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存在「沉默的螺旋」,那麼那些「相對弱勢的真話」又有什麼意義?

「沉默的螺旋」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寧願壓制自己的真實情感,而不願冒社會隔離的風險,那麼那些「相對弱勢的真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沉默的螺旋」本身不涉及觀點的正確或者錯誤,我們不能說被壓抑的一定就是真話。「沉默的螺旋」基礎是人的從眾心理,人們並非都是出於被社會孤立的恐懼才沉默,更為關鍵的是,人們無法保證自己所持有的異議是否正確,而這恰恰就決定了一個處在弱勢地位的不同聲音的價值。

在匿名性的表達載體如此豐富的今天,自我身份認同會極大降低,人們面對一個群體內高度一致性的公開觀點,表達異議被社會孤立的代價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沉默的螺旋仍然沒有消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人們對自己所持有的異議並沒有信心,以及對集體所持觀點的過度信任。這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點,從眾不僅是簡簡單單的對孤立的恐懼,也是在正確性模糊的情況下,人們採取的一種認知選擇。比如,你去巴黎坐地鐵的時候,你可能會模仿很多人去學習如何買票,買什麼票,因為你不知道該怎麼做,同時也信任他們的行為。

研究也告訴了我們這一點,刺激越模糊不清,任務越困難,對某一領域了解越少,越容易從眾,換而言之,持有異議的個體也更容易沉默。

所以,哪怕只有一個不同的聲音,只有一位堅定的異議者,都會讓群體中的其他人開始重新進入思考的節奏,對舊觀點採取更加嚴謹的態度。因為人們不是因為害怕孤立,而是害怕自己的觀點不正確。至少,這些異議會讓群體明白,這個問題並沒有弄清楚,還有討論的必要,而非板上釘釘的鐵律。比這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異議的帶領下,第二種異議,第三種異議都會站出來。

研究同樣也可以證明這些:

1.當群體只有一個人與其他人觀念不同,從眾的數量也會下降到大約正常情況1/4(Asch,1955);

2.當群體中有人只是表達輕微的異議,甚至這樣的異議都不被所有人認可,從眾水平仍然會下降(AllenLevine,1971);

3.異議的持有者無論是這個領域的專家還是普通人,都會使從眾水平下降(Miller,1975)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集權主義政府不會允許一丁點反對的聲音的存在,這跟正確不正確沒有關係,而是一個不同聲音的公開表達會激起其他人對它的反對或者懷疑。

所以,在任何群體中,都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去質疑。不過,現在好像都把心交給某人了。


所以「中流砥柱」即沉默的螺旋中的hard core非常重要。

在美國傳播學經典教材《傳播理論導引:分析與應用》中S·莫斯考維希指出,沉默的螺旋固然可以形成群體合力,但群體中的「中堅分子」(hard core)表現出意志的堅定性、主張的一貫性和態度的強烈性,可對「多數派」產生有力的影
響,甚至可以改變群體合力,並推動新的合力形成。

這是與「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種輿論形成過程,即由少數人意見向多數人意見演變的輿論機制。

hard core就是你所說的「一句相對弱勢的真話」,就是能讓少數派的聲音被「沉默的大多數」所聽到的聲音,甚至讓少數派重奪輿論制高點的聲音

「沉默的螺旋」本身就是可被消解的,因為他並不是一個閉合的社會現象模型,而是開放的。諾爾·諾依曼(Noelle-Neumann)在1974年提出這個觀點時本身就意識到了hard core的存在,也因此她從未斷言輿論將會在多大程度上被「沉默的螺旋」所帶動,這也成了她畢生的遺憾。

我國新聞系學生必讀的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也清楚地指出了「沉默的螺旋」的局限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反沉默的螺旋」論也曾在三年前得到一眾學者的用戶,後來他們發現基本所有的大眾傳播理論都在新媒體傳播環境下遭受了巨大的衝擊,打倒「沉默的螺旋」一事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反沉默螺旋理論

綜上,

第一,沉默的螺旋理論建立在三大假設上:

  1. 社會將用孤立的方式來威脅那些與大多數人不一致的人,人對孤立的恐懼不可抗拒。
  2. 對孤立的恐懼導致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會試圖評估意見氣候。
  3. 公眾的行為會受到民意評估的影響。

