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Magic Leap發布的新demo 「A Giant Future」?

視頻封面Magic Leap新Demo—「AR世界中的早晨」—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第一個demo被扒是特效做出來的,這次該公司又宣布是純拍攝,沒做任何特效和剪輯。不過看起來比起第一代是接地氣了不少,沒有平地起鯨魚那種誇張畫面,都是在辦公什麼的,這是要取代電腦的節奏嗎?

小白弱弱的多問一句,AR眼鏡要連電腦嗎?爬山那裡後來有個圈轉了蠻久不知道是在做什麼,而且回郵件切換到爬山這裡,感覺運行不是很流暢的樣子。

另外就是現在媒體提起HoloLens和Magic Leap不僅說AR,還說MR(混合現實),MR是VR+AR嗎?


貼個youtube鏈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dXJy_IdNw

優點:

1. slam相當穩定,虛擬物體可以很準確地放在真實物體上,只有微小地抖動。(Hololens可以做到更小幅度的抖動)

2. 視角廣,這一點比hololens強很多

3. 無像素感,虛擬物體都很平滑(模糊?)

疑點:

1. 設備長什麼樣,多大,還是不知道

2. 那間屋子是真實的嗎?從布景、陰影、反射來看,都是一個濃濃的graphics布局風格。要渲染出一樣的屋子,並不困難。如果那是虛擬的,整段視頻就變得沒有意義。Magic leap應該發布一個屋子的拍攝視頻,並且有人物與之交互的鏡頭,才能較好地分辨此事。

3. 注意看這一幀

左下角非常模糊,左上角比較清晰,右上角非常清晰。也就是拍攝的時候特別加強了DoF,在這麼短的距離內,就能有這樣的變化,為的是配合設備的景深特點。== 更新 ==

又看了一遍視頻,多了一個疑點。

4. 為什麼拍攝者的大範圍運動並沒有給牆上留下陰影的變化?即便是很暗的房間,只要有明確的光源,就會有影子變化。而場景里多個物體的影子都是邊緣清晰的,所以光源也會是面積很小的光源,不該留不下拍攝者的影子。


謝謝邀請,最近比較忙所以隨便扯兩句吧。

首先「沒做任何特效和剪輯」,並不意味著「畫面中的內容就是你從眼鏡中看到的」。厚道如微軟在展示HoloLens的時候,也是用一台獨立的第三方攝像機加上Kinect,然後用了相同的SLAM演算法來呈現畫面的——換句話說,確實是採用了HoloLens的工作原理來拍攝同樣的視頻,但是我們看到的畫面卻與真正戴著眼鏡的人看到的畫面存在不小的差異(例如解析度,FOV,細節的抗鋸齒等)。

所以這個視頻也是同理,確實其中展示了一種未來辦公的可行性(而且作為Future UI的話,說實話做的完全不夠屌),也許拍攝的時候也的確是實際運行了某個程序來展現虛擬UI與真實攝像頭畫面的疊加過程,但是這並不代表人們從Magic Leap的眼鏡中會看到相同的東西,更多的還是作為一種概念進行宣傳。當然這樣的「騙術」並不為過,首先這是為了保持項目熱度和繼續吸引公眾眼球;其次通過拍攝視頻來表達一種全沉浸式的體驗,這本來就是一項困難的工作,比如當初Oculus真的把左右眼的倆畸形怪圈輸出成視頻來做宣傳的話,估計公眾也不會對虛擬現實有多大興趣了……

而且要表現視頻中的一切虛擬內容,都需要對大量數據的存儲,分析處理,深度遮擋計算與疊加(當然這個視頻里沒有做這種表現,也許是Magic Leap聰明的地方,因為這又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以及複雜的實時渲染過程。這些如果沒有高性能的PC支持,在目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關題主的其它幾個問題。爬山的視頻展示的是主人公女兒的珠穆朗瑪峰計劃,標出了登山路線,以及播放了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希拉里爵士的錄音——如果這是一種未來的家庭作業表現形式,那麼肯定比圖文要豐富的多(不過在我看來腦洞仍然完全不夠大)。至於VR,AR和MR的區別,本來AR就是虛擬畫面與現實景象的疊加,MR則有更為準確的相互遮擋關係與自然交互。然而這三者到底以何為界,卻並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因此我個人的意見是不用刻意區分得那麼清楚。


