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是改變世界的人?可是我學的是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_→?
我在國內學的本科電力,和供電局對口的專業方向。想去澳洲新南威爾士讀研,本來覺得我的專業真的沒什麼意思 但是後來看到STEVE WOLZNIAK 說工程師是改變世界的人,突然覺得有意義起來,但是我的專業是那種供電局裡調峰,調壓那種,電力系統暫態,穩態發電廠電氣部分這幾門課對我們很重要,不知道這樣解釋夠不夠說明白我本來是什麼專業→_→ 但是為了提高錄取成功率,我申請研究生的時候還是只能申請一樣的方向,那我以後還有機會轉移方向變成有意義或者有意思的工程師嗎?→_→
最近,由於電改和能源互聯網的興起,周圍的朋友、同學、小夥伴都在談論這個話題: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的前途在哪裡?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這個專業應該是個很有中國特色的專業,這個專業的學生多數應該都是電力系統的子弟,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也會去電廠或者供電公司工作,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也許一輩子都會呆在電力系統內部。在外人看來,他們高薪/穩定/霸氣,但實際上他們的辛苦和無可奈何,還有他們的才華,卻無人問津。
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在中國德國的電網公司都工作過,不僅甲方乙方也呆過,專業領域也算是經歷了繼電保護,遠動通信,配網自動化,調度和電力交易,不敢說專家,但的確非常熱愛這個專業,因此寫下一些文字,給我最熱愛的這個行業的同仁和老師朋友領導們分享。
我會把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專業,非常非常的professional。相信我。
我在矽谷曾經碰到一個是斯坦福的環境工程女博士,她家裡就是電力系統的,家裡人與很多電力系統的父母一樣,對她有個最簡單的要求:畢業後回系統內吧。但是這位漂亮的女博士一如各種反抗家庭暴力的故事一樣,並沒有遵從父母的願望,毅然選擇了環境工程並跑到了美國,現在在一家光伏行業領軍軟體服務公司工作。
我問她:你為什麼不願意去電力系統工作?
她說:我不喜歡那種封閉的氣氛,不自由,一輩子做一樣的事情,沒有成就感,壓抑。30歲就可以看到自己60歲的樣子。
我告訴她: 可是你現在做的新能源領域工作,根本就是殊途同歸。我們現在提的這個能源互聯網,就是所有電力系統專業最後的指向。如果你還以為電力系統工作就是畫畫圖紙測測油樣拉拉電閘那就錯了,這個專業可以蘊藏的潛力和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根本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故事
我曾經見過很多人,他們大多數是做光伏和儲能或者是風機逆變的,他們只要一提起電網公司電力系統來,既恨且怕,彷彿是在談論一群霸道的豬。但在我生命中的另一群人,他們卻可以對這個世界所有的指責報以不屑,卻從不放棄任何學習前進的機會。
我曾經介紹給做旅遊的朋友一個來德國考察電力體制和售電公司的團,結束之後我問他:感覺怎樣,和其他行業有啥不同?他說,我靠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麼整天有這麼多東西可以寫了,你們這幫搞能源的真的是熱愛專業啊,去哪參觀我都沒看見這麼愛學習愛問問題的人,人家都是搗糨糊逛一逛去shopping,你們這真的都是學霸出身。
這就是很多人並不了解的電力系統的同志們的特點:他們其實經常23點半下班,必須完成各種報告考評,突擊學習各種專業知識,一秒鐘都不能犯錯不然全網停電,更重要的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是這個國家這一領域最優秀的人才。
2014年起,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捐出了自己300萬的稿費,設立了一個特高壓獎學基金,每年將向17所高校的160名電力專業優秀本科生每人發放獎學金1萬元。這17所高校是:東北電力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電力學院、三峽大學、長沙理工大學。
