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會品嘗咖啡?
有沒有哪本書推薦呢?
坐標墨爾本 男朋友是咖啡師 把他給朋友寫的咖啡指南轉給大家看 希望能有幫助
以下是他的原文—————————————————「介紹咖啡之前很重要的是:1.不要打著電話去點咖啡。2.咖啡師對你笑你也笑回去互相打個招呼和諧社會嘛,你們苦逼臉無視我們的招呼直接點咖啡付錢走人我們很傷心的。咖啡用的奶:拿鐵,chai拿鐵,長瑪奇朵,flat white,等等咖啡都會用到比較多的奶,常見的選項有: Full cream milk(全脂), skinny milk(脫脂) 和 soy milk(豆奶), 有些咖啡館還有杏仁奶和果味奶。 全脂和脫脂奶的差別只有2%的脂肪含量而已。。 喝脫脂奶主要是怕肥,加糖的話就讓喝脫脂奶沒什麼意義了,所以喝脫脂奶還要加糖的就好像想懷孩子卻死活帶套似的。 但是咖啡師還是會滿足你的要求沒差。
甜味的選項有糖(raw sugar)和甜味素(sweetener), 甜味素就是不含糖低熱量的甜味, 在墨爾本也可以叫equal, 就是個很常用的甜味素牌子。如果你想要濃一點的咖啡你可以要extra shot/ strong, 也就是會多給30ml的濃縮咖啡。如果你要淡一點的你就說要weak,那麼咖啡師會幫你倒掉一點咖啡漿。如果你想你的咖啡熱一點你可以要 extra hot, 就會把奶升溫到65°以上。牛奶的溫度一般是63° 左右, 而豆奶的溫度會比較低,因為會破壞豆奶的豆香, 所以不要點soy milk然後要 extra hot, 咖啡師會在心裡默念,hot你妹啊。。舉幾個例子:regular strong soy latte with 2 sugar、(杯子大小+濃度+什麼奶+什麼咖啡+幾個糖)large weak skinny flat white with 1 equal(杯子大小+濃度+什麼奶+什麼咖啡+幾個糖)默認的含奶咖啡是無糖,正常大小,全脂奶,正常溫度,30ml濃縮咖啡。所以如果你直接點比如 latte,那麼咖啡師就會給你 regular杯子,full cream milk,63°,30mlespresso 不加糖的拿鐵。
Short black 和 Long black
short black就是espresso, 30ml的濃縮咖啡。它是一切咖啡機咖啡的基礎。好的咖啡師會把杯子湊到機器上讓咖啡少接觸空氣,然後最快時間內送給你,拿到手中第一件事就是儘快喝掉,喜歡咖啡香味的你可以喝完之後慢慢聞杯子。 esspresso不含奶,所以可以比較直接的喝出一家咖啡店的house blend(常規豆)是否合自己的口味。 除了要嘗味道之外很少有人點short black, 比較常見的是 double espresso, 60ml濃縮咖啡, 也就是兩個short black, 但記住這時候就叫做double espresso了。 咖啡師內心世界: short black或者double espresso不要讓我們加糖,謝謝。Long Black(LB)國內叫美式,但其實和美式有差別。美式咖啡是先打好一杯double espresso然後再加滿水。 而墨爾本的long black則是先打好半杯水或是三分之一杯水然後再把咖啡打進去。區別就是後加水會破壞咖啡的油導致香味不夠濃郁。 take away的long black一般會水多一點,所以我建議long black永遠要坐在店裡喝。 咖啡店也會提供蘇打水或者普通的水給你清除嘴裡的味道。好的咖啡師不會把take away 的LB 裝滿杯子給你,因為會太多水,所以看到半杯的LB不要不開心,那是因為咖啡師很體貼。他們也會給你套兩層杯子或者一個防燙杯套。
Ristretto
這是比espresso還要濃縮的咖啡。一個espresso大概需要26秒左右從機器里流出,而ristretto就是前13秒的espresso,大概20ml左右,非常香濃,酸味少一點,多一點甘甜的味道(如果咖啡師技術到位)。 Ristretto非常可以暴露咖啡師的水品,因為咖啡的量,粗細程度和擠壓的力道稍有不對都會讓咖啡流出速度大不一樣,也就沒辦法給出Ristretto了,所以如果你去的是快捷咖啡店或者快餐店裡的咖啡台,就不要為難人家咖啡師了。RIstretto千萬別take away,坐下,到手就喝,不然咖啡師或許會把它砸你臉上。 不要讓我們加糖,謝謝。Short Macchiato and Long Macchiato(短/長 瑪奇朵)
short macchiato就是short black加一點奶泡。 Long Macchiato就是double espresso 加一點奶和一層奶泡。long macchi會在咖啡杯里形成約等的深棕,金棕,和奶白三層顏色。 所以take away(紙杯子帶走)的話基本失去了喝瑪奇朵的意義,因為你啥也看不到,紙杯子大杯口也讓你沒法感受不同層次的口感。Flat white
國內翻譯成小白咖啡(哈哈哈哈卧槽啊我小會兒去。。),他是維多利亞特產,take away咖啡首選,因為就是30ml的espresso加上用蒸汽打出一丁點奶泡的牛奶(63°左右)用小瓷咖啡杯裝,在店裡喝的話一般咖啡師會給你拉花。(但是拉花絕對不是衡量小白咖啡的絕對標準)latte拿鐵,比Flat white多一點奶泡,大概1cm到1.5cm厚,裝在直口玻璃杯里。 拿鐵是唯一一個拉花很重要的咖啡,點拿鐵就是要看拉花嘛,反正我這麼覺得。 拿鐵也是take away的常選咖啡,因為口感和味道不會影響太多,因為都兌了奶了嘛。Chai Latte茶拿鐵,用肉桂糖漿代替咖啡的拿鐵,然後頂上撒上一點肉桂粉,一般好的咖啡店會自己做自己的肉桂糖漿,差一點的就買肉桂糖粉兌了,如果你很講究,然後點了一杯Chai然後發現咖啡師拿出一罐粉開始掏,下次就別在這家店點Chai了。Dirty Chai latte就是臟肉桂拿鐵,一般普通的咖啡店和咖啡連鎖店會做,因為對咖啡本身品質沒什麼要求。 Dirty chai是 chai latte和 latte的結合,肉桂糖漿+30ml espresso +奶和一厘米奶泡。 很甜,很好喝,但是好的咖啡店不會做,因為他們希望你品嘗他們的咖啡,而不是喝這麼一個咖啡豆好壞都喝不出的飲料。
Piccolo其實就是縮小版的拿鐵,但是咖啡濃度不變,所以是小號,然後味道重一點的拿鐵。不建議take away。Cappuccino(Cap)
卡布奇諾是中國小姑娘的最愛啊,同樣30ml的espresso,然後大量奶泡(多少都可以基本上),然後在奶泡上撒上巧克力粉或者融化的巧克力(好奢侈)。 需要注意的是,卡布奇諾快算是甜點了,所以你可以用勺子先挖掉上面的巧克力奶泡吃,然後再把剩下的咖啡喝掉。(之前國內有人嘲笑喝咖啡用勺子挖裝斯文,其實卡布奇諾真的是這麼吃的啊,不然你要滿臉奶泡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一般Cap不要take away,因為蓋上蓋子後你啥也吃不著了,還不如點拿鐵。 但如果你一定要take away呢,好的咖啡師會不把杯子裝滿,這樣巧克力粉就不會沾到咖啡杯的蓋子上導致你喝不著了(不過其實喝了這麼多不同咖啡館的咖啡我發現我是唯一有這個好習慣的的體貼細心咖啡師,為處女座鼓掌。。)Hot Choc熱巧克力就是把卡布奇諾里的濃縮咖啡換成巧克力漿。Babyccino很小很可愛的一杯奶泡,撒上巧克力粉。成年人帶著嬰兒的時候咖啡師會免費送你一杯babyccino給小朋友吃。你們沒孩子的就別裝嫩湊這熱鬧了拜託。。single origin
很多比較講究的咖啡店會有自己的single origin。 平時用的咖啡豆是放在咖啡機里做的, 所以研磨的很細,咖啡豆烤的比較久,並且一般混合了不同地區的豆子。 而single oringin則是烤的比較溫柔,並且只用一種豆子,並且不用咖啡機做。 做single origin一般會用 aerrpress(像大注射器一樣), plunger(手動壓咖啡的小壺) 或者 pour over(用濾紙)。 這樣做的原因是single origin一般是比較有特色的咖啡豆,你需要清晰的品嘗它們, 所以只用水(85~95度,感謝評論區同學指導!) 就最好了,煮出來的咖啡清爽可口,像茶的感覺。你們如果聽說什麼咖啡能喝出某種樹香花香啥的就都是這樣的咖啡才會有可能品嘗出,如果有人某天跑來告訴你他喝拿鐵喝出了各種香你就照臉扇就好了。常見的single origin 有 : Ethiopia kochere, Colombia La Linda(一般咖啡店會有專門的single origin board, 下次記得找找看然後點點嘗嘗。)」咖啡的受眾品嘗情況是參差不齊的,豆叔在這裡將一些品嘗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與大家分享。
建議那些剛剛開始品嘗咖啡的朋友,不要過於著急什麼時候才能品嘗出咖啡的風味指標。建議大家能夠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不懈的品嘗下去,將品嘗作為一種習慣,不需太長時間大家將掌握咖啡中的味道特點。喝黑咖啡加不加糖?