UI/UE/美術略low,看起來像是一個不完整的簡易demo

用到了slam和gyro的sensor fusion,空間中定位和追蹤很穩定

一如既往的晦澀表達了他們光場技術的牛逼之處,如果是實時渲染,可以理解光場渲染極大的開銷導致demo內容簡單

但是...簡單也可以簡潔美,搞這丑是為什麼?

這公司ted的演講也是巨low無比,感覺太hardcore geek自high了

然而,光場和這麼穩定的slam是真牛逼


這個視頻,Exclusive Footage of What It』s Like to See Through Magic Leap,出自於科技雜誌Wired Magic Leap 的獨家專訪。

這篇專訪非常長,The Untold Story of Magic Leap, the World』s Most Secretive Startup,我就直接給個鏈接,不轉載和翻譯了。

文中的一幅圖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圖下配有文字: Optical systems engineer Eric Browy looks through a photonics verification test rig in Magic Leap』s optics lab.PETER YANG FOR WIRED

圖畫里的這個,可能就是Magic Leap現階段的原型機。孔雀開屏似的很漂亮。目前的原型機肯定是外接電腦。但是如何小型化,做到像HoloLens那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比HoloLens,Magic Leap一個重要的優勢是畫質。這樣一來,計算量就大大增加,隨之帶來的是晶元功耗、電池續航、以及散熱等等問題。會不會充電兩小時,續航只有十分鐘?會不會玩個遊戲,順便連頭髮也燙了?

拋開硬體上的問題,軟體生態呢?Kinect殷鑒不遠啊。微軟這次吸取教訓,鼓足了勁給HoloLens打造生態,Minecraft、NFL等等。

Magic Leap起步就晚,要是上市了沒啥配套的應用,立馬撲街;要是使用Windows 10,那微軟真的今晚做夢也會笑。

至於VR、AR和MR的區別嘛,Magic Leap的宣傳文稿,oh no,是獨家專訪,裡面是這麼說的:

Virtual Reality

VR places the user in another location entirely. Whether that location is -computer-generated or captured by video, it entirely occludes the user』s natural surroundings.

Augmented Reality

In augmented reality—like Google Glass or the Yelp app』s Monocle feature on mobile devices—the visible natural world is overlaid with a layer of digital content.

Mixed Reality

In technologies like Magic Leap』s, virtual objects are integrated into—and responsive to—the natural world. A virtual ball under your desk, for example, would be blocked from view unless you bent down to look at it. In theory, MR could become VR in a dark room.

要我說呢,MR就是Magic Leap為了顯示和競爭對手的區別,硬生生造出來的概念。其實就是AR。


Magic leap放出來的視頻其實想要展示出來他在小範圍AR追蹤的穩定性。從視頻中看出到只有輕微的抖動,當鏡頭對著白牆的時候,依然很穩定,說明技術是相當厲害。AR中的追蹤和VR中的眩暈都是很複雜的問題,完全消除是很困難。 視頻中AR的穩定性是很令人佩服的。 但是視頻終究是視頻,拍攝的角度,移動的平滑,場景的布置都是很有講究的。 在視頻中展示的內容只是一種內容的可行性,今後可以擴展的會更多。


光場技術對性能的要求相比現在的AR/VR來說是指數增長..

這麼說吧,造得起顯示器,造得起GPU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Magic Leap被揭底,演示視頻為特效工作室製作,產品因無法小型化而擱淺?

TAG:AR技術 | 虛擬現實VR | HoloLens | MagicLeap | 介導現實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