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中喜歡喝茶的朋友多嗎?大家都喜歡什麼樣的茶?

我發現在公司泡茶,然後和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


  多不多,不知道。但本人喝茶頗有歷史,終日不離。喜綠茶,也喜青茶。不喜紅茶,也不飲咖啡。

  酒要陳,茶要新。茶要新,主要指綠茶和半發酵的青茶。綠茶與青茶均需冷藏,才能持久保持新度。用好的玻璃杯,泡上一杯綠茶,滿杯碧綠,看芽葉慢慢沉入杯底,有絕佳的觀賞價值。在辦公室或與人出差時,分享綠茶,是享受。

  有人說,常飲用綠茶,會傷胃,本人無此體會。有人說,胃寒者,不宜飲用,不知道何為胃寒,何為胃熱。

  此物大益健康,多見報道。有抽煙嗜好者,如常飲綠茶,會抵消一部分抽煙的負作用。

  勸我知乎網友,多飲綠茶。

  是不是有點像廣告詞了?沒辦法,這屬偏愛。好在沒說哪個具體品牌。


尤愛台灣高山烏龍

喝高山茶,有一種瞬間置身高山叢林的感覺,陽光透過雲霧,彷彿與這絕塵的高山氣融為一體,瞬間安寧。濁全降了,清者升了,彷彿身體清凈得透明,再喝下去要成謫仙了。。。什麼茶也比不了高山茶帶給我的。。。安寧——那是一種蘊藏無盡生命的清靜。

若是不細細品,若是哪天匆匆歸來,微汗衾身,喝一杯家人泡好的梨山茶,瞬間——靜了。彷彿微汗都成瓊液了——好像,不見了。

然而對同樣是高山茶的金萱,我卻沒有太多的感覺。

其次,愛喝的是金駿眉,常喝的是正山小種。

很多知友都提到了這兩樣,然而,需注意的是,正山小種的特點是「松煙味」和「桂圓湯味」,若出現「薯味」,一定是假小種,若出現「蜜香」,則可能是川紅仿冒。。。正山小種一定得產在桐木關內,關內就那麼一點兒。。。然而,八千顆正山小種芽才能出一兩金駿眉,所以若是「常喝金駿眉」的朋友們需要注意。。。

金駿眉煙味稍淡,有樹林的氣息,較正山小種更香甜,是一款能喝出畫面感的茶,所以在高山茶後最愛它。因為鮮有,則更珍惜。

滇紅也是愛喝的茶,但每每感覺十分良好,過後卻容易忘記。(個人感受)

武夷岩茶總感覺它超出了我的感受,雖然亦有強烈畫面感,岩韻豐富,卻不若高山茶那樣對我而言恰到好處。

烏龍之鳳凰單樅、白茶之白牡丹、都是只喝過四、五次的茶,只記得味道很好,卻不記得更多了。

黃茶,小時候喝過一罐霍山黃芽,只記得異常甘美,那時不懂什麼「栗香」、「湯色」,只記得我每天都想喝,不喝難受,每每喝完無窮回味的地步。

至於黑茶。。。如普洱、安化黑茶(花捲、黑磚、茯磚之類),若真要品,同類之間是能品出個高低層次來,若是要我為了品茶而選茶。。。我怎麼都不會選黑茶。平時都是因為它的作用偶爾喝它,若是吃素的日子,自是不能喝的,若是油膩了。。。倒是可以刮一刮。

最後說說綠茶。從小是喝綠茶長大的,生在盛產綠茶的地方,喝過的種類比較多,如今卻很少喝了,也只每年三月嘗嘗鮮。如今每年必喝的,是明前的銅陵野雀舌,鮮爽美滑,豆香亦清香亦濃郁,那是明前的清和第一次芽尖的精醇。黃山毛峰、西湖龍井之流幾乎都不再喝了。

安吉白茶(雖叫白茶,卻屬綠茶)是曾讓我上癮了一段時間的茶,那時高考前最後三月,初喝安吉白茶也只是驚其清雅鮮美,似是從未喝過這麼清美的茶,同時為了上課清醒便日日喝,突然有一天喝完了,第二第三天便無比地難受,好在第四天爸爸媽媽送來了。。。然而高考一完,我再喝它,因回憶起考前的感受,充滿期待地去喝時。。。卻寡淡無味。日後再喝安吉白茶,都沒有那時的感覺了。。。於我,它只屬於那個時期。

