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否會像生物一樣進化,併產生「生殖隔離」?
01-12
例如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是不是語言和生物一樣,可以用類似的界門綱目科屬種這樣的層次結構來進行劃分?
1、同一種語言會不會因為地理或者政治、宗教等因素,產生「生殖隔離」,變成不同的語言?如果是,那麼時間大概是多久?2、粵語是不是算作漢語的亞種?3、像韓語和朝鮮語現在已經有所不同,那麼如果兩國關係持續僵化,即互不交流,會形成兩種不同的語言嗎?如果是,那麼判定兩種語言變成不同語言的依據是什麼?
4、漢語不斷地改變,不論語法、發音還是漢字,都有簡化,那麼簡單直白是不是就是語言的進化的方向?大陸漢字的簡化有著政治因素的干涉,那麼政治因素在語言發展中充當著什麼角色?
1.語言是可以用語系,語族,語支及語言以下的方言區,方言片等層級劃分的,類似生物的分類。2.劃分方言和語言其實涉及很多文化政治因素,有些外國語言學家從純語言學角度認為粵語是獨立語言,但由於涉及到的文化政治因素,加之語言本身的漸變性,這些都是有爭論的,不像生物那樣有較明確的標準。一種語言分裂成不能通話的多種語言一般要經歷成百上千年,分裂過程中和異族的接觸對分裂的時間、程度也有影響。
3.語言演變總的趨勢是簡化,但是繁化同樣存在。孔子時代不怎麼用量詞,現代則必不可少。所謂現代比古代語言直白多數是以現代語言為母語的人對古代非母語的疏離感而已。現代人因為平日口語就說「船」,因此會覺得「舟」文雅、「船」直白,但倘若讓古代人評判,結果很可能是相反的。
政治因素對於文字可以有直接的影響,比如中國大陸的簡化字,越南從漢字改為拉丁化文字都是在政治推動下完成的。但是,對於語言一般只能施加一些細節的影響,(比如受五六十年代政治語體的影響,漢語里出現了「端正」做動詞的用法,還有「標兵」等詞的比喻義固定化 ),但是政治因素很難影響語言的整體面貌。總之,語言和生物的不同點是不同語言個體的「雜交」比生物的雜交容易得多,同一語言中個人方言的同質性也弱於同一物種個體基因的同質性,因此問題就比生物複雜。你看看白語就知道了——用漢字寫出來完全看得懂,因為核心詞想通。但要漢族人去聽除非很近代的借詞,一些古代的關係詞(借詞和同源詞)根本聽不出來。白語分家大概秦漢時期吧,唐朝又不斷受漢語影響。
我找了個固有詞比較多的句子:
若第虛行爾。(no t?i h? ?? ne,聲調省略,你只不過白來了一趟而已。)看漢字的話,基本能懂。若,你。《史記·陳涉世家》:若為佣耕。第,表假設。同上:藉第令毋斬。虛:徒勞,白白地。至今還說「虛度」。
行:走,南方太常見了。「不虛此行」,成語。爾:句末語氣詞。但是整句話怎麼聽懂?若的聲母還是 n,漢語里極度罕見;第表假設也幾乎全軍覆沒;虛行讀音有點難,行聲母變了也沒有開音節;爾同若。辭彙也很漢語,如徒勞的也說白,無用也說倯,精液也說漴,倯、漴今天都俗稱?。
語法則更多和漢語不太一樣的地方,如否定中綴 -u 插入到動詞中見做介音啥的(見 ke 不見 kue),也是漢語沒有的。這就是新語言的誕生。1)題外話:瀉藥;
2)正傳:關於語言進化,曾讀過Jackendoff (1999)這篇文章,現將個人粗淺理解作一介紹,不知能否對您有所啟發:該文介紹語言演化幾個階段,比如階段一:非特定情景符號的使用(粗放的隨意性);階段二語言原型(增大辭彙量以及通過符號位置體現語義);階段三現代語言(精細的規約性。由層級短語結構加以抽象語義,語法系統以及曲折變化限定)。總得思路是,人類語言的語義表達越來越精細,可以看成小米UI的設計邏輯,你要什麼功能,我就把這個功能做上去,實現用戶體驗的升級,隨之而來的是語言的規約性戰勝隨意性。總得感覺是就是兒童一語習得的順序, 因為語言的演化無法通過歷時法,只能從兒童一語和成人二語習得以及類人猿實驗中得到線索 。 3)參考文獻:Jackendoff, R. (1999). Possible stages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capacit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Vol. 3, No. 7, 272-279.語言只要在社會中使用就會不斷的產生分化。 由於同一社會總有不同的分化,每個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交際密度不均勻,於是語言會在交際密度高的人群中優先傳播。也就是說,兩個社會群體甲乙本來同屬於一種語言,當他們處於互不交流的狀態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一般辭彙不斷出現,這兩個社會群體的辭彙就會出現分化。甲社會群體對外交流更加頻繁,交流的程度更深,就會在語音、語法結構上受到外民族的影響,從而與乙民族逐漸分化。 從同一種語言分化出來的,處於不完全分化的社會條件和同一語言心理認同之下的叫地域方言,也簡稱方言。比如普通話和客家話。從同一語言分化出來的,處在社會完全分化,或者說話人不認為是一種語言的情況下,則叫做親屬語言。在這個情況下,如果政治上強有力,形成一個得民心、順民意的大一統國家,就會有親屬語言和地域方言的差別。 親屬語言組成一個語系,同一語系中的語言還可以再根據他們的親屬關係的親疏遠近分為語族、語支、語群、語言等。語系的形成是一種語言長期地、不斷分化的結果。政治在其中的作用較小,多起引導作用。如在方言區內推廣普通話等。 語言的演變可以分為語音、語法、辭彙的演變。其中辭彙的變化最大,語音次之,語法變化最為緩慢。隨著社會的發展,辭彙的數量不斷增多。但是為了滿足交流的需要,我們就要用更為經濟的方法來創造詞語,比如一詞多義等。為了發聲更省力,語音也在與外族交流中不斷的發生著改變。語法的演變雖然緩慢,但也是語言研究中不可缺失的一環。語法的演變也是為了讓說話者更好的學會這門語言而逐漸變得簡單。比如在英語的演變中,英語逐漸減少了屈折變化,詞序和虛詞越來越重要。從這個角度看,語言確實是不斷的由繁到減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由繁到簡的過程中也有由簡到繁的過程。比如在漢字的演化過程中,為了使表意更加明確,就會在原字的基礎上添加形符或聲符。由此,我認為由繁到簡還是由簡到繁其實就是一個為了滿足最簡單、最經濟的交流的一種博弈。在這個過程中,政治也只能起引導作用,不能利用暴力手段強制改變,不然很可能就無法很好的起到交流的作用。 主要觀點來自於葉徐版《語言學綱要》,本人略加工。
互通性吧,比如北京官話和西南官話部分互通(六七百年),官話和粵語很難互通(1000多年),和英語完全不可能互通(約5萬年),當然也存在方言連續體,和環物種一樣
已經發生了,客家話和北方官話已經產生生殖隔離了。
推薦閱讀:
※讀過很多書的人,其寫作或語言表達能力,與不讀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有哪些漢字單字很有意境或富含美好的寓意?
※為什麼英文單詞比漢語拼音好辨認?
※有什麼既是漢語拼音也是英文單詞的詞?例如 Guanxi, Dama?
※為什麼問距離的時候大多數用多遠而不用多近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