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向央行借錢要付利息嗎?國債還不上怎麼辦?

錢都出自於央行,政府發國債,央行購買國債收政府利息。

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當政府把本金還給央行,可是這筆錢所欠的利息從哪裡來?

最終利息也是由央行印出來才能流通,政府把本金還了,豈不是要向央行再借錢來還央行利息?

那這樣政府向央行借得錢永遠還不清啊


借錢付利息,天經地義,政府也不例外。題主之所以會疑惑,是因為數錯羊了。在貨幣流通過程中:央行負責養羊,政府負責薅羊毛。誰才是羊呢?洋人和天朝子民。

市面上的錢都是央行印的,這很對。這部分錢大致分為三個去向:洋人來天朝,央行把他們的外匯換成人民幣;央行對政府放債:央行對商業銀行放債。

可以看到,八成以上人民幣都拿去換外匯了,借給政府的錢遠不及一成。洋人來天朝的最初動機顯然不是社會主義建設,主要還是為了做買賣,挖礦、蓋工廠、做飯、賣面膜,諸如此類。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人民幣是萬萬不能的。在這些活動中,經濟增長,就業增加,每個人手裡都多了三五沓人民幣,社會一片和諧。

至於說政府欠央行的本金和利息,這麼多年了,各級政府攏還欠1.5萬億沒還,多大點事。

看到了吧,一年的羊毛就有15萬億,央行那幾個是小錢。。。

------------------------------------------師夷長技的分割線--------------------------------------------------

即使特彆強調央行獨立性的美帝,美聯儲每年也只保留必要的運營經費和股息分紅,剩餘利潤全部上繳財政部。俗話說的好,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

美聯儲2015年上繳財政部978億美元利潤 創歷史紀錄

還有後面那個問題:國債還不上怎麼辦?

正常情況,借新債還舊債,債務減記(就是賴掉一部分)。當然,還有幾種有意思的情況。

1.借錢之前就要求擔保。

1895年甲午戰爭大清戰敗,戰爭賠款主要就是找英法俄德借的。當時我大清的還款能力堪憂,各方 要求以關稅作擔保,每年從關稅收入中固定安排一部分還款(海關總稅務司是英國人,知根知底)。政府怎麼過日子,那就管不著了。不要以為我大清會不樂意,實際上,洋人治下的海關,其效率遠超以往。怎麼會這樣呢?

2.以物抵債

包括但不限於政府大樓、礦山開採權、石油、米格戰鬥機、山毛櫸導彈、毛妹(誤,劃掉)等,偶爾還會出現討債釘子戶扣押軍艦的大新聞。

ARA Libertad (Q-2)

3、賣身償債

這個我也是百度了才知道。上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紐芬蘭財政瀕臨破產,債務無力償還。沒辦法,只好又放棄獨立,做回了英國殖民地。二戰後,日不落帝國光輝不在,紐芬蘭轉投加拿大。得到代為償債的許諾後,紐芬蘭人民一不做二不休,公投成為加拿大第十個省。。。

說了這麼多,需要指出的是,燈塔國比較特別:政府連年財政赤字,目前正用借新還舊的方式維持。但國債總規模超過18萬億,聯邦年財政總收入不過3萬億出頭,近幾年每年光利息支出就超過4000億。指望它把錢換上的想法,非常不科學。那大家為什麼還是那麼趨之若鶩,美債收益率屢創新低呢?

美帝文化與科技無出其右

美元通行全世界

掌握真理,無懼討債。


政府不會明著跟央行借錢,但是實際上通過央行qe買國債,政府實際上也是跟央行借錢。既然買的國債,該付的利息一定會付,但是這部分的利息會成為央行的利潤(央行發鈔0利息去買帶息券),而這一部分的利潤每年按道理會上交給財政部。(美聯儲肯定是這樣,人行具體就不知道了)

所以,按道理,政府跟央行借錢是不用利息的,但是這年頭這麼多外國國債已經是負利率了,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

問題在於,哪怕貨幣政策這麼猛了,經濟還不增長,那下一步就是把錢無息貸給企業,也就是所謂的helicopter money(發無息永續債給企業),但是如果走了這一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有可能毫無作用,也有可能貨幣信用極大受損。所以哪怕日本暫時也不敢玩到這一步。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十條:「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