第二,任何一款沉默的螺旋模型中,總有hard core的存在

「在沉默的螺旋旋轉過程中無視孤立的威脅的人」,被稱為hard core。他們是一群【願意為自己的公開言論付出代價的人】,這些特立獨行的人通常與主流意見有所衝突。

Noelle-Neumann自己也認為,當某個意見被多數人贊成,以至於成為常識的時候,總會有hard core成為最願意公開發表意見的人,並導致可能的「沉默的螺旋」的倒轉。

所以吧,特別是在現在的新媒體時代,我們在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中,實際上所處的位置、實際的輿論究竟倒向哪邊是我們自己都看不清楚的。但是如果你無懼所謂「被群體孤立的壓力」(因為總會有hard core),不要把自己當做庸庸碌碌大眾中的一份子(學者就喜歡隨波逐流的個體來降低模型的誤差率),而選擇了為自己的觀點發聲,說不定你就是那個hard core。

至少我一直是這麼做的

參考文獻

1、新媒體語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現象 .中國知網 [引用日期2014-06-27] .

2、[美]理查德·韋斯特. 《傳播理論導引:分析與應用》 (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


目前的最高票是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來探討這個問題 不過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個標籤是社會學

看來題主還是想用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看么=。=

「沉默的螺旋」這一個大眾傳播效果理論先前的答主應該解釋的算是很清楚了,但是對於「沉默的螺旋」在現代社會中得以實現的原因,又或者說在理論解釋上的不足,大多傳播學者都是從社會心理學或者是傳播學的角度做的實證性分析,那麼如果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又該怎麼理解這個情況?在這裡我將「沉默的螺旋」這一個現象的內涵延伸到整個歷史時期,而不是單純立足現代社會來看題主想要的答案。

題主認為「「沉默的螺旋」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寧願壓制自己的真實情感,而不願冒社會隔離的風險」,在這句話里最值得懷疑的就是人們面臨的究竟是「社會隔離」的風險還是說「輿論隔離」的風險

【接下來能用傳統理論分析我就不用現代理論了= = 能扯的太多】塗爾干在社會分工論裡面詳細的闡述了機械團結有機團結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組成形式,其分別的特點是前者是以人的相似性為團結基礎(所謂的古代社會)、而後者是人的相異性為團結基礎(所謂的工業社會)

在以機械團結的社會中,社會(共同)意識極大地包括了個人意識,使得個人在行為、思想上與社會保持「一致」,儘管這種「一致」可能存在著強制的成分。如果是在這樣的社會裡面,異議確實面臨的就是一種「社會隔離」,會馬上遭受到社會的排斥,具體的代表就是我們所說的古代社會又或者是孔德「軍事社會」的概念。人們之所以要壓制自己真實情感,一方面是社會隔離的代價太高(例如各類文字獄以及宗教審判);另外一方面是他並沒有這樣的一種反思能力(與「沉默的螺旋」失效的現代原因一致),共同意識&>=個人意識的條件下,意見領袖(公知)發揮的作用就是壟斷所有人的思想。此時,「相對弱勢的真話」(在這我也不吐槽真不真不是能夠先驗的,畢竟題主這樣說咱們就將心比心一下)存在的意義就非常重要了,這往往代表著新社會形態的萌芽,或者說是新社會意識的誕生(歐洲的第一次科學革命、勉強加上百日維新吧),這代表著與舊社會的決裂。

而在有機團結的社會裡,「沉默的螺旋」恰好證明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交通運輸、傳播媒介緊密相關,甚至說交通運輸能力的改善和傳播媒介的發展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的走向。為什麼自以為擺脫愚昧束縛走向獨立自由發展的我們,在一個如此現代的社會裡面還會處處感受到與封建社會古代社會無異的「強權」?這不是一種「社會隔離」而是一種「輿論隔離」,因為在現代社會人們意見的趨同往往來自於1.有限並有取捨的信息獲取渠道;2.缺乏充足的思考空間。我一直認為,人之所以會「從眾」並且在現代社會裡還能如此普遍的最重要原因都是由於自身(意見領袖的影響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當然不得不說這也是由於長期宣傳實踐中我們自己作的孽,現代社會的信息爆炸導致了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全知」,而現代社會豐富的社會活動使我們沒法做到「全能」,以至於喪失了應有的分析能力,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沉默的螺旋」不斷的發生,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龐大的傳媒系統之下,受到強傳播效應的作用。在這個時候,「相對弱勢的真話」(這裡可真可假)的存在意義更多的在於自身。它表明了個人存在的確定,一種思考上的獨立。與大眾不同不一定代表你就對了,但是與大眾的「完全一致」卻能代表你沒有仔細思考,為啥?道理很簡單,因為在現在的這個時代,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全知全能」,也沒有一個團體能做到「全知全能」,一切的「真相」都存在著可以發掘、思考或者推翻的空間,就算意見一致,我們也應該追求在一致意見的大背景下,不同思考角度或者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態度的分析,去了解其他不同意見產生的原因,而不是單純的「點個贊」就沒了。

