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朝名是如何起的?比如周朝,為什麼叫周朝,是因為周易嗎?誰給起的?


這個問題說難也難說容易也易,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要從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基漢字說,國號之源確實說法不一,各執其詞,但個人歸結下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承自上古部落(或氏族)名號。

先解釋一下周這個國號的來歷,周字,最早的結構是這樣的:

「田」加四點即為周,郭沫若解說「周象田中有種植之形。」個人認為田者,擬田壟之狀也,四點則躬耕之人也(或奴隸)。也有「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縱橫,像田中所植,田言種植之地,圄則指四周四至,兩者所指不同,而取誼則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而在金文中,周字的寫法是上田下口。顧名思義,不管哪種字體,都表明周是與農業生產活動密切相關的,當然還有學者認為是周至無間之意,個人覺得漢字源起狀物,這種抽象語義應該是後來引申而出的,與國號起源無關,不作討論。

周還有像夏,商,唐這些國號並不是這些王朝在建國時憑空而起的,而是我們上古先民在部落群居,形成小的聚落或者城邑時的氏族或者部落名稱,具體可以參考百家姓姓氏起源。

如上所述,周表明這個部落居於平原,以進行農業生產來保證族群的繁榮和延續。而商則大概表明了在供桌上放置神像,一人正念念有詞的說著什麼。這形象的表現了禱告之狀,說明這個部落崇尚巫蠱,以祭祀為大,在我們發現的幾乎所有甲骨文都寫著關於占卜祭祀之事,幾乎無外,同時在商朝九卿之中,也以執掌祭事的太卜為貴。

至於夏,《說文》的解釋是:「夏,中國之人也。」個人斗膽認為夏是束髮衣冠的人俯下身子在田裡割著麥子。世人常說華夏衣冠,穿其衣,束其發,文明之始也,這樣就有別於獸皮石斧,披頭赤身的「野人」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族群的文明程度,暗示其擁有一定規模的手工業和農業,同時開始注重人的文化訴求。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要反駁,憑什麼認為這些夏商周一定是部落城邑或者是氏族名呢?為什麼不能是地名呢?我的理由是,在詞語匱乏,語言不通,交通阻塞的上古時期,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產關係和結構跟不上社會發展。私有制露出萌芽,人漸漸擺脫沉重的生存壓力,這時自我意識會不斷強化,人性與個性在這個階段被喚醒,他們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在社會中的獨立性,所以出現了姓,而這一種自我意識,往往會推及為群體的自我意識。因為此時,部落與部落,城邑與城邑間交流變得頻繁,或操戈征戰,或互通有無。這時,一個代表著文化認同和群體意識的標誌就有必要出現了,即夏商周這些名稱。他們對外以此區分,對內獲得凝聚力。在這時,地名的重要性往往拍在部落名稱的後面,另一方面來看,這些名稱都代表了一些具體的行為,形象的生活狀態,歸根結底代表的是文化和文明。

這些大大的部落或覆滅,或吞併,或合同,終於進入了奴隸社會,但所謂天子,終究還是只能坐個名義上的天下共同主,而所謂的夏商周三朝實際範圍永遠只有首都為中心的土地,名義上朝代之號只能因為社會原因局限一國,而不能像後世的統一王朝一樣推及四海。

先佔個坑,未完待續


開國的時候,要定國號的。周,即是當時的國號。


推薦閱讀:

為什麼周圍的人大多數名字最後一個字是二聲?有沒有什麼聲律講究?
名字 故事?

TAG:名字 | 周易書籍 | 中國朝代 | 周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