應該說這17所高校的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就是這麼多年中國電力系統的主力,這其中不少就是電力部當年的部屬高校。而整個2014年,清華大學全校畢業生去向最多的企業是哪裡呢?國家電網,剛好也是160人。
應該說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再加上三個核電集團,幾乎囊括了被稱作是「強電」的這個彪悍的專業的中國最頂尖的人才。
所以我無數次和從事新能源的乙方製造企業和各種擦邊球能源互聯網企業強調,不管是能源互聯網還是電力系統改革,最大的難點不是別的,而是人才,是既懂電力系統和能源體系,又懂金融,IT和法律等等各種的跨界人才。本來我以為,這些想一心敲掉電網壟斷的「顛覆者」們會懷著極大的仇恨和社會責任感發力學習電力系統知識,以一一應對電網公司的各種舉措,再結合自己的優勢發揚光大搞活這個產業。
但是幾乎不用動用我的耐心,我就發現這幾乎不可能:他們既沒有這樣的情懷也沒有這樣的實力這樣做,電力系統之所以會被形容成一座大山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就是因為很多人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要搞清楚那些專業的知識。
「電網公司應該xxxx,電網公司為什麼不能xxxx,電網公司xxxx。」 有時候人和人如果真的不在一個頻道上,霸道一下又何妨。其實不為人知的是:這是世界排行第7,一共有180萬員工的超大型企業。如果真的是管理水平低下,處處尸位素餐酒囊飯袋,這樣的公司早就煙消雲散了。事實上這裡積聚的才是真正最有可能完成創新的最好的人才。
專業
真正的跨界可能只能指望目前生活的比較踏實的電力系統出身的人,因為要搞懂這個複雜的體系的確殊為不易。以前的三峽開發公司陸佑楣總經理演講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在中國能搞清楚電力系統整個運行體系和來龍去脈的不會超過1000個人。我從開始讀這個專業至今正好20年,20年來一直鞭策自己的就是努力做第1001個人。
其實這個專業嚴格來講並不真的很難,但是不管是中國還是德國,有這麼幾門課就算是學霸也不一定學通了:
1 電機工程。
德國最好的理工大學亞琛工大有一門殺手課,就是電機,當年據說是75%的人不可能獲得通過。然後你還有一次機會,不然只能退學。電機這門課最詭異的地方就在於,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從事的領域幾乎和它都沒有關係,但它就是那麼倔強的擋在那裡,所以可見電力系統畢業的人都有顆堅強的心。2 電力系統穩態和暫態分析
電力系統裡面有幾個概念是我跟媒體和金融業的也說過的是只要吃這碗飯最好都知道的: 無功功率,潮流計算,短路電流和一次調頻。但是現在看下來大部分即使是專業出身的人也沒有搞清楚,那麼再擴展下去的n-1計算到底是個什麼流程?為什麼直流斷路器麻煩多多?配電網接了新能源到底是電壓上升還是下降?這些問題就更難回答。但是穩態和暫態分析真的是對這個行業的人的性格有巨大影響,尤其是暫態分析,當年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一個教授的一個經典問題:和斷路器相關的有哪些電壓?就足以撂倒一群博士。經過這兩門課折磨的人基本上10年之內都可有小成。
3 電力電子和半導體
我畢業的卡爾斯魯厄大學有德國最早的可再生能源專業方向,當年的規定是只要是電氣工程方向的,必須學通信/電力/自動控制/高頻/電機/半導體/材料/信號處理/測量技術這9門核心課程,這個設置非常的好,如果平安通過之後進入專業方向唯一的攔路虎就是電力電子。。應該說12年前我對電力電子也有所輕視,但是隨著新能源器件的不斷增多,電網的電力電子元件越來越多,這門課日益顯示重要地位,而後面的風能,光伏,電池,燃料電池技術等專業課的難度遠不能和電力電子相比。一般來講,以這三門課為基礎,無論是從繼電保護/調度/允許/變電檢修,還是從規劃/設計/設備研發等領域出發,10年之內資質如果不算太差的話,必然能成為中流砥柱。如果沒有能源互聯網的理念誕生,這裡面的大多數人將成為電網公司的中高層,以生技主任/主任工程師,或者是乙方的項目經理和研發主管等稱號等登上職業生涯高峰,
未來
這也是很多有想法的人不願意去電力系統呆著,生怕自己憋壞了的原因: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毫無創造力的系統,大多數人在強大的安全和系統壓力下承受的是人類最高限度的忍耐和歲月蹉跎,任何的創新似乎都將遭遇無法描述的阻礙。
15年前我在蘇州供電局工作的時候,一次黨員培訓討論時我曾經非常大膽的談到:現在的變電站投資改造還沒有涉及到資本運作的概念,如果要提高民眾支持度我們完全可以引入集資和社會資本。。。我非常感謝當時的宣傳部長沒有一掌把我拍死,但是15年後我想表達的重點是:15年後我們離這樣的天方夜譚有沒有更近一點呢?