若把以前喝過、感動過、驚嘆過、甚至疑似天上有的綠茶列出來,也只是一張幾十字的清單,屬於它們的感動都在那時。

唯獨綠茶於我,就像往事一樣。


從小跟著奶奶喝水仙茶,福建產的,屬於發酵茶,有黃罐水仙和紅罐的大紅袍。

有玉蘭花香,口感醇厚,很滋養。喝到現在有二十年了吧。現在是一衝湯一入口就能知茶的好壞。

老爸喜歡喝鐵觀音,但是我嫌味道淡,幾十塊一兩的和幾百塊一兩的我喝不出差別。

也喜歡綠茶和紅茶,綠茶喝過最好的是嶗山綠茶,特別清。紅茶喝過最好的是高中一個很講究的同學,從家裡帶了茶具和茶米,過來沖泡給我品嘗,現在那場景還歷歷在目。

然後我們潮汕這邊產的鳳凰單樅茶也是相當不錯,不過有點刮腸胃,要配茶點吃,但是味道確實特別醇香。

另外就是熟普洱了,曾經在家裡翻出一塊茶餅,被我敲了喝了,被我爸媽小罵了一下,說這個是藏著打算攢年歲當葯的……:-P 人家的水仙喝完了嘛~

生普洱就太刺激了,相當刮油啊,腸胃不好的人少喝。

我喝茶是一天要換上兩次茶葉,每個月家裡都要快遞茶葉給我,一個月曾經喝掉過四五斤茶葉。不管天氣多熱都要衝上滾滾熱茶飲上,通體舒暢,流汗也不臭的。(某人說香汗淋漓,掩面)

妙玉說過,品茶,一盅即可,多了就成牛飲了~唉,我就一粗人,以茶代水,天天牛飲。

PS:我現在有在賣市面上買不到的桃木香型單樅,歡迎茶友一試。【潮汕特產】桃木香型鳳凰單樅 冬季里的梔子花香 潮州 濃香 80g-淘寶網


看了所有的回答,發現知乎上愛茶懂茶的朋友還真不少。喝茶要出自性情才好,既不要聽奸商忽悠,也不要讓文化綁架。


作為一個廣東人。推薦鳳凰單樅。喜歡濃烈的,蜜蘭香吧,淡雅點的,黃枝香就可。關鍵是這茶,性價比高,2000買不到個很好的鐵觀音,龍井,但是2000就能買到將近頂級的鳳凰單樅了。鳳凰單樅最大缺點,不耐放。所以茶一定要新。綠茶類都講究個清明茶,雨前茶啥的。但是鳳凰單樅卻是以冬季產的雪片為最優。所以介紹給各位知友,冬季開春青黃不接期間,可以試試單樅。


平素體寒,喜飲紅茶,尤以正山小種佳。

原因除了口感和暖胃以外,小種越陳越好喝,所以耐放,我喜歡耐放而不用費心搶第一期的茶。


普洱喝的多 最近什麼茶都想喝 最近在喝黑茶


家裡種茶。

1、綠茶:主要都是喝自家產和加工的春茶,綠茶最好的一定是春茶,我們這邊的茶農一般都留夠自己家喝的,然後賣給收購站。好綠茶關鍵還是看茶葉品種、茶樹新舊、採摘手法、時間;

綠茶好處是清淡,且久泡不苦(別太久),所以比較適宜一個人慢慢喝,對器具要求低,有杯子就行,我在家一般用茶缸,一缸大概有1斤茶水;

2、目前在公司主要喝岩茶,咖啡喝了嘴裡糖味殘留很討厭,不加糖太苦,其他飲料都無感。白水喝不下,只能喝茶了。如果在公司最好用小紫砂來泡岩茶,杯子可以大,兩泡合一泡,岩茶很容易泡過頭,可以查一些小技巧;

