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讀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看完一本書然後考慮從中學到了什麼是我們的教育留給我們的功利思考方式。對於他的雜文,沒有必要過度的去解讀,一個正常的人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一切。

我在他的雜文中看到的是一個正常人應有的誠實,他的文章讓人想起了自己的選擇性的記憶,他坦然的描述了這一切。


光序言部分就讓我學習到很多。

(1)很多人總覺得自己能明辨是非,覺得「天下皆醉我獨醒」。實質上這可能是一種無知和狂妄。

《沉默的大多數》的序言借用了蕭伯納劇本里的故事,來闡述了這麼一個觀點:由於倫理問題的複雜性和人的主觀性,一個事情往往不存在絕對的是非對錯之分。但一些淺薄之輩「只掌握了一些粗淺(且不說是荒謬)的原則,就以為無所不知,對世界妄加判斷,結果整個世界都深受其害」。

感悟:不要輕易對他人下判斷、也不要輕易對一個事件定性。同時對自己的仰仗的信條、原則,要時刻持警惕和懷疑態度。

(2)「明辨是非」雖然難於上青天,但我們依然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真理「越辯越明」。

序言里提到:話語界存在著一種「負篩選」:謙虛的人、明理的人以為真理太困難、太曖昧,不肯說話,那麼開口說話的就必然是淺薄之徒、狂妄之輩。到最後,越是傻子越敢叫喚。

感悟:真理是越辯越明的,不要因為覺得「明辨是非」很難而乾脆放棄了話語權。如果我是傻子,我希望有明理的人的觀點讓我進步;如果我是個明理的人,我希望更多明理的人發言,在是非對錯在抽絲剝繭的分析下顯露脈絡,在辯駁中不斷趨近真理。

「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


1996年,王小波這篇文章發表在《東方》雜誌上,距離他謝世不過半年有餘的時間。文中他提到打破沉默類如失去童貞。像《鐵皮鼓》里下定決心的小奧斯卡最後還是開始長大相仿,王小波生前的最後一封電子郵件里如是說:「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裡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而《沉默的大多數》一文,便是窺探王小波這一心路歷程的最佳文本。

沉默之於王小波,既是性格家教使然,更離不開「話語的熏陶」 ,只不過如他所言,是「陰」 非「陽」的部分讓他受益,其中有飢腸轆轆的真理,也不乏咬人大學生的身教,在「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啊就是好」的話語體系下,這已然是他所能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了。 而話語之為權力的誘惑,在王小波看來,是犧牲自我選擇一種貧乏無趣的話語,實在划不來。他也坦陳自己寫過檢討做過報告,但稱其為「話語的捐稅」。這並非耍滑頭的詭辯,試想錢鍾書先生的《宋詩選注》序言,尚需引用偉大領袖的《講話》,可見此種捐稅無往弗屆,即便當下,還有人拿物理學去證明帶三個表的優越性呢。

而王小波決定打破沉默,意圖抑制話語圈中的負篩選,即明理的人因為倫理問題太曖昧複雜而閉口不言,那麼叫喚地最大聲的必然是一群傻子,且他們也不是真傻,總是夾帶私貨,譬如把愛國當生意做的《環仇時報》一流。只是王小波可能沒有想到,時至今日「公知」這一名號也成了貶義詞。從沉默無言中走出,走向的不是理性辯論,卻是喧囂塵上的意見戰場。或許,是我們沉默太久了。


王二同志讓我發現吐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當然當年還沒有吐槽這個詞,大概會相應的使用諷刺/解構之類的說法吧。有點方法論的意味,因為所謂觀念,讀他之前我就已經有了(好像比他還激進呢),不需要他來給我佈道,但是讀他真的很快活啊。

所謂追求真實的意志,不一定非要是憤怒的/苦大仇深的,更可以是有趣的/詼諧的/舉重若輕的,而後一種態度尤其可貴。


第一次在知乎寫答案,其實不是想回答問題,而是這個問題觸動了內心。

接觸王小波的這本書,那時我在讀高中,在書店裡站著看了好幾天,然後下定決心買下來的。我至今還記得自己讀這本書的愉悅——躺在床上,把腿搭在牆上,娛樂著腳和牆。

那時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都沒啥深度,但是我很高興自己天然無知地喜歡王小波和這本書。

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當時只是覺得這篇文章最有趣,後來才發現,在周圍人眼中,自己一直有點特立獨行。多年後,當讓這個詞猛地出現在我的意識中時,我開始納悶,到底是它一直在影響我,還是我一直和它不謀而合呢?

