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個瞬間讓你覺得還有年味?

大家都說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但有沒有一個瞬間讓你覺得年味尚存?


謝邀。我們家歷來也沒有什麼傳統的民俗活動。

很小的時候就不放炮了,也從來不燒紙不燒香不上供。

二十九擦完玻璃貼吊錢兒。

三十晚上看春節晚會打麻將。

三十零點吃素餃子(大白菜,香菜,香乾,油條,麻醬,醬豆腐,紅粉皮,姜)。

就這些了,我覺得挺好。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年味。對我來說,從記事起到現在,每年都有春晚,每年都有春運,每年都有紅包,每年都有餃子,這就是最大的年味;我想,或許這也是當代中國的「年味兒」吧。


就在昨天,媳婦開車帶著我和爸媽去姥爺家吃飯

爸媽一上車就給我倆紅包,壓歲錢^_^

雖然我都33了…………但是之前說好了生小孩之前每年都會給我們,有了小孩之後再給小孩ˊ_&>ˋ


夜幕降臨,家裡的男丁們焚香置酒,躬身祭祖;穿著新衣的小孩子們在攏起的旺火旁追逐嬉鬧,噼里啪啦放著鞭炮;寒氣中瀰漫著煮著豬、牛、羊頭的香味,主婦們系著圍裙忙著準備年夜飯和祭祖敬神的不同祭品,餃子捏滿了好幾箅子,小米撈飯堆得老高老高;搖擺的紅燈籠映襯著門楹上大紅的對聯,白髮蒼蒼的老祖母也跟著忙前忙後,不時吆喝著院兒里的孩子們:「慢點兒跑!」。。。一個晉北院落里除夕的傍晚


隨著年齡增大,鞭炮和糖果已經沒有吸引力,壓歲錢已經杳無蹤跡,聯歡晚會已等不到趙本山。對春節的期待幾乎完全出於會放假這個因素,而小時候那種對過年的期待和興奮勁兒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悄然消失。

今天回老家過年。飯後和爸爸、大爺、大哥、小侄子們去挨家挨戶串門,耽誤了看聯歡晚會。我問大哥,小時候不是都大年初一拜年嗎?現在怎麼這麼早就開始串門?大哥說,人們越來越懶了,懶到不請家堂(把本家族各路去世的前輩「請」回家裡的大廳里,供幾天,再送走)了。大年初一也懶得起來,就今天晚上把門都串了,明天好好休息。真是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我看春節要消失了。

(這就是請家堂,上面按親緣關係寫著近幾輩人的姓名。因為全村本家就有一戶年齡稍大的人請了,我們同姓的就都去這戶家裡跪拜先祖。)

春節相比於情人節、七夕節、聖誕節,好蒼白無力。因為春節完全是老一輩引領者孩子們走一遍形式和流程,太過被動和無聊,而後面這些節日,完全是年青一代自發引領,不斷改造和創新的。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和父母、中央一套的春節聯歡晚會,真是具有文化傳承性質的春節的最後支撐著。而各大平台上的紅包活動,只是帶有廣告性質的娛樂和遊戲,它確實加深了青年們對春節的印象,可以沒有半點傳承傳統文化的性質。

這一天,我努力尋找年的味道,發現它並未完全消失。廟裡濃烈的香火和燒紙的味道,老一輩們發自內心的虔誠跪拜;平日里關係緊張的兄弟和子女為了和解聚成一桌奮力尋找話題,許久不見的親戚帶著具有攀比或祝福雙重性質的客套並在心裡為彼此或喜或悲;無論多麼悲觀的人都會發出點笑意,無論多麼忙碌的人都會回首一下展望一下;電視里的主持人以跌宕起伏的語氣渲染春節的氣氛,舞台上的小品演員拚命碰撞出喜感換我們哈哈一笑……無論真實的日子什麼樣子,我們在此時都表現出最佳的狀態:對未來和美好充滿希望。

我一直認為,節日是情感的集中表達。

而春節不像其他節日的情感那樣單一,它代表了人們心裡對生活最美好的期盼,親情愛情友情事業身體,一樣不落。此刻,人們從未如此充滿希望,這就是最大的年味吧。


。。。。我們這的孩子。每年除夕夜都會出去玩,就要趁著天黑,去軋馬路,最起碼這個味道還是和原來一樣,但,也不是原汁原味了,真正的原味,我想已經沒了吧。

發個鏈接,這是我的感覺。

https://www.umview.com/news/spring-festival-2017


周立波被捕


從之前給的5元紅包到現在200元紅包,錢雖然多了,但是少了一份意義


紅色的元素啦!紅炮還有紅對聯!


每年姥姥姥爺都會做的皮凍 清凍 嗆活


昨天QQ微信收紅包收到手軟。

不禁感慨道,過年真好。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結婚者大清早擾民問題?
為什麼中國文化過分強調謙虛和低調的思想?
是誰讓你開始聽古風的?

TAG:文化 | 春節 | 過年 | 傳統 | 傳承 |