最後說點自己的看法,生活在現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你可以活在大眾or強勢的一方,但是要記住時刻保持站在「相對弱勢」的角度思考,這樣才能從那些千篇一律、眾口一詞的東西裡面尋找出自己的Idea(反正不是論如何培養批判精神,水表已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敢於講出的人因此而覺得自己正常,反叛者知道自己不孤單,沉默者感受到激勵,從眾者驚喜地發現了碾壓目標。局外人還可以拿來舉栗教育下一代,關於勇氣。


推薦閱讀《受眾行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劉建民


非常贊同@Tfifthe 。

「沉默的螺旋」本身不涉及觀點的正確或者錯誤,我們不能說被壓抑的一定就是真話。「沉默的螺旋」基礎是人的從眾心理,人們並非都是出於被社會孤立的恐懼才沉默,更為關鍵的是,人們無法保證自己所持有的異議是否正確,而這恰恰就決定了一個處在弱勢地位的不同聲音的價值。

當人們的恐懼在社會中贊成的呼聲不斷升高的時候,表達自己的贊成的觀點,在贊成的呼聲下降的時候保持沉默,沉默進一步使得原有的觀點失去了民心。沉默,其實也是自己不夠確信自己觀點的一種表現。在公眾觀點形成的過程中,「相對弱勢的真話」迫於恐懼而從眾,趨向沉默,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威脅社會和諧的衝突,促進了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其結果才會「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但網路傳播的出現,大眾傳播媒介的輿論影響力受到削弱,我認為此時大眾的心理不再是恐懼,更多的是無所畏懼。是的,無所畏懼,這才可怕,乃至出現網路暴力、網路群體極化現象,「意見氣候」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文章周二見這一事件中,許多網友毫無理智,紛紛在文章微博下一片罵戰。更有意思的是,還有網友在馬伊琍的微博評論中點蠟燭。。。多麼可悲的人類。。這種例子多的手指頭數不過來。。

研究生複試的時候,關於【沉默的螺旋】我問了導師一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很疑惑的:

當我個人的觀點和「優勢意見」不一致時,而此時的「優勢意見」始終無法說服我,我該隨波逐流,還是勇敢地要跳出沉默的螺旋,不做王小波先生筆下的那【沉默的大多數】呢?

導師是這樣回答的:尊重他人的意見,有風度地做自己。

風度二字,鏗鏘有力。儘管考研落榜,沒有機會做老師的學生,但卻受益匪淺。

扯遠了。以上。


回復下 @董董 回答下 @江辰 的回答:

十二怒漢是個好電影,但也是僅是電影而已。如果分不清電影和現實,那必然會撞的頭破血流。

你沒看懂江辰的意思么?江辰是希望你向現實妥協而已。

十二怒漢是一部電影,但是大家覺得它出色,是因為他並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在一定程度上描繪了一種驚人的社會現象規律,比如沉默的螺旋。

也就是說,這部電影雖然可能不是真實的,但卻是現實的影射。江辰給你的告誡,表面上是在告訴你 電影和現實是不一樣的,電影中的英雄主義只需要劇作者動動筆杆子,但在現實中,卻需要你承擔很大的代價。

我說到這裡,你發現了什麼?告誡並不一定是根本的動機!江辰真實的心理動機是:「我是沉默的大多數,面對眾人的壓力,我會選擇妥協和放棄自己真實的意思。」 這種心理習慣起源於無主見和缺乏對真善美的堅持,當時間久了,他就會成為這種行為模式的簇擁者,內化這種行為背後的價值觀,而偶爾出現一個敢于堅持自己觀點哪怕不惜挑戰眾人的人,江辰這樣的人就會跳出來 冷嘲熱諷,告誡提點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電影和現實是不一樣的。