高中時的我,很納悶這本書名,很認真地看了序言。是的,身為一個高中生,我很不理解,為什麼大多數人是沉默的呢?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啊?後來,直到有一天,我也慢慢地開始,想說又不說,想說又說不出,想說又覺得不說也罷的時候,我長大了、成熟了甚至有點老成的時候,我才理解了這本書的書名,也應那句很小清新的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和大家的答案差不多,這本書教會了我趣味,或者說讓我了解文字也可以這樣逗(這一點和圍城差不多,我喜歡錢鍾書先生幽默的文筆),還教會了我獨立思考或者不隨波逐流吧,因為書里有很多不隨波流卻能說到你心裡的觀點,讓你有種暗爽感。

其實,這本書我已經記不清楚了,還能記得羅素這個名字,哈哈。


人可以藝術地活著


以我個人的理解,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這篇文章(不是同名雜文集)可以和他《青銅時代》里的《尋找無雙》放在一起進行思考。《尋找無雙》講述的就是一群沉默的大多數人會怎樣慢慢的進行選擇性遺忘。如果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而且為了真正的沉默而遺忘了原本存在的東西,這樣的世界多麼可怕。

無雙的確是存在的,也許作為沉默的大多數的一員的你是安全的,但如果你是無雙呢?


沉默給人的感覺是直觀的。

重要的是在沉默的表皮下,持續跳動著一顆為獲得真相而不斷探索的心。

這才是沉默的內核,它的真正意義。


當我以為我懂了卻又什麼都沒懂。推翻重來


看得我滿臉通紅。我就是那種愚善中又帶著點小聰明想要跳脫大眾行列卻又沒什麼真正想法和本事的人。缺乏其他能力卻又熱衷做出價值判斷。虛偽又愚蠢。可以說是當頭一棒了。但是其實這樣的棒我經歷的並不少,卻還是很不要臉的維持現狀。但願 但願吧 我會有所改變

讀文章的時候總會很輕易的被作者說服。去喜歡他讚揚的,去厭惡他批判的。很少提出自己的想法,鮮有的提出也是小心翼翼的發在朋友圈等著其他人的迎合或者點贊。這樣不對,要改。


沉默是社會和歷史賦予每個人最神聖的權利。

所有不伴隨行動的嘴炮最後都會被活生生的現實狠狠地抽嘴巴子。

所以,撕逼、嘴炮、洗地、站隊……這些藉由言語而產生的行為,都是在打破沉默,放棄沉默的權利並且用語言的暴力來達成一些目的。

歷史的大眾是沒有話語權的,在空間上,他們的話語傳播受限制;在時間上,他們的話語記錄受限制。但是,這背後卻有實實在在的行動。你不知道幾十年前,參加三大戰役的每一個群眾和士兵都說過什麼,但是那背後的意圖卻實實在在傳達著。

這就是沉默的權利。

當你面對話語權的壓迫和語言的傷害時,沉默並且抽他一嘴巴子,才是正確的選擇。


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我還記得當年我第一次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合上書虔誠的問自己:讀完之後,我變成了什麼樣子?和我沒讀之前有多少差別?結果至今任然回答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我只知道我遇到了一個偉大的靈魂,小波過世幾十年了,我想這樣的問題即使幾百年後還會有人問!也許是因為人類的本性:我們必須了解真相,因為真相會使我們自由。

(PS:關注此問題,坐等高手解答)


剛看了王小波的《荷蘭牧場與父老鄉親》一文

王小波支持這樣的定論:一是假設凡人都熱愛有趣,二是假設凡人都熱愛智慧。

第一條不可否認,王小波提出這個命題是有其特殊背景的,文革的八個樣板戲扼殺了全中國人的審美,在政治上,總是有人把無趣當成一切。現在也有這樣的現象,存在體制與領導(還好不是領袖,不然也太令人絕望了)的地方,這種觀點總是不缺的,同時總是扣上為了集體這樣的大帽子。至少現在更嚴重的現象是娛樂至死,過度娛樂化讓嚴肅和無趣一起沒了市場,我們抵制無趣,但我們需要嚴肅。(可是蠻矛盾的,忘了在哪看見過一句話「難道又有什麼事是嚴肅到開不起玩笑的」,這句話我居然也有莫名的贊同感)

第二條才是重點,這條在現實情況中我看到了完全相反的內容,我看到的是一個以無知為榮的世界,他們自傲於自己的無知,同時抵制別人指出這一點,即使有一個擁有智慧的正面例子出現,多數人只是視而不見,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沒有人赤裸裸地戳穿真相,所有人就一起沉迷於自己製造的幻境中。

