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 60 年代的學生運動?


本人才疏學淺就不評價了,說說聽來的一些當年這學生運動參與者們的趣事吧。

像是研究室教授經常喝酒就喜歡跟我們說那時候的學生運動。據說他跟隔壁研究室教授那時候都還是大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在同一個研究室(也就是說我教授的教授的研究室後來分裂成了兩個研究室)。他不愛熱鬧,雖然也曾瘋狂學習馬克思全集與背誦紅寶書(呃,沒錯就是那本毛主席語錄)但終究還是沒有參與到前線運動。

隔壁研教授就不一樣了,是那時候學生組織的頭頭之一,直接爬到安田講堂的樓頂,向警察們扔火把。此次事件被稱為「東大安田講堂攻防戰"。此次事件導致當年東大入學考試中止,一整個年級缺失,安田講堂荒廢了20年。

下面就是當年安田講堂攻防戰時候的一些照片。

關於當年的學生運動還有一部我個人很喜歡的電影 マイ?バック?ページ 中文譯名是《昔日的我》根據報告文學改編,刻畫了當年學生運動參與者的眾生相與心理狀態,非常有意思,有興趣的可以找出來看看。

哦,對了,說回那位爬到安田講堂頂上向警察扔火把的教授,他現在其實已經退休了,仍然擔任日本學術會議會長一職。至於這個會長有多牛逼呢,就差不多可以說是相當於中國科學院的老大,帶領著一幫子院士的職位吧。而據我們教授說,當年帶領著大家燒樓的一大幫子學生領導,現在基本都是官僚和學術領域的頭頭們了。大家現在聚在一起喝酒,還是會懷念起當年熱血的歲月,感嘆 」青春啊」。


村上龍的一本書【69】提到一些,2004年讓李相日拍成了電影,妻夫木聰 安藤政信主演


這段歷史不是禁忌,日本有很多文藝作品反映過這一特殊時期。藤原伊織的小說《恐怖分子的陽傘》為其中翹楚。小說也獲得了第41屆「江戶川亂步」獎。

小說中參與學生運動的有官富家千金、野心勃勃的組織者,以及主人公菊池俊彥這種旁觀者——事情發生了,我正好在場。

參與學生受到象徵性懲戒,他們的生活如同運動後的社會環境都沒起太大波瀾。最後還能把酒言歡,是因為國家政府社會在慢慢,慢慢,慢慢朝向他們期望的方向走吧。有野心的年輕人啊,總是太心急。

(有關鍵情節透露)

看完更加確信關於革命的一句話總結:「革命即私慾」。像樹一樣瀟洒的主人公分分鐘搞定官富家小姐,有野心的組織者記恨了一輩子。

如果故事平移到中國,以八舅為背景寫一個,肯定也是相當精彩的。


日本歷史懂得不多,說說共性的吧。

當年日本這些國家的教育發展太快了,超過了自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水平。傳統觀點認為科教興國,只要加大教育投入,就能推動經濟轉型,社會穩定。但社會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突破性的,如果各子系統發展不平衡,就會在其他子系統之中產生問題。不僅是戰後的日本韓國,在法國,80年代的中國以及二十一世紀的阿拉伯國家都出現過學生群體快速膨脹,對政治、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所以我國現任領導集體不再幻想經濟或教育的跨越式發展,而是重視社會各子系統之間的平衡發展。科學發展觀和十八大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就是為了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教育方面的顛覆也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高等教育下的學生絕對處於社會變革之顛,請參考五四運動。

若是用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的話,也只能說戰後的學生性慾壓抑沒處宣洩罷了。有興趣的可以搜索社會學和傳播學中的宣洩理論。在中國的例子是不再禁止大學生談戀愛了。

對於60年代的日本,我第一印象是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課上到一半,正當教授在黑板上白描希臘劇的舞台裝置的圖案時,門再一次被打開,兩個戴著頭盔的學生走了進來。彷彿兩人一組的相聲似的,一個長得瘦瘦高高、膚色白皙,另一個則矮矮胖胖、膚色黝黑,還蓄著不挺相配的鬍子。高個子抱著一堆傳單,矮個兒則走到教授那兒,告訴他說剩下來的時間希望能讓大伙兒討論,因為還有比希臘悲劇更嚴重的問題已經蔓延到全世界了。那根本就不是要求,只是通告而已。教授於是回答說,他不知道眼前的社會還存在著比希臘悲劇更嚴重的問題,不過反正多說無益,就隨便他們好了。說著便抓住桌緣放下腳,然後拿起手杖,一跛一跛地踱出教室。


中國停課沒有的鬧


推薦大島渚的「日本の夜と霧」


同樣推薦村上龍的【69】,從這部電影來看,日本的60年代是解放少女的年代。哈哈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國台辦回應台陸委會抗議:兩岸溝通機制已停擺】?
如何看待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聲稱「不能一味討好大陸」?
什麼是中華田園男權?
為什麼 1968 年前後,中法美日捷等多國年輕人都陷入了狂熱、造反、激進當中?

TAG:日本 | 政治 | 大學 | 6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