關於加不加糖的問題我覺得還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定,特別是那些剛剛開始喝咖啡的朋友,事實上黑咖啡中加糖會使咖啡的味道變形,甚至說會使咖啡的味道變的更怪異,糖不會使咖啡變的更甜,有時候會使咖啡變酸,特別是那些淺烘焙的以花草和水果類型見長的非洲咖啡。豆叔建議的品嘗方法是,在適宜的溫度(即咖啡不燙唇為宜),並在適合的口量的條件下反覆的不斷的去品嘗咖啡。
咖啡的苦味怎麼辦?有許多不習慣喝咖啡的人一提到咖啡就想起苦,實際上這是一個耐受度的問題,豆叔建議你拿起一杯黑咖啡慢慢的喝,什麼時候覺得咖啡的苦味使你不能再繼續喝時,你就停止,只喝這麼多,反覆多次的將這杯咖啡喝完。大家可以做一個嘗試,用這樣的方法,在幾天內堅持每日喝一杯咖啡,你將驚奇的發現那個苦味已經不會讓你太無法接受了。喝咖啡時加些什麼?
有的朋友覺得咖啡伴侶不夠安全,問我咖啡里加什麼? 我也有一個建議。第一選擇是鮮牛奶,對於像曼特寧這樣咖啡加一些淡奶油也是可以的。第二是不含反式脂肪的咖啡伴侶,這種伴侶只有國外有,國內沒見著過。關於是否要加糖我的建議是因人而立,在國外有許多已養成每天都喝咖啡的人在喝咖啡時也加糖。咖啡是具有豐富差異口味的美味飲品,我們一開始可能因著衝動和好奇走近它,特別被那些形式化的視覺感受而吸引,但時間久了品嘗也成為了一種習慣後,我們能夠分辨出咖啡的個中味道,進而淡定下來逐漸摒棄了那些形而上的東西,而專註於那份醇香為我們帶來的溫暖和幸福。
這周末跟小夥伴一起去一家很喜歡的咖啡店,上了他們的coffee cupping class. 來這報到跟大家分享一下~ 歡迎拍磚歡迎意見。沒人邀我是我自己想的哈。------------------------------------------------------------------------------------------------首先,上咖啡課的動機是這樣的:鹵煮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是每天一杯咖啡,既然天天喝,鹵煮自認為還是有點咖啡品味的。但是去一家精品咖啡店與朋友裝逼小聚時打開飲品單,美洲非洲亞洲的咖啡們一應俱全,然而我仔細端詳一遍然後發現。。。。。坑爹的這些各地豆子我一個都不認識,完全不知道點什麼好么!!!好不容易在waiter推薦和自己一陣琢磨之後發現,坑了大幾十塊錢一杯咖啡還是 不!好! 喝!於是我乖乖上了一節咖啡課,分享給大家如下:
印度尼西亞:木頭和泥土的味道非常明顯,聞起來香味比較複雜(感覺摻和了很多東西。。)
哥倫比亞:比較強烈的咖啡的味道,帶好聞的堅果味道,聞起來不會太酸。衣索比亞:聞起來最接近香水的一種咖啡,帶有花香, 還有讓人聯想起柑橘類水果的微微酸味。聞了個過癮以後接下來就是去喝(cupping)了。講實話鹵煮當時還挺期待的因為真的咖啡香好好聞啊啊啊啊啊。沖泡過程請看下圖,我就不費話了其中強調鹵煮學到的新技能就是:手腕敏感部位是最好的體會溫度的溫度計,可以用這裡試一試燙不燙再喝喲~~~4種豆子喝起來的趕腳:(個人觀點)印度尼西亞的咖啡因為口味豐富,單喝口感比較強烈,所以適合配合牛奶或者cream做飲品哥倫比亞則因為其穩定的咖啡香,常常被用於做Espresso咖啡來平衡味道。巴拿馬和衣索比亞的咖啡則是比較適合單獨飲用,避免奶或者糖遮蓋它們本身的酸度和香味。隨著咖啡熱度的減弱,其酸度和苦味也會發生變化,例如巴拿馬的會隨著溫度降低而變酸,而衣索比亞則反之。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所體會的程度會不同,喜歡的口味也會不同。
感覺好的咖啡其實不管是冷還是熱都別有一番風味,都挺好喝的!
-----------------------------------------------------------------------------------------------
品嘗咖啡的過程中,鹵煮表示自己對咖啡因比較敏感,所以其實喜歡咖啡因較低的拿鐵之類的混飲。 然後老師的一句話讓我震驚了。。。。
一杯黑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不一定比一杯拿鐵多!