歸根結底,是因為醜陋的人性在真善美面前,會被照耀的無地自容,他唯有將 堅持真善美的人 拽入他自己所在的爛泥坑,才能使自己心裡好受點。

江辰的那番話,是「沉默的螺旋」理論 正確性以及深刻性 的無比形象的論證。


首先,如果考察這個理論的來源,會發現重要的一點在於,政黨選舉本身是匿名的,所以,不存在因為與他人的意見不同而被孤立的危險;

其次,發生這個的原因,更多的可能並非是擔心被孤立,而是出於某些需要做出選擇的事件的特殊性。僅以理論關注的選舉而言,兩個政黨的政策區別不大,作為一般的民眾,可能會感覺兩個候選黨派的區分度不大;既然區分度不大,最安全的方法就是選擇和大家一樣的,相信別人的判斷,而不是自己的。

最後,我所理解的是,沉默的螺旋的發生原因在於信息的不全面,這種不全面有可能是發布者的原因,也可能是受眾囿於自身的局限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在作出選擇的時候,往往就會根據他人的意見作出判斷。

我不否認,存在一種現象是,因為集體壓力,個體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但是這種現象和「沉默的螺旋」真的不是一回事。


這個問題可以回答,並且不用那麼複雜。

題主認為沉默的螺旋理論的存在,使得相對少數人所持的意見不再有意義,這是建立在兩個基礎上的:1.沉默的螺旋理論是絕對的 2.沉默的螺旋理論適用於方方面面時時刻刻。

實際上這兩個基礎都是站不牢的。

1.沉默的螺旋不是絕對的

諾依曼所認為的沉默的螺旋產生的過程是這樣的:

個人在表明觀點前要對周圍的「意見氣候」進行觀察,即進行「准感官統計」,當發現自己屬於「多數」意見時,則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當發現自己屬於「少數」意見時,出於「被孤立的恐懼」則會屈於群體壓力轉向「沉默」或附和。

這裡面有三個要點,即存在意見氣候,存在准感官統計行為,存在被孤立的恐懼感。並且每個人在發言前都有這樣的一個步驟和這樣一種恐懼,才會產生絕對的沉默螺旋。

問題就出在這裡,不是每個人都擔心自己不合群,因為此,我們才能從地心說發展出日心說,才能從上帝造人認識到進化思想,才能從封建禮教中脫胎出星星之火。

2.沉默的螺旋理論有其提出的特殊背景

諾依曼的童年生活在希特勒時代的德國,心理學上強調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也會投射到學術偏向中去,不能否認,沉默的螺旋理論在那個時代,對重新評判大眾傳播效果具有重要啟迪意義,但是也要承認這個理論本身同樣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因此,即使沉默的螺旋可以解釋大部分輿論現象,但卻不能解釋社會的進步,不能解釋舊事物孕育新事物,而這恰恰是所謂「關鍵少數」、「中流砥柱」的作用。


對沉默螺旋理論,我是一向看不上的。沒錯,我的意思就是,這理論根本就是個渣渣。

雖然這個社會大部分成員看上去都把歸屬感看得很重要,但還是有東西(在人類心中)比歸屬感更重要——比如存在感。

如何獲得存在感?無外乎比較,從比較中獲得差異,從差異中獲取存在感。

上面是中性的描述,還有個帶偏向性的描述,沒這個普遍,但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

從比較中獲取差距,從差距中獲取優越感。

雖然差距有正有負,時常不會如意,但是沒關係,我們可是灰常善於分配注意力的。

共識這種東西顯然遠不足以滿足人類的存在感與優越感。能滿足這兩者的,不是共識,不是主流意見,是爭論,是批判,是爭論與批判的對象——我們可以將之比喻為標靶,為祭品。

有標靶的時候,我們會向它開火,向它批判,以獲取存在與優越感,沒有標靶,找到標靶也要上,找不到標靶,創造標靶還是要上。幸運與不幸的是,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標靶,也不缺發現標靶的眼睛,更不缺創造標靶的人。

如上,在一個沒有外在因素影響的自由傳播系統中,最流行的,從來不會是什麼主流觀點或共識,而是爭議(包括內傳播中的),是偏見,是破綻百出的謬論,是能夠滿足人類各種心理需求的祭品,是主流觀點的對立面。最多是想要成就共識的觀點。