所以在中國,政府是不能直接和中央銀行借錢的,不存在題主描述的問題。

另外,政府債務的本金可以用借新還舊的方法處理,只要能正常支付利息,就可認為政府債務安全。


一是會計主體不明,估計算退錢遊戲也算不對,二是財政收入很多啊,哪裡要發愁利息~


謝邀,暫時沒時間把整個體系講得很清楚,簡單說兩句吧:

1、各級政府向銀行直接或變相借款所支付的利息,理論上是由財政收入和其他收入(比如基建項目產生的收益,資產增值導致的資本利得等等)來償還本息,你說的借款還本息是無奈之舉,新債還舊債,這種情況一直持續的確會導致償債危機,引發連鎖反應

2、國債利息很低,所以政府負擔不會太重

3、別擔心政府了,還是多擔心自己吧,如果央行被要求大量放款給政府,那麼最後會引發惡性通脹,這樣的話政府實際債務會縮水(如果票面利率不變的話),央行和老百姓都遭殃

以上只是一般情況,不嚴謹,有漏洞,謝謝


政府並不需要還清央行的錢。

錢回到央行就等於退出流通,所以如果政府還錢太多了,不僅有財政壓力,還會造成全社會貨幣不足,費力不討好。

政府沒錢了,可以不斷發新債。雖然很多國家都規定央行不能直接買政府債,但是可以間接買嘛。比如央行買銀行的債券,把錢送到銀行手上,銀行現金多了肯定要投資,於是就去買國債了。

很多國家對政府舉債也有上限控制,然而上限也是人定的,可以改嘛。美國政府動輒鬧破產,其實也就是兩黨為了多舉債的問題鬧彆扭,最後達成和解,政府高高興興繼續借錢。

政府從來都不擔心借了央行的錢會如何,實在不行了還可以違約嘛。比如讓央行出錢,間接成立一個公司,把國債全買了,然後政府宣布對這些公司違約,不就不用還錢了嗎?

對了,多說一句,你知道美國政府怎麼解決的這個問題嗎?美聯儲每年收益的94%都上交政府。這就是說美國央行收到的利息的絕大部分直接又還給政府了,政府只要來這一手,怎麼可能被債務真正壓垮?


我想起了小時候過年媽媽說先幫我把紅包存起來......


補充一點:

國家發行國債並不是僅僅因為缺錢才會發行。有的時候是為了給社會創造貨幣。跟宏觀政策有關。

所以,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擔心還不還錢的問題了。


這話說的有點繞,但問題我是明白了,抽象出來就是政府央行一家人,借錢放貸關係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糾正一個觀點:地方政府是向商業銀行借貸的,不會直接向央行借貸,向央行借貸的只有各大商業銀行,然後各大商業銀行再借貸給企業,政府和個人。這中間涉及到準備金,貼現率等一些概念,如果央行直接借貸給政府,這個槓桿率是驚人的,正常國家都不會這麼干,因為會造成巨大的通脹。如果感興趣,題主可以去看看一些宏觀經濟學方面的書籍了解一下,曼昆或者高鴻業都是入門的好選擇。

其次回答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從本質上講,政府都是在借貸還利息,通俗講就是借新錢還舊債。政府保有一定量的負債是很正常的,因為只有這樣財政政策可以動用的資金才會比較大,而且對刺激經濟發展也有好處。

這裡一定有人要問了,為什麼要負債?政府如果盈利不是很好嘛。這種說法的誤區在於政府只是一個管理者,他不需要盈利。普通企業要盈利是為了讓資產所有者或者員工有好處,政府就不需要,公職人員都是人民的公僕,工資都是固定的,而且政府資產的增加也無意義,畢竟他的目標是人民資產的增加。所以他會想辦法把手中的錢加上貸款全部花出去,用在養老醫療教育國防等等方面,還有很大一部分用在刺激經濟上,經濟發展了,政府收入增加,當然可以填補部分負債的利息,等到第二個財年還完了前一年部分欠賬,再貸一些款有何不可,保持良好的負債率才是健康經濟的保證。

再回答這個問題:羊毛的確出在羊身上,但是經過政府手向銀行貸的款項用在了社會福利經濟發展上,這些貸款最後回到了銀行手中,雖然總量沒有變,卻發展了經濟,增加了財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這就是資本的作用。

最後感嘆一句,萬惡的資本主義啊(逃


推薦閱讀:

歐盟是否接納了過多的國家?
希臘如果退出歐元區,會有什麼後果?
輝山,齊星,快鹿,天信為何爆發債務危機,而且規模如此之大?
什麼叫「增長緩慢」?

TAG:經濟 | 貨幣 | 國債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