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幾乎沒有經受過侵略,有地緣優勢的大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如何?
他們的軍隊存在定位是什麼?數量上和結構上與所處地緣環境複雜的大國有區別嗎?
——————補充——————我可能表達的不到位,我的意思是那些」實力較強卻沒有參與過大型戰爭,或者在大型戰爭中不扮演主要參戰角色的國家「,他們的軍隊狀況是怎樣的?
就問你們誰能把白宮燒了
二戰里澳大利亞陸軍肛正面的戰鬥力簡直爆表…
1942年日本人已經打出了百戰百勝的名頭,準備入侵澳大利亞。這時候澳大利亞在新幾內亞的Milne Bay 修建軍事基地,準備反攻整個新幾內亞。
然後日本派出了2000名精銳的海軍特別陸戰隊士兵對這個還沒有建成的空軍基地進行奇襲,準備以此震懾澳洲人…
萬萬沒想到的是澳軍和對日軍稍有懼怕的美軍不同,遭到奇襲後居然沒有慫就是干,激戰兩天後擊斃領隊中佐與其餘七百餘人…
剩下的殘兵撤退一部分進入山林,澳軍一看這不科學啊,說好的為天皇陛下玉碎呢?別跑啊,來肛正面啊,於是進山搜獵…
這場戰役成為了太平洋戰場盟軍步兵戰士軸心國步兵的第一戰。之前日軍一木支隊也在這個島上被美軍擊殺777人,但是不同的是一木支隊戰鬥力完全低于海軍特別陸戰部隊,而澳軍與美軍不同的是完全沒有火炮…和日軍也就是「肛正面」。
不說軍備、戰略等方面的問題,澳軍這支部隊在肛正面上是強於美軍和日軍的。
然後澳軍就把新幾內亞打成了日本人的人間地獄,1944年12月日本第18軍司令部發布「禁止食用戰友屍體,違者嚴懲」的布告。
新幾內亞島駐紮二十萬日本陸軍,向澳軍投降一萬餘人,其餘全殲。
最終,日軍十八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中將向澳大利亞第六師師長羅伯遜少將遞交降書。
——————題外話——————
評論中有人不相信新幾內亞能駐紮20萬日軍,這裡我要科普一下,新幾內亞這個島啊,別說20萬,就是100萬都能駐紮。
新幾內亞這個島有多大呢?
別的不說,至少比日本本土要大得多。算一算,比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加起來還大,居然有人認為他是個「小孤島」,當然相比我們中華天朝大國什麼島都是小島=_=
我們現在一個縣都能住幾十萬人,新幾內亞表示二十萬人住不下這個鍋我們不背。
最重要的是二戰的新幾內亞島上!
土著就有七位數!
土著就有七位數!土著就有七位數!感情他們都不是人???
至於有沒有20萬日軍呢?看編製:
陸軍第2方面軍陸軍第8方面軍第18軍
陸軍第8方面軍第4航空軍海軍東南方面艦隊第9艦隊就算不是整編,10萬有沒有?
有些人的邏輯我不是很懂,因為曹操赤壁之戰百萬大軍是吹出來的,所以曹操是菜雞,所以孫劉聯軍也很水???
【袁紹問號.jpg】
【呂布問號.jpg】【馬騰問號.jpg】【張燕問號.jpg】孫劉聯軍那麼水
那你去接替公瑾可好?
我真的不知道這個答案有什麼好噴的?好好好,南太平洋美軍澳軍都是渣渣,是新幾內亞無產階級游擊隊打敗了所有的日軍!
游擊隊萬歲!
滿意了嗎!?