有的,至少我們現在有能源互聯網這個概念。嚴格意義上講,雖然我很早就在推這個概念,但是我至今也沒想通會火爆成這樣。因為我們在德國早已經習慣了這樣一個事實: 技術上我們默默無聞做了很多研究和突破,然後美國人duang一下推出一個概念,比如智能電網,然後中國再跟著一下duang節操和資金碎了一地。德國人總是恍然大悟的告訴旁人:你說的這個我們早就有了,只是我們不叫這個名字----2005年我剛到西門子的時候,我們那叫Energy Automation,後來就叫Smart Grid。這就是德國人。
回到當下,很多人在問能源互聯網到底誰會最後勝出?哪裡是入口?路徑如何實現?
本文無意回答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我在這裡想表述的僅僅是:如果你想聽得懂這些問題的答案,必須懂得電力系統的基本知識,而這,恰恰是所有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的同學們一生最好的機遇。比如說儲能電池參與一次調頻是最好的商業模式,你必須明白這意味著什麼,電力市場該如何設計。或者我說售電公司的引導性負荷預測,需要大數據分析用戶特性和條件關聯,你能馬上明白要從KW和KWh兩個維度去分析設計產品。
我曾經很悲觀的說過:在一個超過99%的人都分不清功率和能量的區別,超過99.9%的人都不理解無功功率為什麼和電壓有關,超過99.99%的人都沒聽說過什麼叫自然功率的國度,能源互聯網如果真的要實現,就必須依靠廣大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的筒子們孤注一擲的殺開一條血路。
創新
事實上,上面我說的這三個概念,應該有90%的該專業畢業的人也未必清楚答案。但如果有人想從封閉束縛的所謂體制內殺出,真的在電力改革的春風下飛翔的話,我覺得不妨從下面幾個方向入手:
1 你的EE專業的背景和人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是損傷,相反這是系統外買都買不回來的財富,請務必珍惜。
2 能源互聯網需要這樣的人才:你對電力系統很了解,因為大量的能源互聯和互轉必須通過電力,電力的計價和供應特性必須了解。你必須懂外語,並且自如,因為在全球互聯的角度,沒有外語你的眼界和創新力無法提高。你還必須懂些金融,法律,材料,交通。。。不必專,但是要對社會和互聯網的熱度有天然的敏感度。
3 能源互聯網真實要完成的場景轉換,是把現在的500強那排前幾名的大能源企業都變消失,然後允許出現幾家輕盈活躍的依靠數據和商業模式制勝的新型公司,這個領域需要的是真正的創新,而不是依靠炒作和換標籤而實現的改頭換面。
4 能源互聯網的內涵其實很深,任何一個維度都足夠讓任何一個專業出身的人重新出發。在電網控制的軟體領域,SCADA和EMS/DMS,虛擬電廠和需求側管理,稍微再作延伸就是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和智能家居;即使在傳統的硬體領域,智能電纜糾錯器,手提變壓器測試儀,即插即用的電氣設備通信模塊。。。大量的創新層出不窮。
確立了這幾個方向,我們再來看所謂的職場選擇。你可以去西門子ABB這樣的乙方製造,也可以去電科院埃森哲這些研究諮詢機構,當然如果你不放棄運氣也不錯的話,去電網公司也不是個壞事。很多人老是說:爸爸媽媽是電網公司的,所以他們總是逼我去電力局,但是我不想。然後外面的人又總說:去電網公司都是要靠關係啊,人家一大家子都是系統的,外面人沒機會的。
其實很多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麼多爹媽非要發了瘋的逼自己兒女去電網公司?卻很少聽說哪個肉聯廠西門子通信公司的逼自己兒女祖孫三代進同一個公司?