面對一路上遇到的一扇扇向我打開的大門,我覺得自己無知且渺小,我並不覺得我特別鄙俗或高雅,我只願做一個探索者,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我所想認證的真理


其實呢,讀書何必非要追求得到了什麼呢,我覺得讀書是一種消遣的方式,和看娛樂節目一樣,都是打發時間的方式。

面對一本書,還沒看就期待著能從這本書里得到什麼類似能夠轉折人生的啟迪,你讀完未免會失望。讀就好,把他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時間久了,書本多了,從書本中得到的自然會潤物細無聲般的跟隨著我們。

《沉默的大多數》是雜文形式的,裡面有許多很有趣的例子,能夠恰到好處的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讀的過程中令我很愉悅,理解作者的角度,看法。心裡想著 哇。。。。還可以這麼有趣的理解,我所知道的是我讀這本書期間,我是愉悅的。就如看一期娛樂節目一搬。


預言了川普上台


最近才把這本書看完,附上我讀完的感想

難得遇見一個作者三觀如此之正,頭腦如此清晰的地去論述思想,作者王小波只比我爸爸大兩歲,看完他對文革以及自己經歷的看法之後,我彷彿更加了解我爸爸那一輩經歷的事情,比如知曉他們生活艱辛,了解他們當時的精神寄託以及想法。懂得了我爸爸為何一直教育我要有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為何他回首往事會默默地流淚,因為他們是真真在思想上,物質上苦過的一代。這本書對我來說,絕對是一本好書。他在書中分析的那時的社會現象即使在現如今的中國也存在,全本書他都是以一種朋友交談式的口吻與大家說些事,真誠動人。本書應該算是作者對「文革」現象自己 的一些看法,說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說或是沒發覺的一些想法,總的來說是讓人想一口氣讀完的好書,一部讓自己思維受衝擊的好書,拋開現有想法,接受新有思想。


也許資歷不夠,有些讀起來饒有趣味,很直接,有些讀起來如文字遊戲,暈暈沉沉。


我的最大收穫是:思考是一件很有趣也很重要的事

因為一個人而再讀此書。也是因為之前看的時候有些地方沒看懂吧,看這類書需要有一定閱歷的。這次再看會比較明朗一些。小波的文體真的很有特色,靠著鮮明、歡快又極具邏輯性的表達方式,他的智慧躍然紙上!

小波應該是個倡導者。倡導大家追求自由、智慧、求知、思考能力,追求個自鮮活的人生,他希望知識分子能夠追求這些東西,他認為國人不能抱著傳統文化死死不放,一昧地想在過去的迂腐文化中找出路。文革的經歷給了他很大的體會,人如果不思考,就盲目瞎搞,就會出事,國家如果不思考、瞎指揮,國家就會崩潰!小波啊,他痛心疾首地寫下這一切,希望祖國的未來,能夠多一點思考,少一點盲目。從這點上來看,小波在抗爭的是整個社會,他呼籲的對象是全體知識分子。也因此,小波無愧是一名精神騎士!

但有一點,小波似乎對中國傳統文化持全面反對的態度,這是我很難接受的。我認為傳統文化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優秀的,我認為現代人甄別著吸收,是一種傳承,也是一件好事。畢竟這是世代相傳的文化,也是我們民族的根基。


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應該有腦子。

無腦的善良等於作惡,哪怕你的初衷是好的。然後就是有思想,心存質疑,哪怕你所質疑的對象是權威。


後來發現,原來真的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偶爾回想起來也就感慨一下 。

喜歡站在掌聲之中,又害怕背後的非議,在一片犀利的「問題」聲中,不知所措,深知人紅是非多,所以退避三舍,選擇沉默,低調行事,謹慎做人。

在微博輿論下,看著一則則「……抄襲」「……醜聞」「……人品差」「人肉……」良久,我茫然不解,心中有萬千情緒,卻找不到源頭,似乎有理由辯解,卻又似乎沒有,關掉屏幕,若有所失。

不再在人前紅著臉爭辯,儘可能省略掉不必要的廢話,不想看到的東西全部自動屏蔽,不想回憶的事催眠自己從未發生,時間長了你便習慣,悄悄沉默著,他們只當你天性內斂。

世界這麼矛盾,人活著只需溫飽與健康,構建個小世界,裡面靜悄悄就你那麼一個人,沒了噪音,就沒了矛盾。


推薦閱讀:

王小波引用的參差不齊乃是幸福本源該如何理解?

TAG:書籍推薦 | 閱讀 | 文學 | 王小波 | 書籍評價 | 沉默的大多數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