3、觀音前幾年喝的多,主要是和朋友一起的時候,蓋碗慢慢泡。這幾年都改紅茶了。

茶葉是個暴利行業,我家產的春茶,地頭收購價一斤10多塊,零售起碼翻20倍;(所以好茶寧可留著自己喝)

有的高檔茶葉品牌,包裝占成本的1/3,送禮為主。

家常喝的話,可以找一找一些茶產地茶農直銷的小店。

茶葉和葡萄酒、HIFI有點像,所謂「品」,都是去玩味一些細微差別,娛樂一下挺好。走火入魔變成玄學,我覺得沒啥必要。

----------------------------------------------------

另:茶農最大的成本其實是人工,您想像中採茶女用手慢慢采嫩葉的,都是新手,或者是比較好的品種。

高手都是大媽,且有工具,大剪刀。還有機械化的,和割草機差不多。

剛好這次回家有個茶山上的照片,漂亮的很。


我是潮汕人,在家喝鳳凰單樅,喜歡花香味的雪片,也喜歡蜜香型的烏崬~

在學校喝鐵觀音比較多~因為泡鐵觀音相對來說不用太講究水溫和泡茶工具等問題,涼水泡都很好喝~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我一個人喝茶,不可能去搞一套功夫茶具來泡~再說北方的學校宿舍條件差,也沒有泡功夫茶的條件~

所以除了鐵觀音,近幾個月來我也在品嘗英國茶,買川寧的各種拼配茶試喝,有一些味道也不錯~而且像是伯爵紅茶呀之類的,還可以做菜哈哈~袋泡茶的味道是淡了些,但方便快捷~英國茶都是標準化製法~所以自己不用在茶葉質量把關上傷腦筋~

不過還是很懷念在家的時候跟著長輩帶一套茶具和幾泡好茶,上蓮花山,接山泉水泡茶喝,邀幾個友人,喝一下午,閑聊、觀賞山色~~夜幕降臨,收拾了茶具下山,找個大排檔吃一碗牛肉粿條什麼的~回家~

海堤的岩茶最近也購置了一些,感覺還是需要仔細泡,比泡鐵觀音要稍微更講究一些~~再次哀嘆一下北方高校的學生住宿條件~本科在廣州念的,那時在宿舍還經常泡功夫茶~~雖是口糧茶,但海堤茶葉的味道我畢生難忘~這幾乎是我童年的回憶~那時我才上小學一二年級,母親每天中午吃完了飯都要泡上一泡武夷水仙,消食解乏~沸水衝到蓋碗裡面,香氣頓時撲鼻而來,瀰漫在整個屋子中,沁人心脾~~於是我每次都忍不住過去品嘗了幾杯,從那時候開始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


作為老北京,支持茉莉花茶。

茶葉不挑多少錢一斤什麼品牌,最好的是「高末」,即碎茶葉渣,幾塊錢一大堆那種,再包上一堆茉莉花,就要那花香味兒。

沏茶不用70度、80度,就是滾開滾開的水,不怕燙壞了茶香,燙黃了茶色,喝的是茉莉花兒就沒這麼多講究。

茶器一律不用,一定要用雀巢咖啡的玻璃瓶子,刷乾淨,然後用滾開的水,釅釅地沏上一大瓶子茉莉花茶,捂上蓋子悶著。放到趁嘴的時候,一擰蓋子,滿屋的香氣!計程車司機凈玩這手兒,每每饞的我不想下車。

要是不喜歡玻璃瓶子,就一定是容量700ml左右的大搪瓷缸子。最好是多年泡茶,下面已經染了厚厚的茶垢色的那種。茶葉多也行,少也行,沏了茶就放陰涼地方晾著,什麼時候喝都是咕咚咚幾大口,不用品茶,就圖著俗氣勁兒和痛快勁兒!

再講究點兒的,就得用家裡的老紫砂了。經幾代人手,包漿包的鋥光瓦亮,混混厚厚的紫黑色,一丁點兒生土味兒都沒有。院子裡頭樹蔭兒底下,也是釅釅地沏它一壺,擺上象棋,要不就是吃了炸醬麵後帶著蒜氣在躺椅上一睡,醒了對著壺嘴兒砸吧。

哎...