——————最後一個小故事——————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來答題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英軍是辣雞,澳軍和加軍更臘雞。」便給高票回答點了九個反對+沒有幫助。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要帶節奏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說燒白宮的不是加拿大人,是英國人!」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加拿大民兵不能算加拿大人……英軍!……關寧鐵騎也是明軍,能算遼人嗎?」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北非」,什麼「混編部隊」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最後是向大家道歉啦,因為被人噴得很不爽,所以回答里加入了一些爭論的東西,影響了閱讀體驗,還不小心掛人錯了人,向大家真摯的道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都會反省的,謝謝大家的指教。
但是,赤壁之戰,絕對不會因為曹操的部隊沒有80萬,就說孫劉聯軍水平不行,更不會因為反駁,就把勝利者變成了曹操。
二戰過去這麼多年了,無論如何,我認為那些在評論里對保護世界人民和平獻出生命的軍人的評價是「不行」和「臘雞」的,都是對每一個先烈的不尊重。收好你們的鍵盤,反法西斯戰士的英靈不容侮辱。上面另一位同學提到了肛正面,簡直一句話概括了澳軍的作戰風格。但是其實,澳洲人在有的時候還是很狡猾的。
這裡和大家講一下可能沒幾個人聽說過的,但是卻是澳軍歷史上最輝煌的戰例。
從1957年,澳大利亞模仿英國SAS組建了自己的SASR。
1965年,SASR應邀前往婆羅洲地區,對抗那裡的印尼反政府游擊隊;次年離開,並進入越南作戰。在越南,SASR的戰術和美軍SOG/海豹完全不同。後者奉行的是那套華北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對付八路軍所使用的戰術的升級版——建立基地和stronghold分割敵軍勢力,同時以特種部隊、小股步兵、或者有裝甲力量配合的裝甲騎兵進入被分割的地區清掃。換句話說,就是跟華北日軍的炮樓一樣,不過以前日本人造的是炮樓,運送鬼子用的是卡車;現在美國人造的是完備工事,運兵用直升機和裝甲車。
SASR的戰術則繼承了毛主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思想,可以概括為「深入叢林長距離巡邏,一旦遇到越軍偷襲立即撤出戰鬥並改變巡邏路線,同時尋找機會伏擊越軍進行殺傷;巡邏時間不固定,巡邏地域隨機;在發現越南人留下的地道等設施時,不選擇炸毀而是鋪設陷阱和地雷;總而言之,不計較地區的易手,目的有且只有一個——盡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來自Channel 9紀錄片里老兵的回憶,有機會的話在下面貼youtube地址)。與到處鑽地道進村子找人的美國人相比,SASR的戰術思路避免了同越軍進行無準備的交火;從『搜索——被動』還擊變成了『游擊——主動』出擊的一方;在作戰時製造突然性和隨機性,給予越軍心理上的打擊。
1971年,SASR全部撤離越南。在此期間,SASR共陣亡5人。其中三人是被誤傷(都是美軍乾的)。
殺傷敵軍人數:無確切數字,估計為500~2000。最可靠的數字為擊殺700-1000越軍。這裡順便糾正以下大家的一個普遍觀念:美軍的確強大,但是是強大在空軍和海軍這樣的高技術兵種。美軍成熟的職業軍人制度和吊打全球的技術優勢,再加上遍布每個角落的基地撐起了美國人逆天的軍事實力。但是,這掩蓋不了美國陸軍實力弱逼的現實。由於陸軍的職業化實際上並不如海軍空軍徹底(畢竟是低技術兵種),技術差距也沒有和別的國家拉開太大,自然不可能有海軍和空軍那樣的地位。甚至可以說,美國陸軍現在完全淪落為了一支治安部隊,其進行正規陸軍作戰的能力可能還不如十年前(為了適應中東治安戰,美國陸軍進行的實力總體上實際是被削弱的;相比之下,英聯邦國家對於編製的改動則沒有那麼巨大)。事實上,美國陸軍無論是在兵員素質、訓練程度、薪水和福利上,都是被英聯邦國家的同行吊著打的。
