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擁有世界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要比擁有原子彈的難度大不知多少倍」?


1.讓我們回到社會的角度來考量問題,博物館本質上是公共社會的產物,其水準表現了一個國家公共社會發展的水準。而原子彈的發明製造使用基本上是政府社會的產物,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

2.「世界級」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陷阱概念」,這類概念沒有客觀的標準。注意,世界級不同於世界性,這個概念描述的是水準,而非性質,沒有對博物館收藏必須帶有世界性的暗示。世界級可以體現在百科全書式博物館的全面上,亦可以體現在專門門類博物館的先進與創新性上。

3.以原子彈的發明國美國為例,當時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還是,「將科學家們湊在一起,給他們足夠的經費,科研成果自然就出來了」,可控性相對較強。而博物館因為屬於公共社會,其水準不是短時間用一個方面的因素能夠堆砌起來的。我想,原問題的含義可能是這樣的。然而我認為這種表述離開了原語境,就不在具有討論的意義。


因為靠暴力手段從世界各地肆意搜刮掠奪文明成果的野蠻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擁有女王的難度還要大上幾百倍呢。

若要體現人文的重要,完全可以拿大學說事。

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博物館都建立在罪惡的基礎上,找錯對象了。


世界級的博物館的話,大概需要這些東西:

1. 世界級的文物:來自自身的悠久歷史(中國、希臘之類的國家),或者掠奪來的戰利品(比如大英博物館,是日不落帝國的實力體現),或者是交易而來(要繁榮的經濟和貿易作基礎)。

2. 世界級的藝術作品:高創作自由度,強勢文明的必然產物。

3. 世界級的觀眾:高素質的民眾,社會和人心的現代化。對個人價值,對文明的尊重。

實用化的原子彈的話,需要這些東西:

1. 科學、技術和人才儲備:能有人懂得原理,能做出原子彈來。而且能完成原子彈的小型化,衍生品的開發。(氫彈、中子彈甚至和平利用的反應堆)

2. 完備的工業基礎和社會組織能力:實用化的原子彈需要彈道導彈基礎、衛星技術、地下發射井的建造、核潛艇建造。陸上機動發射需要和發射車配套的公路和鐵路運輸網路。

3. 高超的外交能力:保證不會因為造出原子彈而被國際社會邊緣化,像伊朗和朝鮮的原子彈就不能算數。而以色列明明有核彈,但是並沒有因此受到國際主流社會的排擠。

所以說,原子彈更是一個國家經濟、科技等「硬實力」的體現,而博物/美術館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軟實力的高度發展是以硬實力作為基礎的,存在一個先後過程。一個擁有強大硬實力的成熟、開放、高自由度的現代社會,自然而然地就會發展出強大的軟實力。那些擁有世界級的博物館/美術館的強大文明,自然值得其他只擁有硬實力的文明欽佩和學習。但是並不意味著任何文明,能夠跳躍過硬實力這種奠基式的發展,而直接實現長久穩定的軟實力。


嘗試用點「形而上」的思維模式分析下。

錯誤處請專業人士指正。

如果預先設定這句話是正確的,試圖從以下角度證明之:

  世界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其中世界級意味著要囊括世界中大量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或相當優秀的藝術品,並且要確保妥善收藏,以便後人從這些資料或藝術品中學習前人的經驗、教訓,掌握歷代社會各種信息,包括史實、文化、政治、經濟、科技、藝術等多方面的知識與理論,從而以這些資料信息為當前社會的發展基礎資訊,在各領域中做出正確的決策,避免出現決策性失誤,重複歷史錯誤。這就是「世界級」這個詞在這句話中極其重要的地位。

  原子彈的製造是科技發展進步的結果,是物理界對物質構成本質的研究。科學界發現原子核的存在與組成,進而發現核能的存在、產生、功能,並通過研究逐漸能夠用聚變與裂變的反應過程來製造最大化的能量。而作為能量,第一用途則局限在國家這個概念上,戰爭是國與國之間不可避免的利益衝突,國防、軍隊、武器一系列目標決定核能如何被利用——製造核彈。這是一個純科技開發過程。

  撇開原子彈製造的難度不談,核能畢竟是科技領域之內呈直線發展的產物,核彈製造在擁有高級核能專業研究人才的基礎上可以靠燒錢來完成。

  就是說,核能研究本就是一個單獨科技領域內的研究項目,原子彈更是針對核武建設這一個單一目標。但世界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所能帶給世人的是,一個無法被某個單獨科技項目所取代的重要社會、文化、藝術的匯總,是歷史的見證。博物館或美術館包含了整個社會廣闊範圍內的歷史、社會、政治、經濟、科學、藝術、人文……等進程資料,擁有超出科技領域許多倍的信息量。

  要想收集到如此多的歷史資訊信息,耗費的人力物力將會是製造核彈的許多倍。因為要召集一個能夠具有相當程度專業知識,優秀的信息分析能力、歷史鑒定能力、藝術鑒賞能力……的團隊已經困難重重,還要去判定某件歷史文獻或藝術品的真偽及其價值,難上加難。這些東西絕不是靠燒錢就能辦到的。