其實幾大類茶裡面都有我自己比較推崇的。綠茶中是碧螺春;白茶中是壽眉;紅茶中是正山小種和祁門紅茶;烏龍茶中我比較喜歡閩北烏龍;黑茶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六堡茶。由於本人支持普洱單獨列為一類茶的觀點,我想將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單獨列出來,(*^__^*) 嘻嘻……黃茶中比較知名的都喝過,但是喝的實在太少,所以自己心裡還沒有定論。


以前喝熟普,現在慢慢喝生普。熟茶雖然順喉,但陳倉味重。相反生普雖有澀感,但香氣足,回甘好。而且年代久遠的生普自然發酵轉化後,更是養生佳品。

今天開了塊景邁的古樹小餅,雖是新茶,但苦低澀輕,入口柔弱,甜度高,回甘快,蘭香清雅,甚得我心啊。


茶癮大,所以基本上各種都喜歡喝,當然這裡的各種是指中式茶,西式基本就是紅碎茶加糖加奶了,呵呵~

中式茶一般按生產工藝分白、綠、青、黃、紅、黑六大類:

白茶喝過雲南大葉種的月光白和福建的福鼎白茶,由於製作工藝幾乎沒有經過任何揉捻發酵的過程,所以整體茶味淺,有清淡的茶香,時而調劑著喝可以,天天喝顯得寡淡。

綠茶是國內茶葉消耗的大頭,基本上每年佔全國消耗量的一半左右(江浙地區的朋友貢獻大),但本人喜好程度一般,碧螺春、龍井什麼的,曾有茶友向我推薦信陽毛尖「超好喝」云云,一直記掛著都沒有機會遇上(嗯,遇上好茶也是要講緣分的)。綠沖泡時對水溫有要求,由於綠茶基本都是芽頭,水溫太高會「燙熟」茶葉,有草青味,還有龍井特有的「炒豆香」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最最麻煩的是綠茶的保存時間短,一般每年的春茶必須在當年喝完,時間長了也不是不能喝,只是滋味大打折扣。某次朋友杭州出差給我帶了一小罐100g的西湖龍井,最佳保質期只有一個月,所以我常常笑話自己喝「過期龍井」。

青茶基本上就是烏龍茶,主要產地是福建,包括閩北烏龍的五大名樅(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妖),閩南烏龍鐵觀音,以及廣東潮州的鳳凰單樅,台灣的高山茶。烏龍茶通過特殊的揉捻及半發酵工藝,令茶湯和葉底中能散發出清幽高銳的花香,茶湯清甜鮮爽。而且烏龍茶特有的碳焙工藝,通過對碳焙程度以及茶葉水分的把握,另茶葉更富變化。雖然受農藥超標和價格昂貴等負面因數影響,但我依然喜愛烏龍茶,只是錢包不鼓就只能少喝一點了。

黃茶只喝過一兩次君山黃茶,黃茶是六大類中最小眾的一種了,由於製作過程中有獨特的一道「黃燜」的工藝,作為特色茶偶爾喝喝也不錯,由於產量少,所以價格也不便宜。

紅茶主要分福建的小葉種紅茶,例如金駿眉,正山小種,雲南的的大葉種紅茶,例如滇紅,還有廣東英德的英紅九號,以及祁門紅茶等等。個人尤其喜歡喝福建紅茶,獨特的花、蜜、果香,茶湯清甜。金駿眉產量少、價格貴、假貨多,所以多喝用金駿眉十分一的價格就能買到不錯的正山小種。

黑茶主要喝雲南的普洱和湖南的安化黑茶,這是我茶葉喜好的大頭,其中普洱由甚。普洱由於具備在適當儲存條件下「越陳越香」的特點,所以從來不用擔心會遭遇今年春茶喝不完,明年就只能悲慘地做茶葉蛋的結果。而且這個特點也使普洱具備期貨炒作價格的性質。另外由於各種山頭茶寨,各種年份存放,以及生茶熟茶的各種工藝,後期存放地域氣候各種不同條件對茶葉後期轉化的影響,這一切都賦予了普洱近乎無窮的變化和玩味。所以如果有集郵控的人如果踏入了普洱這個坑,是絕對會買窮的。不少私人茶友就算自家存茶的量都足夠喝到孫子輩,所以如果進坑以後而又剋制不住,那就只能呵呵了~~