我有朋友在澳大利亞陸軍當兵。澳大利亞陸軍現在只有兩個師——打擊師和守備師,他隸屬於打擊師,每年都要和美軍訓練。你猜猜他是怎麼評價美軍的?「我不是針對誰,我只是說,在座的每一個人……」那些人,真的敢把剛訓練三個月的新兵蛋子送到阿富汗去啊……比較直觀的對比:
阿富汗美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6k38kQJ74阿富汗澳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YS7j8-G0nc
同樣是遭到襲擊,美軍的反應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掃一頓再說,把能扔的彈藥都扔出去 看這僵持的樣子,估計後面又要叫阿帕奇兄弟來擦屁股了。
第二個視頻中的澳軍指揮官,則是首先判斷敵軍方位,隨後將手下士兵分成支援組與突擊組,讓前者用火力掩護後者迂迴到塔利班後側翼,直接解決戰鬥,還順帶繳獲了一挺機槍。要什麼空軍?連迂迴包抄都不會的陸軍,和鹹魚有什麼區別?高下立判。縱然美軍的體系作戰能力突破天際,全世界隨便找五個國家加起來都不夠他一個打的,但是,他們陸軍的素質啊,還是要好好學習一個。還有我不是澳吹。
我其實是個德棍。另外,紅軍最強大。70年代要不是空軍不行...要是那時候哪天搞出什麼摩擦...哼哼,你們啊,還什麼突破富爾達峽谷,全部到海里去游泳吧("?ω?")=================原文===================
所謂戰鬥力,我以為,是能不能打。所以,我認為,澳洲軍隊的戰鬥力是相當不錯的。澳洲空軍和海軍事實上在世界戰爭史上的地位遠不如他們的陸軍兄弟,所以我在這篇回答里就只談陸軍。一戰時的加里波第戰役,澳新軍團對陣由後來的土耳其之父凱末爾上校指揮的奧斯曼軍隊。在八月攻勢中,澳洲軍隊在英國人蠢豬般的指揮下依舊打得可圈可點,勇猛頑強,獲得了對手極高的評價(凱末爾也由於此役中的表現而人氣大增,為之後建立現代土耳其打下基礎)。1917年的貝爾謝巴戰役 --- 這是個很有名的例子,世界戰爭史上最後一次成功的騎兵衝鋒。當時,由於機槍的出現,騎兵大都選擇以馬作為代步工具,抵達戰場後下馬作戰; 腦洞大開的澳村人民卻不認為馬匹只能用來當代步工具。他們覺得應當利用起自身的速度優勢,找准對面防禦的薄弱點,撕開一道口子,引導己方部隊通過這個缺口徹底擊潰敵方防線。這一戰術思路在貝爾卡松戰役中得到了成功的反饋。仔細一想,這簡直是德軍閃電戰和蘇軍大縱深戰略在一戰中的低配版演繹(驚了)。在德軍1918年春季攻勢和之後的百日攻勢中,澳洲軍隊表現也是相當不俗,其中比較出彩的一個是發生於7月4日的哈梅爾之戰。澳洲軍隊為了出其不意的穿插德軍,選擇放棄炮火支援(這在當時是不可理喻的),直接迂迴至側翼近敵交戰。此戰,澳軍以傷亡1400人的代價射殺2000德軍,並俘虜了1600人。二戰時期,澳軍派出遠征軍前往非洲支援英軍作戰。在著名的托布魯克要塞防禦戰中,澳洲軍隊在缺乏有效的反裝甲手段和給養的情況下,依舊死守陣地達240天,把對面的德國人驚的下巴都掉了。
1942年的科科達小徑戰役中,囚犯的後代們克服痢疾和叢林的惡劣環境,愣是在莫爾斯比港外的科科達小徑擋住了數倍於己的日軍。更讓日本人惱火的是,參加此役的第39營本身只是一支缺衣少糧的九流修路部隊。更有甚者,科科達機場跑道一戰,負責防守的77名澳軍硬是讓日軍估計對面守機場的澳軍超過1200人。科科達的澳軍39營,在裝備和訓練上遠不如參戰的日軍第55師團,防禦工事修的歪歪扭扭,作戰人數比是3000比10000(初期差距更大),結果最後打出了1比10的傷亡比。當然,當地土著對於澳軍的協助也功不可沒。二戰後的幾場戰爭中也都有澳軍的身影。有空更。澳洲人打仗,是真的勇猛頑強。畢竟大家都知道,最早的澳洲人都是在自己老家混不下去才來澳洲的囚犯,民風彪悍。再加上這裡這麼多隨便就能要你命的動物,那會兒提到澳村人,估計就和我們今天提戰鬥民族是一樣的。還記得科科達小道的香蕉刀么?
