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各種烈酒的所謂「柔順程度」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為何同樣的度數,有些喝起來更刮嗓子,有些喝起來卻很柔順。

更為神奇的是,為何手邊這瓶50度的威士忌喝著非常順暢,但我腦洞大開兌了差不多一倍的雷司令,喝著反而明顯更辣嗓子了?


如果單就威士忌而言,很大程度是蒸餾手法+氧化程度+吃桶程度的結果。但沒有說哪種因素能夠完全決定最後的口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知道對某支酒做出準確判斷。

以年份為例,在低年份的調和威士忌,常規年份的單一麥芽,和高年份的單桶對比中尤為突出。尤其是在更為平價的調和威士忌品類內,由於販售量海量,消費者對桶陳的要求較低。年份的影響大過其它因素。這也是為什麼便宜的威士忌喝起來普遍辛辣的感覺。

如果酒標沒標註的話,蘇格蘭調和威士忌的基酒一般在3到12年之間。高於12年的一般都會特別在酒標上註明12年,這大概也是行業慣例了。

【50度的威士忌喝著非常順暢】這支威士忌要麼是桶強(基本上就是桶強了),要麼是單桶。但例如白標的nikka(據說也漲價了?)雖然度數高也是桶強,可是非常不柔順,十分辛辣。相反的the macallan的selected oak雖然位於旅遊土特產路線,度數也低但是非常的柔和。這裡頭就有蒸餾手法的區別所在,受蒸餾器類型及尺寸、萊恩臂角度、初餾再餾時間和調和手藝的影響。此類情況蒸餾手藝和桶陳的影響因子就大於年份。

smooth和spicy之間一直沒有可以量化的標準,品鑒時也僅作為palate的項目以文字描述作為參考,僅能主觀體驗了。

至於決定spicy和smooth的芳香物質,影響威士忌的芳香單體就有上百種,酯、酸、醇、酚等這些是大類。具體的單體還要進一步去做分析。與其花精力一個個鑒定過去,不如花同樣的成本用在工藝比較上更有投資回報率。單體研究留給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去深入就好了,因為這部分後期是用於合成香料的合成和量產。我是合成香精香料的上游原料供應商,可以負責任地說,單純鑒定芳香單體對酒口感的影響,一點商業價值也沒有,這種單體鑒定的結果並不能改變生產工藝流程,只是讓你知道為什麼。


從事白酒行業,剛好懂一些。大家都說白酒棉柔、醇厚好喝,簡單就說一下。

白酒是以酒麴為發酵劑,以單糧或多糧為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老熟和勾兌多重工藝釀造而成,主要是醬濃清米四大派別,老白乾、董香、兼香、芝麻香還有好多大都從這四種變化而來。南方有種酒用豬肉泡,叫做豉香型,你可以想想那個味道,幸好這種酒大都出口。濃香型又有分長江派、江淮派,五糧液、瀘州、劍南春當然是長江,洋河、雙溝、古井、口子就是典型江淮派了,?當然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濃香白酒,總體大約佔全國70-90%。

話說回來,為什麼酒喝著綿柔、醇厚、不沖還有掛杯呢,是因為白酒里含有酯、酸、醇、酚等物質,酯主要是香,有一種酯是蘋果味,你喝酒聞到了嗎?酸有乙酸等,這個不能多,說酒酸啦就是這個,醇就是酒精啦,這些白酒評級考試都要考。 頭疼是因為甲醇還有有害雜質過多,白酒的老熟過程很重要,可以將酒精、雜質、酸酯醇酚轉化,例如酒精變成糖啦,酒精度變低,你喝著感覺不沖啦、酒體掛杯,順口,所以說棉柔,雜質轉化後, 第二天也不頭疼啦。

最重要的是,白酒的好壞和窖池、釀酒師的手藝有關。好的窖泥一克里往往有幾百種、十幾億個微生物,未知的不知道還有多少,酒的香氣很多就是這些微生物的代謝,大酒企,連空氣里都富含,因為夏天溫度高,微生物不易成活,所以酒企夏天大都不釀酒,窖泥里的微生物和礦物質對酒的質量也起著決定作用。話說五糧液國寶窖泥,其實是租別人的酒窖,後來要強佔;釀酒工程師在酒企地位也很高,很多酒企的總工程師享有國務院津貼,一個酒企享有國務院津貼的工程師多少,也是酒企的一個實力表現,釀酒工程師對釀酒的把控很重要,就說在取酒階段,一般分四段摘取,把控不好,酒就會有過酸過臭,浪費好的基酒,好的基酒裡面物質豐富,不會直接銷售到銷售者手裡,在酒體不夠豐富的時候,用來勾兌。