這個原因。。請看下圖:
咖啡因強弱有幾個因素的, 咖啡因其實是咖啡樹的自衛機制:保護自己不被各種害蟲們侵蝕,所以在害蟲較少的高海拔地區產出的咖啡豆反而咖啡因少。而速溶咖啡所用的咖啡豆大部分產于海拔較低的地方,所以咖啡因含量高,打雞血效果好。老師表示咖啡因的濃度也會因為後期加工改變,但是通常越好的咖啡豆,咖啡因反而會比較少。
簡而言之,如果選對咖啡,是不用太擔心睡不著這件事的。
------------------------------------------------------------------------------------------------
接下來老師展示了一些沒有烘培的咖啡豆給我們看,原來咖啡豆是淺綠色的。。鹵煮表示烘培很多人掛在嘴邊但是對鹵煮來說貌似就跟炒茶葉一樣就是炒豆子?老師看我們一臉茫然於是又開始了詳細的解釋。。:
烘培其實是咖啡師(roaster)將咖啡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的一種手段。
新鮮晒乾的咖啡豆其實是綠色的,是經過烘培以後才變成大家看到的深棕色
溫度越高,咖啡豆裡面的水分會因為溫度升高而爆發,將咖啡豆漲大。所以烘培溫度越高,咖啡豆越大,顏色越深,堅韌性越低,這個過程會使咖啡豆過度焦糖化而變苦。所以一般重度烘培的豆子比較苦口感比較強。---------------------------------我是乾貨完結的分割線------------------------------------寫這麼一篇也是想記錄我們這次有趣的咖啡課,感謝我的小夥伴YL提供這麼萌萌噠的畫。怎麼說,寫完這篇也有種,啊!這次課我沒白上的feel。如果大家覺得有幫助我就覺得再欣慰不過了!-------------------------------你好我是一個硬的不得了的廣告-----------------------------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不懶, ID:WakeUpSloth: 用玩樂的方式認真生活,希望給更多空虛寂寞冷(?)的夥伴們一點陽光(?)。終於寫完了 滾去碎覺。-------------------------------關於轉載-------------------------------表示很開心大家轉,但是請務必註明出處是 微信公眾號 不懶(ID:WakeUpSloth)~如果是任何商業用途請告知我~謝謝!感覺上的東西,看書沒什麼用。 對味道的評價因人而異也沒必要跟別人學什麼,多喝單品咖啡,體會咖啡從氣味、到入口感覺、到咽下之後口中的余香這整個過程。你認為舒服的就是適合你的咖啡。
最佳建議,上面的都不要聽。找人帶。
_______________
補充一下,上面普及喝法尤其是什麼小口,再讓咖啡停留在哪個部位感受的絕對是在裝逼。尤其是什麼普及花香,果香香味的,不管他懂不懂。能嘗到香味並且分辨出來得練多長時間鼻子讓杯測大師告訴他。(還得用特殊萃取方式)_______________
其次我很鄙視上面所有人的腔調,先去習慣喝現磨咖啡。。。。呵呵,題主不知道中國百分之九十的咖啡館是什麼水平難道你們也不知道?這和題主問,我想學喝紅酒怎麼學?然後你們回答,一定先經常喝好的紅酒。長城干紅就不錯哦。。有什麼差別?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就一條建議,招人帶。讓一個懂咖啡的帶你喝一杯好的咖啡,它為什麼好。然後再多喝,理解味道的成分、口感、整體的調和這些概念。最終,你就找到你的咖啡的世界觀了。順便一提,當我發現一個非常好的咖啡師之後一般會第一時間帶一個沒有喝過咖啡的朋友去。
一般他們都是一口下去,好喝。(你要知道喝的可是濃縮哦)更有趣的是當我帶大師去時,大師會和我聊很多,大部分還挺謙虛。但是要是帶,就懂一點點的,一般都會說,什麼玩意。講這個故事只是便於你理解這個圈子的裝逼現象多麼嚴重了。也便於理解上面一些好奇怪的回答。還有就是初學者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受,絕對不比裝逼黨差的。最後,咖啡學真是一本好書。但是我並不覺得推薦你看的人裡面有人看完過。其實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深不可測
首先,什麼叫品嘗咖啡呢?
如果題主想問如何喝與飲用。那麼冷飲、熱飲或者各種混合創意的飲法皆可。這個方面我就不深入探討了。喝唄!如果題主想問究竟是如何喝出其中的箇中滋味。那麼想通過看書來學會?
我的回答是:不大現實你可以通過閱讀來了解品鑒的基本方法與流程。但是你絕對無法通過閱讀來進行你的味覺、嗅覺積累,以及真正學會品鑒。
--------------------------------------------------------------------------------------------------
咖啡的世界裡,什麼是品嘗咖啡呢?
在咖啡專業世界當中,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品嘗咖啡不僅僅是將咖啡喝下去而已。品嘗咖啡可以是品鑒出其中的風味、醇厚度、干香、濕香、酸質……而這當中的感受,只有真的去喝、去嘗試、去不斷積累,才可能真的學會如何品嘗。品嘗咖啡在咖啡行業里通常會採用的方法是——「杯測」(Cupping)。而相應地負責這個環節的專業人士,我們稱之為「杯測師」。這對於主流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非主流的技術型職業。往往杯測師都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與努力以及長期的積累,才能對一切形成準確的判斷。我接觸到過的最厲害的杯測師,同時杯測10款生豆,快速掇吸(這個概念是杯測的基礎概念稍後解釋)一輪,就可以立刻判斷出來一款咖啡是烘焙有問題還是瑕疵豆影響了風味,在倉庫里放了多久,源自於哪個國家的哪個產區,甚至是那艘船運過來的哪個批次……See?為什麼採用杯測的方式進行品嘗咖啡會更靠譜?
接觸過一些咖啡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不同的器具製作出來的咖啡,同樣的咖啡熟豆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的效果。手法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那麼為了獲得一個準確的,不受萃取方式干擾,不受人的因素干擾的咖啡風味的結論——就需要我們採取一個不會影響咖啡風味的均一衝泡方式:杯測。為什麼說杯測可以給我們一個均一準確的答案呢?
因為杯測是用定量的杯測碗,適當的的研磨度,固定的水分比(1:0.055),規定範疇內的水溫,直接沖泡4分鐘之後,撈渣,然後杯測品鑒。這樣的沖泡過程,沒有任何器具的影響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人的因素,品嘗咖啡本身。杯測師往往出現在咖啡行業的哪些環節?
通常,原產地的莊園會有杯測師進行咖啡生豆種植、採摘與處理環節的品質;咖啡生豆貿易公司的生豆買手,由於工作需要,他們需要對採購的生豆有判斷力,因而他們可能會是杯測師;同時貿易商當中,成熟的那一類也會有專門的品控部門進行到港咖啡生豆樣品與貨物的Quality Control品質控制;一些大型的速溶集團當中,也會有杯測師。然而由於速溶主要用的是羅布斯塔種生豆,因而這類公司的杯測師和其它環節當中的不同,大多除了Q阿拉比卡的技能,必備的一定是Q羅布斯塔Grader。然而:其實大多數的你所知的咖啡館也好烘焙商也好,他們並不一定真的非常專業於品鑒。鑒於目前中國消費者還沒有成長到那個階段,所以很多環節便也得過且過了。常聽人說咖啡里有花香果香鹹味香料味焦糖巧克力,是真的還是皇帝的新裝?