原因只有一個啊,就是這裡真的是既可以學東西待遇又好又穩定啊。。。德國西門子就有這樣的美譽,紐倫堡很多人一家八口都是西門子的。。其實從專業角度來講,如果沒在電網公司干過還真的很難對電力系統有深刻了解。
所以綜上所述最好的選項是:用10-15年的時間儘可能的在甲方乙方的各個領域工作以了解電力系統的全貌,深刻理解精髓,系統化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兼顧通信IT金融等相關知識,再用10-15年的時間選擇業內的一個突破點做出一個事業。。當下來講,這個突破點就是能源互聯網。如果還是不明白能源互聯網到底有什麼商業模式和玩法,我只能建議朋友們儘快抽時間來德國看看,現在匯率很低機票便宜,一般三五萬就可想清人生大事並且能帶很多奶粉包包回去,絕對超值。
尾聲
我經常在知乎和朋友圈上看到這樣的提問:覺得電力系統太陳舊,僵化,沒意思,但是又被家人的苦苦相逼所阻擋,所以很想有所作為卻又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
去年我在財新的無所不談Talk上曾經很動情的講到: 如果沒有能源互聯網,這些想脫離舊體制的人如果要下海可能要做的只能是一個電商或者是賣房子,但一個國家應該提供 給這麼龐大的專業人群的機會理應更多 。所以電改應該來講可能對市場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就是:那些曾經被體制束縛的最優秀的人才,很可能在機遇和轉變到來的時候以新的組合形式煥發新的巨大生命力。
作為一個6歲就想成為一個調度的電力系統子弟,我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有一家號稱最優秀的能源互聯網公司問我這場遊戲最後的勝者會是誰,我毫不猶豫的說只可能是電網公司。對方對此不屑一顧,大有一副革新派瞧不起保皇派的不滿,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耐心和責任撐起整個朝代的重負。縱觀歷史,有些人即使可以自負到說我扔下馬鞭就可以阻斷長江,也未必敢說我就站在這裡寧死不退。
因為這個行業所需要的巨大責任感和專業精神,與其他的行業有著本質區別。我在德國電網公司入崗的第一天,就是接受各種事故的檔案教育。在我們大多數從業者的職業生涯中,如果你遇到過開路的電流互感器端子發出的火花聲,看到過因為跑錯艙位飛到天上的電弧,再有幾個因為疏忽而不得不下崗或者受傷的戰友,你就會理解與這個行業的人溝通時需要的真正語境: 因為懂得,所以喜歡。三代同堂從事這個職業並不是簡單就為了裙帶關係,而是他們真的喜歡。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再端出一碗雞湯作為結束。很多進電網公司的人覺得做的事情太低級,比如擦個套管,寫個電纜牌啊,或者是讓博士守個變電站,碩士抄各個表啥的。。。當年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也是這樣,第一天去變電站拿到的任務是領了把鎚子要在保護櫃下面砸個洞出來放電纜。。聽上去的確這個任務太low,但問題是我天生的愛好就是砸洞,於是我人生期盼了很久的處女砸就獻給了蘇州的寒山變。吭哧吭哧的10分鐘砸完之後我就一發不可收拾,沒事就帶著兩民工去挖個電纜溝砸個洞啥的,樂此不疲。
13年後在德國有次去新投的變電站檢查,看到一塊保護屏樹在那裡,德國人還在等液壓機進來鑽洞。。。我情不自禁順手拿起一根鐵鎚duangduangduang10分鐘敲開一個洞,直接推過去就可以裝了。。。於是我天生神力的名號流傳了有小半年,類似的還有我在當年擰螺絲練出來的不用電動起子上螺絲的怪癖,最終導致大家基本對我和李小龍沒有太多差別,