關於買酒。

15年白酒行業最流行的詞是混改、行業整合、上市、復甦,在目前這個大環境下,和家電、手機、互聯網不同,白酒行業是還沒有進行行業整合的行業,原來幾乎每個縣都有白酒酒廠,現在少一些了,政府限制三公消費,白酒行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是危機也是機遇,開始行業整合,大酒企越來越大,中小酒企越來越小,逐漸會死掉很多,比如安徽的種子、高爐,湖南的瀏陽河,甚至四川的瀘州老窖,銷量逐漸式微,利潤越來越小,舉步維艱。有的酒企停產,有的掛牌出售,死掉的小作坊更不計其數,但是大企業反而有上漲趨勢,叫「微弱復甦」,茅、五、洋、古井、口子銷售都有所上漲,在16年,兩極化形式會更明顯。

買酒為什麼說這麼多呢,我的意思是說,大家花少錢買好酒的機會會越來越少,不是越來越貴,是一分錢一分貨,現在白酒行業也是利潤越來越薄,利潤越來越明朗,暴利會越來越少。和高科技行業一樣,越是資本雄厚企業越有資金進行科研,鑽研出技術將白酒中的有害物質去掉,勾兌出對人體有害物質最少、酒體最豐富的酒體。

勾兌酒不好大家對是白酒知識一個誤區,我們喝到的白酒都需要勾兌,酒體風味、度數就需要勾兌,大家說的勾兌一般是指食用酒精勾兌成酒,你如果不想買使用酒精勾兌白酒,最起碼要100-200以上大酒企出產產品。

茅台酒確實好,茅台醬香型酒是一年一窖,酒麴和糧食的配比是一比一,兩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儲存周期長,釀酒成本很高。

如果買酒是用來儲存的話,建議買高度酒,50度以上,60度以上最好,注意密封、恆溫,經過多年的老熟,酒體會更豐富,更好喝。如果度數很低,在46度以下,儲存時間久了,酒精會水解,就是真正的淡如水了。

現在人喝酒越來越講究健康、注意養生,低度、加入中藥材,洋河出品的洋河微分子確實是良心產品, 微量成分多、 分子量小、度數低、不易醉、醒酒快、身體傷害小。

白酒發展有個趨勢,就是差異化越來越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互補所長,例如郎酒就有「一樹三花」,一個酒廠有醬香、濃香、兼香三種香型酒,兼香型就是取醬香、濃香精華而成,兼香型的代表白雲邊、口子窖,一個是醬中帶濃,一個是濃中帶醬,芝麻香是取醬、濃、米所長,現在很多酒廠都在用對方所長補己方不足,所以說時間久了,差異化越來越小。

大家還有個誤區,就是喝葡萄酒對身體好,喝白酒對身體有損害,哈哈,你喝葡萄酒睡前一杯,喝白酒輪壺炸,喝酒還互相灌,你按照喝白酒習慣喝葡萄酒試試?歐美酒鬼不是多的是?

喝酒適量,過多傷身!


作為烈酒,柔順度來自兩方面,1.刺激感,來自於雜醇油、低沸點醛等物質,隨著陳化這些物質的含量降低;2.糖分,加糖可以提高柔順度。


雜質?

我記得有人科普過辛辣口感不是來自乙醇,而是其它釀酒過程中的雜質。

等高手作答


烈酒在口中的柔順程度是由酒液中的「同源物」和雜質的的多少決定的。

同源物是酒精發酵時的產物。

發酵程度越高的酒,同源物比例就越高。


推薦閱讀:

您對張裕葡萄酒有多少了解?
紅酒應該叫酒精飲料,贊同嗎?
為什麼大部分外國烈酒都是40度?

TAG: | 威士忌 | 白酒 | 調酒 | 白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