是真的!而且非洲、中美洲、南美洲、東南亞……不同區域有著完完全全不同的風味。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說非洲的野性十足、酸質優秀、香氣上揚,中美的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等等層次感豐富、甜度優秀,印尼的Body醇厚……不同莊園的微批次和特殊處理方式,往往很多最為專業敏銳的杯測師也不一定能分辨的出來。對咖啡稍微有一些些深度了解的朋友可能看到過這個風味輪:
說實在的,我一開始也以為它是假的。直到我每天杯測30杯,持續了兩三個月,差不多一千杯左右以後……我開始可以喝出來典型的日晒與水洗的區別,喝出來巴西、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衣索比亞這樣風味突出的國家,特殊處理以及船運倉儲階段出現問題的除外。當然啦還有灰塵的味道、倉庫的味道、陳腐味、木頭味、化學藥味那樣恐怖不好的味道…味覺與嗅覺的能力,就像你健身一樣,訓練了才會有。其實大多數都不是天生的。如果有志於往這個方向發展的朋友,不要因為感覺自己沒有天份就氣餒或感覺不適合自己,這真的和天分無關:)而學習它的奧義便是:不斷地嘗試與積累。
如何辨別其中的味道呢?
在你真正開始積累的時候你便知道了。而你對咖啡的感知,會直接與你的味覺記憶與嗅覺記憶掛鉤。為什麼剛剛那個風味輪那麼多我們可能沒有見過的風味?因為那是老外寫的:)我們吃的與喝的和他們不一樣,如果有些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我們自然也不可能聯想的到。那麼怎麼樣去喝出更多的內容?——多吃多喝,有記憶地多吃多喝多積累當然啦,你也可以這樣吃吃巧克力:還可以吃各種各樣的水果:比如看到這個水果,我可能會想到說不定是日晒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的風味……也不是沒可能會是這樣:)或者你可以這樣給你自己來點傷害……總之,多吃多喝多積累多記憶再多實踐再循環
曾經遇見一個出身於咖啡種植家庭的女生,她說她家族種了40年的咖啡豆但是全家沒有人真的喝咖啡。在她真正學習咖啡之前她從來沒有想到咖啡居然能有這麼多鍾如此美妙的味道!而也是真正學習了咖啡改變了她的生命軌跡,給她以機會重新定義整個家族和村莊的種植傳統。
回歸到有沒有什麼書的問題:
SCAA有杯測師手則SCAE有Sensory的課程(關於SCAE的課程體系:國際認證的咖啡師資格證好考嗎? - 大太陽Leo 的回答)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可以有老師學習或真的有經驗的人帶你入門,先積累正確的方法與習慣。再然後再進行真正的訓練。否則可能就越走越遠或者是走的比較迂迴曲折啦!
以上。1. 多喝。 多交流; 2. 推薦兩本中文的《咖啡學》作者韓懷宗(買繁體的,別買其他的不值。這個新台幣 350);另一本是《咖啡品鑒大全》(日)田口 護 價格:¥49.8 還有一本;3. 外國人比較推薦的是這個Mark Pendergrast"s Uncommon Grounds contains a good overview of the early history of coffee, the first coffee shops, and 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coffee era.Two books that look at the contemporary "third wave" coffee culture worth noting are Hanna Neuschwander"s Left Coast Roast, and Alon Halevy"s The Infinite Emotions of Coffee.A good, concise resource to the formal art of tasting coffee, the SCAA"sCoffee Cupper"s Handbook , is a good introduction to classifying coffee flavors and recognizing common flavor defects. Contains an excellent glossary. (來源:Brew the Perfect Cup, Lesson 5: Additional Resources)
按著不同的產地的豆子買半磅喝完再換別的喝
如果是剛開始接觸咖啡的話,適宜淺烘培,水溫90-80度沖泡,沖泡時間短(1分鐘),這些都是為了最大程度避免苦味,從而可以更清晰的感受苦味之外的味道、氣味。很多不太了解咖啡的朋友提到咖啡就說太苦,但是好喝的咖啡並不一定就很苦。
咖啡豆一旦到了深烘培階段,豆子本身的特點與風味幾乎全部喪失了,剩下大量焦苦的煙草味,成了傳說中的碳燒咖啡……不加奶與糖,可以先聞豆子的香氣,還有現磨的咖啡粉香氣,接下來沖好咖啡也可以先聞一下,感受它們的特點和區別,接著先小口喝,舌尖,唇齒,喉嚨,回味,再稍大口喝,伴隨著杯口熱熱的香氣,耐心緩慢地感受它的味道。
建議怕苦或不太習慣喝咖啡的人喝到不想再喝就可以放下杯子了,不要勉強。最後要說的就是不必在意別人對咖啡風味的特別描述,有一次試喝一包星巴克的豆子,描述稱是藥草味,我感受到的是橡膠味……堅果的香氣可能大多數人都能辨識和認同,但像「雨水,明亮,**花……」等描述並不具備普遍認同,按自己對氣味的辨別和認識來定義和記住不同的咖啡就好。
願大家都能在咖啡的世界裡感受自然與生活的美好何止品咖啡,品的對象有很多,紅酒,威士忌,巧克力,可可還有好書,香車與美女。
目前咖啡並無系統完整的品鑒系統,所謂cupping更多針對生豆的檢測。
品更多的是你與品鑒之物的親密接觸,賦予她價值和你的情懷,以及她反饋給你的好。
前戲。
充分聞香和了解此款咖啡的風土環境,種植條件以及處理方式。
進入。
開始小酌,描述她在你口舌尖的種種特性。
高潮。
幾口入肚子,反覆咂吧,閉眼,讓感覺fly U to the moon
後戲
品位在唇,舌,喉,留下的印記。