……

不知不覺扯遠了。上面的都是瞎扯,不過隨便看看也無妨。回到這個理論本身。

……

這個理論確實對傳播過程中某些階段的現象作了一定程度的概括。但是並不完全。雖然其所概括的影響因素,事實上已經可以推出更完善的結論——只要換個角度看看它概括的要素。

這個理論包含三個要素:主流的觀點,口頭的沉默,心中的異見。

接下來我會用這同樣的三種元素,但是對它們之間的關係(的認知)做一個調整,然後可以自然而然的推演出一個更完善的理論。

做出的調整是:心中的異見,在原理論中,是主流觀點出現之前就存在的。調整為:在主流觀點出現之前,確實存在部分異見,但更多的異見,其實是出現在主流觀點之後。

出於安全的需求,在一段時期中,我們會保持口頭的沉默。

出於自我存在與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我們會對一切從外界灌輸而來的觀念,從情感上執劃清界限乃至否定的態度。認知上我們會有意無意的對外源性的佔據我們注意力的觀念進行批判,並通過調整注意力的分配,篩選出有利(於批判,從而實現自我存在的需求)的"證據"。

這些都在心中蘊釀,但是出於安全(歸屬)需要不能訴諸於口。這種「被壓抑"的感覺(錯覺?)又反過來加強了認知中的異見的產生。

以上的這個階段,在現象上,跟原理論是一致的。

但是新理論描述的傳播過程顯然還有後續發展。

這個後續發展很明顯,一句話可以概括:反者道之動也。

後續的後續也很明顯:否定之否定。

整體上,就是在不斷的否定與否定與否定中,漸漸地逼近某個點。

但是,要想發生上述過程,首先,必須存在這樣一個主流觀念。其次,後續的過程中,一直有主流的否定觀點出現。

而實際的傳播系統中,即使最初確實存在這麼個主流觀點,後續的發展中,也往往不會有什麼新觀點取得新的主流地位。更多情況是分裂……當我寫這一段的時候,我腦海中出現的傳播系統的實例,是:

基督教,佛教,等宗教。這些宗教無一例外的,生出了各種不同流派。

這種狀態是相對穩定的,因為人們即可以通過歸屬於某派,滿足安全的需求,也可以通過否定其餘各派,滿足自我存在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否定局限於系統內部的各派別,也有益於這個系統的相對封閉性——這往往意味著更大的穩定性,雖然不無副作用。)


沉默的螺旋再厲害,一萬個人沉默比不上1個人去做。要相信!


其實在大眾傳播當中,單一的傳播理論是沒有辦法解釋一些現象的,雖然沉默的螺旋可以解釋真相在傳播當中衰竭期要比謠言來的衰竭期早,這會引起社會群眾集體傾向謠言而忽略真相。但是你所描述的情況是由於「魔彈論"「叢林法則」等多種大眾傳播現象造成的。


我想分享一個電影來讓題主知道這是多麼有意義。

《12怒漢》是一部描寫陪審團內爭論的電影。

一開頭就講了一名18歲的男孩兒,被指控在午夜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兩個證人都提供了看似合理的證詞。根據法律,12位陪審員必須一致表決通過他有罪或無罪,才成完成使命。

在陪審員剛開始討論時,有11位陪審員認為男孩有罪,只有8號陪審員覺得事態可疑,堅持已見提出異議。

在陪審團第一次表決時,雖然有11個人都舉手認定男孩「有罪」,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問題進行了理性思考。有兩三個陪審員一開始並沒有舉手認定被告「有罪」,而是看到其他陪審員舉手後才緩緩舉手。這正迎合了「沉默的螺旋」理論。因為一些陪審員是出於個人的邏輯推理和生活經歷,一些陪審員因為天氣炎熱希望早點兒結束會議,還有一些陪審員為了不被孤立,選擇了順從大數。

在第一次舉手表決後,只有8號陪審員認為不應當如此草率地下定論,然後就有其他陪審員對8號提出的異議進行抱怨、謾罵甚至拳腳相加。

其實,就連8號本人,起初也沒有理清為男孩洗脫冤屈的思路,他只是提出了一種會冤枉嫌疑犯的可能性。

但在這個說服的過程中,就是8號的堅持與說服技巧讓整個事件華麗逆轉。

面對「強硬派」的嘲笑諷刺、惱火批評,他不卑不亢、不動搖。

在其他陪審員質問他時,他從不說男孩無罪,只是說可能無罪。

在說服其他人時,他憑耐心毅力、有理有據,逐一說服了其他陪審員。

面對11:1的表決結果,8號的意見絕對是處於弱勢地位的。

但整個過程經歷了七次表決後,最終由11:1判定被告有罪轉變到一致判定18歲男孩無罪。

這樣的結果讓我們看到了一句弱勢的真話是多麼有意義。

堅持少數意見的人想要對大多數產生影響,請記得不怕孤立,不怕排斥,立場清晰,飽含勇氣!


