開始懷疑這是一種心理暗示,是機構的魅力、權威的魔力……這我就不吐槽了。好比領導幹部不需要多大能耐,關鍵是要有人捧,看起來就像那麼回事。但別忘啰,也有實在太不像樣,捧都捧不起的。
哈哈,大魚為啥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不過還是謝邀。
其實這個問題基本屬於外行問題,「三分畫七分裱」這句話難道沒聽過嗎?更何況裱完了還加燈光和場地……裝裱後的畫一定會顯得比裝裱之前更好看一點,這是常識嘛……感受美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 Pretty sure!說看不懂的人,其實也是有感受的,就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覺得自己有鑒賞能力的人,是比較敏感的,明確的知道自己的喜好,對藝術品的味道,有自己的要求。But, 內行與外行的區別在於,內行人有理論裝備,有身體力行的去直接創造,有時間的累計去感受。內行看門道的時候,其實是缺乏那種輕鬆和無壓力的愉悅感的,沒有辦法讓自己的眼睛,身心完全沐浴其中,用直覺去感受美。不自覺的,找作品結構,風格,技法,不僅僅關注其形式,更想探究其深層表達,心裡總是叫著勁兒,累。但是,也很容易被作品感動。感覺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洗禮……(請原諒我跑題了)------------------------------------------------------------------------------------------------------------------------用很簡單的例子來幫助題主理解吧,原畫是這樣的美則美矣,無可挑剔,但是沒有驚為天人的趕腳!然後裝框,進展廳,打光,再和著空氣里化不開的藝術味道(如下)哎呀,媽呀。讓我多看幾眼,衝過去親吻鞋面滴想法都出現了。包裝的力量不可小覷!
這個,跟電影加遮幅有點像。足記還記得么。
原因在於博物館所營造的空間就應為藝術品增色,否則就是建築師的失職。
引用一段原與藝術無關的文字,「譬諸范雕土木偶,名之曰神,升諸閎殿,供諸華籠,群相禮拜,靈應如響;忽有狂生拽倒而踐踏之,投諸溷牏,經旬無朕,雖復升取以重入殿籠,而其靈則已渺矣。」如某寶這種常見設計,就在使作品本身減分。杜尚可能覺得題主這種困惑很有趣,就創作了《泉》。戲謔人們對於現代藝術的感覺,就是只要把什麼東西放在博物館那樣的高大上空間就是了。人靠衣服馬靠鞍。
因為本沒有什麼對錯好壞 一部分人制定規則一部分人照做罷了
美術館在布展的時候會量一個東西叫視平線,視平線不唯一,我在台灣看到的小小盧浮宮畫展,一個微縮的盧浮宮,視平線就相對低,然後就是頂光,頂光的色溫和焦點會影響畫面給人的感覺,有時一盞有時多盞,這要看策展人對作品的理解。然後還有展簽製作,水平線對齊,視距線護欄(有的油畫的需要站一定距離才能看清楚,比如印象派),裝裱只是一部分,裝裱的材質是會烘托畫面,只是一部分!然後就是畫冊,海報,簽名版,甜點區。。。
策展人是一個很牛逼的職業,是全面的人才,懂數學懂美術,懂人際關係,懂公共空間,懂室內設計,甚至懂美食懂洋酒,藝術需要一個很裝逼的環境去展示它的無價。收藏家又不傻,就像垃圾股總有一天會停牌,我不喜歡有人說公眾不懂畫,那個妞美不美你難道不懂嗎?我就不信一個9年義務教育下來的人對一個畫面沒有自己的解讀。就算沒有,你還能看展覽的畫冊,不識字的你來看畫幹嘛呢?一副畫要出名,必然要被展覽好多次,策展人肯定不會隨便選畫,隨便選業內的人肯定就不爽了,老子畫比他好很多(業內公認)你為什麼掛他不掛我,於是乎這個策展人就會被搞臭,展覽就是讓公眾認識到一件藝術品的魅力,只有在不斷展覽的過程中才體現價值。外行看畫就看喜不喜歡我覺得就夠了,內行看畫要看畫家的出身,工筆,色彩,題材,經歷,以及它的圈子等等。所以你問為什麼掛起來就好看了,也許是環境給你的心理暗示,也許是光源的變化,也許是視距的變化,裱畫只是一個細節。更專業的姿勢要請學策展的同學回答。。。我是學計算機的。。。。因為你看的都是畫外的東西,
說白了就是:懂畫的人少,裝懂的多。很簡單,因為設計拯救了一切;在一個很有逼格的廁所里,我們連拉屎撒尿都有一種附庸風雅的感覺,不是嗎?
以前學畫畫時,老師總是說一副畫七分裱。
推薦閱讀:
※日本的漆器跟中國的漆器在工藝、風格上有何異同?
※為什麼攝影作品用黑白純色框加白邊裝飾比較好看,而以油畫為代表的繪畫作品多裱在花式繁複的框子里?
※就繪圖來說,頭髮要把握骨骼的變化,畫的時候腦子裡想著人物內部結構,誰能解釋一下?
※值得前往的攝影博物館有哪些?
※林肯中心到底是怎樣一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