就醬紫。十多年前,在國內喝咖啡可以算是非常裝逼的表現了,還記本人於2000年作為北京優秀高中生代表去香港訪問時買的30多港幣一杯的星巴克,當時喝的每一口都有種享受人生精華的感覺。轉眼間,十多年後,喝個星巴克好像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動輒三五十元的咖啡價格絕對不比歐洲的便宜,端杯咖啡上街好像也變成了像國人喝茶一樣的平常。可惜的是,我發現連鎖咖啡廳成了大家蹭網的場所。導致大批有裝逼需求的人不得不轉戰到那些有個性、隱秘的、設計獨特的咖啡吧,但是真正熱愛咖啡,懂得享受咖啡文化與人文精神的朋友們,除了家中自備一套高級咖啡機,並不斷嘗試不同咖啡豆製作出咖啡的口味和香氣的異同,就如同品茶和品紅酒一樣的享受那純粹的味覺、視覺體驗,或者就只能飛往歐洲,尤其是巴黎,坐在塞納河畔的露天咖啡廳,在藝術與歷史的氛圍中任時光流逝,獨自享受那溫暖陽光下的一絲靜謐與愜意。
前幾天在微信朋友圈發現了一篇《世界最全的咖啡知識》,覺得很有意思,希望能夠跟大家分享,但是其實我認為知識這種東西是很重要,但是這也只是入門水平。就好比我們告訴你紅茶和綠茶、黑茶的區別一樣,可是有誰能說得上來為什麼要喝茶?茶應該怎麼喝?這些文化內涵的東西不是靠一篇總結帖就能寫清楚的,最重要的是體驗和品味,是需要有人生閱歷的。所以為什麼會有一堆暴發戶,喝酒一定要拉菲,卻不知道年份不同品質的差異,以及喝酒還要醒酒,用中國試的乾杯喝法,簡直是暴殄天物。
所以今天我就打算把這幾年在歐洲不同國家喝咖啡的體驗和感悟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將來品味咖啡一些借鑒。
咖啡歷史什麼的我就不說了,可以百度谷歌,但是我要說的是,真正懂得喝咖啡的人士最喜歡的是濃縮咖啡espresso,或者是純的黑咖啡。其實理由很簡單,對比我們喝茶,如果你來個牛奶加糖的英式奶茶,你還怎麼能喝出原來茶葉的純粹與香氣呢?吃巧克力也是一個道理。說到底,喝咖啡其實就是要喝它的苦味,因為苦,我們才能體會到生活的香甜,才能有更濃烈的幸福感。而且當苦味濃縮至極時,你反而會品出無比的香氣,所以任何加糖,加奶什麼別的甜味糖漿的行為都是一種犯罪。如果你加了那麼多糖和香味糖漿最後還是覺得苦,那是因為咖啡在你的杯中哭泣!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刀哥我看不起英國人在喝茶以及品酒、咖啡上的品味,遠不及歐洲大陸的法國與義大利,至於對了半杯水,一來一大杯的美式咖啡(Café Americano),那就更是土得稀里嘩啦。跟他們國家大眾一樣的沒品味。所以說,如果你真的有裝逼需求,寧願去起源於英國的Costa,也不要去起源於國家歷史都才200多年的美國的星巴克,咱喝的是歷史與文化積澱。當然,作為職場新人,還是要從星巴克喝起,進入機構組織剛開始最好低調隨大眾,千萬不要個性另類,你老闆才喝星巴克,你非要喝藍山,你認為你的老闆能喜歡你么?而且即使是喝星巴克,也要記得你老闆喜歡喝的是哪種咖啡,是single還是double(單杯/雙杯咖啡),加不加糖,加幾塊,要不要奶泡(一般有品的老闆是不會加cream奶油的),這對於進入時尚和金融行業的職場新人尤為重要,還記得在devil wears Prada裡面安娜海瑟薇給女魔頭買星巴克的情景么,這就是現實。
當然對於連這些連鎖都喝不起的朋友們,也沒關係,咱們就算喝雀巢速溶咖啡也要喝出氣質來。不要在辦公室端著一大杯速溶咖啡還大聲的談論著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寵物,反而應該談論習大大出訪美國的目的與意義,最好還能結合現實提出自己對國家發展的願景以及外交上的手段。實在不濟了,也要談論最近上映的《中國合伙人》對中國青年一代中國夢激勵的現實意義。同樣也要批判電影的理想主義讓大家都激情無限,躍躍欲試的想要創業,但是真正開始也許才會發現自己根本承受不了那其中的苦。
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這干苦的滋味,咖啡才會變換出來那麼多口味與製作方法來適應不同檔次人群的不同需求。
所以其實今天刀哥我也想提出一個理念:咖啡如人,人如咖啡。如果你不論在哪家咖啡廳都會選同一種咖啡,用同樣的咖啡量,糖分量,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愛憎分明,堅持、明智且了解自己的人。對於女生,可以參考刀哥我教給你的方法,帶你的約會對象去不同的咖啡廳,看他都點什麼咖啡,注意細節,並且關注他是否能記得你喜歡哪款咖啡,以及加多少糖與奶。如果他沒有固定的咖啡選擇,那麼首先說明他品味不夠,如果每次都選不一樣的,估計他對你的感情也是一樣。如果他不能記得你喜歡咖啡的種類,那麼也只能說明他對你根本沒動感情。咖啡就好比人一樣,是有性格和感情的,每個人選擇咖啡的不同,就很容易看出來這個人的性格與品性。當然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選擇咖啡的總類與口味也會不同。就好比你在人生每個階段喜歡的人,做的工作都會有不同。但是哪款咖啡適合你,沒有人可以教你,只有你自己嘗試過之後才知道。和選擇香水的原理一樣,每款香水在每個人的獨家氣場下都會散發不同的芳香,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大家都選這個,你就選這個。錯誤的選擇,會在你沒開口之前就讓你失去了交流的機會。
那麼具體不同種類的咖啡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刀哥以《世界最全的咖啡知識》這篇文章來進行更詳細的闡釋。
一張很生動的圖能夠給大家很好的印象:
Espresso:是濃縮的咖啡精華,在義大利,葡萄牙,人們都習慣於點單杯的Espresso,3至五歐元一小杯,慢慢的品味著苦苦的味道與醇香。是追求精緻品味的真漢子之上上選。拿鐵咖啡是義大利濃縮咖啡與牛奶的經典混合,義大利人也很喜歡把拿鐵作為早餐的飲料。義大利人早晨的廚房裡,照得到陽光的爐子上通常會同時煮著咖啡和牛奶。喝拿鐵的義大利人,與其說他們喜歡義大利濃縮咖啡,不如說他們喜歡牛奶,也只有espresso才能給普普通通的牛奶帶來讓人難以忘懷的味道。拿鐵是最為國人熟悉的意式咖啡品項。它是在沉厚濃厚的Espresso中,加進等比例甚至更多牛奶的花式咖啡。有了牛奶的溫潤調味,讓原本甘苦的咖啡變得柔滑香甜甘美濃郁,就連不習慣喝咖啡的人,也難敵拿鐵芳美的滋味。和卡布奇諾一樣,拿鐵因為含有多量的牛奶而適合在早晨飲用。義大利人也喜歡拿它來暖胃,搭配早餐用。
義大利式拿鐵咖啡(Caffe Latte)需要一小杯Espresso和一杯牛奶(150~200毫升),拿鐵咖啡中牛奶多而咖啡少,這與