加拿大第3步兵師在卡昂暴打SS-12,加拿大人的進攻確實不順利,但SS-12的反攻更是直接踢到了鐵板上。總體而言加拿大人還是佔有優勢的。澳大利亞人在新幾內亞山區,純粹輕步兵作戰把皇軍打得媽媽都不認得,紐西蘭人在克里特血腥屠殺德國傘兵,雖然最後戰敗但也全身而退。其實軍隊的戰鬥力只和裝備、訓練、後勤保障有關,和「民族性」基本毫無關係。比如波蘭28天亡國,但法萊斯口袋戰役中波軍斯坦芬諾維茨戰鬥群在262高地,以區區1500人扛住了帝國師、第三傘兵師、旗隊師一個裝甲團和352步兵師的輪番猛攻;印度人被國內嘲笑,但英印第四師在北非也能和隆美爾剛正面;哪怕是國軍,新一軍在得到美製裝備和保障的加強後,能以區區兩個師之力將日軍精銳的十八師團打到幾乎全滅,戰鬥力接近國內一整個戰區。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作為英聯邦軍在北非和德軍打的不分上下。戰鬥力不弱。澳軍在朝鮮還干過更生猛的,用刺刀衝鋒把北朝鮮人的機槍迫擊炮干翻。自己只傷數人,殲滅朝鮮一個營兵力。
打得鬼子「forward to the rear」?
別的不太懂,只記得看過一份資料,二戰時盟軍的飛行員中絕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空軍訓練出來並輸送到戰場的。
我覺得民風對於軍隊戰鬥力是有很大的關係,我始終無法理解當地老外是如何把二百斤綿羊旋轉如風,咔咔咔咔幾下就把毛剃乾淨,亂跑到外面的羊,一把薅住了,扛肩膀上就走。
這樣的身體素質組成的澳新聯軍,不管揍的德國鬼子還是日本鬼子,跟薅羊毛沒啥區別。不要瞧不起任何國家的軍隊。最後被打臉打的噼里啪啦的例子還少么?謙遜一些沒什麼不好的。
英國表弟是美國,姨外甥,姨表弟就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情報交流封閉體制就限制在這些國家內
加拿大感覺單兵戰鬥力應該很強 從我在油田接觸的大多人來說 第一基本都會打獵 第二熟練使用和修理大型機械
由於這邊設有禁獵區 動物都會知道他們躲在禁獵區是沒人敢打的 所以並不是槍法好就行 需要一定的觀察行軍和戰術素養。 打死了大型動物還得自己負責弄走
發一張兩個人打死的兩隻鹿在pickup truck 上 問了下他們怎麼弄上去的講了一下感覺要是我自己還是不行
從一戰起,澳新加就是英聯邦的首席打手。同志們都在說澳大利亞,我說下加拿大:你知道世界上唯一一個打到華盛頓燒掉白宮的國家是哪個嗎?(斜眼
加拿大?你知道白宮為什麼要刷一層白漆么?
我知道的也不是很詳細,大概是美國獨立後,聲稱要解放加拿大,於是乎開動軍隊前往加拿大,結果被加拿大軍打回了華盛頓,一把火把總統府燒了,那時候總統府還不是白的,是棕紅色的。戰後美國就把總統府重新粉刷了一遍,為了遮蓋燒的痕迹,全部用的白漆,這才有了白宮。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就像沒有蛋蛋的太監,無論你多富有多肥碩,戰鬥力有多強都沒用,只能成為有卵強國的附庸或魚肉......