這碗雞湯實際上要表達的是:只要你的目標堅定並有意義,人生中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會是白做。所有的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的同學們務必要堅信的一點是: 在你們還沒有搞清這個專業的內涵和外延的時候,先不要急於說這個行業是沒有前途吃喝等死的,同時在面對其他人對這個行業的誤解和各種炫目的誘惑的時候也必須相信,能源互聯網這樣的萬億級市場需要更多仰仗真正理解這個行業的人用最無畏的熱情來完成創新。
最終這個領域要出現的公司必須是這樣:有完整的全球化團隊,以電力為基礎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智能建築等提供各種嵌入式服務,熟練運用金融手段和消費心理技巧來影響人們的能源消耗,商業模式取自系統最優而並非零和遊戲。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IT和電氣工程師在這裡工作的唯一原因是,想方設法在一切物理規則的限制下提供給人們最大的能源供應水平和在線互動交易可以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快感。
要搞定這一切,你不僅要知道特斯拉,更要懂法拉第,還要會牛頓-拉夫遜。有意者隨時加我微信討論:liaoyu_energy
粗看了下答案,許路石回答的已經挺全面了。我的看法是:啥東西學精了,才能具備了改變世界的資格,但只是必要條件。如果沒學精,就先不要操心世界的事了,先把鈔票攥在手裡養活自己家裡更實際一些。
建議從小事做起,一點一點積累,沒有積累想往高飛,就算你到了高處,還是會心虛的。
回到你的問題。
其實供電局的工作也是朝九晚五,成天也沒什麼事,當然到了春檢和秋檢會累得不行。變電操作,檢修的爬上爬下,忙的不亦樂乎。總之這個時候壓力很大,活很重就對了。但看題主,貌似是調度方向。也許你可能覺得天天幹活一眼就能看到50年後的樣子,覺得很無聊。我只想說,無聊是因為不去深入鑽研而導致的。說干一行愛一行有點雞湯,但實際也就是這麼回事。遠的不說,如果你干調度,你能在發生大停電時候迅速判斷出故障所在地,並指揮相應的部門投入送電操作,在短時間內使電網恢復穩定運行,你就很厲害。聽起來覺得很簡單是吧?但實際上,你要確定故障所在地,想想電源全停時你該從哪裡恢復供電,並且沒有給你寫操作票的時間,在人頭攢動,領導也沒主意,只能靠你的時候,你真的那麼有自信能迅速把電網恢復嗎?
以上沒有質問的意思,只是以一個工作三年的人的視角去看待電力系統工作。其實工作,說容易也容易,容易到讓條狗看個八年的大門也會幹活了,但說難也真的很難,因為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一時無法看到的。但最難的是,沒有人去逼你做什麼,也沒有人會管你做什麼,把握方向的,只有你自己。想走哪條路,能走多遠,也只看你自己。
關於你的選擇,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以我的視角告訴你我自己挖到的一些經驗,個人認為出趟國,擴展視野,看看世界也不錯,但如果你去供電局,知識本身可能沒太大意義,多學方法和生存技能吧。
以上。任何行業都可以改變世界 追尋自己喜歡的就好
推薦閱讀:
※master澳國立,悉尼和新南威該選哪一所?
※澳洲naati三級口譯難度?如何備考?
※對於有資金補助的海外留學項目,資金的來源可以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