Cappuccino有很大不同。拿鐵咖啡做法極其簡單,就是在剛剛做好的義大利濃縮咖啡中倒入接近沸騰的牛奶。事實上,加入多少牛奶沒有一定之規,可依個人口味自由調配。如果在熱牛奶上再加上一些打成泡沫的冷牛奶,就成了一杯美式拿鐵咖啡。星巴克的美式拿鐵就是用這種方法製成的,底部是義大利濃縮咖啡,中間是加熱到65~75℃的牛奶,最後是一層不超過半厘米的冷的牛奶泡沫。
如果不放熱牛奶,而直接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上裝飾兩大勺牛奶泡沫,就成了被義大利人叫做Espresso Macchiato的瑪奇哈朵咖啡。
歐蕾咖啡(Café Au Lait)可以被看成是歐式的拿鐵咖啡,與美式拿鐵和意式拿鐵都不太相同。歐蕾咖啡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把一杯義大利濃縮咖啡和一大杯熱熱的牛奶同時倒入一個大杯子,最後在液體表面放兩勺打成泡沫的奶油。歐蕾咖啡區別於美式拿鐵和意式拿鐵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要求牛奶和濃縮咖啡一同注入杯中,牛奶和咖啡在第一時間相遇,碰撞出的是一種閑適自由的心情。法國人是歐蕾咖啡最熱情的擁護者,你在法國入的早餐桌上會看到肚子圓圓的歐蕾杯,裡面盛的是他們一天好心情的源泉。有趣的是,比較所有的咖啡杯,可能法國人用來盛歐蕾咖啡的杯子是最大號的。
很多人搞不清楚拿鐵、歐蕾之間的關係。其實拿鐵是義大利式的牛奶咖啡,以機器蒸汽的方式來蒸熱牛奶,而歐蕾則是法式咖啡,他們用火將牛奶煮熱,口感都是一泒的溫潤滑美。
作法:使用器具與材料:深烘焙的咖啡豆適量。牛奶適量(咖啡鮮奶的比例為:1:1)。 1.以熱水浸泡杯子(溫杯),使其溫度上升後,再倒掉多餘的水分使用。 2.將深烘焙的咖啡豆研磨後,將咖啡粉倒進填壓器內,用壓棒將咖啡粉壓平,再將填壓器扣住意式咖啡機萃取口,萃取出ESPRESSO(咖啡鮮奶的比例為1:1)。 3.取適量牛奶,將其置於意式濃縮咖啡機的蒸汽噴嘴下,使其蒸成熱牛奶。 4.將蒸熱的牛奶倒進杯中。 5.將杯子上下搖晃,使奶泡上升。 6.最後將ESPRESSO緩緩地倒進杯中即可。Hazelnut就是指榛果咖啡。French Vanilla就是法式香草。這兩種都是拿鐵,只是裡面放了不同的糖漿,底子都是Espresso Ristretto 1杯 (15-20ml) +蒸汽奶泡約200ml 。
卡布奇諾(Gappuccino/Cappuccino Coffee): 20世紀初期,義大利人阿奇布夏發明蒸汽壓力咖啡機的同時,也發展出了卡布奇諾咖啡。卡布奇諾是一種加入以同量的義大利特濃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相混合的義大利咖啡。此時咖啡的顏色,就象卡布奇諾教會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條頭巾一樣,咖啡因此得名。
卡布奇諾的由來:維也納人柯奇斯基(Fanz George Kolschitsky)是牛奶加咖啡的Cafe Latte創始人。這兩種飲料均是咖啡和牛奶洐生出來,但卡布奇諾的來歷卻更有學問,一直是歐美研究文字變遷的最佳體材。Cappuccino此字的歷史:創設於1525五年以後的聖芳濟教會(Capuchin)的修士都穿著褐色道袍,頭戴一頂尖尖帽子,聖芳濟教會傳到義大利時,當地人覺得修士服飾很特殊,就給他們取個Cappuccino的名字,此字的義大利文是指僧侶所穿寬鬆長袍和小尖帽,源自義大利文「頭巾」即Cappuccio。然而,老意愛喝咖啡,發覺濃縮咖啡、牛奶和奶泡混合後,顏色就像是修士所穿的深褐色道袍,於是靈機一動,就給牛奶加咖啡又有尖尖奶泡的飲料,取名為卡布奇諾(Cappuccino)。
摩卡咖啡(MOCHA):目前以葉門所生產的咖啡為最佳,其次為依索比亞的摩卡;摩卡咖啡帶潤滑中之中酸至強酸、甘性特佳、風味獨特,含有巧克力的味道;具有貴婦人的氣質,是極具特色的一種純品咖啡。因為其甜味,比較適合女性,如果哪個和你約會的男士點摩卡的話,你可以調侃他一下。
碳燒咖啡(CHARCALFIRE)是一種重度烘焙的咖啡,味道焦、苦不帶酸,咖啡豆有出油的現象,極適合用於蒸氣加壓咖啡。
白咖啡:馬來西亞是唯一出產正統白咖啡的地方。現在市面上存在的咖啡都屬於黑咖啡,黑咖啡是咖啡豆加焦糖經過高溫炭烤而成,這一做工使得做出的咖啡有焦苦、酸、焦糖和炭化的味道。在健康上它會傷胃,上火,造成黑色素的沉澱等不利之處。白咖啡是咖啡豆不加焦糖直接低溫烘焙,去除了一般高溫熱炒及炭烤的焦枯、酸澀味,而且保留了原始咖啡的自然風味及濃郁的香氣,香濃順口而心動。不傷腸胃,不上火,低咖啡因,口感滑順,甘醇芬芳。
綠茶咖啡:這是一道純東洋風味的咖啡,綠茶的幽雅清香、咖啡的濃郁厚重交流激蕩。
冰拿鐵咖啡: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拿鐵咖啡。利用果糖與牛奶混合增加牛奶的比重,使它與比重較輕的咖啡不會混合,成為黑白分明的兩層,形成如雞尾酒般曼妙的視覺效果,再加上冰塊,給人一種高雅而浪漫的溫馨感覺。
魔力冰淇淋咖啡:這一道充滿創意與富有變化的神奇口味只屬於年輕的你!在冰涼的香草冰淇淋上倒入義大利濃縮咖啡,再用巧克力醬在鮮奶油和冰淇淋上自由構圖,魔力般水乳交融的冰品咖啡,只留芳香與清爽在你口中。
摩卡霜凍咖啡:喜愛巧克力的夥計們,還有沒有胃口試試「霜凍」了的巧克力摩卡咖啡?用果汁機將冰塊與冰淇淋打碎調和,創造出一種綿密的視覺效果,再加入摩卡冰咖啡,就大功告成了!
康寶藍馬琪雅朵咖啡:義大利咖啡真是「百花齊放」,又開出康寶藍與馬琪雅朵兩朵花來。只要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中加入適量的鮮奶油,即輕鬆地完成一杯康寶藍。嫩白的鮮奶油輕輕漂浮在深沉的咖啡上,宛若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令人不忍一口喝下。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中,不加鮮奶油、牛奶,只加上兩大勺綿密細軟的奶泡就是一杯馬琪雅朵。不象康寶藍,要想享受馬琪雅朵的美味,就要一口喝下。不過很明顯的,帶朵的咖啡最好給下面有朵的人喝。
法國牛奶咖啡:咖啡和牛奶的比例為1:1,正統的法國牛奶咖啡沖泡時,要牛奶壺和咖啡壺從兩旁同時注入咖啡杯,這種沖配方法延續了幾百年。今天,它仍是法國人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飲品。法國baby,奶味十足!