可能是能體現出依然存在不同的聲音,人不是流水線上被洗過腦的零件。


再來補充一點,「相對弱勢的真話」存在的意義不僅是「hard core」,還在於有一天這股力量也可能成為「沉默的螺旋」中心。

非新聞傳播相關專業出身,為了避免出現低級錯誤,只能引用他人論文中的案例來闡述自己的拙見。

2014 年8 月10 日,一則湖南湘潭產婦死亡事件在新浪微博上形成輿論熱潮,連續幾天高居新浪微博熱搜排行榜首。在該事件發生伊始,僅為一個個人微博的發聲,但隨後該微博被「華聲在線-湘潭頻道」進行了轉發及評論,並以《產婦慘死手術台醫生護士跑路醫院稱已盡全力》作為新聞標題,自此輿論開始掀起軒然大波。該事件最引人注意的是截至8 月13 日,網路輿論基本上處於「指責醫生不作為及醫院失責」一邊倒的態勢,僅有少數人呼籲人們要理性分析,而這些評論卻逐漸被網友們的憤慨及謾罵所掩蓋,而有些人由於害怕被網友謾罵或者被認為是不客觀的立場而對此事保持沉默,持觀望態度,因而,基本呈現「指責醫生醫院」這一種聲音主導著輿論的走向。該事件發生在互聯網中,人們相對公開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而一些人由於與大多數人的意見不同而隱藏自己的意見,保持緘默,而這正是諾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論的體現。只是在網路空間中,害怕孤立演變成了害怕被網友謾罵或者被人肉搜索,這兩者其本質仍然是害怕與他人意見想左,被社會大多數人孤立而保持沉默。當然,不得不提的是,「意見領袖」在該事件引導輿論中的作用。隨著各大媒體的介入,更重要的是微博上的@王志安、@評論員李鐵、@石述思、@六六等活躍網友關注和轉發了此事,使得事件的傳播和討論漸趨理性。這時,之前那些謾罵與指責「醫院醫生不作為」的聲音逐漸偃旗息鼓,銷聲匿跡。這些態度轉變的公眾使得「沉默的螺旋」理論再次得到了印證。此時站在輿論主導地位的是那些理性的分析,而那些與之相反的意見,也擔心一味地堅持指責醫院醫生不久之後被指責的就是他們自己,於是便選擇了沉默,不再發表自己原本所持的觀點,形成原本弱勢一方輿論反過來佔據上風的「螺旋」態勢。

(劉欣, and 羅彬. "新媒體環境下 「沉默的螺旋」 效應再研究——以新浪微博熱點事件為例." 新聞世界 2 (2016): 52-54. )


網路似乎削弱了 沉默的螺旋,讓少部分人敢於表達自己不一樣但不一定正確的觀點。所以弱勢的不一定是真話。


沉默的螺旋是傳播學一個重要理論。它是典型的媒介強效果理論。它是有一定適用範圍的。

沉默的螺旋理論是基於社會心理學提出的,因此過於強調人們害怕孤獨這一社會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導致社會行為的動力因素。因為即使感到孤立,人也很有可能在「權衡利益」後採取行動,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時不僅不沉默,還可能發出攻擊性的言語或行為。在這裡,個人的差異也應予以考慮。對「社會孤立」的恐懼,不是一個絕對的常量,而應是一個受條件制約的變數。「多數意見」的壓力對於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議題,壓力程度也會不同。


說和不說,始終需要有一個理性的人。


任何聲音都是有它存在的價值的。


推薦閱讀:

全世界的男人死光了會怎麼樣?
中國目前基尼係數飆到0.6之上了,可有發生大規模群體事件的風險?
現在很多女孩變得女漢子甚至男性化,和男權社會有沒有直接關係?
2016 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社會學研究成果?

TAG:社會學 | 新聞學 | 社會心理學 | 沉默的螺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