  所以說,建造世界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難度要遠遠超過製造原子彈。

順便說,中國故宮不是世界級的,「世界級」的要求是,要擁有全球相當數量的歷史、文化、藝術……資料。

故宮充其量只能算國家級而已。


一個國家可以勒緊褲腰帶搞原子彈,但不會勒緊腰帶搞博物館或美術館。

博物館或美術館往往是一個國家全面nb之後的錦上添花之作。也即國家全面nb是必要條件

而擁有原子彈則不然,只需要國家某方面nb就行了。

自然,國家全面nb要比某方面nb難多了


-------------------------------------------------------------------------------

建設比破壞的難度大不知道多少倍。

-------------------------------------------------------------------------------

作者想表達意思應當是這樣的:

建設遠比破壞難。

雖然不是這麼說,但就是這麼個意思。

擁有世界級的博物館,代表著擁有一個輝煌燦爛的歷史。//當然可能對別的民族是一部血淚史//

擁有原子彈,某種意義上就象徵著一個輝煌燦爛的未來。

歷史是既定的,未來是可以改變的。

擁有世界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要比擁有原子彈的難度大不知多少倍 。

正如改變歷史比創造未來難度大了不知多少倍。

從這個角度上看,這句話是對的。

但如果真扣文本含義,單純從難度上來看,原文我認為是一個偽命題。

如果說擁有原子彈是指一顆原子彈,那麼這句話是可以勉強說的通。但如果是指擁有原子彈的技術與製造原子彈的能力,那麼這句話我個人認為是非常錯誤與不可接受的。這是對科技的不尊重。

從難度上看,世界級的博物館,起碼我知道的也就那麼幾個,英法中美俄各一個,還剛好是幾個常任理事國。獨立研發擁有原子彈技術的,也就是扳指頭就能數過來的幾個國家。

「&>&>」 只能呵呵了。

再比如:其實如果玩過《文明》系列遊戲,應該就可以看出來個大概。

博物館需求的科技--考古學 落後 原子彈需要的科技-核裂變 兩個時代。

世界級的博物館,就算一個奇觀了,好比盧浮宮。

要的產能也比不上曼哈頓工程和一顆原子彈。

需要的科研也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搶這麼一個奇觀跟造原子彈比那難度是差了去了。


世界級的博物館,勢必囊括世界級的大師作品。

你可以用人堆出一顆原子彈(中國的原子彈據說是拿紙筆一點點算出來的?),但你無法用人堆出一幅世界級的畫/一棟世界級的建築,當然也缺不了縱觀古今,無論一個文明多麼古老,沒有沉澱,沒有繼承,那些嘆為觀止的古迹/遺物,在不懂得珍惜的後人手中被換成美刀/被銷毀殆盡,你拿什麼來建博物館?

我們首先要澄清一個事實:無論是原子彈還是世界級博物館都是國家級別的項目,不同處在於,原子彈只要你想造總能造出來,十年不行二十年,十萬人不行一百萬人(伊朗/朝鮮離原子彈並不遠),但博物館,你只能等,等自己的文明崛起,等大師級的畫家出現,等大師級的雕刻家出現,等彪悍的科技大師出現,可是,你真的能等來么?


了不起的蓋茨比擁有的就是【原子彈】,他的情敵擁有的就是【建立在罪惡掠奪之上的】【博物館】


也許很多年後的未來,博物館中也會有一枚原子彈作為歷史藏品。所有的技術和產品都僅僅是浩瀚歷史長河的一部分,而世界級的博物館則儘力記錄收藏了這一切。相比這種包容歷史的地方,原子彈中子彈又算什麼呢?人類的存在一直推動著人類歷史,而原子彈只是其中一粒塵埃。


類比的修辭手法,為了突出世界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的藝術價值相當高!


世界級的博物館得靠搶,現代文明社會,這樣的機會並不多了,不過以後會有的,誰知道呢


因為我國60年代就有了原子彈,可是到現在也沒有世界級博物館。


貧僧認為物質只是一時的,文化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承接創造熏陶的,快不得,但影響深淵。


會計學用貨幣衡量一切價值

那我們也可以用「功」來衡量,

完成一項任務所耗用的功…

把時間、人力、物力、用特定的標準全部換算成功,

然後拿

完成世界級博物館所耗用的功

除以

完成原子彈所耗用的功

就可以知道大致知道是多少倍了…


推薦閱讀:

《1984》中描述的集權社會和歷史上出現過的集權統治有什麼區別嗎?
古代人飲茶方式和現代人有什麼不同嗎?
一戰美國國會為什麼不同意簽署凡爾賽條約?
歷史上牛逼的人物在今天會一樣混的很好嗎?

TAG:藝術 | 歷史 | 博物館 | 中國古代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