藍山咖啡(BLUEMOUNTAIN):藍山咖啡是生產於牙買加藍山海拔2500尺以上的咖啡豆,是一種微酸、柔順、帶甘、風味細膩的咖啡;純藍山咖啡口感、香味較淡,但喝起來卻非常香醇精緻;具有貴族的品味,乃咖啡中之極品。
曼特寧咖啡(MANDELING)生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中最具代表性的咖啡;風味香、濃、苦,口味相當強,但柔順不帶酸,是印度尼西亞生產的咖啡中品質最好的一種咖啡。
麝香貓咖啡(Kopi Luwak)俗稱貓屎咖啡:產於印尼,是世界最貴咖啡的一種。印尼種植大量的咖啡作物,有種野生的叫做麝香貓的動物,最喜歡的食物就是新鮮的咖啡豆,咖啡豆通過在其體內的發酵和消化,最終成為貓的糞便排出來。糞便就是一粒粒的咖啡豆,也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糞便。由於數量非常的稀少,所以價格非常的昂貴。有的地方,小小的一杯可以賣到1000元以上。
麝香貓喜歡挑選咖啡樹中最成熟香甜、飽滿多汁的咖啡果實當作食物。而咖啡果實經過它的消化系統,被消化掉的只是果實外表的果肉,那堅硬無比的咖啡原豆隨後被麝香貓的消化系統原封不動地排出體外。這樣的消化過程,讓咖啡豆產生了無與倫比的神奇變化,風味趨於獨特,味道特別香醇,豐富圓潤的香甜口感也是其他的咖啡豆所無法比擬的。
下面來介紹一些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咖啡種類:
哥倫比亞咖啡(COLOMBIA):以SUPREMO最具特色,其咖啡柔軟香醇;帶微酸至中酸,其品質及香味穩定,屬中度咖啡,是用以調配綜合咖啡的上品。巴西咖啡(SANTOS):巴西乃世界第一的咖啡生產國,所產之咖啡,香味溫和、微酸、微苦,為中性咖啡之代表,是調配溫和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肯亞咖啡(KENYAAA):肯亞咖啡是非洲高地栽培的代表性咖啡。AA代表其級數也就是最高級品,其咖啡豆肉質厚呈圓形,味濃質佳,通常採用淺焙。清晨起來喝一杯肯亞,具有醒腦的效用。
夏威夷咖啡(KONAFANCY):屬於夏威夷西部火山所栽培的咖啡,也是美國唯一生產的咖啡品種,口感較強,香味濃,帶強酸,風味特殊。品質相當穩定,是前往夏威夷的觀光客必購土產之一。
維也納咖啡:維也納咖啡是一個名叫愛因·舒伯納的馬車夫發明的,也許是由於這個原因,今天,人們偶爾也會稱維也納咖啡為「單頭馬車」。以濃濃的鮮奶油和巧克力的甜美風味迷倒全球人士。雪白的鮮奶油上,灑落五色繽紛七彩米,扮相非常漂亮;隔著甜甜的巧克力糖漿、冰涼的鮮奶油啜飲滾燙的熱咖啡,更是別有風味!維也納咖啡是慵懶的周末或是閑適的午後最好的伴侶,喝上一杯維也納咖啡就是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絕好的放鬆身心的機會。但是,由於含有太多糖分和脂肪,維也納咖啡並不適合於減肥者。
義大利咖啡:一般在家中沖泡義大利咖啡,是利用義大利發明的摩卡壺沖泡成的,這種咖啡壺也是利用蒸氣壓力的原理來淬取咖啡(又一個瓦特的徒弟)。摩卡壺可以使受壓的蒸氣直接通過咖啡粉,讓蒸氣瞬間穿過咖啡粉的細胞壁(還是虎克的徒弟),將咖啡的內在精華淬取出來,故而沖泡出來的咖啡具有濃郁的香味及強烈的苦味,咖啡的表面並浮現一層薄薄的咖啡油,這層油正是義大利咖啡誘人香味的來源。
土耳其咖啡:至今仍採用原始煮法,複雜的工藝帶著幾許異國情調的神秘色彩。可以窺視到奧斯曼帝國盛極一時的風采。
愛爾蘭咖啡:名字里就帶著一陣威士忌濃烈的熏香,愛爾蘭人視威士忌如生命,也少不了在咖啡中做些手腳!以威士忌調成的愛爾蘭咖啡,更能將咖啡的酸甜味道襯托出來。一絲成熟的憂鬱…… 小心,咖啡喝多了也會醉!
皇家咖啡:這一道極品可是由一位能征貫戰的皇帝發明的,他就是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他可不喜歡奶味,他喜歡的是法國的驕傲——白蘭地!藍色的火焰舞起白蘭地的芳醇與方糖的焦香,再合上濃濃的咖啡香,苦澀中略帶甘甜……法國的高傲,法國的浪漫。
今天算是入門級的咖啡之旅,當然下一個進階階段就是咖啡豆品質的挑選、咖啡機的種類與選擇、咖啡製作的細節與注意事項,甚至可以談談推薦的咖啡廳以及咖啡廳投資創業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轉發,並關注我們的微信公共賬號:新先聚品這裡說的主要是單品咖啡,也就是齋咖啡或著掛耳咖啡,也更能品嘗出咖啡的風味。意式美式咖啡比較好接受,就先不說。
初次喝單品咖啡該知道什麼?如何更好的開始接觸單品咖啡?
最好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試試掛耳咖啡。如果是第一次沖掛耳,可以沖的淡一點,沖好之後儘快把掛耳包拿出來,不要泡著。喝咖啡的時間
人體一般4-6小時會代謝掉喝進去的咖啡,所以早點喝,最好不要空腹喝咖啡。太晚喝可能睡不著,因人而已。
第一次的建議喝法
1 沖好後,趁比較燙時,先小喝一小口,在嘴裡停留一下,你可以能會覺得不習慣,苦苦的。
2 等到涼一點了,燙口但能直接喝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慢慢喝了。
3 除了苦,可能你還能感覺到其他味道,香酸甜甘等,喝不出也沒關係,畢竟這是第一次。慢慢喝,得喝完。
4 隨著咖啡越凉,酸味會更明顯。
5 對了咖啡會刺激腸胃蠕動,所以有小部分人剛開始接觸,可能會想上廁所或者拉肚子,這都是正常的。
關於咖啡的風味
建議剛開始品嘗咖啡的朋友,不要過於著急去品嘗出咖啡的什麼風味。因為你能堅持喝多幾次,自然你會發現他們的差異。
有許多不習慣喝咖啡的人一提到咖啡就想起苦,實際上這是一個耐受度的問題,所以建議你慢慢的喝,反覆多次的將這杯咖啡喝完。
喝多幾天,每天一杯,你會發現苦味已經不再是你介意的東西,新世界的大門在慢慢打開。
至於一般所說的烏梅酸、檸檬酸、堅果香、明亮的、白花香、橙花香、巧克力、奶油、焦糖,這些都需要你喝過之後,有一定的經驗了,慢慢在腦子裡有了自己的一套味覺庫,才好匹配。
書籍的話,我在另一個問題里有回答過,主要推薦好讀不枯燥的,更好的入門:關於「咖啡」有哪些好的書值得推薦?強答:
恐怕先要定義,什麼叫「品嘗咖啡」吧?1.多喝咖啡,有活動的地方多去蹭2.記憶生活中的味道和香氣3.訓練,比如三角杯測
推薦《咖啡精品學》。品嘗咖啡可以從手沖單品咖啡開始,因為單品咖啡風味明顯,易於識別,最好邊喝邊看咖啡風味輪(就是一張寫滿咖啡味譜的餅圖,精品學上有),試著找出那個讓你眼前一亮的味道。意式咖啡味道濃郁複雜,可以考慮作為進階。當然一間好咖啡館和一個好咖啡師絕對勝過自己翻書盲幹。
天天喝,訓了舌頭
品咖啡(cupping )其實是一門很深的藝術,他們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要弄清楚的是一點品咖啡不是品milk coffee。不加任何調味品的。
根據我烘豆和參加比賽的經驗總結來說。品咖啡分為
第一步:聞豆
烘好的豆盛在一個小杯子里,手拿起來輕輕拍杯子抖動豆子,鼻子貼近了去聞豆子本身的味道,有什麼特色。第二步:看咖啡
豆子磨好粉直接用熱水沖泡,注意這裡不用任何器具(例如濾紙,虹吸等等),然後看咖啡衝起來後表面的crema(那層油脂浮沫)的顏色濃厚,以及整體的顏色深淺。第三步: 聞咖啡
用勺子撥開表面的Crema和咖啡末,鼻子貼近了細細聞味道。第四步:喝咖啡
這裡所說的和並不是端起來就喝,而是先用勺子把表層的沫撇去,然後換一個趕緊的勺子盛一勺,用嘴用力吸進嘴裡,聲音為難聽一點不要介意,然後在口中細品,品它特有的味道,味道很複雜分很多種例如:酸,甜,苦,咸,焦糖,檸檬,芒果,藍莓等等。溫度降一點後再繼續用同樣的方法去嘗,品它細微的變化。有意思的是,同一種豆你在下一個收穫季節喝到,發現味道變了,如果你夠了解豆子的生長,也許一杯咖啡你能喝出它這個季節經歷了多少風雨多少陽光。
註明一下:以上所說的咖啡豆均為single origin的豆,也就是單品豆。趁熱喝,或者放涼喝
如何學會鑒賞音樂? 多聽
如何學會欣賞電影? 多看如何學會品嘗咖啡? 多喝就是這麼簡單,「閱讀量「夠多,好壞自在心中。前天剛上完手沖咖啡的理論課:一杯咖啡的品嘗:感性角度來說就是你覺得好喝的,喝起來舒服的就是好咖啡!從專業角度來說: 1、酸甜咸苦味道要均衡;2、不會有刺激的味道、聞起來不舒服的感覺,不能有澀感、3、要有很香的香氣、舒服的味道!