加拿大的戰爭史可講的地方還是有的。二戰的其它答主說了不少了,我來簡單說說二戰前的吧。第一個不得不提的事件就是魁北克戰役1759年的時候,英軍兵分3路發動了對加拿大的遠征,最主要的一路便是以魁北克為目標。而這一路英軍的兵力是非常雄厚的,陸軍主要是由蘇格蘭高地人組成的9200人的正規軍,編為3個旅,由詹姆斯·沃爾夫少將指揮。海軍則包括29艘戰列艦,13艘護衛艦,119艘運輸船隻和輔助船隻,共有3萬名水手和登陸兵,由查爾斯·桑德斯海軍上將指揮。總兵力近4萬人。而駐守魁北克的法軍僅有6000人的本土正規軍,加上殖民地的民兵,總兵力才達到了1.3萬人,另再加上1000名印第安土著,兵力也不過1.4萬人。然而在兵力處於絕對劣勢、喪失制海權的情況下,法軍和加拿大民兵仍然堅持了足足三個月,直到法軍在亞伯拉罕平原戰役中被擊敗才喪失了魁北克的控制權。因而我們不得不說加拿大人的意志還是挺頑強的。第二個要說的是第二次英美戰爭。1812年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正規軍在加拿大只有5000人(民兵只好再次來做主力),而同時期美國的正規陸軍有10000多人。看上去美軍優勢也不小,於是美軍主動發起了對加拿大的攻擊,結果對加拿大的攻擊不僅失敗,而且底特律還被弄丟了。加拿大民兵的戰鬥力可見一斑。第三個要說是維米嶺戰役維米嶺是法國阿拉斯以北維米鎮附近的山嶺。因為維米嶺是高地,所以雙方都認為這是一個軍事戰略上重要的地方。英國和法國都在1915年進攻維米嶺,但結果都是以慘痛的失敗而告終。1917年,協約國決定再次向維米嶺進攻。此次執行進攻任務的是加拿大軍。為了贏得此戰的勝利,加軍將其4個師統一來參與維米嶺戰役,並制定了良好的作戰方案。加拿大軍在1917年4月2日開始用炮轟擊德軍的戰線。加軍用了超過一百萬的炮彈來轟擊維米嶺,此次轟擊持續了一個星期,是在這次戰役之前從未有過的。在4月9日,加軍開始向德軍的防線進攻。加拿大軍投入大約3萬名士兵,用了大約兩個小時達到原本的目的地。到4月12日,加拿大以3598名陣亡和7104名士兵受傷的代價控制了整個維米嶺。而德軍方面有大約有2萬士兵陣亡,4千餘人被俘虜。因為在維米嶺南面,英軍和澳軍沒有達到它們的目的,加拿大得到的領土實質上沒有太大的軍事戰略重要性。可是在士氣上,這場戰役的勝利的重要性非常大,尤其是加拿大。這場戰役是加拿大軍第一次獨立地參與一場戰役。而且,來自加拿大全國9個省份(紐芬蘭在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聯邦)的加拿大軍人都有參與維米嶺戰役。有很多加拿大人說維米嶺戰役是「加拿大成長的日子」。在1922年,法國政府把維米嶺周圍一平方公里的領土送給加拿大來感謝加拿大在此戰役中的貢獻和犧牲。現在,屬於加拿大的維米嶺是個戰爭紀念博物館,由退伍軍人部管理。
另外加拿大在一戰中誕生出了他們空軍中擊落敵機數量最多的王牌飛行員,名字叫威廉·埃弗里·畢曉普,戰績為72架敵機。(當然這個戰果存疑,有些觀點認為達不到72架這個數,Brereton Greenhous felt the actual total of enemy aircraft destroyed was only 27)
反正美國以前想吞併大家拿來著,當然結果大家都看在眼裡。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原則叫:
雖然我沒多大尿但是我什麼事都要摻和一腳!話糙理不糙,這兩個簡直國際攪屎棍,尤其加拿大,朝鮮戰爭有他,海灣戰爭有他,科索沃戰爭還是有他,只要美國參與的行動,基本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很慚愧,做了一些微小的貢獻。(我說的是二戰以後)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美國是大哥,多多少少得給點面子,朝鮮戰爭盧森堡出了一個排,海灣戰爭土耳其出了一個廚子在軍艦上做飯,也算是出兵了,加拿大離大哥近,除兵積極點可以理解。
但是澳大利亞就讓人匪夷所思了,實際上澳大利亞是中國威脅論的最積極推動者。不知道是不是日本把澳大利亞給打怕了,澳大利亞對亞洲大國有一種迷之威脅感。部分澳大利亞媒體只要提到中國就是中國威脅論,中國威脅到我們了,攻擊抹黑中國。這就好比一個美女在一個男人一公里之外脫光了衣服然後大喊:不好啦!有人要非禮我啦!
中國的反應就是:
你丫智障啊?!誰稀罕理你啊?!菲律賓都比你們存在感強好嗎?!澳大利亞是哪個秧歌隊的?!
就這麼兩個在國際上呼風喚雨,里挑外撅,十處敲鑼九處有他的兩個大國(不是搞笑,這倆國家看面積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大國),他們有多少軍隊呢?