最後著重一點,我個人對於各種茶的喜好原則是「以口選茶」,喜歡喝什麼茶這麼主觀的東西,並不是最貴的最好,也不是大品牌的最好,更不是最多人推薦的最好。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主觀喜好,只有自己親自喝過嘗過,才知道適合不適合自己。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最喜愛的「那一杯茶」,那就每一樣的都多蹭多嘗試吧。

喝茶是一件很歡樂的事,與友分享由甚!


喝茶5年,清香鐵觀音喝的少,一般喝濃香鐵觀音和武夷岩茶。後面口味越來越重,喝上癮了正山小種和熟普。

目前家裡囤貨 生普、熟普各一餅,晚上清閑的時候會泡一泡茶,茶渣還順帶可以泡泡腳


本人是茶家,喜歡綠茶,但喝的茶品質一般,最近常喝的是一種在迪亞天天超市買的龍井茶,一小包2兩,價格是11.5元。下圖是泡出來後的樣子。


白毫銀針


生普死忠


最喜歡十大名茶龍潭信陽毛尖,清淡但回味悠長,有品頭兒


剛喝掉一盞,再沏上一壺。

小時候愛看老爸喝茶,大太陽底下,大搪瓷缸子,滾燙的開水澆在皺巴巴的茶葉子上,湊過去瞧的話准沾上一臉水汽,特像老媽做美容時那個熏臉的霧氣。一會兒的功夫,茶葉舒捲開,茶湯的顏色也濃艷起來,端起來嘬著嘴吹吹,咕咚就是一大口,撂下缸子後還需用手把嘴裡的茶葉子捻出來。頭皮一層細密的汗發出來,渾身就通泰了。

有了工作之後,單位的年輕人時興喝咖啡,公司也剛巧有個自己的咖啡店,每日一杯員工咖啡,不管是52塊錢的榛果拿鐵還是幾十塊錢的美式,只要你不嫌喝了心率過速,咖啡是絕對管夠的。然而,老派的頭頭們確還都喜歡喝茶。上班第一天,編輯總監就從茶盒裡抖出一把上等的茉莉花茶,每日啜飲不斷,從未提及要與他人分享,記恨至今。每周例會的時候,也偶爾擺出個茶台,坐角落裡的同事自覺負責司茶。

什物是齊備的,動作是粗野的。全然沒有表演型茶道的矯情。幾日前和男友偶然觀賞了一場非正式茶道表演,對方是名16歲的台灣奶油小生,一套手藝下來,我倆差點生生被笑憋死。太認真了,至於嘛?當然這是茶文化的一種表達,所謂博大精深。不過回過頭來看我們例會上的司茶同事,幸虧有個茶台接著,否則所有桌上的筆記本都免不了要遭殃,那真叫個揮灑自如

品茶如品人,我喜歡喝茶痛快的人,倒不如妙玉的三杯理論(一杯為品,二杯即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了),自覺喝得盡興到位為佳,喝到肚子里這麼私人的事難道還要表演給誰看嘛?至於味道嘛,那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寡淡濃郁,甘苦自知。喝得也是個自在。

再豪放也沒見誰司茶的時候還口若懸河,有時候用茶這麼雅的東西佔占嘴,給腦子一個小長假,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不過如今『請喝茶』又有了新解。幾位被請喝過茶的同事表示,那茶並不好喝,建議以後可否請示自帶茶葉。

真愛喝茶的人,能把事兒看濃,更能把事兒看淡。這可真讓人羨慕。

喝茶利尿,沒有然後了。


必須是珠露。

正宗的珠露茶,二十泡也不不變色,不變澀,口感潤滑,果香充盈,每次工作的煩了累了,就泡一壺慢慢品,覺得整個心都靜下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泡茶的人、修行的人要穿那種很中式的衣裳?
有哪些好聽的茶名?
馬黛茶應該如何飲用?
美國人喜歡喝的茶包有哪些種類?

TAG:調查類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