談我的個人經歷。
如何學會品嘗咖啡?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喝。
我曾經在一個侍酒師的答案里看到過這麼一個理論,大意是:在喝酒的第一個階段,你覺得辣、苦、酸都是正常的。只有當你大量的喝,你的大腦才會適應酒精本身的刺激感,過了這個階段之後,你才能自動屏蔽掉最原始和刺激的味道,喝到酒里那些微妙的風味。
咖啡也是如此。
從我個人的入門而言,我一開始喝咖啡的理由很簡單:我非常非常喜歡牛奶飲品,但是當時長沙絕大部分的奶茶店對我來說都太甜了,我想喝苦一點的,於是某天突發奇想,我開始在學校樓下的一家奶茶店買咖啡,比較走運的是,雖然那家奶茶店咖啡賣的便宜,但好歹是正兒八經的牛奶和現磨的咖啡豆,老闆打奶泡的手法也不錯。
如我所說,我是一個狂熱的牛奶愛好者,我當然是從拿鐵開始了我的咖啡之旅。
在一段時間裡,咖啡對你來說可能就是苦的,加了奶也苦,只有加了一些糖漿才不苦。當時的我也是,喝那家店的拿鐵,並沒有太多的驚艷,完全是當奶茶的替代品喝,香香的,苦苦的,也算不上有多喜歡。
直到有一天,我嘗試喝了長沙另一家咖啡店的拿鐵,實話說也不是一家什麼特別好的店,而且因為連鎖,他們家咖啡口味這兩年也逐漸不穩定起來。
但對我來說,那是一次很奇妙的體驗,我一口氣喝了三杯。第一杯是拿鐵,覺得特別好喝,又連點了一杯卡布一杯拿鐵。
當時我的腦袋裡只有一個想法:為什麼這杯拿鐵一點也不苦。
整個喝起來就是一種濃郁的咖啡香氣,甚至還有一絲甜甜的牛奶味兒。
我後來和很多喝咖啡的小夥伴分享這個經驗的時候,他們都告訴我,他們也有過被一杯咖啡喝到「開竅」的感覺。
也許是我喝的杯數到了,又或許是我碰到了那家店最好的一杯拿鐵。
但從此我開始真正被咖啡這個東西吸引了。
然後的我開始了更大量的喝咖啡,而且開始嘗試不同的咖啡。
從拿鐵,到卡布,到白咖啡,到SOE做的奶咖。
從奶咖,到單品,到濃縮。
我個人的體驗是:學會喝咖啡不是說有進度條,今天學百分之十,明天學百分之十。
只要你懷著一顆好奇心,不斷探索不同咖啡的口味,有什麼傻缺問題也不要害羞,向身邊靠譜的咖啡師們諮詢一下,突然有一天你就會了。
到現在我也不敢說自己是很懂咖啡,或者很會品嘗咖啡。
但是至少在喝拿鐵這個事情上,我身邊的小夥伴都很信賴我的口味和評價。
而且很多時候,喝不出咖啡商為咖啡所描述的風味,也不一定是你舌頭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它還沒有養好,也有可能是咖啡師水平不到家。
說一個這一段時間最驚艷的。
好像是知識分子還是誰家的水洗蒲隆地,在風味描述上有薰衣草。
看到描述的時候我就噴了,二話不說要了這個。
那天我恰巧沒吃飯,買了個全麥麵包坐在吧台吃呢。
咖啡師給我端上咖啡的時候,我放下了手上的麵包,正襟危坐,喝了兩口。
特么的,果然咖啡風味就是一種玄學啊,酸酸甜甜倒是有,薰衣草你不是在逗我嗎。
心裡吐槽著咬了一口麵包,抿了一口咖啡。
……
當咖啡液里大部分的味道被麵包吸收之後,口腔里感受到的那種一些些涼意的甜味,和我某一次吃到的薰衣草糖一模一樣。
實話說,當時的我也幾乎崩壞了,來回試了好幾次。
如果沒有那一塊麵包,我是壓根喝不出薰衣草味的,被前面的酸甜感完全蓋住了。
但是,在那一塊麵包的助攻下,我真真正正喝到了所謂的「薰衣草風味」。
現在回憶起來還是忍不住想大喊:啊——那真是太奇妙了啊!!!!!
幾天後我再去店裡玩,老闆告訴我,那包水洗蒲隆地再放了兩天之後,現在的薰衣草味特別明顯,不吃麵包應該也能喝出來了。
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咖啡真是有趣
更幾條我個人的建議:
1.選一個你會愛的口味的咖啡,堅決的喝下去。
不愛喝奶咖就不愛喝奶咖, 不愛喝單品就不要強行喝。
拉我進咖啡坑的小夥伴就是愛喝卡布和白咖,但是拿鐵她就覺得太甜。
但是讓我去任何一家新咖啡館,除非那個老闆單品做的特別出色,不然我的首選就是拿鐵。
甚至可以說,拿鐵是我對一家咖啡館的基本評判標準,因為我喝了足夠多的拿鐵。
一旦有人拿「喝單品就是比喝奶咖有逼格」,「我們喝肯亞的看不起你們這些喝雲南圓豆的」來表達他們微妙的鄙視,基本上可以直接一句傻逼罵過去了。
2.選一家好咖啡館。
一家真正的好咖啡館出品的好咖啡,是真正會讓人驚艷的。
選出一家適合你的好咖啡館,需要你在本地咖啡館裡長期喝,慢慢打聽,慢慢摸索。
總會找到你心頭最愛的那一家。
一般來說,一家好咖啡館最重要的是
咖啡師本人,佔90分。
他用什麼咖啡豆,用什麼咖啡機,用什麼牛奶等等。
按長沙的情況來說,按牛奶來排位,基本上可以把大部分咖啡館排出個三六九等。
也有比較奇葩的,比方永遠會燙死我的麥咖啡,牛奶用的很不錯,咖啡師拉花的水平往往都很高……但一定會燙燙燙燙燙炸……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茶、咖啡、紅酒的入門好書嗎?
※世界三大飲料,咖啡、可可、茶都是苦的。這是巧合,還是有某種必然?到底是什麼支配著人類最初的選擇?
※雀巢咖啡機用咖啡粉衝出的咖啡跟袋裝速凍咖啡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