不到六萬。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軍隊都不到六萬,因為這兩國人口實在不多,澳大利亞由於招不上兵,潛艇造好了沒人開,沒法下水,逼的去英國招英國的退役兵,還登了海外招聘廣告,可見是真沒辦法了。
這個問題是這些國家的戰鬥力怎麼樣,,但是你這樣問我,我只能說無可奉告,因為這兩個國家在二戰後除了跟著美國身後搖旗吶喊以外基本沒打過什麼像樣的仗,所以,他們都是擁有迷之戰鬥力的國家。
裝備好並不代表戰鬥力強,猶記得全美式裝備的沙特軍隊,被胡塞武裝按在地上一頓暴打。。。。
同樣的周邊沒有威脅的大國,看看人家格陵蘭,二百多萬平方公里,連個軍隊的影子都不見,沒事吃個海豹嚇唬嚇唬你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人,這些年了也沒見誰敢入侵格陵蘭。
悶聲發大財,這是墜吼滴!澳大利亞部隊在越戰中表現神勇,美軍認為來越南助拳的,袋鼠國和棒子最牛逼,泰國的譜最特么大巨難伺候(泰軍帶頭的是個王子,事兒逼一個)
首先 火燒白宮的是英軍 至於有人認為駐加拿大英軍是加拿大軍 那寶寶表示你開心就好
二戰期間 德軍因為後備兵員不足 徵調一支由親少年組成的軍團 由於年輕人特有狂熱 其第一次作戰就以極小代價擊潰加拿大一步兵團 致使西線盟軍誤認為德國黨衛軍大批西移 同時期德國正牌黨衛軍根本無法阻擋蘇軍 次大陸以及島國的陸軍因為其地理原因 往往弱於主要大陸強國的陸軍 而其海軍往往要強於大陸強國的海軍 最顯著的例子為一戰 二戰的德國與英國冷戰的蘇聯與美國如今的本國與美國英法爭霸時期的英國與法國都呈現陸權帝國與海權帝國這一特徵因此 以上兩國應該要遠遠弱於傳統路上強國樓上澳吹什麼的可以停了隨便找一點反駁 托布魯克防禦戰 整個英軍無條件投降在北非 被數量劣勢 裝備劣勢 坦克劣勢 戰線劣勢 補給劣勢的德軍 從一端追到另外一端 整個英軍就是笑話 我並沒有找到其中英殖民地軍出色表現的記錄還有 我翻了所有國家的戰史 在東南亞從沒有出現 一萬盟軍擊潰20萬日軍的記錄 如果這些數據出自小說情有可原大規模日軍被殲只出現於日蘇戰線上 面對蘇軍使用大規模裝甲集群 集團軍級別的進攻 日軍毫無還手之力 關東軍主力投降 就是典型的海權國家遇到陸權強國大集群戰役時的潰敗 德軍強弩之末的阿登反撲 其規模在東線幾乎類似隔靴搔癢 但是對西線盟軍造成重創 得益於絕對空權 最後雖然獲勝 但是損失慘重大英號稱亞洲最強大的堡壘被日軍輕鬆解決 澳第八師上萬人被全殲 新幾內亞 澳軍亡6k 美軍損失3k 殲滅日軍1.2萬人阿拉曼 澳軍第九師亡5k 以上數據表面 基本上中規中矩 互有勝負 沒有那麼神 也沒多弱現在為了凸顯西線盟軍 連事實都不要了?黑蘇軍也不是這樣黑的?偏要證明西線德軍強於東線?得出結論西方萬歲(≧▽≦)/ 人類燈塔(≧▽≦)/
罔顧事實 去尋找本不存在的結論? 盟軍西線陸地上本來就打得不好看 也沒人要去黑 事實就是事實你看 居然還有給我扣德棍帽子的 那一端要這樣你才滿意 這個問題應該改成 盟軍是不是高達? 盟軍戰損低於1:10就不民主? 陸權國家屍山血海推進的弊端? 舉一點數字就如喪考批 殲敵一億將戰線從平壤推進至漢城? 畢竟美澳冷戰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適合移民?哪種人不適合移民?從工作,年齡,收入或階層方面都可以?
※加拿大和紐西蘭,哪個更發達?
※為什麼唐立培被輿論關注唾罵,比他更嚴重的章聞韶卻缺乏關注?
※加拿大有哪些驚艷/值得參觀的博物館或景點?
※手機低溫關機,俄羅斯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